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粮食问题
商务监这事情办得敞亮,那些商家也没说二话,直接以成本价将带来的货物卖给辽东当地的卫所,再有卫所分发给百姓。
其实并不是这些商家多么的深明大义,他们看中的,是能够与商务监保持友好的态度。
到时候,商务监那边手头上稍微那么漏一点,就够这些商家吃喝几年的了。
小吴子一看,这些商家这事情做的够仁义,那咱也甭说,该给的好处也要给上一些。
也因此,那些向辽东跑商的商家以后这两年生意做的愈发的大了。
百万生民,算下来也是二十多万户不到三十万户人家。
如果二十户人家分一头牛的话,那至少也得一万头耕牛才够他们使用。
解决完了生活方面的问题,张凌阳要面临的,就是为百姓们解决生计问题。
耕牛在大周属于战略物资,就是内地,其实耕牛的数量也不多,张凌阳根本也筹不够这么多的耕牛。
没办法,只能再次向瓦剌采买耕牛了。
这些年,小吴子负责的商务监与瓦剌打的交道不少,事情自然交给了小吴子去办。
对于耕牛这件事,将事情交给小吴子去办,张凌阳也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现在张凌阳操心的是,为这些刚刚到达辽东的生民打造农具。
犁、锄头、铁锨等农具的打造,张凌阳原本想要交给工部去办的。
可一想到现在自己与六部之间的关系有些僵硬,张凌阳又不好拉下面子,没得说,张凌阳直接给一个刚刚建成不久的锻造厂下令,让他们全力打造农具。
原本,这家新建立的锻造厂是用来生产蒸汽机上的毛坯件的。
事到临头,只能改为打造农具了。
就这么忙忙碌碌着,转眼时间就到了泰安七年的春天。
从瓦剌采买过来的耕牛以及打造出来的农具已经陆陆续续发放给了辽东的百姓,只待辽东大地上的积雪完全消融,百姓就可以去开垦给自己分发下来的土地了。
这边张凌阳刚放下一些心思,正打算歇息几天,就见小福子闯进了养心殿。
见小福子欲言又止,脸上一副便秘的表情,张凌阳就知道小福子肯定有事情要禀报自己,而且十有八九不是什么好事情。
看了一看小福子,张凌阳直接道:“什么事情,直接说吧!”
“万岁爷,去年您下旨让各地特意留下一些天地用于深秋种植小麦的事情,现在各地已经有了回信。”
“说吧,是不是情况不容乐观?”张凌阳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直接问道。
“万岁爷英明,情况却是不是很乐观。”小福子偷偷打量了一下张凌阳的脸色,小心翼翼的回道:“去年深秋,辽东那边一共种植了一百亩的小麦,开春之后存活下来的不足半亩。
西北那边种植的一百亩小麦,存活下来的也不足一亩,京城这边的皇庄,开春之后这一百亩小麦倒是长出了两亩,不过下面的人来汇报说,小麦的长势不容乐观。”
“已经很不错了!”张凌阳明白,这种农作物新品种的试验,根本就不是一两年能够完成的事情,所以对于第一年的试验结果,也不报太大的希望。
“你吩咐下去,令这三地皇庄的管事仔细看顾这些存活下来的小麦。等初夏的时候,谁那里收获的小麦多,到时候朕有重赏。”
“奴才遵旨!”
对于京城这边小麦存活下来的竟然比旁的地方多,张凌阳并不觉得奇怪,毕竟京城这边的气候和温度都要比西北和辽东要好上很多。
不过根据前世的经验来看,京城这边的小麦很有可能最后会颗粒无收,反而是辽东和西北那边存活下来的小麦,最后倒是能收获一些。
事实也确实如张凌阳所预料的一般。
京城这边的小麦存活下来的虽然不少,可到了初夏快要收获的时候,皇庄的管事才发现,这些小麦竟然大多是空壳。
辽东那边,存活下来的半亩小麦,最后收获了两斗,而西北那边收获的最多,最后竟然收获了五斗小麦。
下令将这些小麦留下来作为种子,入冬之前继续种植之后,张凌阳就不再操心这些事情。
其实,比冬小麦培养更能够快速的解决大周粮食问题的,是杂交水稻。
前世张凌阳知道袁教授是在海南岛的某一个地区,发现了杂交水稻的品种,最后将杂交水稻培养成功。
可对于水稻,张凌阳这个北方人实在了解的不多,所以也就无从谈起了。
不过张凌阳还是将杂交水稻的事情放到了心底,希望大周皇家农学院壮大之后,派出一批人前去研究杂交水稻的问题去。
来自后世的张凌阳比谁都明白,对于此刻的大周来说,根本不是工业,也不是商业,而是农业。
粮食是一切的根本,这一点,张凌阳的认知最为清晰。
别看张凌阳又是搞工业,又是搞商业的,可要说最为关注的,还是农业问题。
大周近五万万人口,粮食问题解决不了,其他都是妄谈。
放眼整个大周,除却皇家和勋贵之外,你要问最为富有的是哪些人?
根本就不用想,很多人随口就能回答:是盐商和粮商。
当然,沿海地区进行海贸商人的丝绸商人也很富有,可数量上,却完全无法与粮商和盐商相提并论。
当然,商业和工业也可促进农业的发展,农业的繁荣同样也能促进商业和工业的发展,这是相辅相成的事情,张凌阳并不会因噎废食。
不过总的来说,对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只是张凌阳为了以后大周的发展所做的一些准备。
现在,大周开始对辽东进行开发之后,已经能够有效的缓解大周的粮食压力了。
辽东的黑土地有多肥沃,没有人比张凌阳这位穿越者更加清楚了。
要知道,辽东才的土地才开荒多长时间,就能解决整个辽东的粮食问题了。
如果那些开垦出来的土地再养个三五年,那粮食产量就更不用说,不仅能解决辽东本地的粮食问题,更能反哺北方几省。
在张凌阳的计划中,北方几省至少要向辽东迁徙千万人以上,才能有效的将辽东的黑土地利用起来,还能解决内地的土地和人口压力。
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还得张凌阳慢慢去实现……
其实并不是这些商家多么的深明大义,他们看中的,是能够与商务监保持友好的态度。
到时候,商务监那边手头上稍微那么漏一点,就够这些商家吃喝几年的了。
小吴子一看,这些商家这事情做的够仁义,那咱也甭说,该给的好处也要给上一些。
也因此,那些向辽东跑商的商家以后这两年生意做的愈发的大了。
百万生民,算下来也是二十多万户不到三十万户人家。
如果二十户人家分一头牛的话,那至少也得一万头耕牛才够他们使用。
解决完了生活方面的问题,张凌阳要面临的,就是为百姓们解决生计问题。
耕牛在大周属于战略物资,就是内地,其实耕牛的数量也不多,张凌阳根本也筹不够这么多的耕牛。
没办法,只能再次向瓦剌采买耕牛了。
这些年,小吴子负责的商务监与瓦剌打的交道不少,事情自然交给了小吴子去办。
对于耕牛这件事,将事情交给小吴子去办,张凌阳也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现在张凌阳操心的是,为这些刚刚到达辽东的生民打造农具。
犁、锄头、铁锨等农具的打造,张凌阳原本想要交给工部去办的。
可一想到现在自己与六部之间的关系有些僵硬,张凌阳又不好拉下面子,没得说,张凌阳直接给一个刚刚建成不久的锻造厂下令,让他们全力打造农具。
原本,这家新建立的锻造厂是用来生产蒸汽机上的毛坯件的。
事到临头,只能改为打造农具了。
就这么忙忙碌碌着,转眼时间就到了泰安七年的春天。
从瓦剌采买过来的耕牛以及打造出来的农具已经陆陆续续发放给了辽东的百姓,只待辽东大地上的积雪完全消融,百姓就可以去开垦给自己分发下来的土地了。
这边张凌阳刚放下一些心思,正打算歇息几天,就见小福子闯进了养心殿。
见小福子欲言又止,脸上一副便秘的表情,张凌阳就知道小福子肯定有事情要禀报自己,而且十有八九不是什么好事情。
看了一看小福子,张凌阳直接道:“什么事情,直接说吧!”
“万岁爷,去年您下旨让各地特意留下一些天地用于深秋种植小麦的事情,现在各地已经有了回信。”
“说吧,是不是情况不容乐观?”张凌阳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直接问道。
“万岁爷英明,情况却是不是很乐观。”小福子偷偷打量了一下张凌阳的脸色,小心翼翼的回道:“去年深秋,辽东那边一共种植了一百亩的小麦,开春之后存活下来的不足半亩。
西北那边种植的一百亩小麦,存活下来的也不足一亩,京城这边的皇庄,开春之后这一百亩小麦倒是长出了两亩,不过下面的人来汇报说,小麦的长势不容乐观。”
“已经很不错了!”张凌阳明白,这种农作物新品种的试验,根本就不是一两年能够完成的事情,所以对于第一年的试验结果,也不报太大的希望。
“你吩咐下去,令这三地皇庄的管事仔细看顾这些存活下来的小麦。等初夏的时候,谁那里收获的小麦多,到时候朕有重赏。”
“奴才遵旨!”
对于京城这边小麦存活下来的竟然比旁的地方多,张凌阳并不觉得奇怪,毕竟京城这边的气候和温度都要比西北和辽东要好上很多。
不过根据前世的经验来看,京城这边的小麦很有可能最后会颗粒无收,反而是辽东和西北那边存活下来的小麦,最后倒是能收获一些。
事实也确实如张凌阳所预料的一般。
京城这边的小麦存活下来的虽然不少,可到了初夏快要收获的时候,皇庄的管事才发现,这些小麦竟然大多是空壳。
辽东那边,存活下来的半亩小麦,最后收获了两斗,而西北那边收获的最多,最后竟然收获了五斗小麦。
下令将这些小麦留下来作为种子,入冬之前继续种植之后,张凌阳就不再操心这些事情。
其实,比冬小麦培养更能够快速的解决大周粮食问题的,是杂交水稻。
前世张凌阳知道袁教授是在海南岛的某一个地区,发现了杂交水稻的品种,最后将杂交水稻培养成功。
可对于水稻,张凌阳这个北方人实在了解的不多,所以也就无从谈起了。
不过张凌阳还是将杂交水稻的事情放到了心底,希望大周皇家农学院壮大之后,派出一批人前去研究杂交水稻的问题去。
来自后世的张凌阳比谁都明白,对于此刻的大周来说,根本不是工业,也不是商业,而是农业。
粮食是一切的根本,这一点,张凌阳的认知最为清晰。
别看张凌阳又是搞工业,又是搞商业的,可要说最为关注的,还是农业问题。
大周近五万万人口,粮食问题解决不了,其他都是妄谈。
放眼整个大周,除却皇家和勋贵之外,你要问最为富有的是哪些人?
根本就不用想,很多人随口就能回答:是盐商和粮商。
当然,沿海地区进行海贸商人的丝绸商人也很富有,可数量上,却完全无法与粮商和盐商相提并论。
当然,商业和工业也可促进农业的发展,农业的繁荣同样也能促进商业和工业的发展,这是相辅相成的事情,张凌阳并不会因噎废食。
不过总的来说,对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只是张凌阳为了以后大周的发展所做的一些准备。
现在,大周开始对辽东进行开发之后,已经能够有效的缓解大周的粮食压力了。
辽东的黑土地有多肥沃,没有人比张凌阳这位穿越者更加清楚了。
要知道,辽东才的土地才开荒多长时间,就能解决整个辽东的粮食问题了。
如果那些开垦出来的土地再养个三五年,那粮食产量就更不用说,不仅能解决辽东本地的粮食问题,更能反哺北方几省。
在张凌阳的计划中,北方几省至少要向辽东迁徙千万人以上,才能有效的将辽东的黑土地利用起来,还能解决内地的土地和人口压力。
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还得张凌阳慢慢去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