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考场归来
孙晓红一脚踏出考场,眼前一片漆黑,她顿感天旋地转,有点儿不知所措。此刻的她,脑子里一片空白,像根木头一样呆立那里。突然之间,她觉得有些不妙,张了张嘴巴,连忙收住了不停抖动的双腿。心想:可能是自己考试的时候过于紧张,晕场了。
她无助地站在考场的门口,屏住呼吸,轻轻闭上了眼睛,稍稍缓和了一下刚才失魂落魄的情绪。
万道金星,凭空而来,如同利剑,直入脑髓。她一个趔趄,急忙用手捂着胸口,身子不由自主地往后仰了一下,总算没有倒下去。她挺了一会儿,直了直腰,稳稳心神后,鼓起勇气把腿抬了起来。
她想尽快离开这块伤心之地,又扎煞着两手,试探着往前挪了一步,可她的双腿酸软,脚底一空,整个身体突然失去了重心,她踉踉跄跄地险些从台阶上摔下来。
阳光照在地面上,她感觉自己头重脚轻,脑子里不太清醒,就捂着额头慢慢朝前走去。
不知什么原因,刚才她在考场上答卷的时候,突然间就晕了过去。幸亏监考的老师很负责任,他急忙找来了一位校医,并及时给她打了一针镇静剂后,又给她倒了一碗姜糖水,待她喝下之后,继续答卷,才没有耽误答卷的时间,没想到她出了考场,就变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
她知道自己没有考好,心里暗说“完了”!惶惑的脸上立刻浮起一层淡淡的忧伤。为了掩饰她此刻的窘迫,她低着头,逃难一般,心情忐忑地握紧冰凉的手掌心,神情沮丧地离开了那个至今难忘的考场。
她像一个失忆的盲童,在大街上不辨方向地走着,所有的车辆,人群,高楼,还有前途,都像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随风在眼前飘然离去。她傻傻地向前走着,若不是身边有好心的同学大声喊她,估计她可能连家都回不去了。那天,她不知道自己是怎样回到家里的,一路上,她脑子里面空空的,一直都打不起精神来,见了谁都感到陌生半天。
回到家里以后,她郁闷了好长一段时间,几乎每天都用沉默的方法来抗拒眼前的无奈。在那些特别狼狈的日子里,几乎没有人前来嘘寒问暖,她只能孤独地对着那面雪白的墙壁,暗自伤神。
十年寒窗,竟如此悲凉。那一度,泪水缓缓划过脸颊,像一道道没有愈合的伤疤,带着浅浅的憔悴和恍惚,别人问话,她不是摇头,就是叹息,让人见了很是心疼。
出成绩那天,她连去看的勇气都没有。她知道自己没有值得炫耀的成绩,也没有值得骄傲的资本,就独自一人跑到角落里,偷偷哭了一个晚上,以后她就再也没有笑过。
见她心神不宁的样子,比她小两岁的妹妹,特意去学校替她看了那些自认为羞于启齿的成绩,虽说考的分数不是太惨,却也被最低的入取线排名在外。那有什么办法?优胜劣汰,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她失望,恼恨,却都无济于事。
还好家里人都没有埋怨过她,不然她会更加难过。
为了避开各种非议,孙晓红不得不消极地呆在家里,她大门不出二门不进。一想到自己多年的努力都化为泡影,就越想越郁闷,越想越难过,索性不再出门见人,她每天诚惶诚恐地倚着雪白的墙壁,靠静坐来打发那些毫无期待的光阴。
她白天忧虑,晚上失眠,一个好端端的人,几乎都瘦成皮包骨了,也不知道怜惜自己。她像个病人一样,脑子里昏沉沉的,整天无精打采,眼睛里看谁都摇摇晃晃,真像是做了一场噩梦。
在那些晦涩的日子里,她一直都在反思,甚至都不能原谅自己,也不能走出自己。她是那么的脆弱和无助,稍有触景生情,她便痛苦不堪。
有时候,她看见自己用过的书就会失控般地流下眼泪,看见家里来了客人就像惊弓之鸟一样,立刻躲闪到角落里去。她越是这样颓废,胡同里的人就越是好奇。
流言胜似涂鸦,在口舌传递之间,竟然被别有用心的人越抹越黑。还好,孙晓红还算理智,没做出什么过于偏激的事情,不然,别人把她说成一本聊斋,连她自己或许都能相信。
面对不禁打压的女儿,小红妈左右为难,她劝也不是,不劝还不是,见她每天忧心忡忡的样子,小红妈也日日愁眉不展。
孙晓红没有考上大学,自己已经够全家人闹心的了。胡同里的人在背地里都在窃窃私语,议论纷纷。更可气的是,大岩她妈居然还明目张胆地跟着添堵,人前人后,也没少说些难听的坏话。
泼妇的舌头,歹人的心胸,都是杀人不见血的刀。大岩她妈就是个特别嘴碎的女人,她智商低,情商也低,说话口无遮拦,偏爱扯东拽西。尤其是她那条恶毒的舌头,跟台烂泥塘里面的拖拉机似的满大街瞎突突,很不招人待见。用句很不好听的话形容她:一个猫两个脑袋二虎不精。
大家常常这样叫她,也不影响她恶语伤人。尤其是她说话时唾沫星子飞得老高,脑袋摇得跟波浪鼓似的,像一台散播谣言的留声机,眉飞色舞之间,还带着咬文嚼字的腔调,有的没的,也不管人家愿不愿意听,满嘴胡言乱语,令人十分讨厌。
她这个人有个特点:逢人三分奸笑,落语七分八卦,两扇嘴皮子使劲一合,只要有人给备份材料,她就会借题发挥,然后狂喷一气,经常在胡同里面掀起轩然大波。
没人捧,她却成了村里劣迹斑斑的名人,不管大人孩子,背地里都管她叫高音喇叭。只要是邻里之间有了矛盾,她夹在中间,不是煽风点火,就是火上浇油,甚至不用高人指教,她那张嘴巴,凭空都能杜撰出一部山寨版的评书来。
那天下午,她凑巧在胡同里碰见小红妈的第一句话就是:“小红妈呀,我看你这心可真够大的。看人家的孩子,书读得越多脑子越聪明,你家小红倒好,书没少读,人却越来越傻,啥都没考上。我看这书都就饭吃了,白念这么多年,有啥用,还浪费那么多钱!有这钱,在家养两头猪还能吃点儿肉呢,这下凉快了,一年到头,你们家就挣那么几个辛苦钱,现在都串起来倒提着花了……”她张嘴就说,毫不顾忌路人的存在。
她的话,句句都带着刺儿,句句都令人难以接受。小红妈听了,当时就愣住了,这么敏感的话题,大岩妈都不经过大脑过滤,就让她尖酸刻薄的毒舌头眨眼之间,戳成了千疮百孔,真的让她没法应答。
心想:她也太敢说了,这话要是让小红听见了,一定气得咬牙切齿,说不定还会在她的脸上留下几道血红的痕迹来,也不解恨。
“哪来的狂言诈语,跑这来搬弄是非?真是欺人太甚!”小红妈顿时气得满脸通红,她这毫无来由的话,太戳心了,话里话外,都是雪上加霜的羞辱,也有幸灾乐祸的嘲讽。
“别墨迹了!你最好离我远点!我现在不想和你说话!”不是小红妈护短,自己的女儿什么样自己知道。她就是考得再不好,那也是自己的女儿,大岩妈这样肆无忌惮地当着自己的面说小红的坏话,她这个当妈的绝对不能容忍。
“我跟你说句话是抬举你了,你应该高兴才是!这咋还来脾气了呢?”要说大岩妈缺心眼一点儿不假,她这人连眉眼高低都看不出来,还在那里装屯不错呢。
“别没事儿找事儿,我可是累了一天了很想回家歇歇,现在可没闲工夫搭理你,要是你再惹我说出那些不顺气的话,你可别怪我伤了两家多年的和气!”小红妈说着,低头就往前走。跟这种蒸不熟,煮不烂的人拌嘴,自己都感到掉价。
“你这人咋这样啊?跟你说句话是看着你了。我这一肚子话还没说呢,你就要走,真是江北胡子不开面!”要说大岩妈也真够可以的,也不管人家愿不愿意听,依然缠着小红妈唠叨个没完没了。
大岩的爸爸是个木匠,他挣的钱都是活儿钱。他们家的生活条件,在胡同里堪比第一。因为大岩的三个姐姐,连初中都没念完,就都到坎下的砖厂干活去。
大岩是家里的千顷地一棵苗,他一出生,他妈就非常娇惯他,整天把他打扮得跟个公子哥似的,他妈走到哪里就把他领到哪里,到处献宝。
家里收入多,家底厚,就大岩和他妈吃闲饭,一年四季,他们家无论大人孩子,都穿得溜光水滑的,然后她们娘几个大摇大摆地花枝乱颤地走在胡同里,很是令人羡慕。因此这也助长了大岩妈的嚣张气焰。
她说话口无遮拦,看谁家有事儿,都想上前说上两三句犀利话,以示自己见多识广,教子有方。
可她却没有想到,她的一席话,确实是伤到了孙晓红的自尊心。
她无助地站在考场的门口,屏住呼吸,轻轻闭上了眼睛,稍稍缓和了一下刚才失魂落魄的情绪。
万道金星,凭空而来,如同利剑,直入脑髓。她一个趔趄,急忙用手捂着胸口,身子不由自主地往后仰了一下,总算没有倒下去。她挺了一会儿,直了直腰,稳稳心神后,鼓起勇气把腿抬了起来。
她想尽快离开这块伤心之地,又扎煞着两手,试探着往前挪了一步,可她的双腿酸软,脚底一空,整个身体突然失去了重心,她踉踉跄跄地险些从台阶上摔下来。
阳光照在地面上,她感觉自己头重脚轻,脑子里不太清醒,就捂着额头慢慢朝前走去。
不知什么原因,刚才她在考场上答卷的时候,突然间就晕了过去。幸亏监考的老师很负责任,他急忙找来了一位校医,并及时给她打了一针镇静剂后,又给她倒了一碗姜糖水,待她喝下之后,继续答卷,才没有耽误答卷的时间,没想到她出了考场,就变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
她知道自己没有考好,心里暗说“完了”!惶惑的脸上立刻浮起一层淡淡的忧伤。为了掩饰她此刻的窘迫,她低着头,逃难一般,心情忐忑地握紧冰凉的手掌心,神情沮丧地离开了那个至今难忘的考场。
她像一个失忆的盲童,在大街上不辨方向地走着,所有的车辆,人群,高楼,还有前途,都像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随风在眼前飘然离去。她傻傻地向前走着,若不是身边有好心的同学大声喊她,估计她可能连家都回不去了。那天,她不知道自己是怎样回到家里的,一路上,她脑子里面空空的,一直都打不起精神来,见了谁都感到陌生半天。
回到家里以后,她郁闷了好长一段时间,几乎每天都用沉默的方法来抗拒眼前的无奈。在那些特别狼狈的日子里,几乎没有人前来嘘寒问暖,她只能孤独地对着那面雪白的墙壁,暗自伤神。
十年寒窗,竟如此悲凉。那一度,泪水缓缓划过脸颊,像一道道没有愈合的伤疤,带着浅浅的憔悴和恍惚,别人问话,她不是摇头,就是叹息,让人见了很是心疼。
出成绩那天,她连去看的勇气都没有。她知道自己没有值得炫耀的成绩,也没有值得骄傲的资本,就独自一人跑到角落里,偷偷哭了一个晚上,以后她就再也没有笑过。
见她心神不宁的样子,比她小两岁的妹妹,特意去学校替她看了那些自认为羞于启齿的成绩,虽说考的分数不是太惨,却也被最低的入取线排名在外。那有什么办法?优胜劣汰,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她失望,恼恨,却都无济于事。
还好家里人都没有埋怨过她,不然她会更加难过。
为了避开各种非议,孙晓红不得不消极地呆在家里,她大门不出二门不进。一想到自己多年的努力都化为泡影,就越想越郁闷,越想越难过,索性不再出门见人,她每天诚惶诚恐地倚着雪白的墙壁,靠静坐来打发那些毫无期待的光阴。
她白天忧虑,晚上失眠,一个好端端的人,几乎都瘦成皮包骨了,也不知道怜惜自己。她像个病人一样,脑子里昏沉沉的,整天无精打采,眼睛里看谁都摇摇晃晃,真像是做了一场噩梦。
在那些晦涩的日子里,她一直都在反思,甚至都不能原谅自己,也不能走出自己。她是那么的脆弱和无助,稍有触景生情,她便痛苦不堪。
有时候,她看见自己用过的书就会失控般地流下眼泪,看见家里来了客人就像惊弓之鸟一样,立刻躲闪到角落里去。她越是这样颓废,胡同里的人就越是好奇。
流言胜似涂鸦,在口舌传递之间,竟然被别有用心的人越抹越黑。还好,孙晓红还算理智,没做出什么过于偏激的事情,不然,别人把她说成一本聊斋,连她自己或许都能相信。
面对不禁打压的女儿,小红妈左右为难,她劝也不是,不劝还不是,见她每天忧心忡忡的样子,小红妈也日日愁眉不展。
孙晓红没有考上大学,自己已经够全家人闹心的了。胡同里的人在背地里都在窃窃私语,议论纷纷。更可气的是,大岩她妈居然还明目张胆地跟着添堵,人前人后,也没少说些难听的坏话。
泼妇的舌头,歹人的心胸,都是杀人不见血的刀。大岩她妈就是个特别嘴碎的女人,她智商低,情商也低,说话口无遮拦,偏爱扯东拽西。尤其是她那条恶毒的舌头,跟台烂泥塘里面的拖拉机似的满大街瞎突突,很不招人待见。用句很不好听的话形容她:一个猫两个脑袋二虎不精。
大家常常这样叫她,也不影响她恶语伤人。尤其是她说话时唾沫星子飞得老高,脑袋摇得跟波浪鼓似的,像一台散播谣言的留声机,眉飞色舞之间,还带着咬文嚼字的腔调,有的没的,也不管人家愿不愿意听,满嘴胡言乱语,令人十分讨厌。
她这个人有个特点:逢人三分奸笑,落语七分八卦,两扇嘴皮子使劲一合,只要有人给备份材料,她就会借题发挥,然后狂喷一气,经常在胡同里面掀起轩然大波。
没人捧,她却成了村里劣迹斑斑的名人,不管大人孩子,背地里都管她叫高音喇叭。只要是邻里之间有了矛盾,她夹在中间,不是煽风点火,就是火上浇油,甚至不用高人指教,她那张嘴巴,凭空都能杜撰出一部山寨版的评书来。
那天下午,她凑巧在胡同里碰见小红妈的第一句话就是:“小红妈呀,我看你这心可真够大的。看人家的孩子,书读得越多脑子越聪明,你家小红倒好,书没少读,人却越来越傻,啥都没考上。我看这书都就饭吃了,白念这么多年,有啥用,还浪费那么多钱!有这钱,在家养两头猪还能吃点儿肉呢,这下凉快了,一年到头,你们家就挣那么几个辛苦钱,现在都串起来倒提着花了……”她张嘴就说,毫不顾忌路人的存在。
她的话,句句都带着刺儿,句句都令人难以接受。小红妈听了,当时就愣住了,这么敏感的话题,大岩妈都不经过大脑过滤,就让她尖酸刻薄的毒舌头眨眼之间,戳成了千疮百孔,真的让她没法应答。
心想:她也太敢说了,这话要是让小红听见了,一定气得咬牙切齿,说不定还会在她的脸上留下几道血红的痕迹来,也不解恨。
“哪来的狂言诈语,跑这来搬弄是非?真是欺人太甚!”小红妈顿时气得满脸通红,她这毫无来由的话,太戳心了,话里话外,都是雪上加霜的羞辱,也有幸灾乐祸的嘲讽。
“别墨迹了!你最好离我远点!我现在不想和你说话!”不是小红妈护短,自己的女儿什么样自己知道。她就是考得再不好,那也是自己的女儿,大岩妈这样肆无忌惮地当着自己的面说小红的坏话,她这个当妈的绝对不能容忍。
“我跟你说句话是抬举你了,你应该高兴才是!这咋还来脾气了呢?”要说大岩妈缺心眼一点儿不假,她这人连眉眼高低都看不出来,还在那里装屯不错呢。
“别没事儿找事儿,我可是累了一天了很想回家歇歇,现在可没闲工夫搭理你,要是你再惹我说出那些不顺气的话,你可别怪我伤了两家多年的和气!”小红妈说着,低头就往前走。跟这种蒸不熟,煮不烂的人拌嘴,自己都感到掉价。
“你这人咋这样啊?跟你说句话是看着你了。我这一肚子话还没说呢,你就要走,真是江北胡子不开面!”要说大岩妈也真够可以的,也不管人家愿不愿意听,依然缠着小红妈唠叨个没完没了。
大岩的爸爸是个木匠,他挣的钱都是活儿钱。他们家的生活条件,在胡同里堪比第一。因为大岩的三个姐姐,连初中都没念完,就都到坎下的砖厂干活去。
大岩是家里的千顷地一棵苗,他一出生,他妈就非常娇惯他,整天把他打扮得跟个公子哥似的,他妈走到哪里就把他领到哪里,到处献宝。
家里收入多,家底厚,就大岩和他妈吃闲饭,一年四季,他们家无论大人孩子,都穿得溜光水滑的,然后她们娘几个大摇大摆地花枝乱颤地走在胡同里,很是令人羡慕。因此这也助长了大岩妈的嚣张气焰。
她说话口无遮拦,看谁家有事儿,都想上前说上两三句犀利话,以示自己见多识广,教子有方。
可她却没有想到,她的一席话,确实是伤到了孙晓红的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