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监军成蟜
枪杆子里出政权,这句话也许说得太过赤裸裸,却一句话道出了权力的本质。
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的发生,背后的斗争,无不铺就着血淋淋的尸骨。
吕不韦在秦国的根基仍然太浅,任他百般努力,仍然没有完全掌握兵权。秦国的政治环境下,除非同时碰上了昏君奸臣,还真没有人能够成为田常那样的权臣。嬴政不是胡亥,不会完全听从吕不韦,华阳太后、夏太后背后的势力,军方的老秦人,明中暗中都在阻挠吕不韦的专权行为。
政变需要军队的支持,清洗需要军队的支持。内史郡、咸阳的基本盘已经扎好,吕不韦迫切的想要掌握兵权。蒙骜等老将死后,军中职位最高的,只剩下前将军张唐、后将军樊於期。吕不韦没有军功,想着亲自领军东征,顺势清洗军中的敌对势力,培养自己的亲信。
山东六国,赵人善战,齐国、燕国太远,秦楚两国关系正是良好的时候,魏国刚刚没了信陵君。吕不韦立时想要攻打魏国,拿出地图一看,有一块土地分外醒目,这不是东周国吗?
周平王东迁后,周室越来越弱,内部还闹分裂,分为西周和东周。西周国,为秦昭襄王所灭。东周国苟延残喘,战国乱世,毫无存在感。些许是太过寂寞,又或者是眼红,秦国先祖不过是周人家中的马夫,现在活得这么好,怎么想心里怎么痒痒。信陵君攻秦的时候,东周君为了在国际上显示自己的存在感,派人参加了合纵联军,虽然很少,而且兵器盔甲都没有带。
嬴政登基后,秦国安心休养生息,耐心等候信陵君离开这个世界。魏国曾经是霸主,怎么也比落寞了几百年的东周强,两厢一比较,还是攻打东周国最为划算。
“东周蕞尔小国,也敢参加合纵攻打我秦国,现在是时候灭掉这个名不副实的东周国了。”朝会上,吕不韦坚决主张对东周国用兵。
春秋的时候,诸侯争霸,为了显得名正言顺,还要举着尊王攘夷的大旗,抬出周天子,显示自己的大义。战国时代,各国纷纷称王,谁也没将周天子放在眼里,只是山东六国也没有心思攻灭周国。要不然,与之毗邻的魏国,早已得到了周王宫中的九鼎。
山东六国没有攻灭周国、建立取代周王室秩序的信心,秦国则不然,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确立了攻灭六国、统一天下的宏观国策。实力的强大给了秦国朝廷无比的信心,山东六国不敢灭周,我秦国敢。
吕不韦灭周的提议一出,秦国君臣没有反对,只剩下由谁领兵的问题。
“我提议由张唐担任此次伐周的主帅。”内史盛成了吕不韦的传声筒,首先提议。
“樊於期将军熟读兵法,公忠体国,我提议由樊将军为主将。”有大臣瞧出了端倪,连忙出言反对。
“张将军为主帅!”
“樊将军为主帅!”
非张即樊,两派围绕伐周的主帅人选,争执了起来。
嬴政心里极为不满,你们这些人,眼里还有没有寡人,吵吵嚷嚷,成何体统。不过,嬴政很有城府,不会公然表示心中的不满,而是高声问道:“蒙将军,你支持哪一位呢?”
蒙武正低头数着地上的蚂蚁,冷不丁的反应过来。群臣见嬴政发话了,才想起来,朝堂上还有蒙武将军在呢。本来蒙武没有出席廷议的资格,只是蒙家主动交还兵符,蒙骜一辈子辛苦征战,嬴政对蒙武很信任,群臣也不好说什么。
“末将听从大王号令!”蒙武知道这个时候,可不能随便表态,索性做了一个不是回答的回答。
“臣等遵从大王号令!”蒙武没有回答支持谁领兵,但他的态度很明确,他会站在大王一边。有忠于秦国王室的大臣迅速反应过来,纷纷表态。这几年来,嬴政可没有沉溺于上林苑围猎,不知不觉间,有不少大臣坚定的站在了秦国王室一边。
“此次伐周······”嬴政目光扫过廷议大殿中的群臣,缓缓说道:“寡人任命樊於期将军为主帅,成蟜为监军!”
吕不韦心里有些失落,关键时刻,秦王还是信任自己的兄弟。秦国的将军,平常不领兵,任他把张唐推到前将军的位置,仍然不能掌握军队的实权。
有人失落,有人欢喜。樊於期压下心里的激动,眉宇间闪过一丝狠厉。
他的妻子夏氏告诉他,夏太后病了,还病得很严重,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夏太后很担心,她死了之后,成蟜再没有问鼎王座的机会。樊於期并不是草包,自然明白夏太后的担心,他能成为秦国的后将军,夏太后起了很大的帮助。夏太后一倒,华阳太后、吕不韦肯定不会让他好过。庄襄王在位的时候,有意扶持夏太后的势力,华阳太后嘴里不说,心里却极为不满。
嬴政逐渐长大,越来越展现出一个合格君主的素质,再拖下去,成蟜就没有机会了。樊於期暗中握了握拳头,心里有了主意,富贵险中求,此次伐周,就是最好的机会。
“大王为何会任命公子成蟜为监军?”蒙恬隐约记得,成蟜似乎发动了一次反叛。
“大母病重,说成蟜于国无功,担心她去后成蟜受苦,要寡人为他争取一份军功,获得封地,以保证衣食无忧。”内心深处,嬴政希望成蟜能够帮助他。从小没有体会到父爱,赵姬回国后对嬴政关心甚少,到雍城居住后,一年也见不到一次。从心理学上来说,嬴政其实十分缺爱,才特别渴望兄弟和睦。哪怕明知道成蟜看不起他的出身,他也希望给成蟜一个机会。“惠文王在位的时候,樗里疾、嬴华对内理政,对外领军攻伐,相得益彰,寡人希望成蟜、子婴也能为寡人分忧啊!”
人才的诞生,跟概率有很大的关系。各国王室,人口基数那么大,总会产生一些杰出人物。春秋战国时期,王室公子担任丞相、将军的不少,不少人建立了莫大的功勋。秦国历史上的宗室子弟,杰出人才出了不少,樗里疾留下了传记,嬴华颇有将才,早年白起就是他手下的兵,只是死得太早,没有留下声名而已。
蒙恬想了想终究没有再说什么,嬴政本质上不是一个残暴的君王,或许真的是政治上只有利益,没有良心。后来的嬴政,再没有给予宗室真正的实权,跟成蟜的背叛有很大的关系。自己的兄弟造反,经历过成蟜的叛乱之后,也许嬴政才真正开始蜕变吧!
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的发生,背后的斗争,无不铺就着血淋淋的尸骨。
吕不韦在秦国的根基仍然太浅,任他百般努力,仍然没有完全掌握兵权。秦国的政治环境下,除非同时碰上了昏君奸臣,还真没有人能够成为田常那样的权臣。嬴政不是胡亥,不会完全听从吕不韦,华阳太后、夏太后背后的势力,军方的老秦人,明中暗中都在阻挠吕不韦的专权行为。
政变需要军队的支持,清洗需要军队的支持。内史郡、咸阳的基本盘已经扎好,吕不韦迫切的想要掌握兵权。蒙骜等老将死后,军中职位最高的,只剩下前将军张唐、后将军樊於期。吕不韦没有军功,想着亲自领军东征,顺势清洗军中的敌对势力,培养自己的亲信。
山东六国,赵人善战,齐国、燕国太远,秦楚两国关系正是良好的时候,魏国刚刚没了信陵君。吕不韦立时想要攻打魏国,拿出地图一看,有一块土地分外醒目,这不是东周国吗?
周平王东迁后,周室越来越弱,内部还闹分裂,分为西周和东周。西周国,为秦昭襄王所灭。东周国苟延残喘,战国乱世,毫无存在感。些许是太过寂寞,又或者是眼红,秦国先祖不过是周人家中的马夫,现在活得这么好,怎么想心里怎么痒痒。信陵君攻秦的时候,东周君为了在国际上显示自己的存在感,派人参加了合纵联军,虽然很少,而且兵器盔甲都没有带。
嬴政登基后,秦国安心休养生息,耐心等候信陵君离开这个世界。魏国曾经是霸主,怎么也比落寞了几百年的东周强,两厢一比较,还是攻打东周国最为划算。
“东周蕞尔小国,也敢参加合纵攻打我秦国,现在是时候灭掉这个名不副实的东周国了。”朝会上,吕不韦坚决主张对东周国用兵。
春秋的时候,诸侯争霸,为了显得名正言顺,还要举着尊王攘夷的大旗,抬出周天子,显示自己的大义。战国时代,各国纷纷称王,谁也没将周天子放在眼里,只是山东六国也没有心思攻灭周国。要不然,与之毗邻的魏国,早已得到了周王宫中的九鼎。
山东六国没有攻灭周国、建立取代周王室秩序的信心,秦国则不然,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确立了攻灭六国、统一天下的宏观国策。实力的强大给了秦国朝廷无比的信心,山东六国不敢灭周,我秦国敢。
吕不韦灭周的提议一出,秦国君臣没有反对,只剩下由谁领兵的问题。
“我提议由张唐担任此次伐周的主帅。”内史盛成了吕不韦的传声筒,首先提议。
“樊於期将军熟读兵法,公忠体国,我提议由樊将军为主将。”有大臣瞧出了端倪,连忙出言反对。
“张将军为主帅!”
“樊将军为主帅!”
非张即樊,两派围绕伐周的主帅人选,争执了起来。
嬴政心里极为不满,你们这些人,眼里还有没有寡人,吵吵嚷嚷,成何体统。不过,嬴政很有城府,不会公然表示心中的不满,而是高声问道:“蒙将军,你支持哪一位呢?”
蒙武正低头数着地上的蚂蚁,冷不丁的反应过来。群臣见嬴政发话了,才想起来,朝堂上还有蒙武将军在呢。本来蒙武没有出席廷议的资格,只是蒙家主动交还兵符,蒙骜一辈子辛苦征战,嬴政对蒙武很信任,群臣也不好说什么。
“末将听从大王号令!”蒙武知道这个时候,可不能随便表态,索性做了一个不是回答的回答。
“臣等遵从大王号令!”蒙武没有回答支持谁领兵,但他的态度很明确,他会站在大王一边。有忠于秦国王室的大臣迅速反应过来,纷纷表态。这几年来,嬴政可没有沉溺于上林苑围猎,不知不觉间,有不少大臣坚定的站在了秦国王室一边。
“此次伐周······”嬴政目光扫过廷议大殿中的群臣,缓缓说道:“寡人任命樊於期将军为主帅,成蟜为监军!”
吕不韦心里有些失落,关键时刻,秦王还是信任自己的兄弟。秦国的将军,平常不领兵,任他把张唐推到前将军的位置,仍然不能掌握军队的实权。
有人失落,有人欢喜。樊於期压下心里的激动,眉宇间闪过一丝狠厉。
他的妻子夏氏告诉他,夏太后病了,还病得很严重,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夏太后很担心,她死了之后,成蟜再没有问鼎王座的机会。樊於期并不是草包,自然明白夏太后的担心,他能成为秦国的后将军,夏太后起了很大的帮助。夏太后一倒,华阳太后、吕不韦肯定不会让他好过。庄襄王在位的时候,有意扶持夏太后的势力,华阳太后嘴里不说,心里却极为不满。
嬴政逐渐长大,越来越展现出一个合格君主的素质,再拖下去,成蟜就没有机会了。樊於期暗中握了握拳头,心里有了主意,富贵险中求,此次伐周,就是最好的机会。
“大王为何会任命公子成蟜为监军?”蒙恬隐约记得,成蟜似乎发动了一次反叛。
“大母病重,说成蟜于国无功,担心她去后成蟜受苦,要寡人为他争取一份军功,获得封地,以保证衣食无忧。”内心深处,嬴政希望成蟜能够帮助他。从小没有体会到父爱,赵姬回国后对嬴政关心甚少,到雍城居住后,一年也见不到一次。从心理学上来说,嬴政其实十分缺爱,才特别渴望兄弟和睦。哪怕明知道成蟜看不起他的出身,他也希望给成蟜一个机会。“惠文王在位的时候,樗里疾、嬴华对内理政,对外领军攻伐,相得益彰,寡人希望成蟜、子婴也能为寡人分忧啊!”
人才的诞生,跟概率有很大的关系。各国王室,人口基数那么大,总会产生一些杰出人物。春秋战国时期,王室公子担任丞相、将军的不少,不少人建立了莫大的功勋。秦国历史上的宗室子弟,杰出人才出了不少,樗里疾留下了传记,嬴华颇有将才,早年白起就是他手下的兵,只是死得太早,没有留下声名而已。
蒙恬想了想终究没有再说什么,嬴政本质上不是一个残暴的君王,或许真的是政治上只有利益,没有良心。后来的嬴政,再没有给予宗室真正的实权,跟成蟜的背叛有很大的关系。自己的兄弟造反,经历过成蟜的叛乱之后,也许嬴政才真正开始蜕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