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朝中(第二更,求支持)
这怎么可能!
张煌言之所以会大惊失色,是因为画上的画着一个人,而那人的相貌他可以说是再熟悉不过——是淮王!
不对!
画上的人看起来比淮王小上几岁。
可是待他看清一旁的字样时,张煌言只觉得的一阵目眩。
张煌言的大惊失色,看在刘以栋的眼中,让他知道了答案,答案已经再清楚不过了。在得知这个答案之后,刘以栋略平静一下呼吸,然后才缓声说道。
“这是先帝潜邸时由画师所绘画像!”
抬头看张煌言,已经知道答案的刘以栋又继续说道。
“在下从未见过淮王,司马亦未见过先帝,而这画像是当年熹宗命宫中画师所绘,上有熹宗私印,先帝将此画赐予家祖,三十余年间,刘家上下不敢有损丝毫,这画像之人与何人相像,司马亦无需告知在下。”
那里还用再说,只看张煌言的表情,就已经知道答案了。
怎么可能会如此之像!
或许张煌言没有见过孝烈皇帝,但是对于朱明忠他并不陌生,不知多少次,他都会想起两人初见面时的一幕,从画像上看,两人至少了七八分相像。难道、难道,这,这是真的!
“世间相貌相似之人何止一二!”
张煌言的反应,倒是在刘以栋的意料之中,他并没有辩解,而是继续说道。
“司马可知道,现在大明看似中兴在既,可实则却是危机四伏,不说其它,四藩虽为忠臣,可又焉能持久,四藩之间虽互有敌友,同样也是矛盾重重,若是有朝一日兵戎相见,亦不足为奇。”
对于刘以栋的这番话,张煌言尽管想要反驳,可是最后却没有说出话来。有些事情是不可能避免的。
“正如现在天下人皆言淮王是毅宗孝烈皇帝之子嗣,估且不论真假,有当年的英宗复位之教训,今上又岂会甘为景泰?”
刘以栋这一句“今上又岂会甘为景泰”,让张煌言的脸色猛然一变,这正是他担心的地方。
“若是朝廷今有天下兵马,或许,诸藩尚不足为惧,可今日之势却是主弱臣强。四藩之兵皆为其藩王一人所招,兵强马壮,训练有素,此为我朝从未有过的事。虽四藩合力助我大明中兴,可是朝廷对此亦是喜惧参办,毕竟主弱臣强,总不是国家幸事!”
张煌言轻轻点了一下头,刘以栋把声音再压低。
“而观今日之四藩,淮王治军严明,且能礼贤下士,天下有识之士咸以为,淮王乃当今扭转乾坤之人物。秦无道,尚有各路诸侯逐鹿中原。今上本就属远藩,若淮王是毅宗子嗣,那这天下亦理应还主,司马以为如何?”
刘以栋这两句轻细得只有张煌言一人听得到的话,却如千钧炸雷,使他整个人为之心惊肉跳。他本想大声斥责一句“狂妄荒谬”,但他看出刘以栋之所以这么说,也只是一片忠心,且又喜爱他的才识过人。对这种有为青年,他优加宽容。张煌言采取回避的态度,并没有直接回答他,而只是说道,
“今日天色已晚,足下不必回书院了,就在我这里留宿一夜如何?”
见司马对此毫无兴趣,亦不便再谈下去。已经打定主意伺机再进言的刘以栋,于是便同意道。
“谢司马美意,今晚晚生便于此住下了。”
说着,他看一眼桌上的画,然后又说道。
“至于这画,先放在司马这里,晚生先告退了!”
在刘以栋告退之后,张煌言的眼睛盯着那画像,一时间心情却是久久难以平静,刘以栋的造访,让他意识到,现在的局势比他想象的更为紧张。
“若是天下人皆以成仁是毅宗之子,若是如此……”
想到刘以栋的那番话,张煌言来回在房间中踱着步子,他来到窗边,往窗外看去,目光投向北方的时候,神情越发的严肃。
“成仁……若是先帝血脉,那……”
尽管内心中为先帝能有血脉存世而高兴,但是作为大明的臣子,张煌言的心底还有一个声音在他的心底回响着。
“今上尚在,朝纲尚在!”
这八个字于他的心底浮现的时候,他的眉头皱的更紧了。
大明自有朝纲在!
无论如何,都不能让这朝纲崩乱!
心有所思,最终,张煌言望着北方却长叹了口气,然后自言自语道。
“成仁,张某虽欠人情,但绝不能因私废公,张某身为大明之兵部尚书,绝不能坐视朝纲不存……”
他这般喃喃自语的时候,想到朝廷现的处境,他的眉头紧锁着,最终他默默的走到了桌边,在提起笔的瞬间,又是重重长叹口气,随后才开始书写起了奏折。
终于,写完奏折之后,张煌言看着纸上的内容,只是无奈摇头长叹,有一瞬间,他甚至想要撕去这奏折,但是最终他却还是咬咬牙,对门外吩咐道。
“来人……”
在即将递出那份奏折的时候,张煌言的手还是忍不住一颤,他知道这封奏折递出之后,将会发生什么,不仅仅只是意味着他与朱明忠的决裂,同样也意味着……
“八百里加急,送往朝廷!”
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张煌言的脑海中又一次浮现出了方才刘以栋的那句话“今上又岂会甘为景泰”。
“若是今上意欲加害你的话,张某纵是拼了性命,亦会保全你的!”
摇头轻叹着,张煌言自言自语道。
“但愿,你能理解张某吧!”
在道出这句话之后,起身离开书房时,张煌言整个人都显得有些落寂,他就像是受到从未曾有过的打击似的,神情极为低落,而更多的却是自责。
“予生则中华兮死则大明,寸丹为重兮七尺为轻。予之浩气兮化为雷霆,予之精神兮变为日星……”
终于,在念出这几句残句之后,张煌言的目中闪过一道泪光,尽管他强抑着那泪水,但终究,那泪水还是流了下来……
朝中,静悄悄的,谁都没有说话,尽管文臣武将数十位,都站在殿中,但是却没有任何人说话,所有人都垂着头,这宫殿之中静悄悄的,只能听到内官在读着奏折时的声音。
“……今日天下初定,清虏远循关外,朝廷再无长处万年之理,臣以为为大明江山计,朝廷理应从速还朝京师……”
张煌言的奏折被内官读出的时候,所有的文臣都选择了沉默,尽管大家选择了沉默,可是他们的神情却显得有些激动。
终于!
有人站出来说句公道话了!
一直以来,对于他们来说,尽管知道朝廷偏安海外并不是长久之计,可是却几乎从没有人主动提及,一来是因为顾忌淮王态度,二来是因为无论是收复京城的李子渊,亦或是克复南京的郑家,都没有表态,他们不表态,朝廷即便是要走,又能往那里去?
总不能去南昌吧!
其实,若是能去南昌自然是再好不过,毕竟主持江西的是张煌言,他是大明的忠臣!朝廷于他那里自然无需担心安全问题。
可张煌言同样也没有说!
为什么在这个问题上大家都选择了沉默了,是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当提到朝廷的问题时,往往就意味着必须要与淮王发生正面冲突,淮王会同意朝廷离开其治下吗?
尽管没有人说,但是所有人都在等待着时机,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淮王貌似先帝的消息传了过来,一时间,朝廷上下无不是一片哗然,最让人担心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估且不问这个消息是真是假,但可以肯定的是,皇上在万年呆一天,就多一天的危险,这种“貌似”很有可能导致双方的本就不值一提的信任,在这个时候彻底的瓦解了。
即便是原本坚持相信淮王是忠臣的人,这个时候也开始担心起皇上的安危了,毕竟,这个“貌似”等于是在告诉世人,相比于今上,淮王才是大明真正的正统,尽管并不知道,这个消息的真假,但谁又会在乎呢?万一这正是朱明忠费尽心机所要达成的目的,到时候,今上怎么办?
今上的性命,朝廷的安危,都在朱明忠的一念之间,这怎么能不让人担心!
担心着自身的性命,忧心着今上的安危。就在众人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张煌言的奏折来了。
还驾京师!
对于皇上和朝廷来说,这是再好不过的选择。
可问题是,淮王会同意吗?
偶尔的人们会把目光投向万年府知府,尽管他位于殿中最后一排,可人们知道,他是淮王在万年的代表,他会说什么?
在众人的注视中,郑侠如只是一言不发的站在那里,表面上看似冷静的他,心里却已经掀起了轩然大波,这……张苍水就是这么回报大王的吗?
难道他就不知道,若是今上回到京师的话,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放过大王的!当年景泰帝的教训,谁会不记得,现在谁还可能去犯同样的错误?
同意朝廷还驾京师,这岂不就等于纵虎归山!
张煌言之所以会大惊失色,是因为画上的画着一个人,而那人的相貌他可以说是再熟悉不过——是淮王!
不对!
画上的人看起来比淮王小上几岁。
可是待他看清一旁的字样时,张煌言只觉得的一阵目眩。
张煌言的大惊失色,看在刘以栋的眼中,让他知道了答案,答案已经再清楚不过了。在得知这个答案之后,刘以栋略平静一下呼吸,然后才缓声说道。
“这是先帝潜邸时由画师所绘画像!”
抬头看张煌言,已经知道答案的刘以栋又继续说道。
“在下从未见过淮王,司马亦未见过先帝,而这画像是当年熹宗命宫中画师所绘,上有熹宗私印,先帝将此画赐予家祖,三十余年间,刘家上下不敢有损丝毫,这画像之人与何人相像,司马亦无需告知在下。”
那里还用再说,只看张煌言的表情,就已经知道答案了。
怎么可能会如此之像!
或许张煌言没有见过孝烈皇帝,但是对于朱明忠他并不陌生,不知多少次,他都会想起两人初见面时的一幕,从画像上看,两人至少了七八分相像。难道、难道,这,这是真的!
“世间相貌相似之人何止一二!”
张煌言的反应,倒是在刘以栋的意料之中,他并没有辩解,而是继续说道。
“司马可知道,现在大明看似中兴在既,可实则却是危机四伏,不说其它,四藩虽为忠臣,可又焉能持久,四藩之间虽互有敌友,同样也是矛盾重重,若是有朝一日兵戎相见,亦不足为奇。”
对于刘以栋的这番话,张煌言尽管想要反驳,可是最后却没有说出话来。有些事情是不可能避免的。
“正如现在天下人皆言淮王是毅宗孝烈皇帝之子嗣,估且不论真假,有当年的英宗复位之教训,今上又岂会甘为景泰?”
刘以栋这一句“今上又岂会甘为景泰”,让张煌言的脸色猛然一变,这正是他担心的地方。
“若是朝廷今有天下兵马,或许,诸藩尚不足为惧,可今日之势却是主弱臣强。四藩之兵皆为其藩王一人所招,兵强马壮,训练有素,此为我朝从未有过的事。虽四藩合力助我大明中兴,可是朝廷对此亦是喜惧参办,毕竟主弱臣强,总不是国家幸事!”
张煌言轻轻点了一下头,刘以栋把声音再压低。
“而观今日之四藩,淮王治军严明,且能礼贤下士,天下有识之士咸以为,淮王乃当今扭转乾坤之人物。秦无道,尚有各路诸侯逐鹿中原。今上本就属远藩,若淮王是毅宗子嗣,那这天下亦理应还主,司马以为如何?”
刘以栋这两句轻细得只有张煌言一人听得到的话,却如千钧炸雷,使他整个人为之心惊肉跳。他本想大声斥责一句“狂妄荒谬”,但他看出刘以栋之所以这么说,也只是一片忠心,且又喜爱他的才识过人。对这种有为青年,他优加宽容。张煌言采取回避的态度,并没有直接回答他,而只是说道,
“今日天色已晚,足下不必回书院了,就在我这里留宿一夜如何?”
见司马对此毫无兴趣,亦不便再谈下去。已经打定主意伺机再进言的刘以栋,于是便同意道。
“谢司马美意,今晚晚生便于此住下了。”
说着,他看一眼桌上的画,然后又说道。
“至于这画,先放在司马这里,晚生先告退了!”
在刘以栋告退之后,张煌言的眼睛盯着那画像,一时间心情却是久久难以平静,刘以栋的造访,让他意识到,现在的局势比他想象的更为紧张。
“若是天下人皆以成仁是毅宗之子,若是如此……”
想到刘以栋的那番话,张煌言来回在房间中踱着步子,他来到窗边,往窗外看去,目光投向北方的时候,神情越发的严肃。
“成仁……若是先帝血脉,那……”
尽管内心中为先帝能有血脉存世而高兴,但是作为大明的臣子,张煌言的心底还有一个声音在他的心底回响着。
“今上尚在,朝纲尚在!”
这八个字于他的心底浮现的时候,他的眉头皱的更紧了。
大明自有朝纲在!
无论如何,都不能让这朝纲崩乱!
心有所思,最终,张煌言望着北方却长叹了口气,然后自言自语道。
“成仁,张某虽欠人情,但绝不能因私废公,张某身为大明之兵部尚书,绝不能坐视朝纲不存……”
他这般喃喃自语的时候,想到朝廷现的处境,他的眉头紧锁着,最终他默默的走到了桌边,在提起笔的瞬间,又是重重长叹口气,随后才开始书写起了奏折。
终于,写完奏折之后,张煌言看着纸上的内容,只是无奈摇头长叹,有一瞬间,他甚至想要撕去这奏折,但是最终他却还是咬咬牙,对门外吩咐道。
“来人……”
在即将递出那份奏折的时候,张煌言的手还是忍不住一颤,他知道这封奏折递出之后,将会发生什么,不仅仅只是意味着他与朱明忠的决裂,同样也意味着……
“八百里加急,送往朝廷!”
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张煌言的脑海中又一次浮现出了方才刘以栋的那句话“今上又岂会甘为景泰”。
“若是今上意欲加害你的话,张某纵是拼了性命,亦会保全你的!”
摇头轻叹着,张煌言自言自语道。
“但愿,你能理解张某吧!”
在道出这句话之后,起身离开书房时,张煌言整个人都显得有些落寂,他就像是受到从未曾有过的打击似的,神情极为低落,而更多的却是自责。
“予生则中华兮死则大明,寸丹为重兮七尺为轻。予之浩气兮化为雷霆,予之精神兮变为日星……”
终于,在念出这几句残句之后,张煌言的目中闪过一道泪光,尽管他强抑着那泪水,但终究,那泪水还是流了下来……
朝中,静悄悄的,谁都没有说话,尽管文臣武将数十位,都站在殿中,但是却没有任何人说话,所有人都垂着头,这宫殿之中静悄悄的,只能听到内官在读着奏折时的声音。
“……今日天下初定,清虏远循关外,朝廷再无长处万年之理,臣以为为大明江山计,朝廷理应从速还朝京师……”
张煌言的奏折被内官读出的时候,所有的文臣都选择了沉默,尽管大家选择了沉默,可是他们的神情却显得有些激动。
终于!
有人站出来说句公道话了!
一直以来,对于他们来说,尽管知道朝廷偏安海外并不是长久之计,可是却几乎从没有人主动提及,一来是因为顾忌淮王态度,二来是因为无论是收复京城的李子渊,亦或是克复南京的郑家,都没有表态,他们不表态,朝廷即便是要走,又能往那里去?
总不能去南昌吧!
其实,若是能去南昌自然是再好不过,毕竟主持江西的是张煌言,他是大明的忠臣!朝廷于他那里自然无需担心安全问题。
可张煌言同样也没有说!
为什么在这个问题上大家都选择了沉默了,是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当提到朝廷的问题时,往往就意味着必须要与淮王发生正面冲突,淮王会同意朝廷离开其治下吗?
尽管没有人说,但是所有人都在等待着时机,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淮王貌似先帝的消息传了过来,一时间,朝廷上下无不是一片哗然,最让人担心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估且不问这个消息是真是假,但可以肯定的是,皇上在万年呆一天,就多一天的危险,这种“貌似”很有可能导致双方的本就不值一提的信任,在这个时候彻底的瓦解了。
即便是原本坚持相信淮王是忠臣的人,这个时候也开始担心起皇上的安危了,毕竟,这个“貌似”等于是在告诉世人,相比于今上,淮王才是大明真正的正统,尽管并不知道,这个消息的真假,但谁又会在乎呢?万一这正是朱明忠费尽心机所要达成的目的,到时候,今上怎么办?
今上的性命,朝廷的安危,都在朱明忠的一念之间,这怎么能不让人担心!
担心着自身的性命,忧心着今上的安危。就在众人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张煌言的奏折来了。
还驾京师!
对于皇上和朝廷来说,这是再好不过的选择。
可问题是,淮王会同意吗?
偶尔的人们会把目光投向万年府知府,尽管他位于殿中最后一排,可人们知道,他是淮王在万年的代表,他会说什么?
在众人的注视中,郑侠如只是一言不发的站在那里,表面上看似冷静的他,心里却已经掀起了轩然大波,这……张苍水就是这么回报大王的吗?
难道他就不知道,若是今上回到京师的话,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放过大王的!当年景泰帝的教训,谁会不记得,现在谁还可能去犯同样的错误?
同意朝廷还驾京师,这岂不就等于纵虎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