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喜怒无常
这些人一上来就下了杀手,看样子是铁了心想取沈万三的性命。为此,赶车人也将会毫不留手。不管这些是什么人,只要敢对沈万三动手,他不会留丁点的情面。
鞭子一卷,噼啪一通作响,鞭子梢儿抽打在人的手上,合着赶车人手上的阴劲,皮肉被打的撕裂,人也承受着钻心的苦楚。围攻马车的这些人也不是俗手,竟在一个照面的功夫被赶车人化解了攻势。
他们在这周围埋伏了许久,人人都憋着一股火。更何况,他们接到的本就是死命令,根本不能后退。而赶车人马鞭抡起来足有一丈方圆,再加上铁铸的车身,就如一个难啃的刺猬一样,纵然是狮虎猛兽见了也无从下嘴。
“把他赶走!”人群中,不知是谁说了这么一句。而后,就见十余蒙面人悍不畏死的冲了上来,拿着血肉之躯迎向了赶车人。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一命换命,拖住赶车人。而其余的杀手则可以进入马车,宰了沈万三。
赶车人见事不好,马鞭抽在马臀上,马儿一声嘶鸣,倒腾着四蹄就蹿了出去。
马车横冲直撞,也顾不得是否会撞伤了无辜之人。“你没事吧?”车里沈万三问道。
“沈公子放心,我没事。前面就是宅院了,进了宅院就没事了。”
“不能回沈家!”沈万三猛的喊道。这些人分明就是死士,不杀自己不罢休,哪里还会在乎自己是否回到了家中。
“那怎么办?”
“去帅府。”沈万三道。急切之间,他唯一能够想到,这隆平府内最为安全的地方,也就只有张士诚的帅府了。
“好嘞!”马鞭挥的噼啪作响,马匹四蹄如风,是一刻也不敢耽搁。就如沈万三推测的那样,这些人对自己是不死不休,无论车轮转的如何迅速,也未能摆脱他们的脚步。
路过一处杂货铺的门前,赵普胜好似一个卖货的掌柜一般,怀抱着肩膀站在门口。眼瞧着街尾烟尘滚滚,马车后带着喊杀声追来,赵普胜心头也是一阵大惊。他也从未想过,竟会有人如此大胆,光天化日在张士诚的地盘闹事。
“快关起店门。”他本应早早离开,却又不知为何留了下来。或许,是因为王小十吧。
沿街两侧,害怕惹上麻烦的买卖人都纷纷关闭了店门,将大街隔绝做了一处战场。
“驾!驾……”赶车人爱惜牲口,从来没像今日这样,鞭子如雨点般的打在马臀上。不过他终究留着几分力,若是真像抽打那些杀手一样的力气,只怕早就将马打趴下了。
“公子,就要到了。”前面,已经可以看到张士诚的将军府了。
到了门前,赶车人一拉缰绳,停住了马车。门口的军士已经瞧见了后边跟随的大队杀手,几个人手握着长枪都开始瑟瑟发抖,手心里都是汗。
“站住!将军府门前什么人敢来撒野?”
“糟了,到将军府了!”领头人当先刹住了脚步。“撤!”这群人无奈撤走,而将军府门前的几名军士却松了一口气,也不敢追击过去。
“少爷,安全了。”赶车人长出了口气。与这群人交手不过片刻,但其中的凶险却足以让人的心颤上几颤。
沈万三下了车。“两位,陛下可曾休息了?沈万三请见。”
门前的军士仍旧战战兢兢。“沈公子请稍等,容我们通报一声。”
“快去,就说十万火急。”这的确是十万火急的事。以他沈公子的身份,再加上张士诚亲自委任他负责两部议和之事,而这议和还没开始,竟有人试图在光天化日之下袭击沈万三,可想性质是多么恶劣。亦可想象到,张士诚听罢之后会是如何的震怒。
刚刚在马车之上虽然凶险,可沈万三却并未被吓到。他经历的凶险虽不多,可他的身份、智计,足以让他从容应对。他在马车上却是在久久思索,究竟是些什么人,竟敢光天化日,不顾张士诚的震怒而贸然动手。
思来想去,唯有两部议和之事了!
议和之事,可是有许多张士诚的部将反对,这些个军中粗人行事不顾一切,说不准就是这些人动的手脚。
如此,沈万三才急着见张士诚,而不是单单是为了摆脱那些杀手才来将军府避难的。
沈万三见到了张士诚,两人说了许久的话。据知情人提起,当晚张士信也被叫到了将军府里,可见张士诚是如何重视这件事。
关于事情的真相,以及背后的主使者,坊间是众说芸芸,而且越说越是离谱,简直如小说演绎一般。
王小十是在第二日知道这件事的。车队准备妥当,王小十正准备带人出城,方孝孺急吼吼的赶来告诉了这件事。
“沈万三没事吧?”
方孝孺道:“没事。不过听说他那匹马死了。”说来,不过城中的一段距离,怎么可能将马累死。也是赶车人急吼吼的,手上略重了几分,马哪里能撑得住,在将军府门前倒下了。
“沈万三没事就好。这个小狐狸,不是那么容易就趴下的。”
“小十哥,出了这么大的事,您看是不是晚些再回应天,我怕……”
“这不还有你在吗。回应天的行程早就通知了大帅,更改不得。你要负责,查清是谁动的手。必要的时候,要我们的人出面保证沈万三的安全。”
“我能行吗?”方孝孺不自信的道。
王小十拍着他的肩膀。“怎么不行?我看你就行。”在王小十心底,多少还是有些担心。他昨夜甚至在想,是否应该把纪纲和其手下的锦衣卫军士留下。不过考虑到纪纲和方孝孺两人行事多少会有分歧,到时候岂不是不好收拾。所以,王小十便打算将纪纲带走。
“加油吧。今后你肩上的担子会更重。”
…………
阔别半年之久,王小十又一次站在了应天城外,踩在了应天府的土地上。数日前,他特地到常州军营中看了一眼,看了看徐达,这都安排在了行程之内。他本想的是去看看常遇春如何,却被徐达告知,常遇春已经回了应天府,而徐达则是为防张士诚部有所动作,这个年只怕都要在常州过了。
戎马生涯、四海为家。或许这就是为将、为帅的宿命吧。
应天府到了,小羽从马车里探出了脑袋,两眼打量应天城。而更多的,他则是在看队伍前面的王小十。王小十骑在马上,身子随着马匹步伐的迈动而起伏,说不出的豪迈之感,活脱脱就是一个大英雄。
王小十可不自认是英雄。他一路上既不招摇,也不摆谱,队伍行进中静悄悄的。可即便这样,应天的朱元璋仍旧带人在城外迎接。
此举,可算是又为王小十惹来了许多的麻烦。那些军中将领见朱元璋如此厚待王小十,简直要被气的冒烟。
“哈哈……”朱元璋的笑声仍旧爽朗。“小十,这半年多不见,可真是想死我了。”
“大帅亲自迎接,末将受之有愧。”王小十下马。
“你是咱兄弟啊。常遇春回军时,也是俺亲自到城门口迎进来的。”果不其然,常遇春就站在朱元璋身后。他微笑着点头,算是和王小十打过了招呼。
人群中,蓝玉那小子也在。他脸上笑着,可心底却是阴沉着。他在为常遇春而感到不值。常遇春沙场宿将,战功赫赫,到头来却还不如王小十一个“投机之徒”在大帅心底来的重要。
可经过这半年的磨练,蓝玉性子沉稳多了,不在事事都放在脸上,任旁人如何也看不出深浅,看不出他心底思虑着什么。
“沐英呢?没给你添麻烦吧?”朱元璋道。而听到了这声,沐英已经冲了过来,一头磕在了朱元璋面前。“义父,孩儿回来了。”
“好,回来就好。”朱元璋道:“这一趟却去隆平府长大了不少,也黑了不少。等年后,你就到汤和帐下去磨砺、磨砺。”
沐英直摇头。“义父,孩儿就跟着王将军。”
“好,就跟着小十。小十啊,你将这孩子调教的不错!”朱元璋哪里知道,沐英跟着王小十是假,年后想要到隆平府再会佳人却是真的。
朱元璋抬眼又瞧,见到队伍中清一色的马匹,却唯独有一架马车,便知道车上坐着的是小羽那丫头。他也不多问,就拉着王小十带着众人进了应天府。
进城后,该忙的各自散去。朱元璋特地吩咐,今晚要在帅府为王小十接风,军中将官尽数到场。
帅府门前,朱元璋的手仍旧没有放开,像是生怕王小十跑了一样。“小十,小羽安丫头还好吧?”
“好,好着呢。”
“你信上说她在隆平府病了,可留下病根?”
“大帅放心,一切都好。”
“到自己家了,别一口一个大帅的了。”朱元璋道:“让小羽和沐英先去后院见见你大嫂。咱俩到前厅,咱听你好好说说隆平府的事。”提到隆平府,朱元璋脸色一正,连带着王小十也紧张了起来。这朱元璋竟真如后世所说,喜怒无常啊!
鞭子一卷,噼啪一通作响,鞭子梢儿抽打在人的手上,合着赶车人手上的阴劲,皮肉被打的撕裂,人也承受着钻心的苦楚。围攻马车的这些人也不是俗手,竟在一个照面的功夫被赶车人化解了攻势。
他们在这周围埋伏了许久,人人都憋着一股火。更何况,他们接到的本就是死命令,根本不能后退。而赶车人马鞭抡起来足有一丈方圆,再加上铁铸的车身,就如一个难啃的刺猬一样,纵然是狮虎猛兽见了也无从下嘴。
“把他赶走!”人群中,不知是谁说了这么一句。而后,就见十余蒙面人悍不畏死的冲了上来,拿着血肉之躯迎向了赶车人。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一命换命,拖住赶车人。而其余的杀手则可以进入马车,宰了沈万三。
赶车人见事不好,马鞭抽在马臀上,马儿一声嘶鸣,倒腾着四蹄就蹿了出去。
马车横冲直撞,也顾不得是否会撞伤了无辜之人。“你没事吧?”车里沈万三问道。
“沈公子放心,我没事。前面就是宅院了,进了宅院就没事了。”
“不能回沈家!”沈万三猛的喊道。这些人分明就是死士,不杀自己不罢休,哪里还会在乎自己是否回到了家中。
“那怎么办?”
“去帅府。”沈万三道。急切之间,他唯一能够想到,这隆平府内最为安全的地方,也就只有张士诚的帅府了。
“好嘞!”马鞭挥的噼啪作响,马匹四蹄如风,是一刻也不敢耽搁。就如沈万三推测的那样,这些人对自己是不死不休,无论车轮转的如何迅速,也未能摆脱他们的脚步。
路过一处杂货铺的门前,赵普胜好似一个卖货的掌柜一般,怀抱着肩膀站在门口。眼瞧着街尾烟尘滚滚,马车后带着喊杀声追来,赵普胜心头也是一阵大惊。他也从未想过,竟会有人如此大胆,光天化日在张士诚的地盘闹事。
“快关起店门。”他本应早早离开,却又不知为何留了下来。或许,是因为王小十吧。
沿街两侧,害怕惹上麻烦的买卖人都纷纷关闭了店门,将大街隔绝做了一处战场。
“驾!驾……”赶车人爱惜牲口,从来没像今日这样,鞭子如雨点般的打在马臀上。不过他终究留着几分力,若是真像抽打那些杀手一样的力气,只怕早就将马打趴下了。
“公子,就要到了。”前面,已经可以看到张士诚的将军府了。
到了门前,赶车人一拉缰绳,停住了马车。门口的军士已经瞧见了后边跟随的大队杀手,几个人手握着长枪都开始瑟瑟发抖,手心里都是汗。
“站住!将军府门前什么人敢来撒野?”
“糟了,到将军府了!”领头人当先刹住了脚步。“撤!”这群人无奈撤走,而将军府门前的几名军士却松了一口气,也不敢追击过去。
“少爷,安全了。”赶车人长出了口气。与这群人交手不过片刻,但其中的凶险却足以让人的心颤上几颤。
沈万三下了车。“两位,陛下可曾休息了?沈万三请见。”
门前的军士仍旧战战兢兢。“沈公子请稍等,容我们通报一声。”
“快去,就说十万火急。”这的确是十万火急的事。以他沈公子的身份,再加上张士诚亲自委任他负责两部议和之事,而这议和还没开始,竟有人试图在光天化日之下袭击沈万三,可想性质是多么恶劣。亦可想象到,张士诚听罢之后会是如何的震怒。
刚刚在马车之上虽然凶险,可沈万三却并未被吓到。他经历的凶险虽不多,可他的身份、智计,足以让他从容应对。他在马车上却是在久久思索,究竟是些什么人,竟敢光天化日,不顾张士诚的震怒而贸然动手。
思来想去,唯有两部议和之事了!
议和之事,可是有许多张士诚的部将反对,这些个军中粗人行事不顾一切,说不准就是这些人动的手脚。
如此,沈万三才急着见张士诚,而不是单单是为了摆脱那些杀手才来将军府避难的。
沈万三见到了张士诚,两人说了许久的话。据知情人提起,当晚张士信也被叫到了将军府里,可见张士诚是如何重视这件事。
关于事情的真相,以及背后的主使者,坊间是众说芸芸,而且越说越是离谱,简直如小说演绎一般。
王小十是在第二日知道这件事的。车队准备妥当,王小十正准备带人出城,方孝孺急吼吼的赶来告诉了这件事。
“沈万三没事吧?”
方孝孺道:“没事。不过听说他那匹马死了。”说来,不过城中的一段距离,怎么可能将马累死。也是赶车人急吼吼的,手上略重了几分,马哪里能撑得住,在将军府门前倒下了。
“沈万三没事就好。这个小狐狸,不是那么容易就趴下的。”
“小十哥,出了这么大的事,您看是不是晚些再回应天,我怕……”
“这不还有你在吗。回应天的行程早就通知了大帅,更改不得。你要负责,查清是谁动的手。必要的时候,要我们的人出面保证沈万三的安全。”
“我能行吗?”方孝孺不自信的道。
王小十拍着他的肩膀。“怎么不行?我看你就行。”在王小十心底,多少还是有些担心。他昨夜甚至在想,是否应该把纪纲和其手下的锦衣卫军士留下。不过考虑到纪纲和方孝孺两人行事多少会有分歧,到时候岂不是不好收拾。所以,王小十便打算将纪纲带走。
“加油吧。今后你肩上的担子会更重。”
…………
阔别半年之久,王小十又一次站在了应天城外,踩在了应天府的土地上。数日前,他特地到常州军营中看了一眼,看了看徐达,这都安排在了行程之内。他本想的是去看看常遇春如何,却被徐达告知,常遇春已经回了应天府,而徐达则是为防张士诚部有所动作,这个年只怕都要在常州过了。
戎马生涯、四海为家。或许这就是为将、为帅的宿命吧。
应天府到了,小羽从马车里探出了脑袋,两眼打量应天城。而更多的,他则是在看队伍前面的王小十。王小十骑在马上,身子随着马匹步伐的迈动而起伏,说不出的豪迈之感,活脱脱就是一个大英雄。
王小十可不自认是英雄。他一路上既不招摇,也不摆谱,队伍行进中静悄悄的。可即便这样,应天的朱元璋仍旧带人在城外迎接。
此举,可算是又为王小十惹来了许多的麻烦。那些军中将领见朱元璋如此厚待王小十,简直要被气的冒烟。
“哈哈……”朱元璋的笑声仍旧爽朗。“小十,这半年多不见,可真是想死我了。”
“大帅亲自迎接,末将受之有愧。”王小十下马。
“你是咱兄弟啊。常遇春回军时,也是俺亲自到城门口迎进来的。”果不其然,常遇春就站在朱元璋身后。他微笑着点头,算是和王小十打过了招呼。
人群中,蓝玉那小子也在。他脸上笑着,可心底却是阴沉着。他在为常遇春而感到不值。常遇春沙场宿将,战功赫赫,到头来却还不如王小十一个“投机之徒”在大帅心底来的重要。
可经过这半年的磨练,蓝玉性子沉稳多了,不在事事都放在脸上,任旁人如何也看不出深浅,看不出他心底思虑着什么。
“沐英呢?没给你添麻烦吧?”朱元璋道。而听到了这声,沐英已经冲了过来,一头磕在了朱元璋面前。“义父,孩儿回来了。”
“好,回来就好。”朱元璋道:“这一趟却去隆平府长大了不少,也黑了不少。等年后,你就到汤和帐下去磨砺、磨砺。”
沐英直摇头。“义父,孩儿就跟着王将军。”
“好,就跟着小十。小十啊,你将这孩子调教的不错!”朱元璋哪里知道,沐英跟着王小十是假,年后想要到隆平府再会佳人却是真的。
朱元璋抬眼又瞧,见到队伍中清一色的马匹,却唯独有一架马车,便知道车上坐着的是小羽那丫头。他也不多问,就拉着王小十带着众人进了应天府。
进城后,该忙的各自散去。朱元璋特地吩咐,今晚要在帅府为王小十接风,军中将官尽数到场。
帅府门前,朱元璋的手仍旧没有放开,像是生怕王小十跑了一样。“小十,小羽安丫头还好吧?”
“好,好着呢。”
“你信上说她在隆平府病了,可留下病根?”
“大帅放心,一切都好。”
“到自己家了,别一口一个大帅的了。”朱元璋道:“让小羽和沐英先去后院见见你大嫂。咱俩到前厅,咱听你好好说说隆平府的事。”提到隆平府,朱元璋脸色一正,连带着王小十也紧张了起来。这朱元璋竟真如后世所说,喜怒无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