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置身事外
晋江防盗系统,防盗比例为50%,不满50%V章要72小时后石舜华闻言,福至心灵:“那我们就自己做。”
“自己做?”
“对,自己做。”石舜华眼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我,不对,阿笙——”
“等等,等等。”太子连忙拉住她,“怎么说风就是雨。阿笙,出去。”见石舜华的丫鬟进来,摆摆手,“门关好,别让人靠近。福晋,以前洋人进贡自鸣钟和怀表的时候,汗阿玛看着有意思,就让内务府的工匠试着做,但是都没做出来。”
“内务府才几个人。”石舜华道,“他们做不出来并不表示大清没人会做。福州、泉州、徽州商人见得洋物件多,苏、杭两地能工巧匠多,咱们去这些地方找工匠,再请几个洋人帮他们一起琢磨,肯定能做得出来。”
“你说得轻巧。”太子道,“洋人指望西洋物件换咱们的丝绸、瓷器和茶叶,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事他们肯定不干,想都不用想。”
“西洋商人不愿意,咱们就找传教士。”石舜华想了想,“来自西洋的传教士即便不知道怎么制钟表,打小在西洋长大,应该听说过一点。传教士把他们所知道的告诉咱们的工匠,我不信连司南和地动仪都能琢磨出来的人,会被小小的自鸣钟难倒。”
“福晋,琢磨出司南和地动仪的两位早已作古。”太子提醒她,随即又说:“不过,倒是可以一试。内务府匠人做出的天球仪,西洋人第一次见到的时候也很吃惊。有传教士帮忙,说不定内务府的工匠真能琢磨出自鸣钟和怀表。”
石舜华眉头微皱:“爷打算叫内务府的工匠做?”
“不然呢?”太子问。
“妾身有一处庄子,庄上大概有三四百人。先以石家的名义广招对西洋物件感兴趣的匠人,把这些人和他们的家眷安排到庄上,工匠无后顾之忧,一心琢磨钟表,妾身觉得比在内务府好。”石舜华想一下,继续说,“咱们不用内务府的人,知道的人少,假如过了三年五载还没琢磨出来,咱们想继续就继续,不想继续随时可以喊停止。用内务府的匠人,妾身觉得还不够大哥一人搅和的。”
太子仔细想了想:“你说得对,是孤考虑不周。那这事就这么办。你大哥和你额娘会听你的么?”
石舜华飘了两千多年,见多了男人朝三暮四靠不住,在和太子说起金、玉、满、堂店时,就故意说那四家店是石家的,而不是她是石舜华的,便是为了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会的。”石舜华从未想过什么都告诉太子,“当初开金银楼,是我和额娘一起选的铺子和掌柜、伙计。大嫂和二嫂不懂铺子里的事,大哥和二哥公务繁忙无暇顾及,妾身在家时一直是妾身帮额娘打理铺子。堂堂杂货店刚开起来的时候,妾身隔三差五就会去店里一次,金玉满堂店的掌柜都认识我。”
“那就好。”因石舜华是个女人,太子也就从未想过金玉满堂店是石舜华的,不疑有他,“汗阿玛叫王以诚送来不少奏折,孤去前院了。”
“爷忙去吧。”石舜华道,“妾身也去书房琢磨琢磨招人的事。”
翌日早上,退朝后,胤禛撑着油纸伞,再次跟着太子来到惇本殿东次间。
“查清楚了?”太子问。
胤禛“嗯”一声,接过太监递来的毛巾擦了擦衣袍上面的水滴,“这雨怎么越下越大啊。”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太子望着门外阴沉沉的天空,“每年这个时节都得下七八天。”
胤禛不喜欢雨天,听到“啪嗒、啪嗒”的雨声,烦躁的皱眉:“二哥,弟弟饿了,先用饭,饭后再说?”
太子也饿了,一见霍林从食盒里拿出来的粥,不禁疑惑:“今儿没做冰糖燕窝粥?”
“阿筝子时起来泡燕窝的时候,雨下的大,天又黑,不小心把手给摔破皮了。”霍林道,“阿笛听到响声出来一看阿筝坐在地上,着急跑过去就没顾得看路,地上又滑,一下子摔在阿筝身上。奴才们把阿筝和阿笛安顿好,想起燕窝粥的事已经快寅时。阿筝一看来不及,就叫膳房改做红枣小米粥。”
太子并不是重口腹之欲之人,见事出有因,便问:“大阿哥也是吃的这个?”
霍林道:“大阿哥这几日吃的跟爷和福晋一样。今儿御膳房送来一条七八斤重的鲤鱼和一条羊腿,福晋说晌午做鱼腹藏羊肉,叫奴才问四爷在不在宫里吃,如果在就多放点羊肉。”
“鱼腹里面放羊肉?”霍林点头,胤禛好奇:“我还没吃过,你去回二嫂,叨扰了。”
十二点三刻,裹着厚厚食盐烤熟的鱼腹藏羊肉上桌,石舜华就说:“给大阿哥挑几块鱼腩,再切几块鱼肉给几位侧福晋送过去。”
“她们有的吃。”太子说。
石舜华:“这么大的鱼咱们吃不完。到东厢房就说爷叫你们送的。”
“嗻!”张起麟亲自送过去。
连着吃几天燕窝和鸡蛋羹的大阿哥一看到鱼肉,眼中一亮:“我可以吃鱼肉?嬷嬷。”
刘嬷嬷见状,笑道:“当然可以。奴婢瞧着这几块还是鱼腩,福晋真疼你。”
“嫡额娘,她好。”太子的长子自小身体就弱,太医也不敢保证他能不能长大,以致于他未满周岁的弟弟都有名字,他至今还没个正式名字。小小的人儿每次听到生母喊弟弟的名字,到他这儿就是“阿哥,阿哥”,大阿哥总忍不住想,他是不是快死了?
虽然他并不知道什么是死,以前听范嬷嬷和孙嬷嬷说过,隐约猜到“死”是从世上消失,“刘嬷嬷,我没喝药病就好了,是不是说我不会死?”
刘嬷嬷看到小孩满眼希冀,家中也有几个孩子的刘嬷嬷鼻头一酸:“阿哥不会死的。阿哥好好喝粥,乖乖吃肉,以后会比二阿哥壮实。”
“嗯,那我多吃点。”小孩使劲点了点头,吃得肚子圆鼓鼓的。满肚子粥和鱼肉,几位伺候他的嬷嬷倒也不担心他积食。
七八斤的大鲤鱼腹中塞满羊肉,石舜华本以为至少得剩一半。然而等她吃个八分饱,长长的鱼形碟子上只剩一副鱼骨架。
胤禛顺着她的视线看去,不好意思道:“我的饭量有点大,让二嫂见笑了。”
“你二哥也没少吃。”石舜华看到太子面前一堆鱼刺,“喝点羊肉汤吧。膳房的厨子说这是长在黄河岸边的羊肉。”
“宁夏送来的?”太子问。
石舜华颔首:“以前听人说黄河岸边的鱼肉不腥,羊肉不膻,还说天下黄河富宁夏,我还当他们夸张。”
“宁夏城素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之称。”太子道,“那边的大米也不错。不过,最好的还是黄河鲤鱼。”
“宁夏城是很富裕。”胤禛道,“可惜再过两三个月又到洪水泛滥的时候,苦了山东、江苏两地百姓。”
“如果靳辅还在就好了。”太子叹了一口气。
靳辅?
石舜华不认识,看了看太子又看了看胤禛,听到两人心里担忧洪水,而靳辅是治河能臣,却死好多年了,登时后悔提起黄河:“朝中能吏众多,没了靳辅可能还有李辅张辅。爷,四弟,别想这么多,汗阿玛自有办法,喝点汤暖暖身。”
五月初的京城还有点凉,赶上下雨天,屋里阴冷阴冷的。太子也没推辞,只是一想到黄河水患,顿时觉得羊肉汤索然无味。
石舜华见状,不敢再多嘴,怕两人连晚饭也吃不下去,饭后就起身回后院,问阿箫:“妆奁整理好了没?”
“咱家的六十抬妆奁找出来了。”阿箫道,“只是箱子里的东西,奴婢不知道该放在哪儿。”
石舜华想了想:“刚才吃饭的时候,我听四弟的意思爷今儿挺忙。你去喊张起麟,找几人把那六十抬妆奁抬去西次间书房里。阿笙,爷如果半途过来,你就说借他的书房一用,叫爷先去前院书房。”
六十个大小不一的箱子抬到太子书房里,阿笙和阿笛守在门口。石舜华带着阿箫和阿筝进去,吩咐两人先腾出三个空箱子。
石舜华最初开金银楼,的确是因为家里没钱,想做点小生意补贴家用。后来跟着她额娘富察氏学管家,看到一家人的生活开销,便问她额娘,东宫吃穿用度是内务府出,还是内务府把银钱给太子,由东宫的人出去采买。
富察氏不甚清楚,就叫石舜华去问石家老太太。
老太太告诉石舜华,虽然太子的衣食住行由内务府包揽,如果太子想吃的东西,刚好那一天御膳房没有,就得自己派人出去买。
石舜华一听太子住在宫里也得用钱,在石家给她准备嫁妆时,石舜华就说她自己准备。
去年年初,石舜华把金玉满堂店一分为十,她占五份,两位兄长分别占两份,富察氏独占一份。
石舜华的两位兄长平时就帮她跑跑腿,石舜华的嫂子虽然羡慕小姑子有钱,也不好说些什么。石舜华这么一分,今年年初石家两位少夫人拿到好大一笔银子,非但不羡慕,还把石舜华当成财神爷。
富察氏不同意石舜华自己备嫁,石家两位少夫人就出面劝婆婆,小姑子能干,您就放心吧。
石舜华见两位嫂子这么有眼色,准备首饰时,很是大方的送两人一套头面。
富察氏没能插手,也就不知道六十抬妆奁里混进五万两白银,两万两黄金和一箱子珍珠、玉石。
“主子,这些金银放回西厢房还是放你和爷房里?”阿箫问。
石舜华往周围看了看,书房里没有空地:“黄金和珍珠、玉石抬东次间,银子放西厢。阿箫,东宫账本拿到了吗?”
“谢嬷嬷昨儿给奴婢了。”阿箫道,“谢嬷嬷说以前是孙嬷嬷管账,奴婢粗粗看一遍,不出您所料,账目特别乱。有些花销名目,奴婢长这么大听都没听说过。”
“那你慢慢整理。”石舜华道,“账上还有银子吗?”
阿箫道:“不多。不过,谢嬷嬷说爷每月都有俸银,月初发放。”
“那就叫张起麟把剩下的银子和爷的俸禄交给你,以后用银子从你这边支。”石舜华道,“张起麟如果敢犹犹豫豫,叫他来见我。”
“有您这句话,奴婢相信没人敢说什么。”阿箫笑道,“回门礼今儿一块整理出来么?”
石舜华微微颔首:“一块备好,省得过两天还得翻找。”
“主子,说起回门礼,奴婢刚刚想到,昨儿谢嬷嬷跟奴婢说,过两日是四福晋的生时,您要不要送四福晋个礼物。”阿箫问。
石舜华想了想:“我先前听爷说,四弟想管他要怀表给他福晋,赶明儿你挑个不起眼的怀表送过去,省得太刻意。”
“奴婢亲自送过去吗?”阿箫问。
石舜华看她一眼,阿箫如今才十四岁,宫里人知道她是自己的大丫鬟,外人不明真相,还以为她故意排个小丫头送贺礼,“阿筝去吧。”
言毕,主仆三人开始整理妆奁,忙到房里漆黑,才把所有东西整理好。
晚上休息,太子见外间多出六个黄花梨木大箱子,以为是石舜华的衣裳首饰,便问:“怎么不放在里间?”
石舜华听到他心里想什么,笑着说:“爷打开看看就知道为什么了。”
“你又干嘛?”太子见她故弄玄虚,想也没想,拿起放在箱子上面的钥匙,啪嗒一下,掀开箱子,里面金光乍现,太子下意识闭上双眼,意识到他在做什么,又连忙睁开眼,“这,这些是……”看清楚箱子里的东西,太子目瞪口呆。
“爷,怎么了?”石舜华推他一把,“没见过这么多黄金?”
太子打一个激灵,想也没想,开口就问:“你,你怎么会有这么多黄金?”
这么大一笔金银,石舜华有心瞒着也瞒不了所有人。他日被张起麟和谢嬷嬷看出端倪,太子就会知道。既然他早晚都要知道,石舜华自然选择先坦白,“西厢房还有五万两白银,这是两万两黄金。妾身帮额娘管铺子,额娘分给我的。”
“石舜华!”太子扭头盯着他,“你当孤是棒槌?金陵、苏、杭、福州和京城五家堂堂杂货店一年也赚不了这么多,还敢说你额娘给你的?怎么不说你阿玛给你的。”
“我阿玛走了快一年了。”石舜华心中一凛,“他给我,我也不敢要。”
太子冷哼一声,转身坐下:“继续跟孤胡扯,孤洗耳恭听。”
“不加黑眉和红唇,妾身是个黑美人,一点也不平凡。”石舜华一见太子瞪眼,连忙说:“我保证以后不会了,有黑眉就没有血红的红唇。”心说,眉毛太粗和五官不搭,相当于整张脸毁了一半,和宫里那些“螓首蛾眉”相比,她今天依然很丑,“也希望殿下能一言九鼎。”
“自己做?”
“对,自己做。”石舜华眼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我,不对,阿笙——”
“等等,等等。”太子连忙拉住她,“怎么说风就是雨。阿笙,出去。”见石舜华的丫鬟进来,摆摆手,“门关好,别让人靠近。福晋,以前洋人进贡自鸣钟和怀表的时候,汗阿玛看着有意思,就让内务府的工匠试着做,但是都没做出来。”
“内务府才几个人。”石舜华道,“他们做不出来并不表示大清没人会做。福州、泉州、徽州商人见得洋物件多,苏、杭两地能工巧匠多,咱们去这些地方找工匠,再请几个洋人帮他们一起琢磨,肯定能做得出来。”
“你说得轻巧。”太子道,“洋人指望西洋物件换咱们的丝绸、瓷器和茶叶,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事他们肯定不干,想都不用想。”
“西洋商人不愿意,咱们就找传教士。”石舜华想了想,“来自西洋的传教士即便不知道怎么制钟表,打小在西洋长大,应该听说过一点。传教士把他们所知道的告诉咱们的工匠,我不信连司南和地动仪都能琢磨出来的人,会被小小的自鸣钟难倒。”
“福晋,琢磨出司南和地动仪的两位早已作古。”太子提醒她,随即又说:“不过,倒是可以一试。内务府匠人做出的天球仪,西洋人第一次见到的时候也很吃惊。有传教士帮忙,说不定内务府的工匠真能琢磨出自鸣钟和怀表。”
石舜华眉头微皱:“爷打算叫内务府的工匠做?”
“不然呢?”太子问。
“妾身有一处庄子,庄上大概有三四百人。先以石家的名义广招对西洋物件感兴趣的匠人,把这些人和他们的家眷安排到庄上,工匠无后顾之忧,一心琢磨钟表,妾身觉得比在内务府好。”石舜华想一下,继续说,“咱们不用内务府的人,知道的人少,假如过了三年五载还没琢磨出来,咱们想继续就继续,不想继续随时可以喊停止。用内务府的匠人,妾身觉得还不够大哥一人搅和的。”
太子仔细想了想:“你说得对,是孤考虑不周。那这事就这么办。你大哥和你额娘会听你的么?”
石舜华飘了两千多年,见多了男人朝三暮四靠不住,在和太子说起金、玉、满、堂店时,就故意说那四家店是石家的,而不是她是石舜华的,便是为了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会的。”石舜华从未想过什么都告诉太子,“当初开金银楼,是我和额娘一起选的铺子和掌柜、伙计。大嫂和二嫂不懂铺子里的事,大哥和二哥公务繁忙无暇顾及,妾身在家时一直是妾身帮额娘打理铺子。堂堂杂货店刚开起来的时候,妾身隔三差五就会去店里一次,金玉满堂店的掌柜都认识我。”
“那就好。”因石舜华是个女人,太子也就从未想过金玉满堂店是石舜华的,不疑有他,“汗阿玛叫王以诚送来不少奏折,孤去前院了。”
“爷忙去吧。”石舜华道,“妾身也去书房琢磨琢磨招人的事。”
翌日早上,退朝后,胤禛撑着油纸伞,再次跟着太子来到惇本殿东次间。
“查清楚了?”太子问。
胤禛“嗯”一声,接过太监递来的毛巾擦了擦衣袍上面的水滴,“这雨怎么越下越大啊。”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太子望着门外阴沉沉的天空,“每年这个时节都得下七八天。”
胤禛不喜欢雨天,听到“啪嗒、啪嗒”的雨声,烦躁的皱眉:“二哥,弟弟饿了,先用饭,饭后再说?”
太子也饿了,一见霍林从食盒里拿出来的粥,不禁疑惑:“今儿没做冰糖燕窝粥?”
“阿筝子时起来泡燕窝的时候,雨下的大,天又黑,不小心把手给摔破皮了。”霍林道,“阿笛听到响声出来一看阿筝坐在地上,着急跑过去就没顾得看路,地上又滑,一下子摔在阿筝身上。奴才们把阿筝和阿笛安顿好,想起燕窝粥的事已经快寅时。阿筝一看来不及,就叫膳房改做红枣小米粥。”
太子并不是重口腹之欲之人,见事出有因,便问:“大阿哥也是吃的这个?”
霍林道:“大阿哥这几日吃的跟爷和福晋一样。今儿御膳房送来一条七八斤重的鲤鱼和一条羊腿,福晋说晌午做鱼腹藏羊肉,叫奴才问四爷在不在宫里吃,如果在就多放点羊肉。”
“鱼腹里面放羊肉?”霍林点头,胤禛好奇:“我还没吃过,你去回二嫂,叨扰了。”
十二点三刻,裹着厚厚食盐烤熟的鱼腹藏羊肉上桌,石舜华就说:“给大阿哥挑几块鱼腩,再切几块鱼肉给几位侧福晋送过去。”
“她们有的吃。”太子说。
石舜华:“这么大的鱼咱们吃不完。到东厢房就说爷叫你们送的。”
“嗻!”张起麟亲自送过去。
连着吃几天燕窝和鸡蛋羹的大阿哥一看到鱼肉,眼中一亮:“我可以吃鱼肉?嬷嬷。”
刘嬷嬷见状,笑道:“当然可以。奴婢瞧着这几块还是鱼腩,福晋真疼你。”
“嫡额娘,她好。”太子的长子自小身体就弱,太医也不敢保证他能不能长大,以致于他未满周岁的弟弟都有名字,他至今还没个正式名字。小小的人儿每次听到生母喊弟弟的名字,到他这儿就是“阿哥,阿哥”,大阿哥总忍不住想,他是不是快死了?
虽然他并不知道什么是死,以前听范嬷嬷和孙嬷嬷说过,隐约猜到“死”是从世上消失,“刘嬷嬷,我没喝药病就好了,是不是说我不会死?”
刘嬷嬷看到小孩满眼希冀,家中也有几个孩子的刘嬷嬷鼻头一酸:“阿哥不会死的。阿哥好好喝粥,乖乖吃肉,以后会比二阿哥壮实。”
“嗯,那我多吃点。”小孩使劲点了点头,吃得肚子圆鼓鼓的。满肚子粥和鱼肉,几位伺候他的嬷嬷倒也不担心他积食。
七八斤的大鲤鱼腹中塞满羊肉,石舜华本以为至少得剩一半。然而等她吃个八分饱,长长的鱼形碟子上只剩一副鱼骨架。
胤禛顺着她的视线看去,不好意思道:“我的饭量有点大,让二嫂见笑了。”
“你二哥也没少吃。”石舜华看到太子面前一堆鱼刺,“喝点羊肉汤吧。膳房的厨子说这是长在黄河岸边的羊肉。”
“宁夏送来的?”太子问。
石舜华颔首:“以前听人说黄河岸边的鱼肉不腥,羊肉不膻,还说天下黄河富宁夏,我还当他们夸张。”
“宁夏城素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之称。”太子道,“那边的大米也不错。不过,最好的还是黄河鲤鱼。”
“宁夏城是很富裕。”胤禛道,“可惜再过两三个月又到洪水泛滥的时候,苦了山东、江苏两地百姓。”
“如果靳辅还在就好了。”太子叹了一口气。
靳辅?
石舜华不认识,看了看太子又看了看胤禛,听到两人心里担忧洪水,而靳辅是治河能臣,却死好多年了,登时后悔提起黄河:“朝中能吏众多,没了靳辅可能还有李辅张辅。爷,四弟,别想这么多,汗阿玛自有办法,喝点汤暖暖身。”
五月初的京城还有点凉,赶上下雨天,屋里阴冷阴冷的。太子也没推辞,只是一想到黄河水患,顿时觉得羊肉汤索然无味。
石舜华见状,不敢再多嘴,怕两人连晚饭也吃不下去,饭后就起身回后院,问阿箫:“妆奁整理好了没?”
“咱家的六十抬妆奁找出来了。”阿箫道,“只是箱子里的东西,奴婢不知道该放在哪儿。”
石舜华想了想:“刚才吃饭的时候,我听四弟的意思爷今儿挺忙。你去喊张起麟,找几人把那六十抬妆奁抬去西次间书房里。阿笙,爷如果半途过来,你就说借他的书房一用,叫爷先去前院书房。”
六十个大小不一的箱子抬到太子书房里,阿笙和阿笛守在门口。石舜华带着阿箫和阿筝进去,吩咐两人先腾出三个空箱子。
石舜华最初开金银楼,的确是因为家里没钱,想做点小生意补贴家用。后来跟着她额娘富察氏学管家,看到一家人的生活开销,便问她额娘,东宫吃穿用度是内务府出,还是内务府把银钱给太子,由东宫的人出去采买。
富察氏不甚清楚,就叫石舜华去问石家老太太。
老太太告诉石舜华,虽然太子的衣食住行由内务府包揽,如果太子想吃的东西,刚好那一天御膳房没有,就得自己派人出去买。
石舜华一听太子住在宫里也得用钱,在石家给她准备嫁妆时,石舜华就说她自己准备。
去年年初,石舜华把金玉满堂店一分为十,她占五份,两位兄长分别占两份,富察氏独占一份。
石舜华的两位兄长平时就帮她跑跑腿,石舜华的嫂子虽然羡慕小姑子有钱,也不好说些什么。石舜华这么一分,今年年初石家两位少夫人拿到好大一笔银子,非但不羡慕,还把石舜华当成财神爷。
富察氏不同意石舜华自己备嫁,石家两位少夫人就出面劝婆婆,小姑子能干,您就放心吧。
石舜华见两位嫂子这么有眼色,准备首饰时,很是大方的送两人一套头面。
富察氏没能插手,也就不知道六十抬妆奁里混进五万两白银,两万两黄金和一箱子珍珠、玉石。
“主子,这些金银放回西厢房还是放你和爷房里?”阿箫问。
石舜华往周围看了看,书房里没有空地:“黄金和珍珠、玉石抬东次间,银子放西厢。阿箫,东宫账本拿到了吗?”
“谢嬷嬷昨儿给奴婢了。”阿箫道,“谢嬷嬷说以前是孙嬷嬷管账,奴婢粗粗看一遍,不出您所料,账目特别乱。有些花销名目,奴婢长这么大听都没听说过。”
“那你慢慢整理。”石舜华道,“账上还有银子吗?”
阿箫道:“不多。不过,谢嬷嬷说爷每月都有俸银,月初发放。”
“那就叫张起麟把剩下的银子和爷的俸禄交给你,以后用银子从你这边支。”石舜华道,“张起麟如果敢犹犹豫豫,叫他来见我。”
“有您这句话,奴婢相信没人敢说什么。”阿箫笑道,“回门礼今儿一块整理出来么?”
石舜华微微颔首:“一块备好,省得过两天还得翻找。”
“主子,说起回门礼,奴婢刚刚想到,昨儿谢嬷嬷跟奴婢说,过两日是四福晋的生时,您要不要送四福晋个礼物。”阿箫问。
石舜华想了想:“我先前听爷说,四弟想管他要怀表给他福晋,赶明儿你挑个不起眼的怀表送过去,省得太刻意。”
“奴婢亲自送过去吗?”阿箫问。
石舜华看她一眼,阿箫如今才十四岁,宫里人知道她是自己的大丫鬟,外人不明真相,还以为她故意排个小丫头送贺礼,“阿筝去吧。”
言毕,主仆三人开始整理妆奁,忙到房里漆黑,才把所有东西整理好。
晚上休息,太子见外间多出六个黄花梨木大箱子,以为是石舜华的衣裳首饰,便问:“怎么不放在里间?”
石舜华听到他心里想什么,笑着说:“爷打开看看就知道为什么了。”
“你又干嘛?”太子见她故弄玄虚,想也没想,拿起放在箱子上面的钥匙,啪嗒一下,掀开箱子,里面金光乍现,太子下意识闭上双眼,意识到他在做什么,又连忙睁开眼,“这,这些是……”看清楚箱子里的东西,太子目瞪口呆。
“爷,怎么了?”石舜华推他一把,“没见过这么多黄金?”
太子打一个激灵,想也没想,开口就问:“你,你怎么会有这么多黄金?”
这么大一笔金银,石舜华有心瞒着也瞒不了所有人。他日被张起麟和谢嬷嬷看出端倪,太子就会知道。既然他早晚都要知道,石舜华自然选择先坦白,“西厢房还有五万两白银,这是两万两黄金。妾身帮额娘管铺子,额娘分给我的。”
“石舜华!”太子扭头盯着他,“你当孤是棒槌?金陵、苏、杭、福州和京城五家堂堂杂货店一年也赚不了这么多,还敢说你额娘给你的?怎么不说你阿玛给你的。”
“我阿玛走了快一年了。”石舜华心中一凛,“他给我,我也不敢要。”
太子冷哼一声,转身坐下:“继续跟孤胡扯,孤洗耳恭听。”
“不加黑眉和红唇,妾身是个黑美人,一点也不平凡。”石舜华一见太子瞪眼,连忙说:“我保证以后不会了,有黑眉就没有血红的红唇。”心说,眉毛太粗和五官不搭,相当于整张脸毁了一半,和宫里那些“螓首蛾眉”相比,她今天依然很丑,“也希望殿下能一言九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