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四十、祸不单行
再说楚国这边,自王翦率大军出大梁之际,楚国就已经知道,并且已经开始集结人马,在魏国背后捅其一刀。
可楚王昌平君却想着让秦国派出使臣前来求救,自己方才出兵,好卖秦国一个人情。
可左等右等之下,半个多月过去了,仍旧没有听到过关于秦国使臣的哪怕一丝消息。
令尹项燕便对昌平君说道:“大王,以臣看来,秦国的使臣极有可能再次被魏国扣押。”
“哦?”昌平君疑惑的看向项燕。
项燕解释道:“大王难道忘了上次秦国上大夫姚贾之事?”
经项燕这么一说,昌平君方才醒悟过来,而后对项燕说道:“按照令尹的意思,是现在就要出兵伐魏?”
“正是!”项燕点了点头:“眼下魏国五十万大军只怕已经到了河西。一旦秦国不支,那么我军再向出兵就为时已晚了。”
昌平君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可在寡人看来,秦国的国力似乎没有那么弱才是。再说,如果魏国能和秦国耗上一段时日,对我楚国不是有利无害吗?”
项燕却道:“大王所想固然不错,但大王不要忘了,现在的秦国早已不是当年的秦国,再加上魏国在兵力上占据绝对优势,又有王翦为主将,臣以为此战秦国必败无疑。一旦魏国灭了秦国,无论我楚国是否出兵,魏国的下一个目标必定是楚国无疑。大王,为了楚国,还请大王即刻下令出兵才是。”
见项燕如此说,昌平君这才点头道:“就按令尹的意思,寡人现在就封令尹为大将军,领兵三十万渡江北上,伐魏!”
“末将得令!”
得到昌平君的命令之后,项燕当即便飞奔出宫,而后又骑快马前往楚都城外的军营,调集大军北上,渡江伐魏。
大梁城内,庞癝向范增问道:“广陵一代的居民可曾全部撤退?”
范增回道:“相邦放心,广陵城附近的居民早已撤至寿春附近。且按照相邦的意思,我军现在子啊广陵一代已经没有一兵一卒,都撤至了昭关那里。”
庞癝这才放心的点了点头,而后又道:“为了以防万一,寿春一点的所用军民也要做好随时撤至淮水北岸的准备。”
“难道?”范增惊讶道:“难道相邦觉得凭借昭关天险,我军无法抵抗楚军?”
庞癝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昭关虽然是天险,可楚军毕竟势大,再加上主将项燕又是沙场老将,我军还是做好以防万一的准备才是。”
“相邦所言有理!”尉缭很赞同庞癝的观点,“我军在昭关只有三万兵马,且主将才能也只是中人之姿,如无意外,昭关必被楚国所破。”
“老夫现在只希望王翦能够尽快平定秦国才是!”庞癝心中也有几分担忧。虽然此番庞癝早已料到楚国定会出兵,并且早已做好了相关部署,可心中仍旧惴惴不安。
尉缭却笑道:“相邦这是关心则乱,此番楚国虽出兵三十万,可淮南之地有几千里之广,即便主将是项燕,只怕没有三五个月的时间,是拿不下淮南的。且即便项燕到达了寿春城下,可到时候也是樯橹之末了。正所谓樯橹之末,势不能穿稿撸,想来楚国大军也就到寿春为止了。”
“而且!”顿了顿,尉缭又说道:“而且三五个的时间里,我军定能一举灭秦,到那个时候,楚军听到消息之后自然会不战而退。”
听了尉缭的话,庞癝这才释然。
也是,这本是早已算计好的事情。
再说,如果王翦能在河西打得顺利一些的话,只怕楚军到不了寿春,秦国就已经被灭了。
再说王翦,在魏军突破了洛水防线之后,王翦便命刚刚被提拔为将领不久的靳歙帅十万人马渡过渭水,从渭水南岸进攻秦国的武成、郑县等地。
且不说无论武成还是郑县,都是人口不到五千人的小县城,且还兵力空虚,无人守备,只耗费了三天的功夫,靳歙便拿下了这两座县城,而后又挥师西进,直扑骊山北侧的芷阳。
芷阳原本也是一座小县城,可就是这么一座小县城,距离咸阳却不过三十余里的距离。
当魏军突然到达芷阳城下的消息传至咸阳,咸阳城内的一众秦国文武大臣登时便慌了。
其中不少人前往王宫劝谏秦王嬴政前往雍城巡狩。
祸不单行的是,刚刚听到这个消息的秦国大臣还未彻底消化完,西面又传来了噩耗:魏将张耳率兵五万,攻占了关中通往陇西的陈仓关。
陈仓关距离雍城也不过五十余里的距离,只要派出一支轻骑兵,张耳旦夕间便能到达雍城城下。
听到这个消息,嬴政心中也是慌的一匹,急忙喊李斯等人前来商议。
李斯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想了想说道:“大王切勿自乱阵脚,张耳之兵不过五万人马,还要防范我陇西之兵,故而微臣猜测,如果张耳想要进攻雍城,最多只能调动三万人马。而雍城乃是坚城,其内足有万余人马驻守,故而短时间内,张耳根本就攻占不了雍城。为今之计,大王应当速速迁都雍城,而后令蒙恬从重泉撤兵,以护大王周全。而后再从雍城向西北进发,开拓河西走廊,以备不时之需。”
虽这么说,但李斯的意见很明确:现在关中已经无法保住,且以雍城的钱粮,也无法养活这么多军队,故而,秦国的下一步出路,就只能迁往河西走廊了。
嬴政明白李斯话里的意思。不止嬴政明白,一众文武大臣也都明白。
可除了嬴政本人,这些文武大臣大都不愿意迁往河西走廊。
数百年来,这些秦国的权贵早已忘记了他们的现在一路披荆斩棘,才有了之前大秦的如日中天。
现在,这些权贵心中所想,无非是享乐度日。
毕竟即便秦国灭亡,以他们这些大臣的身家,也足可以做一个富家翁。
至于忠君爱国?还是歇歇吧!
有这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当然,也有人不愿看到秦国就此灭亡,故而十分支持李斯的意见。
可相比反对之人,支持之人就显得寥寥无几了。
可楚王昌平君却想着让秦国派出使臣前来求救,自己方才出兵,好卖秦国一个人情。
可左等右等之下,半个多月过去了,仍旧没有听到过关于秦国使臣的哪怕一丝消息。
令尹项燕便对昌平君说道:“大王,以臣看来,秦国的使臣极有可能再次被魏国扣押。”
“哦?”昌平君疑惑的看向项燕。
项燕解释道:“大王难道忘了上次秦国上大夫姚贾之事?”
经项燕这么一说,昌平君方才醒悟过来,而后对项燕说道:“按照令尹的意思,是现在就要出兵伐魏?”
“正是!”项燕点了点头:“眼下魏国五十万大军只怕已经到了河西。一旦秦国不支,那么我军再向出兵就为时已晚了。”
昌平君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可在寡人看来,秦国的国力似乎没有那么弱才是。再说,如果魏国能和秦国耗上一段时日,对我楚国不是有利无害吗?”
项燕却道:“大王所想固然不错,但大王不要忘了,现在的秦国早已不是当年的秦国,再加上魏国在兵力上占据绝对优势,又有王翦为主将,臣以为此战秦国必败无疑。一旦魏国灭了秦国,无论我楚国是否出兵,魏国的下一个目标必定是楚国无疑。大王,为了楚国,还请大王即刻下令出兵才是。”
见项燕如此说,昌平君这才点头道:“就按令尹的意思,寡人现在就封令尹为大将军,领兵三十万渡江北上,伐魏!”
“末将得令!”
得到昌平君的命令之后,项燕当即便飞奔出宫,而后又骑快马前往楚都城外的军营,调集大军北上,渡江伐魏。
大梁城内,庞癝向范增问道:“广陵一代的居民可曾全部撤退?”
范增回道:“相邦放心,广陵城附近的居民早已撤至寿春附近。且按照相邦的意思,我军现在子啊广陵一代已经没有一兵一卒,都撤至了昭关那里。”
庞癝这才放心的点了点头,而后又道:“为了以防万一,寿春一点的所用军民也要做好随时撤至淮水北岸的准备。”
“难道?”范增惊讶道:“难道相邦觉得凭借昭关天险,我军无法抵抗楚军?”
庞癝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昭关虽然是天险,可楚军毕竟势大,再加上主将项燕又是沙场老将,我军还是做好以防万一的准备才是。”
“相邦所言有理!”尉缭很赞同庞癝的观点,“我军在昭关只有三万兵马,且主将才能也只是中人之姿,如无意外,昭关必被楚国所破。”
“老夫现在只希望王翦能够尽快平定秦国才是!”庞癝心中也有几分担忧。虽然此番庞癝早已料到楚国定会出兵,并且早已做好了相关部署,可心中仍旧惴惴不安。
尉缭却笑道:“相邦这是关心则乱,此番楚国虽出兵三十万,可淮南之地有几千里之广,即便主将是项燕,只怕没有三五个月的时间,是拿不下淮南的。且即便项燕到达了寿春城下,可到时候也是樯橹之末了。正所谓樯橹之末,势不能穿稿撸,想来楚国大军也就到寿春为止了。”
“而且!”顿了顿,尉缭又说道:“而且三五个的时间里,我军定能一举灭秦,到那个时候,楚军听到消息之后自然会不战而退。”
听了尉缭的话,庞癝这才释然。
也是,这本是早已算计好的事情。
再说,如果王翦能在河西打得顺利一些的话,只怕楚军到不了寿春,秦国就已经被灭了。
再说王翦,在魏军突破了洛水防线之后,王翦便命刚刚被提拔为将领不久的靳歙帅十万人马渡过渭水,从渭水南岸进攻秦国的武成、郑县等地。
且不说无论武成还是郑县,都是人口不到五千人的小县城,且还兵力空虚,无人守备,只耗费了三天的功夫,靳歙便拿下了这两座县城,而后又挥师西进,直扑骊山北侧的芷阳。
芷阳原本也是一座小县城,可就是这么一座小县城,距离咸阳却不过三十余里的距离。
当魏军突然到达芷阳城下的消息传至咸阳,咸阳城内的一众秦国文武大臣登时便慌了。
其中不少人前往王宫劝谏秦王嬴政前往雍城巡狩。
祸不单行的是,刚刚听到这个消息的秦国大臣还未彻底消化完,西面又传来了噩耗:魏将张耳率兵五万,攻占了关中通往陇西的陈仓关。
陈仓关距离雍城也不过五十余里的距离,只要派出一支轻骑兵,张耳旦夕间便能到达雍城城下。
听到这个消息,嬴政心中也是慌的一匹,急忙喊李斯等人前来商议。
李斯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想了想说道:“大王切勿自乱阵脚,张耳之兵不过五万人马,还要防范我陇西之兵,故而微臣猜测,如果张耳想要进攻雍城,最多只能调动三万人马。而雍城乃是坚城,其内足有万余人马驻守,故而短时间内,张耳根本就攻占不了雍城。为今之计,大王应当速速迁都雍城,而后令蒙恬从重泉撤兵,以护大王周全。而后再从雍城向西北进发,开拓河西走廊,以备不时之需。”
虽这么说,但李斯的意见很明确:现在关中已经无法保住,且以雍城的钱粮,也无法养活这么多军队,故而,秦国的下一步出路,就只能迁往河西走廊了。
嬴政明白李斯话里的意思。不止嬴政明白,一众文武大臣也都明白。
可除了嬴政本人,这些文武大臣大都不愿意迁往河西走廊。
数百年来,这些秦国的权贵早已忘记了他们的现在一路披荆斩棘,才有了之前大秦的如日中天。
现在,这些权贵心中所想,无非是享乐度日。
毕竟即便秦国灭亡,以他们这些大臣的身家,也足可以做一个富家翁。
至于忠君爱国?还是歇歇吧!
有这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当然,也有人不愿看到秦国就此灭亡,故而十分支持李斯的意见。
可相比反对之人,支持之人就显得寥寥无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