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相党余孽
建邺有一家书院,名叫问学书院,是全东黎,乃至中原三国最有名的一间书院。
学,为治学;问,为求本心,为学而来,可以致仕;为问而来,可得本心。
这是书院院长,同时也是东黎大学士程颐之言,求学者,应以本心为上,先求问再求学,是以书院名为“问学”。
问学书院宣扬求本心,是以又称书院为本心学派,书院的本心,便是以传道授业,广播知识为己任,所以,书院学子少有致仕者,而更多学子选择传道授业。
问学书院有教无类,无论出身、无论国别,均可求考书院,问学书院广招天下学子,由此广为流传,东黎上下无有不知者,几乎每一州的首府都有一家问学书院,为建邺问学书院弟子所设,连大凉和于越都有几家。
每年问学书院招考,建邺都人满为患,挤满四方学子,甚至曾有过匈奴和南羌少年曾来考过问学书院,足见问学书院之广博胸襟。
程颐者,书院之院长,东黎之大学士,三朝元老,两朝太子太傅,德高望重,学富五车,天下无出其右者。在学问一道上,受天下学子推崇,学子们视其为活的老祖宗。
大学士是个闲差,没有实权,程颐平日里大部分心思都在书院里,之所以还保留着大学士的职衔,没有告老,只是因为他深知萧玚为人,想要有生之年以一己之力尽力匡扶朝政。
程颐告病在家已经三个月了,今天终于还朝,还朝的原因是,丞相逆党的刺客经过十余日的严刑拷打,昨日供出丞相一党还有余孽,而余孽就是陆国公。
刺客招供当晚,国公府上下一百三十七口,连扫地的仆妇都没放过,全都被押入了天牢。
程颐与陆国公相交并不算深,但他却十分清楚陆国公的为人,谨小慎微,清正廉洁,深受百姓爱戴,绝不会有谋反之心,且国公府世子陆临为问学书院学子,且为其中佼佼者,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皆过同龄人,为人更是清正,程颐向来疼爱此子,又对他十分了解,若是潜心究学,将来或可接他衣钵。
而现在,陆国公举家下狱,满门忠良即将遭受屠戮,程颐觉得自己该病愈了。
“陆国公伙同褚徵密谋造反,证据确凿,判陆家所有男丁无论年龄一概论斩,女子二十二岁以上者削籍为奴,永不可脱奴籍,未满二十二岁者充作官妓。”朝堂之上,萧玚说出了他对陆家的判处。
话音刚落,其余人等纷纷噤声,只有大学士程颐站出来说道:“皇上,臣有异议,陆国公为官清正廉明,治地有方,深得民心,绝不会有谋反之心,请皇上明察,切不可听信污蔑之言,此事还需细查。”
“你是说朕错了?”萧玚淬毒的眼神扫向程颐,语气中带着威胁。
大臣们纷纷屏息,需知这皇帝动辄将人下狱,随意便将人满门抄斩,实是位杀神,杀神的胡须碰不得,哪怕是呼出的气息碰到也不行。
程颐却高声对上位者道:“臣并无此意,臣只是担心陛下为恶人所蒙蔽,错杀忠良,恐会寒了满朝忠臣良将的心啊。”
“褚徵已死,那刺客有何原因会污蔑陆国公?陆家表面忠良,实则包藏祸心,谋逆之罪,朕未将他满门抄斩已属网开一面,陆家,朕杀定了!”
程颐又道:“皇上三思,切莫让忠良寒心啊。”
“皇上三思!”有三两个程颐的门生站出来附和。
“寒心?谁寒心了?你们谁,寒心了?”萧玴目光扫过大殿,所及之处朝臣纷纷低头不敢直视,也不敢发一语,“朕看只有大学士你一人寒心吧!”
“皇上……”
“住口!”萧玚猛地一拍龙椅,周围的人吓得抖了三抖。
萧玚怒道:“不要再说了,朕意已决,退朝!”
说罢,萧玚起身拂袖而去。
太监高声喊着,退朝——
程颐深深叹了一口气,扫视了一番周围的同僚,最终一语不发独自离去了。
萧玚连帝辇都没坐,一路走回御书房,脸色阴沉,似马上要狂风骤雨一般。他走得很快,御前内侍们一个个小心翼翼地小跑追着他。
萧玚猛地把桌上的纸墨笔砚和奏折掀了满地。
御书房的内侍和宫女纷纷跪下,战战兢兢地匍匐在地。
“玚儿这是怎么了,发这么大脾气?”太后走进御书房,看着满地狼藉,和一屋子跪地的内侍宫女,问道。
“程颐这个老贼,从朕登基以来就处处与朕作对!没有一件事情是他不反对的!朕真想砍了他的脑袋!”萧玚怒道。
太后道:“玚儿不必动怒,他说便让他去说,他又怎么阻碍得了你的决定?只是程颐身为三朝老臣,又在天下士子心中地位崇高,杀了他对你皇位不利,眼下是决不能杀他的。”
萧玚低声说道:“儿子听母后的。”
“记住,你的皇位得来不易,决不能让任何人动摇它,忍一时不代表要忍一世,再过几年,你的皇位更加稳固了,尤其是萧玴手里的圣旨,若是拿到了,要杀一个程颐还不简单吗?”
“母后说得有理。”方才还怒火中烧的萧玚转瞬就冷静下来,只是眼里的杀意仍旧不减。
太后看着萧玚冷静下来,满意地点点头,接着道:“程颐既然反对,无非就是觉得证据不足,那我们便给他些证据,陆国公已是板上鱼肉,证据还不是想有就有吗?”
“儿子知道了。”
“李德,把这里收拾了吧,”太后看着李德吩咐道。
“是,太后。”李德起身,安排宫女太监们收拾起凌乱的御书房。
“来,”太后抬手招过身边端着食盘的宫女:“玚儿,把这碗莲子羹喝了,败败火,免得气坏了身子。”
“谢母后。”萧玚说罢,端起莲子羹正准备尝一口,突然听到御书房外传来一阵喧闹。
“不可以……公主殿下,没有陛下允许,您不能进御书房!”守门侍卫的声音传进御书房。
“何人在外面吵闹?”萧玚皱了皱眉,有些不喜。
侍卫进门跪下答道:“禀陛下,是乐清公主,她非要进来。”
“让她进来吧。”萧玚吩咐完接着喝了口莲子羹。
“皇兄!”乐清公主萧浅冲进御书房,见到萧玚便跪下说道:“皇兄,陆家谋反绝对无关陆临哥哥,求皇兄饶了陆临哥哥吧,他是被陆国公牵连的!”
“胡闹!朝堂之事岂是你可以干预的?赶紧退下!”太后怒道。
“母后,母后求求您,让皇兄饶了陆临哥哥吧,母后,求求您了!”萧浅哭着膝行到太后面前,扬起满面泪痕的脸哀求。
“你身为公主,不顾外臣犯的谋逆大罪,还敢为其求情,成何体统!”太后怒喝,表情中带着怒气和厌恶。
“母后,浅儿求求您了,母后……”
“住口!”萧玚怒道,本就心情烦躁,经萧浅这么一闹,就更是气恼。
萧玚的一句话满是天子之怒,连萧浅都被吓得不敢再说话,哭也忘了哭。
“把乐清公主带下去,没有朕的允许不准出寝宫。”萧玚道。
“是!”侍卫答毕,上前将萧浅架着便往外走。
萧浅这才反应过来,哭着挣扎:“皇兄不要,浅儿求您了,不要杀了陆临哥哥,皇兄——”
萧浅用力挣扎,但她毕竟只是个十几岁的少女,如何有力气对抗御前侍卫,她拼尽全力,云鬓凌乱、步摇倾斜,但最终也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被带离御书房。
她没有办法了,她知道这样来求萧玚是不会有结果的,但她真的没办法了,她求了母妃,母妃也帮不了她,所以她只能来找萧玚。
虽然明知道不会成功,但是人有时候就是这样,总会想着,也许呢,万一呢?
但事实也总是没有也许,也没有万一。
她什么也做不了。
学,为治学;问,为求本心,为学而来,可以致仕;为问而来,可得本心。
这是书院院长,同时也是东黎大学士程颐之言,求学者,应以本心为上,先求问再求学,是以书院名为“问学”。
问学书院宣扬求本心,是以又称书院为本心学派,书院的本心,便是以传道授业,广播知识为己任,所以,书院学子少有致仕者,而更多学子选择传道授业。
问学书院有教无类,无论出身、无论国别,均可求考书院,问学书院广招天下学子,由此广为流传,东黎上下无有不知者,几乎每一州的首府都有一家问学书院,为建邺问学书院弟子所设,连大凉和于越都有几家。
每年问学书院招考,建邺都人满为患,挤满四方学子,甚至曾有过匈奴和南羌少年曾来考过问学书院,足见问学书院之广博胸襟。
程颐者,书院之院长,东黎之大学士,三朝元老,两朝太子太傅,德高望重,学富五车,天下无出其右者。在学问一道上,受天下学子推崇,学子们视其为活的老祖宗。
大学士是个闲差,没有实权,程颐平日里大部分心思都在书院里,之所以还保留着大学士的职衔,没有告老,只是因为他深知萧玚为人,想要有生之年以一己之力尽力匡扶朝政。
程颐告病在家已经三个月了,今天终于还朝,还朝的原因是,丞相逆党的刺客经过十余日的严刑拷打,昨日供出丞相一党还有余孽,而余孽就是陆国公。
刺客招供当晚,国公府上下一百三十七口,连扫地的仆妇都没放过,全都被押入了天牢。
程颐与陆国公相交并不算深,但他却十分清楚陆国公的为人,谨小慎微,清正廉洁,深受百姓爱戴,绝不会有谋反之心,且国公府世子陆临为问学书院学子,且为其中佼佼者,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皆过同龄人,为人更是清正,程颐向来疼爱此子,又对他十分了解,若是潜心究学,将来或可接他衣钵。
而现在,陆国公举家下狱,满门忠良即将遭受屠戮,程颐觉得自己该病愈了。
“陆国公伙同褚徵密谋造反,证据确凿,判陆家所有男丁无论年龄一概论斩,女子二十二岁以上者削籍为奴,永不可脱奴籍,未满二十二岁者充作官妓。”朝堂之上,萧玚说出了他对陆家的判处。
话音刚落,其余人等纷纷噤声,只有大学士程颐站出来说道:“皇上,臣有异议,陆国公为官清正廉明,治地有方,深得民心,绝不会有谋反之心,请皇上明察,切不可听信污蔑之言,此事还需细查。”
“你是说朕错了?”萧玚淬毒的眼神扫向程颐,语气中带着威胁。
大臣们纷纷屏息,需知这皇帝动辄将人下狱,随意便将人满门抄斩,实是位杀神,杀神的胡须碰不得,哪怕是呼出的气息碰到也不行。
程颐却高声对上位者道:“臣并无此意,臣只是担心陛下为恶人所蒙蔽,错杀忠良,恐会寒了满朝忠臣良将的心啊。”
“褚徵已死,那刺客有何原因会污蔑陆国公?陆家表面忠良,实则包藏祸心,谋逆之罪,朕未将他满门抄斩已属网开一面,陆家,朕杀定了!”
程颐又道:“皇上三思,切莫让忠良寒心啊。”
“皇上三思!”有三两个程颐的门生站出来附和。
“寒心?谁寒心了?你们谁,寒心了?”萧玴目光扫过大殿,所及之处朝臣纷纷低头不敢直视,也不敢发一语,“朕看只有大学士你一人寒心吧!”
“皇上……”
“住口!”萧玚猛地一拍龙椅,周围的人吓得抖了三抖。
萧玚怒道:“不要再说了,朕意已决,退朝!”
说罢,萧玚起身拂袖而去。
太监高声喊着,退朝——
程颐深深叹了一口气,扫视了一番周围的同僚,最终一语不发独自离去了。
萧玚连帝辇都没坐,一路走回御书房,脸色阴沉,似马上要狂风骤雨一般。他走得很快,御前内侍们一个个小心翼翼地小跑追着他。
萧玚猛地把桌上的纸墨笔砚和奏折掀了满地。
御书房的内侍和宫女纷纷跪下,战战兢兢地匍匐在地。
“玚儿这是怎么了,发这么大脾气?”太后走进御书房,看着满地狼藉,和一屋子跪地的内侍宫女,问道。
“程颐这个老贼,从朕登基以来就处处与朕作对!没有一件事情是他不反对的!朕真想砍了他的脑袋!”萧玚怒道。
太后道:“玚儿不必动怒,他说便让他去说,他又怎么阻碍得了你的决定?只是程颐身为三朝老臣,又在天下士子心中地位崇高,杀了他对你皇位不利,眼下是决不能杀他的。”
萧玚低声说道:“儿子听母后的。”
“记住,你的皇位得来不易,决不能让任何人动摇它,忍一时不代表要忍一世,再过几年,你的皇位更加稳固了,尤其是萧玴手里的圣旨,若是拿到了,要杀一个程颐还不简单吗?”
“母后说得有理。”方才还怒火中烧的萧玚转瞬就冷静下来,只是眼里的杀意仍旧不减。
太后看着萧玚冷静下来,满意地点点头,接着道:“程颐既然反对,无非就是觉得证据不足,那我们便给他些证据,陆国公已是板上鱼肉,证据还不是想有就有吗?”
“儿子知道了。”
“李德,把这里收拾了吧,”太后看着李德吩咐道。
“是,太后。”李德起身,安排宫女太监们收拾起凌乱的御书房。
“来,”太后抬手招过身边端着食盘的宫女:“玚儿,把这碗莲子羹喝了,败败火,免得气坏了身子。”
“谢母后。”萧玚说罢,端起莲子羹正准备尝一口,突然听到御书房外传来一阵喧闹。
“不可以……公主殿下,没有陛下允许,您不能进御书房!”守门侍卫的声音传进御书房。
“何人在外面吵闹?”萧玚皱了皱眉,有些不喜。
侍卫进门跪下答道:“禀陛下,是乐清公主,她非要进来。”
“让她进来吧。”萧玚吩咐完接着喝了口莲子羹。
“皇兄!”乐清公主萧浅冲进御书房,见到萧玚便跪下说道:“皇兄,陆家谋反绝对无关陆临哥哥,求皇兄饶了陆临哥哥吧,他是被陆国公牵连的!”
“胡闹!朝堂之事岂是你可以干预的?赶紧退下!”太后怒道。
“母后,母后求求您,让皇兄饶了陆临哥哥吧,母后,求求您了!”萧浅哭着膝行到太后面前,扬起满面泪痕的脸哀求。
“你身为公主,不顾外臣犯的谋逆大罪,还敢为其求情,成何体统!”太后怒喝,表情中带着怒气和厌恶。
“母后,浅儿求求您了,母后……”
“住口!”萧玚怒道,本就心情烦躁,经萧浅这么一闹,就更是气恼。
萧玚的一句话满是天子之怒,连萧浅都被吓得不敢再说话,哭也忘了哭。
“把乐清公主带下去,没有朕的允许不准出寝宫。”萧玚道。
“是!”侍卫答毕,上前将萧浅架着便往外走。
萧浅这才反应过来,哭着挣扎:“皇兄不要,浅儿求您了,不要杀了陆临哥哥,皇兄——”
萧浅用力挣扎,但她毕竟只是个十几岁的少女,如何有力气对抗御前侍卫,她拼尽全力,云鬓凌乱、步摇倾斜,但最终也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被带离御书房。
她没有办法了,她知道这样来求萧玚是不会有结果的,但她真的没办法了,她求了母妃,母妃也帮不了她,所以她只能来找萧玚。
虽然明知道不会成功,但是人有时候就是这样,总会想着,也许呢,万一呢?
但事实也总是没有也许,也没有万一。
她什么也做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