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小说 > 刺激1995

第十章 招工和爆料

    杜秋走进四楼的图书室时,苏文秀正在给两个学生办借书手续,等办好了之后,她从柜台下面拿出自己的记事本,小声汇报道:“情况比预计的要好,只有不到一半的学生退款了,其余的想让我们继续完成订单,说印刷厂的本子没我们的好。”

    “印刷厂做的本子太老气了。”

    其实早上杜秋就发现了问题,他在封皮上写字的时候,如果买家没有指定内容,则要么玩古典,选择一些优美但冷僻的诗词,要么玩青春,选择一些21世纪网络上流行的文艺短句,字数多少不定,字体变化多姿,不拘形式,随意书写,营造出个性鲜明,独一无二的小清新气息,非常贴合年轻人标新立异的审美观,而印刷厂做的本子四平八稳,写的全是流传甚广,妇孺皆知的古诗词,文字统一固定在右上方,而且只用正楷,严谨规整,千篇一律,处处透着匠气和老气,自然不讨学生喜欢。

    虽然质量更胜一筹,但大学生消费能力很弱,在没有巨资进行广告营销的前提下,私人订制是绝对竞争不过规模化生产的,要知道lv、香奈儿等奢侈品,每年的广告费都是以亿为单位才能保持高端形象不被普通工业化产品干掉。

    “你说我们还做不做?”

    “你要是想做的话,就继续做吧,反正订单少,费不了多少功夫。”杜秋见她面露雀跃之色,忍不住笑了笑,提醒道:“同样的时间,做这个没有做真皮的赚钱。”

    “我喜欢做这个,真皮的封面不能写字,光秃秃的不好看,太市侩了。”苏文秀毕竟是少女,喜欢清新文艺的事物,辩解了几句之后才说道:“刚才慧慧姐打了个电话给我,让你下机了之后到我宿舍去一趟,说是有事商量。”

    “估计她和你哥两人弄到了大订单。”杜秋并没有太在意,他看了看墙上的时间,发现才9点半,就说道:“我先去2楼看看计算机方面的书,你下班了到那找我,一起走。”

    “好。”

    杜秋前脚刚走,两个四五十岁的女管理员就凑到苏文秀身边,一脸八卦的问道:“秀秀,谈男朋友了?”

    “没有呀。”

    “哎呀脸都红了还说没有,你今年20岁了,也该谈男朋友了,我看刚才那小伙子不错,个子高,说话也和气,和你很般配。”

    “他是我哥的朋友,我和他就是认识而已。”

    “不只是认识吧,我看这几天他送你上班,接你下班,出双入对,很热乎嘛。”

    “不是不是,他是去六楼玩电脑的,只是凑巧同路。”

    “一天两天算凑巧,七天八天还能凑巧?”

    杜秋当然没有预料到这么快就有绯闻了,但他预料到了另外一件事,王慧慧和苏文海真搞到了个大单子,而且不是一般的大,足足130个,苏文秀又是惊诧又是欣喜,问道:“慧慧姐,你们科室到底有多少人呀?前几天不是才刚买了50个么,怎么现在变成一百多了?”

    “和我没关系,都是文海的功劳。”王慧慧给满身酒气,躺在沙发床上呼呼大睡的苏文海裹了裹被子,面带着欣慰的笑容解释道:“我们科室总共只有二十几个人,上次订的50个是普通办公耗材,所以要多买一些备用,这次订的30个是准备当春节福利发给员工,文海和我们科长签完合同之后忽然开了窍,跑去找市新华书店负责后勤采购的科长喝酒,把那人喝趴下了,然后拿到了100个订单。”

    这么拼命,看来是被自家老爸给刺激狠了……

    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工资不高,但待遇优厚,每到年底都会以实物的方式给员工发福利,其中猫腻很多,如果能打开这个市场,确实能赚不少……

    “文海以前在印刷厂跑了八九年业务,认识很多文化事业单位的人。”王慧慧显然也想到了,她扳着手指说道:“出版社、杂志社、报社、学校等等,这些都是潜在的客户,市场很大,春节前说不定能搞到上千个订单,杜秋,你看我们要不要多投点钱,租个场子招人专门来做这笔生意?”

    “海哥谈的时候都给了什么价,不会真是118一个吧?”

    “要真是118就好了,可惜不是。我们科是政府单位,价格太高的话没法批,因此那30个只报了68,实收60,新华书店效益好,那100个报了98,实收78,都是先交货,后付款。”

    90年代国内制度还不完善,反腐也没那么严厉,吃回扣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即使如此,利润仍旧颇为可观,杜秋本来对做记事本不太上心,现在却有些重视了,他仔细询问了一下回款速度、场地租金以及工人工资等细节问之后,拿出钱包数了数,发现自己还有700多块钱,于是拍板道:“前几天赚的那3000多块钱先不分红了,全部转为投资,另外每个人再拿500块钱出来,这样一共有6000块左右的资本,租两间房子,再雇几个员工,应该够用了。”

    “用不着雇人吧?我可以请假,咱们俩晚上也做的话,一天能做40多个,这些订单三天就做完了。”

    “现在距离春节没多少天了,咱们要尽可能的提高产量和销量。”杜秋吃一堑长一智,解释道:“你爸既然能山寨我们的记事本,外面的人同样也能,这次不能再搞小打小闹了,要尽可能快的抢占市场,把牌子打响。”

    “对,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大一点。”王慧慧是科班出身,想的更细一点,说道:“推销员可以雇兼职的,不给工资,但提成给高一点,学校里无所事事的中老年妇女很多,我们可以用计件算酬的方式招几个,等订单多了再转成合同工,这样风险小,既可以节省资金,又能培养熟练工,下午文海送样本过去的时候,科里每个人都很喜欢,甚至可以说爱不释手,盼着咱们早点交货,我觉着只要打响了名气,销量肯定不成问题,以后订单多了,人少忙不过来的。”

    “那好吧。”

    苏氏兄妹都是从小就在云大混的地头蛇,只花了半天时间,就用非常便宜的价格在校内租了两间闲置了很久的空房子,一间当办公室,一间当工坊,然后招了几个处在下岗状态的熟人过来帮忙,苏文海主管采购和销售,苏文秀主管培训和质检,杜秋则查漏补缺,什么都干,两天之后,他们完成了王慧慧单位的订单,收回了第一笔款子,虽然因为成本上升和压价太低的缘故,利润不多,但可喜可贺,因为这代表着从家庭作坊转型为正规企业的第一步。

    穿越之后推演过无数种赚钱的法子,但从没想过居然会靠做记事本去挖第一桶金……

    又过了两天,当记事本订单突破500个的时候,杜秋宣布道:“明天是星期六,晚上我亲自下厨,请大家到我住的地方吃个饭,顺便说点事。”

    1月14日,星期六,下午6点23分,杜秋住了两个星期的房子第一次迎来了客人,三个合伙人进屋之后啧啧惊叹,苏文海惊叹杜秋居然住在这里,另外两个则惊叹餐桌上琳琅满目的日本料理。

    “哇!这是寿司和天妇罗吧?”

    “杜秋,你居然会做日本菜?”

    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曾经出现过两次日剧热潮,一次是80年代早期,一次是90年代中期,1995年正值日剧最风靡的时候,经典大作《同一屋檐下》和《东京爱情故事》相继在国内各大电视台播放,培养了一大批日剧迷,苏文秀和王慧慧就是其中的两个,姑嫂之间是天敌,这两个妹子在很多时候都互相看对方不顺眼,但对日剧的爱好却出奇的一致,经常逼着苏文海帮她们租日剧录像带,而作为一个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的二线城市,云城在1995年几乎没有正宗的日式餐厅,就算有,价格也不是她们能承受的,因此看到杜秋弄了一大桌子日本菜,很是惊喜。

    “这寿司味道挺好的,但是好像没有电视剧里那么夸张,看他们吃的时候,我还以为是世界上最好的美食。”

    “日本人的表演方式偏舞台化,表情夸张是通病,寿司说白了就是高级饭团而已,再美味又能美味到哪里去。”杜秋一边解释,一边从厨房里拿出一瓶红酒,招呼道:“大家随便坐,别客气。”

    “是不是你做的不够正宗?”

    “你可以怀疑我的人品,不能怀疑我的厨艺,这是我在日本大阪一家餐厅里偷学的,手艺绝对正宗,只不过食材确实差了一点。”杜秋给每个人都倒了一点酒,然后举起杯子说道:“为了庆祝咱们生意兴隆,先干一杯。”

    “这酒味道不错,给我再来点。”

    “杜秋你去过日本呀?”

    “哎,文秀,你不觉得杜秋的名字很耳熟么?和电影《追捕》里高仓健演的男主角一样,莫非他本来就是日本人,来我们学校留学的?”

    “高仓健演的角色姓杜丘,日语读作morioka,我是名字叫杜秋,不一样的。”在七嘴八舌的闲聊声中,杜秋解释几句之后,用若无其事的语气说道:“我不是日本人,更不是留学生,我是从日本偷渡回来的黑户。”

    声音不大,但震撼却不小,三个人不约而同的停下了胡吃海喝的动作,侧头看着他,露出了惊愕和不信的表情。

    “你们不用担心,我不是杀人放火了之后跑路偷渡的,我是回来寻亲的。”杜秋澄清了一句之后故技重施,用言简意赅的言辞讲了一个信息量极大的狗血故事:“我7岁那年被人拐卖了,买我的人带着我偷渡去了日本,那个人去年过世了,于是我就又偷渡回来寻亲。”

    如果说刚才三个人只是有些惊愕的话,现在则是惊愕的连下巴都要掉在桌子上了,王慧慧和杜秋相处的时间最短,不怎么熟悉,受到的冲击比较小,最先反应过来,有些惊疑不定的问道:“杜秋,你在开玩笑吧?”

    “没,我说真的。”

    “我靠!杜秋你,你……”苏文海说到一半不知道说什么了,于是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咂着嘴问道:“你在云城都有什么亲人?找到了没有?”

    “找到了,我……我姐和姐夫都在云城。”杜秋没什么表演天赋,飙不起演技,也流不出眼泪,因此一切走本色演出的路子,平平淡淡的说道:“其实我元旦那天就找到了,只不过当时样子比较狼狈,而且近乡情怯,不敢去认,现在经过这几天的生活,我已经对国内的环境比较适应了,打算明天去找他们,我老家在东北,如果相认了,肯定要回去认祖归宗,接下来这段时间都没法做记事本了,所以今晚请你们过来,提前说一声。”

    “认亲是大事,生意是小事。”苏文海连连摆手,说道:“大事要紧,你去忙你的,现在销路打开了,资金能也正常周转了,我们可以再多雇两个人干活,对吧慧慧?”

    “雇人没问题,但问题是没人能替代杜秋。”王慧慧是三人中最在乎生意的一个,皱着眉头说道:“我们的本子能弄回来这么多订单,一半靠质量过硬,一半靠杜秋的书法做招牌,他不在的话,怎么解决包装问题?”

    “我们现在有几百个订单,已经不能用以前的法子生产了,不然效率太低。”杜秋站起身来,从橱柜里拿出三张图纸,说道:“我设计了一个新包装,海哥你看学校印刷厂能不能印?”

    可水洗牛皮纸比较贵,而且不能印刷,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杜秋把封套改成了普通牛皮纸,封面上画着祥云、牡丹、兰花三种不同的图案,并配有与之相应的诗词,他解释道:“青云直上,祥云的送给政府部门,花开富贵,牡丹的送给企业公司,兰性高洁,兰花的送给文化单位,不用完全按照我画的印,找些类似的名人字画代替也行。”

    “杜秋你想的真周到,不错不错,设计的很漂亮,这些字画都很简单,纸张也便宜,印刷厂完全可以印。”苏文海稍微看了一下,就大笑着说道:“爽!明天我就拿500个订单去找老头子,看他到时候什么表情,哈哈哈……”

    苏文秀嫌弃她哥小人得志,大大的给了个白眼,然后一脸八卦的追问道:“杜秋,你什么时候偷渡回来的?”

    “元旦之前几天。”

    “你老家在东北,为什么会到云城来?”

    “别只顾着说话,吃东西。”杜秋举起装着鲜虾天妇罗的餐盘,一边招呼一边解释道:“我有个大我8岁的姐姐,现在在云城市少年宫当老师,我想先找到她,就过来了。”

    “你那天晚上怎么会被锁在图书室里?而且穿的那么少。”

    “我在来云城的路上行李被人偷了,后来身上钱用光了,就把外衣卖了换吃的,然后步行走到云大。”杜秋面不改色心不跳的瞎扯,用看似详细实则模糊的语言说道:“日本有三大贫民窟,其中一个在大阪,叫做釜ヶ崎,里面治安很差,藏着很多偷渡客,我曾经在那里遇到过一个老乡,他说我姐嫁给了一个云大机械学院89届的大学生,然后留在云城定居了,但是他不知道具体的联系方式,所以我就到云大来找一下线索,因为晚上没地方住,本来打算在图书室里凑合一夜,后来发现实在太冷了,于是又打电话给你了。”

    比电视剧还离奇的故事让苏文秀和王慧慧目瞪口呆,满脸的不可思议,一时忘了继续八卦,苏文海神经比较大条,对杜秋的经历不怎么在意,倒是对他的东西很感兴趣,问道:“你的那台手提电脑呢?”

    “那个是真坏了,云城售后服务中心的人说他们修不了,只能寄回日本修,我就让他们寄了,估计春节之后才能拿到手。”杜秋为了保护自己的金手指,用半真半假的谎言堵漏子,补充道:“ibm虽然是美国的牌子,但thinkpad是日本神奈川县的大和实验室设计制造的,我那个还在保修期内。”

    “日本居然还有贫民窟,那里面是不是有很多黑社会?”

    “你在日本的时候都去过哪些地方?说几句日语来听听。”

    “你在日本都怎么生活的?是不是在餐馆洗盘子,然后偷学了厨艺?”

    听到这些乱七八糟的问题,杜秋笑了,他忙活了几个小时,弄出来一大桌子日本菜,又特意拿出之前早就设计好了的记事本包装,目的就是想要扰乱几个听众的关注点,让思绪变的混乱,无法组建准确的逻辑链,这是黑客搞社会工程学时常用的手段,杜秋只懂点皮毛,但忽悠两个涉世未深的妹子足够了,至于苏文海,他虽然在社会上打拼了很多年,但从这些天的相处来看,这家伙豪爽仗义,神经粗壮,一旦把人当朋友看了,就不会想东想西,不足为虑。

    所谓藏木于林,背景变复杂了,细节就会被忽略,刚才在编造的故事里,最经不起推敲的不是日本,而是从日本到云大图书馆之间的过程,只要能掩盖掉这一段,让最初接触到自己的苏氏兄妹不去细想和追问,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穿越的真相就会隐藏在历史的迷雾里,再也没有人能觉察了。

    至于所谓的姐姐和姐夫,当然是自己的亲妈杜春华和亲爹林大伟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