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猴王出行
茫茫大海中,漂着只枯松扎起的木筏,上边立着个五尺身高的猴儿,它手撑竹篙,不时将手搭在额头,向远方眺望。
那木筏上,还有些瓜果,椰子壳里,有积攒的雨水。
它不知道自己在海上漂了多久,纵然它天生神圣,此番亦有些疲乏,便放下竹篙,缩到筏上,昏沉睡去。
它却不知,在那海底,一只老龟驮着位青年,正观察着木筏,远远跟随着。
沈伦盘坐龟背,并没有贸然去和美猴王打招呼。
那天,他和龟大将赶到花果山,得知美猴王已经远洋数日,一路追寻,所幸美猴王还未漂远。
沈伦十分谨慎,他潜入海中,果然,他发现每当美猴王困、累时,就会睡觉,然后,会有一阵怪风,吹着木筏往南赡部洲方向去。
不仅如此,海上天气多变,每每有风暴聚集的征兆出现,最后都会变成一阵小雨,反而给美猴王补充水分。
如此诡异,沈伦愈发小心,所幸,暗中出手的那位,很可能没有跟着孙悟空,而是以“镜花水月”之类的法术,遥遥控制,并未察觉海底的沈伦和老龟。
如此,又是半个月过去,当美猴王再一次睡醒,已经能看见南赡部洲的西北岸。
美猴王持篙试水,见是浅水,弃了筏子,跳上岸。
海边是个渔村,有人捕鱼、打雁、诞蛤、淘盐。
他走近前,扯开腮帮,裂开嘴。
渔民本以为是个猴子,不以为意,哪儿想到这猴子如此邪异,连喊“妖怪”,丢筐弃网,四散奔跑。
美猴王抓住个跑不动的老人,剥了他的衣裳,也学人穿在身上,摇摇摆摆,穿州过府,学人礼,学人话。
他朝餐夜宿,一心里访问佛仙神圣之道,觅个长生不老之方。却见世人都是为名为利之徒,更无一个为身命者。
这日,美猴王走在路上,像个十二三岁的孩童,蹦蹦跳跳,骤闻虎啸,声震山林,骇得猴王往后一跳,就见一只斑斓大虎跃出密林,只是那猛虎浑身是伤,慌不择路,丝毫没有山中霸王的气势。
“畜生,哪儿走!”
又闻一声暴喝,山林中跳出个昂藏大汉,他左跨刀,右持弓,披散头发,威猛如狮。
猛虎似被激怒,咆哮一声,反扑向大汉。
大汉哈哈大笑,拎起拳头,往猛虎脑袋上砸去,直接将猛虎砸翻在地,七窍流血而死。
美猴王见此,双目放光,趁大汉坐地休息,忙上前,拱手道:“老神仙,老神仙,弟子稽首!”
大汉偏头,见是只猴子,衣衫褴褛,头戴毡帽,不伦不类,笑道:“俺非神仙,不用拜俺!”
美猴王道:“你不是神仙,怎能伏虎?”
大汉道:“俺虽不是神仙,却认识座仙城,还认识些与你同族的妖怪!”
美猴王喜道:“请赐教,请赐教!”
大汉道:“俺认识那仙城唤白帝城,妖仙唤猕猴王,仙城之主,乃夔门龙王。你沿着这条道,一直走,百十里地,就能见到。”
百十里地?
猴王抓耳挠腮,道:“老兄,你便同俺去去,若还得了好处,决不忘你指引之恩。”
大汉爽快道:“同路,同路,俺正要往白帝城猴儿酒庄送些黄精、首乌,再将虎尸送去御鼠酒楼,至于虎皮,则卖给那些王公贵族,换些金钱,养俺妻儿老小。”
说着,大汉扛起虎尸,与美猴王往白帝城走。
走了五六十里,天色将暗,大汉纵有神力,终是凡躯,步伐变缓,美猴王见此,不由心急,道:“老兄,你将虎尸与俺,俺替你扛一段。”
大汉道:“你这猴儿,五短身材,骨瘦如柴,有甚么力气?这猛虎得有千把斤,你扛得动?”
美猴王呲牙,他可是心高气傲,道:“老兄,人不可貌相,俺嬉戏花果山中,莫说猛虎,便是野猪、棕熊,何曾惧之?区区千把斤的虎尸,不在话下!”
他上前抢下虎尸,自个儿扛起,那虎尸比他还大,扛在肩上,犹如无物,健步如飞。
大汉没有惊讶,他在白帝城见多了奇人异士,那些妖仙,翻江倒海都不在话下。
“城主,那猴子和张温已经在客栈住下。”城主府,屈白进来禀报道。
屈白从长安城回来,修行之余,替老乌鸦分担了一部分工作,如今,和老乌鸦一起,成为沈伦的左膀右臂。
前不久,他还在沈伦和白帝城居民的祝福下,打碎一直流传在人族、妖族之间的那四个字,“人妖殊途”,与猫妖尹玉正式成亲。
沈伦用手枕着下巴,沉吟道:“我知道了,不要主动去接触他,除非他来接触我们。”
屈白离开后,鞋拔子脸急匆匆进殿。
老乌鸦随手画个圈,盯着沈伦,道:“你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沈伦看着老乌鸦,淡淡道:“做什么?”
老乌鸦深吸口气,道:“那只猴子,牵扯到一次量劫,插手进去,金仙都有可能陨落。”
沈伦笑道:“正因为这样,才要提前谋划,富贵险中求,不是吗?如果我一直呆在这儿,再过千年、万年,大概也难窥金仙大道啊!”
老乌鸦跳起来,指着沈伦鼻子,骂道:“你懂个屁,大道五十,天衍四九,天道三千,旁门八百,你以为这些数字,全是随便编造的?跟你直说吧,洪荒破碎后,混元、大觉、太乙,每个层次的数量,都有定额!”
沈伦蓦然瞪大眼睛,惊骇出身,道:“什么?”
老乌鸦深吸口气,逆踏七步,再踏七步,然后郑重的念个咒,而在西牛贺洲,乌巢里的邋遢老禅师,亦是捏印。
沈伦能感觉到,一股隐晦气机,笼罩大殿,干扰了天机。
唔,直白来说,就是老乌鸦干扰了信号。
做完这些,老乌鸦坐下来,道:“我算不清你的过去、未来,但我觉得,你应该已经猜到我的身份,不管如何,你既然得到万妖幡的认可,再从你这些年的所作所为来看,你对妖族,并无偏见。所以,大家不如开门见山。”
那木筏上,还有些瓜果,椰子壳里,有积攒的雨水。
它不知道自己在海上漂了多久,纵然它天生神圣,此番亦有些疲乏,便放下竹篙,缩到筏上,昏沉睡去。
它却不知,在那海底,一只老龟驮着位青年,正观察着木筏,远远跟随着。
沈伦盘坐龟背,并没有贸然去和美猴王打招呼。
那天,他和龟大将赶到花果山,得知美猴王已经远洋数日,一路追寻,所幸美猴王还未漂远。
沈伦十分谨慎,他潜入海中,果然,他发现每当美猴王困、累时,就会睡觉,然后,会有一阵怪风,吹着木筏往南赡部洲方向去。
不仅如此,海上天气多变,每每有风暴聚集的征兆出现,最后都会变成一阵小雨,反而给美猴王补充水分。
如此诡异,沈伦愈发小心,所幸,暗中出手的那位,很可能没有跟着孙悟空,而是以“镜花水月”之类的法术,遥遥控制,并未察觉海底的沈伦和老龟。
如此,又是半个月过去,当美猴王再一次睡醒,已经能看见南赡部洲的西北岸。
美猴王持篙试水,见是浅水,弃了筏子,跳上岸。
海边是个渔村,有人捕鱼、打雁、诞蛤、淘盐。
他走近前,扯开腮帮,裂开嘴。
渔民本以为是个猴子,不以为意,哪儿想到这猴子如此邪异,连喊“妖怪”,丢筐弃网,四散奔跑。
美猴王抓住个跑不动的老人,剥了他的衣裳,也学人穿在身上,摇摇摆摆,穿州过府,学人礼,学人话。
他朝餐夜宿,一心里访问佛仙神圣之道,觅个长生不老之方。却见世人都是为名为利之徒,更无一个为身命者。
这日,美猴王走在路上,像个十二三岁的孩童,蹦蹦跳跳,骤闻虎啸,声震山林,骇得猴王往后一跳,就见一只斑斓大虎跃出密林,只是那猛虎浑身是伤,慌不择路,丝毫没有山中霸王的气势。
“畜生,哪儿走!”
又闻一声暴喝,山林中跳出个昂藏大汉,他左跨刀,右持弓,披散头发,威猛如狮。
猛虎似被激怒,咆哮一声,反扑向大汉。
大汉哈哈大笑,拎起拳头,往猛虎脑袋上砸去,直接将猛虎砸翻在地,七窍流血而死。
美猴王见此,双目放光,趁大汉坐地休息,忙上前,拱手道:“老神仙,老神仙,弟子稽首!”
大汉偏头,见是只猴子,衣衫褴褛,头戴毡帽,不伦不类,笑道:“俺非神仙,不用拜俺!”
美猴王道:“你不是神仙,怎能伏虎?”
大汉道:“俺虽不是神仙,却认识座仙城,还认识些与你同族的妖怪!”
美猴王喜道:“请赐教,请赐教!”
大汉道:“俺认识那仙城唤白帝城,妖仙唤猕猴王,仙城之主,乃夔门龙王。你沿着这条道,一直走,百十里地,就能见到。”
百十里地?
猴王抓耳挠腮,道:“老兄,你便同俺去去,若还得了好处,决不忘你指引之恩。”
大汉爽快道:“同路,同路,俺正要往白帝城猴儿酒庄送些黄精、首乌,再将虎尸送去御鼠酒楼,至于虎皮,则卖给那些王公贵族,换些金钱,养俺妻儿老小。”
说着,大汉扛起虎尸,与美猴王往白帝城走。
走了五六十里,天色将暗,大汉纵有神力,终是凡躯,步伐变缓,美猴王见此,不由心急,道:“老兄,你将虎尸与俺,俺替你扛一段。”
大汉道:“你这猴儿,五短身材,骨瘦如柴,有甚么力气?这猛虎得有千把斤,你扛得动?”
美猴王呲牙,他可是心高气傲,道:“老兄,人不可貌相,俺嬉戏花果山中,莫说猛虎,便是野猪、棕熊,何曾惧之?区区千把斤的虎尸,不在话下!”
他上前抢下虎尸,自个儿扛起,那虎尸比他还大,扛在肩上,犹如无物,健步如飞。
大汉没有惊讶,他在白帝城见多了奇人异士,那些妖仙,翻江倒海都不在话下。
“城主,那猴子和张温已经在客栈住下。”城主府,屈白进来禀报道。
屈白从长安城回来,修行之余,替老乌鸦分担了一部分工作,如今,和老乌鸦一起,成为沈伦的左膀右臂。
前不久,他还在沈伦和白帝城居民的祝福下,打碎一直流传在人族、妖族之间的那四个字,“人妖殊途”,与猫妖尹玉正式成亲。
沈伦用手枕着下巴,沉吟道:“我知道了,不要主动去接触他,除非他来接触我们。”
屈白离开后,鞋拔子脸急匆匆进殿。
老乌鸦随手画个圈,盯着沈伦,道:“你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沈伦看着老乌鸦,淡淡道:“做什么?”
老乌鸦深吸口气,道:“那只猴子,牵扯到一次量劫,插手进去,金仙都有可能陨落。”
沈伦笑道:“正因为这样,才要提前谋划,富贵险中求,不是吗?如果我一直呆在这儿,再过千年、万年,大概也难窥金仙大道啊!”
老乌鸦跳起来,指着沈伦鼻子,骂道:“你懂个屁,大道五十,天衍四九,天道三千,旁门八百,你以为这些数字,全是随便编造的?跟你直说吧,洪荒破碎后,混元、大觉、太乙,每个层次的数量,都有定额!”
沈伦蓦然瞪大眼睛,惊骇出身,道:“什么?”
老乌鸦深吸口气,逆踏七步,再踏七步,然后郑重的念个咒,而在西牛贺洲,乌巢里的邋遢老禅师,亦是捏印。
沈伦能感觉到,一股隐晦气机,笼罩大殿,干扰了天机。
唔,直白来说,就是老乌鸦干扰了信号。
做完这些,老乌鸦坐下来,道:“我算不清你的过去、未来,但我觉得,你应该已经猜到我的身份,不管如何,你既然得到万妖幡的认可,再从你这些年的所作所为来看,你对妖族,并无偏见。所以,大家不如开门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