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初见
打从宫中死遁,这是刘才人头一次打扮得这么正式。
李隆昌显然不大习惯母亲这样的着装,他好奇地摸着刘才人发簪上垂落的流苏,有些懵懂地望着比平日略显严肃的母亲,露出丝不解的神情。
刘才人触摸到儿子的小手,瞧着孩子脸上不染世事的纯真,却真切地感到了一股悲意。只怕与这可爱的孩子分离,她便紧紧将孩子拥在怀里。
夏去冬来,如今的李隆昌被刘才人教得极为乖巧,比同龄的孩子聪慧许多。
他瞧得刘才人神情好似与平日不对,言语也有些异样,便拿手去试刘才人额头道:“母亲可是哪里不舒坦,方才伯伯们陪着隆昌放鞭炮,母亲也不去看看。”
刘才人的脸颊与儿子紧紧贴在一起,与他轻轻说道:“隆昌,你从前问过你的父亲,母亲都没有好好告诉你。你可否晓得,你在这世上还有个哥哥?”
李隆昌瞪着一双秋水澄澈的大眼,狐疑地瞧了瞧刘才人,奶声奶气地问道:“母亲说得大哥哥在哪里,他怎么从未来瞧过隆昌?”
望望尚在稚龄的儿子,刘才人不晓得如何答对。她轻抚着李寿昌的头顶,只喃喃说道:“大哥哥同你一样,都是你父亲的好儿子,只可惜离得太远,他不方便来瞧你。”
更不晓得如今的李隆寿是否愿意认下这年幼的弟弟。刘才人最后一句话并未说出口来,只是伤感地拥住了儿子,可叹他生在帝王家的薄凉命运。
同为皇室后裔,可怜的儿子没有经过一天富贵,更未瞧过巍巍宫墙,而是从尚在母腹便随着自己颠簸流离。
若不是陶灼华当日提供了这栖身之所,拿着陶家大把的银钱资助,休憩了这所隐在民居间的院落,刘才人只怕尚无合适的居处。
如今她幸得青龙等人护卫,聚拢了景泰帝昔年的旧人,再得了仁寿皇帝在大阮暗中庇护,好歹算是有了保障。
以往种种都是瑞安一手造成,刘才人习惯性地抚着自己臂上曾经留下的伤口,只握着李隆昌的手说道:“等会儿会有位姐姐来瞧你,你可要乖乖的,莫惹她生气。若她生了气,大哥哥可就不喜欢你。”
李隆昌听不懂刘才人口中的哥哥姐姐是些什么意思,只是瞧着母亲情形不对才懂事地点点头。他将身子偎进母亲怀里咯咯笑道:“母亲放心,我会乖乖听话,还将朱雀伯伯为我做的木头小车送给那位姐姐,她一定会喜欢隆昌。”
“但愿如此”,刘才人瞧着儿子天真无瑕的笑容,慈祥的面容上带着丝浅忧。若情形许可,她何尝不想伴着儿子静渡岁月安好,有谁愿意以一双素手去搏杀乾坤,硬要从荆棘丛中蹚出条血路?
如今为母则刚,若探不出苏梓琴的真实来意,一旦尘埃落定,引动后来的兄弟相争,只怕李隆昌也是一条死路。刘才人望着儿子,一颗忐忑的心渐渐坚定,她深深呼吸,冷静地榻上坐了下来,只专注地瞧着李隆昌玩耍。
苏梓琴一走进刘才人居住的小院,便晓得这个地方卧虎藏龙,处处都是机关。
依着九宫八卦之格修建的亭台,暗合梅花易楼的轩榭,三五步便是丛竹林,再转过芜廊又是处草堂,瞧着极为规矩的陈设往往便含了玄机。
苏梓琴望着竹林、草堂前细若棋盘的青砖石路,不难相像若是踏错一步,不晓得哪里便会射出箭弩如雨,擅入者无不是条死路。
为数不多的侍卫们瞧着来了生人,并不显得紧张无续,依旧各安职责留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只在这几人从身畔走过时才弯腰行礼,到有几分宫中的肃穆。
绕过绘有烟波流水江南画卷的黑瓦白漆大照壁,青龙、朱雀与许三几个已然在红砖甬道一侧恭候了多时,他们依着大裕的礼节冲苏梓琴深深拜了下去,恭敬地唤了声皇后娘娘。
苏样琴笼着朱红色绣联珠纹襕边的斗篷,神色端庄雍容。她含笑虚扶了诸人一把,冲青龙等人说道:“各位快快请起,你们都是先帝忠臣、隆寿此刻的肱骨,万万不能如此多礼,咱们里头说话。”
从前的四大暗卫只是耳闻,青龙等几个跑过几回大裕,却也只是与郑荣将军等人联络,无缘得见过帝后。今日众人初见,苏梓琴的礼贤下士令众人十分心服。
朱衣华冠下的皇后娘娘言辞并切,并无传说中的跋扈之意,反而句句谦逊,颇具中宫之德。她向众人转达李隆寿的问候,带着些歉意道:“陛下一直慨叹行动不得自专,无缘与诸位痛饮几杯,待来日尘埃落定,咱们超然台上把风临风。”
青龙与朱雀听得李隆寿之名,已然热泪涌动,再听苏梓琴的肺腑之言,忆及昔年戎马倥匆,如今却是一身伤病,面上倶带了戚容。
许三已是涕泪四流,他哽咽着唤了声皇后娘娘,言辞殷切地问道:“昔日宫中一别,老奴无时无刻不牵挂着陛下,敢问娘娘,陛下如今一切安好?
曾经瞧着李隆寿从襁褓幼童长成翩翩少年,老太监许三对这位新任帝君的感情自然不一般。他瞧着苏梓琴,便就想起宫中的李隆寿,一时情绪难以自抑。
对着许三,苏梓琴亦是有些动容。老太监藏在景泰帝的梓棺里三日三夜,拼着一条命将最后那块兵符送出宫去,才有得如今郑荣接连在几个大营暗中调兵。
日后论功行赏,许三该是当之无愧的有功之臣。
宫中一别,苏梓琴还是头次与许三见面,她认真打量着这个貌似一团圆滑,却是无比忠贞的老太监,眼中不觉含了唏嘘:“陛下安然无恙,多谢您的牵挂。许大总管,陛下一直念叨着您,如今瞧着您安定下来,本宫也算放心了。”
许三眼含热泪,依着宫规冲苏梓琴行礼,慨然道:“奴才幸不辱命,也是托赖陛下与娘娘的厚福。如今咱们总算有些依仗,能与那篡国之贼抗衡。”
李隆昌显然不大习惯母亲这样的着装,他好奇地摸着刘才人发簪上垂落的流苏,有些懵懂地望着比平日略显严肃的母亲,露出丝不解的神情。
刘才人触摸到儿子的小手,瞧着孩子脸上不染世事的纯真,却真切地感到了一股悲意。只怕与这可爱的孩子分离,她便紧紧将孩子拥在怀里。
夏去冬来,如今的李隆昌被刘才人教得极为乖巧,比同龄的孩子聪慧许多。
他瞧得刘才人神情好似与平日不对,言语也有些异样,便拿手去试刘才人额头道:“母亲可是哪里不舒坦,方才伯伯们陪着隆昌放鞭炮,母亲也不去看看。”
刘才人的脸颊与儿子紧紧贴在一起,与他轻轻说道:“隆昌,你从前问过你的父亲,母亲都没有好好告诉你。你可否晓得,你在这世上还有个哥哥?”
李隆昌瞪着一双秋水澄澈的大眼,狐疑地瞧了瞧刘才人,奶声奶气地问道:“母亲说得大哥哥在哪里,他怎么从未来瞧过隆昌?”
望望尚在稚龄的儿子,刘才人不晓得如何答对。她轻抚着李寿昌的头顶,只喃喃说道:“大哥哥同你一样,都是你父亲的好儿子,只可惜离得太远,他不方便来瞧你。”
更不晓得如今的李隆寿是否愿意认下这年幼的弟弟。刘才人最后一句话并未说出口来,只是伤感地拥住了儿子,可叹他生在帝王家的薄凉命运。
同为皇室后裔,可怜的儿子没有经过一天富贵,更未瞧过巍巍宫墙,而是从尚在母腹便随着自己颠簸流离。
若不是陶灼华当日提供了这栖身之所,拿着陶家大把的银钱资助,休憩了这所隐在民居间的院落,刘才人只怕尚无合适的居处。
如今她幸得青龙等人护卫,聚拢了景泰帝昔年的旧人,再得了仁寿皇帝在大阮暗中庇护,好歹算是有了保障。
以往种种都是瑞安一手造成,刘才人习惯性地抚着自己臂上曾经留下的伤口,只握着李隆昌的手说道:“等会儿会有位姐姐来瞧你,你可要乖乖的,莫惹她生气。若她生了气,大哥哥可就不喜欢你。”
李隆昌听不懂刘才人口中的哥哥姐姐是些什么意思,只是瞧着母亲情形不对才懂事地点点头。他将身子偎进母亲怀里咯咯笑道:“母亲放心,我会乖乖听话,还将朱雀伯伯为我做的木头小车送给那位姐姐,她一定会喜欢隆昌。”
“但愿如此”,刘才人瞧着儿子天真无瑕的笑容,慈祥的面容上带着丝浅忧。若情形许可,她何尝不想伴着儿子静渡岁月安好,有谁愿意以一双素手去搏杀乾坤,硬要从荆棘丛中蹚出条血路?
如今为母则刚,若探不出苏梓琴的真实来意,一旦尘埃落定,引动后来的兄弟相争,只怕李隆昌也是一条死路。刘才人望着儿子,一颗忐忑的心渐渐坚定,她深深呼吸,冷静地榻上坐了下来,只专注地瞧着李隆昌玩耍。
苏梓琴一走进刘才人居住的小院,便晓得这个地方卧虎藏龙,处处都是机关。
依着九宫八卦之格修建的亭台,暗合梅花易楼的轩榭,三五步便是丛竹林,再转过芜廊又是处草堂,瞧着极为规矩的陈设往往便含了玄机。
苏梓琴望着竹林、草堂前细若棋盘的青砖石路,不难相像若是踏错一步,不晓得哪里便会射出箭弩如雨,擅入者无不是条死路。
为数不多的侍卫们瞧着来了生人,并不显得紧张无续,依旧各安职责留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只在这几人从身畔走过时才弯腰行礼,到有几分宫中的肃穆。
绕过绘有烟波流水江南画卷的黑瓦白漆大照壁,青龙、朱雀与许三几个已然在红砖甬道一侧恭候了多时,他们依着大裕的礼节冲苏梓琴深深拜了下去,恭敬地唤了声皇后娘娘。
苏样琴笼着朱红色绣联珠纹襕边的斗篷,神色端庄雍容。她含笑虚扶了诸人一把,冲青龙等人说道:“各位快快请起,你们都是先帝忠臣、隆寿此刻的肱骨,万万不能如此多礼,咱们里头说话。”
从前的四大暗卫只是耳闻,青龙等几个跑过几回大裕,却也只是与郑荣将军等人联络,无缘得见过帝后。今日众人初见,苏梓琴的礼贤下士令众人十分心服。
朱衣华冠下的皇后娘娘言辞并切,并无传说中的跋扈之意,反而句句谦逊,颇具中宫之德。她向众人转达李隆寿的问候,带着些歉意道:“陛下一直慨叹行动不得自专,无缘与诸位痛饮几杯,待来日尘埃落定,咱们超然台上把风临风。”
青龙与朱雀听得李隆寿之名,已然热泪涌动,再听苏梓琴的肺腑之言,忆及昔年戎马倥匆,如今却是一身伤病,面上倶带了戚容。
许三已是涕泪四流,他哽咽着唤了声皇后娘娘,言辞殷切地问道:“昔日宫中一别,老奴无时无刻不牵挂着陛下,敢问娘娘,陛下如今一切安好?
曾经瞧着李隆寿从襁褓幼童长成翩翩少年,老太监许三对这位新任帝君的感情自然不一般。他瞧着苏梓琴,便就想起宫中的李隆寿,一时情绪难以自抑。
对着许三,苏梓琴亦是有些动容。老太监藏在景泰帝的梓棺里三日三夜,拼着一条命将最后那块兵符送出宫去,才有得如今郑荣接连在几个大营暗中调兵。
日后论功行赏,许三该是当之无愧的有功之臣。
宫中一别,苏梓琴还是头次与许三见面,她认真打量着这个貌似一团圆滑,却是无比忠贞的老太监,眼中不觉含了唏嘘:“陛下安然无恙,多谢您的牵挂。许大总管,陛下一直念叨着您,如今瞧着您安定下来,本宫也算放心了。”
许三眼含热泪,依着宫规冲苏梓琴行礼,慨然道:“奴才幸不辱命,也是托赖陛下与娘娘的厚福。如今咱们总算有些依仗,能与那篡国之贼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