第八十一章 清君侧
六月二十日午时,天宁军大营
昨日日食过后,灰暗幽森的天空已经完全消失,替代的是今天的艳阳高照。微风自南方而来,轻轻拂过身躯,给人一种极为温暖舒适之感。明媚的阳光,温暖的南风总是令人十分惬意的,可惜这种惬意持续时间相当之短,不久之后就会被无尽的肃杀之气所冲破。
今日,天宁军十万余众都奉命聚集在这片广袤的平原之上,一时间原本空旷的土地竟人满为患。最前方是一片隆起的高地,高地之上此时有几道人影静静屹立,满脸淡然地俯视着下方这一片黑压压的人头。
虽说士兵众多,但那极有章法的阵型排列,横竖之间都无一人错位,每个士兵手中都整齐划一地拿着属于他们各自兵种的武器,这一幕从上向下望去倒是极为壮观。
宁王立于高地之上,目光微微倾斜,望向他这天宁军十万精兵,满意一笑,回头看了看身边的灰影,眼中有询问之意。
“王爷,天宁军各部都已集齐,无一人缺漏。”
灰影接到宁王的眼神后心领神会,当下向他一抱拳,恭声道。
“好,很好。”
听到灰影的回答,宁王脸上的满意之色更甚,之后双手向下轻压,原本还窃窃私语的诸军将士立刻就变得鸦雀无声。宁王对于这样的效果感到十分满意,当下运足力气,大喝道:“诸位将士!”
“在!”
宁王的声音高昂,这十万天宁军也同样不是弱手,十万人齐声回应,那等声势真是惊天动地,甚至连半空中缓缓向前爬行的云朵,此刻都凝滞了下来。
“想必昨日的天地异象诸位都已经看到了,自古以来,日食乃大凶之兆。天降日食,暗示皇帝无德,此日食又恰逢甘州大旱之时降下,更是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自皇帝登基以来,不仅无出色政绩,反而因种种失德之举引得天怒人怨,这一切都归罪于皇上身边的奸佞之臣。我天元皇帝本是上天之子,九五之尊,奈何其在位间识人不明,昏庸无道,亲小人,远贤臣,重用奸佞,一言一行皆受小人所影响。眼看江山社稷就要毁于奸人之手,本王心中更是悲愤至极!”
“今本王上承天意,下应民心,欲以匡扶我元氏江山为己任,清君之侧,拔除奸佞,扶圣皇以治天下,用良臣以安四海。不过,勤王讨逆,乃极为凶险之举,稍有不慎,便会性命不保。本王已经决心与奸佞贼臣决战到底,不死不休!在此本王请问,诸位勇士,谁愿随本王一战?!”
“我等愿意!”
“我等愿意!”
“我等愿意!”
随着宁王一番大义慷慨之词,天宁军十万人心中的热血已经被点燃,当下三声高呼,以示回应。虽然军中还有极少数人对于宁王之言稍有怀疑,但他们毕竟归属天宁军,一切以服从命令为最高准则,故而也不敢发出任何质疑之声。
“纣无道,起而伐之,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南宫无痕这时也向前一步,运足内力,对着天宁军众人慷慨激昂地道:“王爷奉天命以勤王,助陛下灭逆贼,实乃大义!今日,我首先表态,愿自此追随王爷,无论结果如何,生死永不相负!”
说着,南宫无痕当即单膝跪地,对着宁王恭声道。
“我等愿自此追随王爷,生死永不相负!”
“生死永不相负!”
此时天宁军十万兵马的一腔热血已经完全燃烧了起来,勤王讨逆,若成,便是不世之功!届时,他们天宁军中每个人都会得到大量封赏,从此为自己的晋阶铺上一条青云路。因此与其说他们是因为讨伐逆贼,匡扶正义而热血沸腾,倒不如说是因为那未来触手可及的荣华富贵而心动不已。
不过就算是为了荣华权力,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毕竟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何人不想生前百般显赫,死后青史留名呢?
“好!我天宁军中果然个个都是勇士!”
见到众人的眼睛都微微有些发红,宁王也是放声一笑,紧接道:“如今情况紧急,我军必须立刻出发,前往京师,清剿逆贼!”
“各营统军听令,出发!”
“......”
就这样,宁王自宁州起事,率十万兵马浩浩荡荡地一路南下。天宁军不愧是宁王这等沙场宿将一手带出来的军队,战力非凡,一路势如破竹,整个军队犹如一把利剑,剑锋所指之处,所向披靡,无人能挡。
历经短短三日,幽云十六州被迅速拿下,天宁大军直逼青天关。
青天关是中原和东北之地的一个重要衔接关口,因此地太过重要,相当于中原的门户,所以这里驻防的军队也比其他地方要多,足有上万之众。宁王也是知道青天关是块难啃的骨头,所以并没有乘胜追击拿下它的打算,只是在离它最近的幽州驻扎,待军队休养几日后,再一鼓作气将其攻破。
现在距宁王起兵已有三日,其实宁王起兵的当夜,就有人快马加鞭,欲通过加急驿站将此事告知朝廷。只不过信息之间的传递实在太慢,就算是其使用了最快的六百里加急,也用了近两天的时间。待得急报传到朝廷之时,宁王大军已经攻占了幽州。
“宁州六百里加急军报!宁州六百里加急军报!”
一个士兵模样的人慌慌张张地从宫外一路闯进,边走边大声喊道。因为是重大急报,所以守门士兵只是匆匆盘问了一句,就将其放了进去。
因跑的太快太慌,那名士兵进了大殿之后,竟然一下子摔倒在地。
小皇帝见到一脸惊慌,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士兵,眉头大皱,又联想到宁州加急军报,心中顿时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宁州,难道宁王叛变了不成?
在小皇帝神思郁结间,左右太监赶忙去扶那名士兵,只见他虚弱地趴在地上,将手中军报向前微递,之后便两眼一黑昏了过去。
一名太监将其扶起,另一名匆忙地从他手中拿过军报,颤巍巍地走上御阶,交到了皇帝手中。
昨日日食过后,灰暗幽森的天空已经完全消失,替代的是今天的艳阳高照。微风自南方而来,轻轻拂过身躯,给人一种极为温暖舒适之感。明媚的阳光,温暖的南风总是令人十分惬意的,可惜这种惬意持续时间相当之短,不久之后就会被无尽的肃杀之气所冲破。
今日,天宁军十万余众都奉命聚集在这片广袤的平原之上,一时间原本空旷的土地竟人满为患。最前方是一片隆起的高地,高地之上此时有几道人影静静屹立,满脸淡然地俯视着下方这一片黑压压的人头。
虽说士兵众多,但那极有章法的阵型排列,横竖之间都无一人错位,每个士兵手中都整齐划一地拿着属于他们各自兵种的武器,这一幕从上向下望去倒是极为壮观。
宁王立于高地之上,目光微微倾斜,望向他这天宁军十万精兵,满意一笑,回头看了看身边的灰影,眼中有询问之意。
“王爷,天宁军各部都已集齐,无一人缺漏。”
灰影接到宁王的眼神后心领神会,当下向他一抱拳,恭声道。
“好,很好。”
听到灰影的回答,宁王脸上的满意之色更甚,之后双手向下轻压,原本还窃窃私语的诸军将士立刻就变得鸦雀无声。宁王对于这样的效果感到十分满意,当下运足力气,大喝道:“诸位将士!”
“在!”
宁王的声音高昂,这十万天宁军也同样不是弱手,十万人齐声回应,那等声势真是惊天动地,甚至连半空中缓缓向前爬行的云朵,此刻都凝滞了下来。
“想必昨日的天地异象诸位都已经看到了,自古以来,日食乃大凶之兆。天降日食,暗示皇帝无德,此日食又恰逢甘州大旱之时降下,更是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自皇帝登基以来,不仅无出色政绩,反而因种种失德之举引得天怒人怨,这一切都归罪于皇上身边的奸佞之臣。我天元皇帝本是上天之子,九五之尊,奈何其在位间识人不明,昏庸无道,亲小人,远贤臣,重用奸佞,一言一行皆受小人所影响。眼看江山社稷就要毁于奸人之手,本王心中更是悲愤至极!”
“今本王上承天意,下应民心,欲以匡扶我元氏江山为己任,清君之侧,拔除奸佞,扶圣皇以治天下,用良臣以安四海。不过,勤王讨逆,乃极为凶险之举,稍有不慎,便会性命不保。本王已经决心与奸佞贼臣决战到底,不死不休!在此本王请问,诸位勇士,谁愿随本王一战?!”
“我等愿意!”
“我等愿意!”
“我等愿意!”
随着宁王一番大义慷慨之词,天宁军十万人心中的热血已经被点燃,当下三声高呼,以示回应。虽然军中还有极少数人对于宁王之言稍有怀疑,但他们毕竟归属天宁军,一切以服从命令为最高准则,故而也不敢发出任何质疑之声。
“纣无道,起而伐之,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南宫无痕这时也向前一步,运足内力,对着天宁军众人慷慨激昂地道:“王爷奉天命以勤王,助陛下灭逆贼,实乃大义!今日,我首先表态,愿自此追随王爷,无论结果如何,生死永不相负!”
说着,南宫无痕当即单膝跪地,对着宁王恭声道。
“我等愿自此追随王爷,生死永不相负!”
“生死永不相负!”
此时天宁军十万兵马的一腔热血已经完全燃烧了起来,勤王讨逆,若成,便是不世之功!届时,他们天宁军中每个人都会得到大量封赏,从此为自己的晋阶铺上一条青云路。因此与其说他们是因为讨伐逆贼,匡扶正义而热血沸腾,倒不如说是因为那未来触手可及的荣华富贵而心动不已。
不过就算是为了荣华权力,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毕竟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何人不想生前百般显赫,死后青史留名呢?
“好!我天宁军中果然个个都是勇士!”
见到众人的眼睛都微微有些发红,宁王也是放声一笑,紧接道:“如今情况紧急,我军必须立刻出发,前往京师,清剿逆贼!”
“各营统军听令,出发!”
“......”
就这样,宁王自宁州起事,率十万兵马浩浩荡荡地一路南下。天宁军不愧是宁王这等沙场宿将一手带出来的军队,战力非凡,一路势如破竹,整个军队犹如一把利剑,剑锋所指之处,所向披靡,无人能挡。
历经短短三日,幽云十六州被迅速拿下,天宁大军直逼青天关。
青天关是中原和东北之地的一个重要衔接关口,因此地太过重要,相当于中原的门户,所以这里驻防的军队也比其他地方要多,足有上万之众。宁王也是知道青天关是块难啃的骨头,所以并没有乘胜追击拿下它的打算,只是在离它最近的幽州驻扎,待军队休养几日后,再一鼓作气将其攻破。
现在距宁王起兵已有三日,其实宁王起兵的当夜,就有人快马加鞭,欲通过加急驿站将此事告知朝廷。只不过信息之间的传递实在太慢,就算是其使用了最快的六百里加急,也用了近两天的时间。待得急报传到朝廷之时,宁王大军已经攻占了幽州。
“宁州六百里加急军报!宁州六百里加急军报!”
一个士兵模样的人慌慌张张地从宫外一路闯进,边走边大声喊道。因为是重大急报,所以守门士兵只是匆匆盘问了一句,就将其放了进去。
因跑的太快太慌,那名士兵进了大殿之后,竟然一下子摔倒在地。
小皇帝见到一脸惊慌,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士兵,眉头大皱,又联想到宁州加急军报,心中顿时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宁州,难道宁王叛变了不成?
在小皇帝神思郁结间,左右太监赶忙去扶那名士兵,只见他虚弱地趴在地上,将手中军报向前微递,之后便两眼一黑昏了过去。
一名太监将其扶起,另一名匆忙地从他手中拿过军报,颤巍巍地走上御阶,交到了皇帝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