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无间道(一)
乌嵌王听着暗卫的汇报,脸色一直在不断地变化,一阵青,一阵红,一阵黑,一阵紫:“你是说大陈的一字并肩王,走进了及辛的府上,与他相谈甚欢?”
“是的!”暗卫道,“事情就是这样,只是微臣的实力低微,不敢潜入将军府内,将军府上可是有至少八位通窍之境。所以,没能听到他们的谈话内容。”
“没关系,我们静候消息便是,在及辛的府上,也安插有孤的眼线,随着这段时间被他清理出来不少,但总归百密一疏,还是有几个没被查出来的。”乌嵌王道。
乌嵌王说话间很自信,但他并不知道,这些眼线早就被及辛觉察了,只是及辛为了让他放心,才没有把他们揪出来。
又过了一刻钟,一个身穿夜行衣的人,手持乌嵌王亲赐的腰牌,匆匆进了皇宫。
身穿夜行衣的眼线,将今天晚上的事情一五一十向乌嵌王道来,但是关于君尘和及辛的谈话,他却是丝毫未提,因为他根本一句都没探听到。
君尘的饮血剑自然是设下了隔音结界,连军蓬这样的强者都无法探听,更何况她们。
“那他们都说了些什么?”乌嵌王问道。
“回大王,不知道君尘施展了什么手段,他们谈话的屋外,笼罩了一层猩红的光幕,一丝声音都穿不出来,小人也不敢贸然接近,怕暴露了身份。”眼线道。
“那你最近有没有其他什么发现?及辛绝不可能这么突兀就跟君尘搭上线,一定会有一些蛛丝马迹!”乌嵌王道。
“嗯……”眼线想了好一会儿,还真是就这么突兀,君尘就出现在及辛的府上,绞尽脑汁终于想到一个不太对劲的地方。
“回大王,小人仔细回想最近发生的所有事情,唯一不对劲儿的地方就是,近来将军一直因为一封信而发愁,时常会陷入冥思苦想,感觉整个人都不怎么在状态。”眼线道。
“他这是引狼入室,作贼心虚。”太监道。
“……”乌嵌王没有发言,不是他不想说什么,而是他在害怕,一个及辛就已经让他很是忌惮了,现在又加上了君尘,他们两个强强联手,祖宗传下来的江山,岂不是要葬送在自己的手里。
怎么办?乌嵌王绞尽脑汁思考对策。
“大王,我们该怎么做?”太监小心翼翼问道。
乌嵌王伸出一只手,制止他说话,微眯着眼睛道:“明日早朝以后,孤亲自去他府上一趟,去测试他是否真实要谋反。倘若为真,便以谋逆之罪就地论处。只要他死了,乌嵌的危机也就解了一半。”
“大王,在及辛的府上可是有八位以上通窍之境啊!”太监道。
“放心,今夜孤回去请老祖出关!都下去吧!”乌嵌王道。
……
第二天,早朝。
群臣议论纷纷,纷纷上奏弹劾及辛,甚至有很多人对及辛破口大骂,大骂他勾结外敌意图谋反,不忠不义,很显然君尘夜访及辛府的事,已经传遍了整个黄龙城。
此刻朝堂之上可谓是乱成了一锅粥,分成了三派,以丞相为首几个重要大臣和武将,都对这事持否定态度,认为及辛忠心耿耿。
有一部分暂时保持缄默,看似保持中立,但这些都是乌嵌王一手提拔上来的,只要乌嵌王做决定,他们就会执行。
但是一多半的官员,居然对及辛各种声讨,要知道几天前他们还像狗一样,去巴结及辛。
要不是看在他们在治国上,还是有些才能,这些人决不能久留于朝堂之上。乌嵌王心道。
任由群臣争论了一会儿,乌嵌王才摆摆手制止了群臣:“及辛围观数十载,为乌嵌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忠心,不光是孤看在眼里,我相信诸位爱卿也一样心如明镜。”
“我王英明!”丞相道。
“但及辛与君尘暗中勾结一事,是否是空穴来风,是否是敌人的离间计,还需要查清楚才好定论!”乌嵌王道。
丞相听了乌嵌王的话,更是直接跪拜高呼:“我王圣明,老臣相信我王明察秋毫,一定会还及辛将军一个公道。”
“乌嵌失去了及辛,犹如断掉了半壁江山,必须要还及辛一个公道!”乌嵌王道,“丞相,早朝散去以后,随孤一同到将军府上探望一下。”
“诺!”丞相道,探望?恐怕试探,才是真的吧!
乌嵌王今天忽然一如既往的支持及辛,旁边的太监脸色都变了,因为昨晚乌嵌的老祖,给了他一些启发,同时也给了他足够的底气。
启发就是不管这件事,是真是假,一定要把及辛标榜为忠义良臣的形象,并且要由朝廷辟谣,让百姓都发现是自己误会及辛了,及辛是个忠臣。
若及辛没有谋逆之心,那很快就会查清楚,乌嵌王的先见之明,会极大地提升在百姓心中的威望。
若及辛有谋逆之心,那么无需乌嵌王做太多准备,只需要一道命令,便会有人将之斩杀!然后再痛心疾首一番,发个罪己诏,向天下百姓忏悔,错信奸臣,也会提升在百信心中的形象。
总之无论事实如何,对乌嵌王都是有利无害。
底气就是老祖的实力,已经突破了通窍之境的壁障,即便是君尘真的出手,也未必能讨的了好,而且虽然他不能队君尘下杀手,但可以自卫。
于是,早朝散去后,乌嵌王带着丞相,大摇大摆地向及辛府而去,同时朝廷的辟谣也向整个黄龙城公告,表明乌嵌王坚决相信及辛是忠臣的立场,并简单举了一些及辛的过往事例来证明。
百姓们一看确实也觉得自己听信了谣言,可能是误会了及辛将军,同时,百信对乌嵌王的英明和气度,都十分称赞,并表示支持大王为及辛讨回公道。
……
君尘听着外面的舆论呼声,忽而一变,嘴角勾起一抹微笑:“哦?乌嵌王这招用的倒是真漂亮,看来昨天夜里他见了老祖以后,获益良多啊!”
“真想不到,乌嵌这小小弹丸之地,居然也能有如此人才。”公孙宇道。
“是的!”暗卫道,“事情就是这样,只是微臣的实力低微,不敢潜入将军府内,将军府上可是有至少八位通窍之境。所以,没能听到他们的谈话内容。”
“没关系,我们静候消息便是,在及辛的府上,也安插有孤的眼线,随着这段时间被他清理出来不少,但总归百密一疏,还是有几个没被查出来的。”乌嵌王道。
乌嵌王说话间很自信,但他并不知道,这些眼线早就被及辛觉察了,只是及辛为了让他放心,才没有把他们揪出来。
又过了一刻钟,一个身穿夜行衣的人,手持乌嵌王亲赐的腰牌,匆匆进了皇宫。
身穿夜行衣的眼线,将今天晚上的事情一五一十向乌嵌王道来,但是关于君尘和及辛的谈话,他却是丝毫未提,因为他根本一句都没探听到。
君尘的饮血剑自然是设下了隔音结界,连军蓬这样的强者都无法探听,更何况她们。
“那他们都说了些什么?”乌嵌王问道。
“回大王,不知道君尘施展了什么手段,他们谈话的屋外,笼罩了一层猩红的光幕,一丝声音都穿不出来,小人也不敢贸然接近,怕暴露了身份。”眼线道。
“那你最近有没有其他什么发现?及辛绝不可能这么突兀就跟君尘搭上线,一定会有一些蛛丝马迹!”乌嵌王道。
“嗯……”眼线想了好一会儿,还真是就这么突兀,君尘就出现在及辛的府上,绞尽脑汁终于想到一个不太对劲的地方。
“回大王,小人仔细回想最近发生的所有事情,唯一不对劲儿的地方就是,近来将军一直因为一封信而发愁,时常会陷入冥思苦想,感觉整个人都不怎么在状态。”眼线道。
“他这是引狼入室,作贼心虚。”太监道。
“……”乌嵌王没有发言,不是他不想说什么,而是他在害怕,一个及辛就已经让他很是忌惮了,现在又加上了君尘,他们两个强强联手,祖宗传下来的江山,岂不是要葬送在自己的手里。
怎么办?乌嵌王绞尽脑汁思考对策。
“大王,我们该怎么做?”太监小心翼翼问道。
乌嵌王伸出一只手,制止他说话,微眯着眼睛道:“明日早朝以后,孤亲自去他府上一趟,去测试他是否真实要谋反。倘若为真,便以谋逆之罪就地论处。只要他死了,乌嵌的危机也就解了一半。”
“大王,在及辛的府上可是有八位以上通窍之境啊!”太监道。
“放心,今夜孤回去请老祖出关!都下去吧!”乌嵌王道。
……
第二天,早朝。
群臣议论纷纷,纷纷上奏弹劾及辛,甚至有很多人对及辛破口大骂,大骂他勾结外敌意图谋反,不忠不义,很显然君尘夜访及辛府的事,已经传遍了整个黄龙城。
此刻朝堂之上可谓是乱成了一锅粥,分成了三派,以丞相为首几个重要大臣和武将,都对这事持否定态度,认为及辛忠心耿耿。
有一部分暂时保持缄默,看似保持中立,但这些都是乌嵌王一手提拔上来的,只要乌嵌王做决定,他们就会执行。
但是一多半的官员,居然对及辛各种声讨,要知道几天前他们还像狗一样,去巴结及辛。
要不是看在他们在治国上,还是有些才能,这些人决不能久留于朝堂之上。乌嵌王心道。
任由群臣争论了一会儿,乌嵌王才摆摆手制止了群臣:“及辛围观数十载,为乌嵌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忠心,不光是孤看在眼里,我相信诸位爱卿也一样心如明镜。”
“我王英明!”丞相道。
“但及辛与君尘暗中勾结一事,是否是空穴来风,是否是敌人的离间计,还需要查清楚才好定论!”乌嵌王道。
丞相听了乌嵌王的话,更是直接跪拜高呼:“我王圣明,老臣相信我王明察秋毫,一定会还及辛将军一个公道。”
“乌嵌失去了及辛,犹如断掉了半壁江山,必须要还及辛一个公道!”乌嵌王道,“丞相,早朝散去以后,随孤一同到将军府上探望一下。”
“诺!”丞相道,探望?恐怕试探,才是真的吧!
乌嵌王今天忽然一如既往的支持及辛,旁边的太监脸色都变了,因为昨晚乌嵌的老祖,给了他一些启发,同时也给了他足够的底气。
启发就是不管这件事,是真是假,一定要把及辛标榜为忠义良臣的形象,并且要由朝廷辟谣,让百姓都发现是自己误会及辛了,及辛是个忠臣。
若及辛没有谋逆之心,那很快就会查清楚,乌嵌王的先见之明,会极大地提升在百姓心中的威望。
若及辛有谋逆之心,那么无需乌嵌王做太多准备,只需要一道命令,便会有人将之斩杀!然后再痛心疾首一番,发个罪己诏,向天下百姓忏悔,错信奸臣,也会提升在百信心中的形象。
总之无论事实如何,对乌嵌王都是有利无害。
底气就是老祖的实力,已经突破了通窍之境的壁障,即便是君尘真的出手,也未必能讨的了好,而且虽然他不能队君尘下杀手,但可以自卫。
于是,早朝散去后,乌嵌王带着丞相,大摇大摆地向及辛府而去,同时朝廷的辟谣也向整个黄龙城公告,表明乌嵌王坚决相信及辛是忠臣的立场,并简单举了一些及辛的过往事例来证明。
百姓们一看确实也觉得自己听信了谣言,可能是误会了及辛将军,同时,百信对乌嵌王的英明和气度,都十分称赞,并表示支持大王为及辛讨回公道。
……
君尘听着外面的舆论呼声,忽而一变,嘴角勾起一抹微笑:“哦?乌嵌王这招用的倒是真漂亮,看来昨天夜里他见了老祖以后,获益良多啊!”
“真想不到,乌嵌这小小弹丸之地,居然也能有如此人才。”公孙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