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搬石砸脚
所以曲福城有事要见太子,他是不能怠慢的。请大家搜索(品#书¥网)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只能循着规矩先审问一番,再去帮忙通传。
“魏大人见谅,这些话不能对外人说,只能对太子殿下一个人说。”
“曲大人,你这可让本官好生为难啊……你若没有极重要的事,本官如何能为你通传?”
“晨光之下藏金山,飞龙在天未可见。”曲福城吟了一句诗,神秘道:“大人只管这样和太子殿下说,殿下自然知道事情的重要,自然会过来。劳烦大人。”
魏东启沉吟片刻,点头道:“好吧,本官帮你去通传。”
“罪犯多谢大人。”曲福城施礼道。
魏东启点点头,让狱卒带着曲福城回牢房了。
“晨光之下藏金山,飞龙在天未可见……这是什么意思。”魏东启直犯嘀咕。
既然已经答应通传,便也不敢怠慢。记着这句话,往太子府去了。
太子听了魏东启的话,笑道:“没想到曲大人还挺有文采的……好,本宫知道了,这就去请示了父皇,看看父皇的意思。”
“这……”魏东启低声提醒道,“殿下,还是莫要让陛下知道吧?瞧曲福城的意思,这好像是一件极隐秘的事儿呢,说是只能和殿下一人说。”
“别听他胡诌”,太子随意笑道,“如今他可是刑部大牢里的死囚,本宫若是不知会父皇,私下去见他,让人抓住了把柄,岂不是犯了大错?”
“老魏呀……”太子拍了拍魏东启的肩膀,很感念地说道,“你这般为本宫着想,本宫着实感激啊……”
“微臣惶恐。为太子殿下着想,是微臣的本分。”魏东启忙躬身道。
太子叹道:“本宫身边儿的这些人哪,办事的好坏、对本宫的尽心与否、到底是效忠本宫还是效忠别人,本宫心里都有数儿。老魏,你是个可用之人,本宫以后,少不了要仰仗你哪!”
“殿下有何吩咐,尽管交代下来便是。微臣一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魏东启道。
太子笑道:“好,有魏大人这句话,本宫就放心啦。没什么事儿魏大人先去忙吧,本宫这就进宫去。”
“是。”魏东启应了一声儿,带着满心的狐疑退下了。
太子今儿这是怎么了?怎么忽然这么宽和这么敬他了?之前可都是有事儿说事儿,一句废话、一句关怀都不多说的,更别说这些感念之语了。
魏东启起先觉得诧异,但是在回刑部的途中,细细想着太子的话,便察觉出了端倪。
太子说的什么……到底是效忠本宫还是效忠别人……是什么意思?随后又说了他是可用之人,以后少不了仰仗他……这意思,怎么好像是要和镇国公府分家,自己单干似的?
如果太子的意图在此,这么说,可就是在提醒他了。先提前和他说一说,好让他有足够的时间考虑。以便到了真招儿之时,能迅速做出选择来,别拖拉着时间。
太子借着这机会提点魏东启一番,到并不在意魏东启的反应,毕竟现在还没到真需要单独用到他的时候呢。
如今当务之急,是怎么把调查老三的这件事儿办得漂亮。
到御书房求见皇上,将曲福城在牢房里的反应,和让魏东启转达给他的话,都和皇上说了。好像他原本和曲福城就不相干似的。
“晨光之下藏金山,飞龙在天未可知……”皇上沉吟了一下这句诗,一时也没明白过来是什么意思。
太子趁机诧异道:“父皇,您说……曲大人这诗意指什么?儿臣听着怎么这么糊涂呢?可别是他随口说了什么,故意引得儿臣去见他,又要耍什么花招。”
皇上靠在龙椅上,随意笑道:“人都在监牢里了,能耍什么花招儿?不如你去看看,看看他到底有什么话要说。”
“是。那儿臣这就过去,回头儿回来禀报父皇。”太子道。
皇上笑笑,摆摆手,示意太子退下。
太子退下后,皇上的笑容却敛住了,沉沉盯着御书房中的某一点……曲福城事先咬准了麟儿,此时又说有重要的事情要见他,而且麟儿还特意进宫来禀报,以防惹上麻烦似的。这事儿,可有趣得很呢……只看麟儿带回来的是什么消息了。
禀报了皇上,太子再去刑部大牢就放心多了。这可是父皇让他来的,不拘他带回的是什么消息,那都是他听从父皇的命令,可不是他自己的算计。就算父皇非想从他身上挑毛病,也挑不出什么来。
到了刑部,在刑部衙门私下里提审了曲福城。自然是他两人的私下交谈。一是因为曲福城说这事是机密,只能和太子一人说,二是也没人敢在太子身边儿听什么,那样不是等同于监视太子吗?谁也没有这个胆子。
太子让曲福城将他拿出的小册子都抄了一遍,将自己带来的那册子放在怀里揣好了,将曲福城抄好的一长卷儿卷起来拿在手里。又低声嘱咐了曲福城几句,便皱眉离了刑部衙门的后堂。
在自己的马车里,将自己带来的那个小册子给烧了,只带着曲福城抄写的东西进宫去。
一脸凝重地进了御书房,给皇上施了礼。皇上让他起身之后,没问他,他便不吭声儿。
皇上见太子皱眉不语,便靠在龙椅上问道:“曲福城怎么说?”
太子支吾道:“曲福城说的,倒真是一件大事儿……只是儿臣不知道该怎么说起。一是儿臣不确定他说的是真是假;二是,儿臣觉得这件事情,不应该由儿臣来说。只是即便不知道这件事情的真假,儿臣也不可能亲自去查。想着这事情到底非同小可,就算儿臣不愿意在父皇面前卖弄什么,却也不得不说。到底如何处置,该让父皇亲自定夺。”
“你说。”皇上只简单地说了这两个字,对太子的这一番支吾,完全没听进去似的。
太子也不罗嗦,痛快地应了一声“是”,便说道:“儿臣在刑部衙门的后堂召见了曲福城,问他到底是什么事儿。曲福城想来是决心已定,说得相当痛快。说……说他知道三弟的一些底细。”
太子略抬眼看了皇上一眼,见皇上神色如常,便继续道:“曲福城说,他知道三弟在外面有一些产业,而且这些产业每年都有一笔不菲的收入。他觉得,这些产业里头,一定有什么猫腻儿。但因为他此时人已经在监牢中了,也查不出到底是什么猫腻儿来,便告诉给儿臣。”
“儿臣估摸着,曲福城是觉得,三弟让他陷害儿臣,儿臣心里一定对三弟恨之入骨,知道了这些事,一定会立刻去查,然后到父皇面前来揭发三弟。这样一来,三弟受到父皇的责罚,他也算报了仇……他自己和儿臣说,说三弟利用他之后,就想要借王法的手除掉他,不打算为他报仇了,他很恨三弟,要给三弟个教训。”
太子一声很轻蔑的冷笑,说道:“小人惯常爱以小人之心来度人,他自己是个睚眦必报的小人,便以为儿臣也是如此。儿臣虽说对三弟的做法颇有微词,但却也不至于在背后搞小动作报复。曲福城这算盘是打错了。只不过……他说的事情,的确让儿臣震惊……”
顿了顿,略抬眼看了看皇上的反应。发现父皇仍旧是仔细听着的样子,便继续道:“所以儿臣就问他,他是怎么知道这些的,而且是否能确定他的所言非虚。曲福城便说……其实三弟和蔡大人交好只是假象,自从前年巡视三淮时起,他就已经开始为三弟做事了。只不过一直是在暗处,从未拿到明面儿上来。明天儿上,三弟为了避嫌,总是表现出很瞧不上他的样子……”
“儿臣细细回想一番,发现在三淮的时候,三弟对曲大人的态度的确不怎样,只是当时并未放在心上。如今想来,三弟待人向来宽和,怎的偏偏对曲大人这么过分?若非是刻意为之,怎会如此?”
太子故意顿了下,好像是察觉到自己说错了话似的,忙收回话头儿,继续道:“曲福城说,三弟有让他帮忙解决过一件生意上的事儿。当时他便留了个心眼儿,顺藤摸瓜,将这些都查了出来,以备不时之需。他所查出来的这些,实打实的真,绝无半分虚假。说是愿以项上人头担保。”
“所以……儿臣便仔细听他说了一会儿。觉得实在事关重大,便让他将所言之事全部写下来,以便给父皇过目。”
太子说完,便将手中的一卷纸递给了皇上。随后便退到一边,不言语了,等着皇上做定夺。
为的,就是要做出不愿意掺合此事、却又不得不搀和的为难样子。该说的都说了,这是他的不得已;除了该交代的事情之外,他一并不管不问,这是作为一个兄长,对弟弟的关怀和胸襟。
皇上仔细地看着太子呈上来的东西,渐渐,眉头紧锁……
“魏大人见谅,这些话不能对外人说,只能对太子殿下一个人说。”
“曲大人,你这可让本官好生为难啊……你若没有极重要的事,本官如何能为你通传?”
“晨光之下藏金山,飞龙在天未可见。”曲福城吟了一句诗,神秘道:“大人只管这样和太子殿下说,殿下自然知道事情的重要,自然会过来。劳烦大人。”
魏东启沉吟片刻,点头道:“好吧,本官帮你去通传。”
“罪犯多谢大人。”曲福城施礼道。
魏东启点点头,让狱卒带着曲福城回牢房了。
“晨光之下藏金山,飞龙在天未可见……这是什么意思。”魏东启直犯嘀咕。
既然已经答应通传,便也不敢怠慢。记着这句话,往太子府去了。
太子听了魏东启的话,笑道:“没想到曲大人还挺有文采的……好,本宫知道了,这就去请示了父皇,看看父皇的意思。”
“这……”魏东启低声提醒道,“殿下,还是莫要让陛下知道吧?瞧曲福城的意思,这好像是一件极隐秘的事儿呢,说是只能和殿下一人说。”
“别听他胡诌”,太子随意笑道,“如今他可是刑部大牢里的死囚,本宫若是不知会父皇,私下去见他,让人抓住了把柄,岂不是犯了大错?”
“老魏呀……”太子拍了拍魏东启的肩膀,很感念地说道,“你这般为本宫着想,本宫着实感激啊……”
“微臣惶恐。为太子殿下着想,是微臣的本分。”魏东启忙躬身道。
太子叹道:“本宫身边儿的这些人哪,办事的好坏、对本宫的尽心与否、到底是效忠本宫还是效忠别人,本宫心里都有数儿。老魏,你是个可用之人,本宫以后,少不了要仰仗你哪!”
“殿下有何吩咐,尽管交代下来便是。微臣一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魏东启道。
太子笑道:“好,有魏大人这句话,本宫就放心啦。没什么事儿魏大人先去忙吧,本宫这就进宫去。”
“是。”魏东启应了一声儿,带着满心的狐疑退下了。
太子今儿这是怎么了?怎么忽然这么宽和这么敬他了?之前可都是有事儿说事儿,一句废话、一句关怀都不多说的,更别说这些感念之语了。
魏东启起先觉得诧异,但是在回刑部的途中,细细想着太子的话,便察觉出了端倪。
太子说的什么……到底是效忠本宫还是效忠别人……是什么意思?随后又说了他是可用之人,以后少不了仰仗他……这意思,怎么好像是要和镇国公府分家,自己单干似的?
如果太子的意图在此,这么说,可就是在提醒他了。先提前和他说一说,好让他有足够的时间考虑。以便到了真招儿之时,能迅速做出选择来,别拖拉着时间。
太子借着这机会提点魏东启一番,到并不在意魏东启的反应,毕竟现在还没到真需要单独用到他的时候呢。
如今当务之急,是怎么把调查老三的这件事儿办得漂亮。
到御书房求见皇上,将曲福城在牢房里的反应,和让魏东启转达给他的话,都和皇上说了。好像他原本和曲福城就不相干似的。
“晨光之下藏金山,飞龙在天未可知……”皇上沉吟了一下这句诗,一时也没明白过来是什么意思。
太子趁机诧异道:“父皇,您说……曲大人这诗意指什么?儿臣听着怎么这么糊涂呢?可别是他随口说了什么,故意引得儿臣去见他,又要耍什么花招。”
皇上靠在龙椅上,随意笑道:“人都在监牢里了,能耍什么花招儿?不如你去看看,看看他到底有什么话要说。”
“是。那儿臣这就过去,回头儿回来禀报父皇。”太子道。
皇上笑笑,摆摆手,示意太子退下。
太子退下后,皇上的笑容却敛住了,沉沉盯着御书房中的某一点……曲福城事先咬准了麟儿,此时又说有重要的事情要见他,而且麟儿还特意进宫来禀报,以防惹上麻烦似的。这事儿,可有趣得很呢……只看麟儿带回来的是什么消息了。
禀报了皇上,太子再去刑部大牢就放心多了。这可是父皇让他来的,不拘他带回的是什么消息,那都是他听从父皇的命令,可不是他自己的算计。就算父皇非想从他身上挑毛病,也挑不出什么来。
到了刑部,在刑部衙门私下里提审了曲福城。自然是他两人的私下交谈。一是因为曲福城说这事是机密,只能和太子一人说,二是也没人敢在太子身边儿听什么,那样不是等同于监视太子吗?谁也没有这个胆子。
太子让曲福城将他拿出的小册子都抄了一遍,将自己带来的那册子放在怀里揣好了,将曲福城抄好的一长卷儿卷起来拿在手里。又低声嘱咐了曲福城几句,便皱眉离了刑部衙门的后堂。
在自己的马车里,将自己带来的那个小册子给烧了,只带着曲福城抄写的东西进宫去。
一脸凝重地进了御书房,给皇上施了礼。皇上让他起身之后,没问他,他便不吭声儿。
皇上见太子皱眉不语,便靠在龙椅上问道:“曲福城怎么说?”
太子支吾道:“曲福城说的,倒真是一件大事儿……只是儿臣不知道该怎么说起。一是儿臣不确定他说的是真是假;二是,儿臣觉得这件事情,不应该由儿臣来说。只是即便不知道这件事情的真假,儿臣也不可能亲自去查。想着这事情到底非同小可,就算儿臣不愿意在父皇面前卖弄什么,却也不得不说。到底如何处置,该让父皇亲自定夺。”
“你说。”皇上只简单地说了这两个字,对太子的这一番支吾,完全没听进去似的。
太子也不罗嗦,痛快地应了一声“是”,便说道:“儿臣在刑部衙门的后堂召见了曲福城,问他到底是什么事儿。曲福城想来是决心已定,说得相当痛快。说……说他知道三弟的一些底细。”
太子略抬眼看了皇上一眼,见皇上神色如常,便继续道:“曲福城说,他知道三弟在外面有一些产业,而且这些产业每年都有一笔不菲的收入。他觉得,这些产业里头,一定有什么猫腻儿。但因为他此时人已经在监牢中了,也查不出到底是什么猫腻儿来,便告诉给儿臣。”
“儿臣估摸着,曲福城是觉得,三弟让他陷害儿臣,儿臣心里一定对三弟恨之入骨,知道了这些事,一定会立刻去查,然后到父皇面前来揭发三弟。这样一来,三弟受到父皇的责罚,他也算报了仇……他自己和儿臣说,说三弟利用他之后,就想要借王法的手除掉他,不打算为他报仇了,他很恨三弟,要给三弟个教训。”
太子一声很轻蔑的冷笑,说道:“小人惯常爱以小人之心来度人,他自己是个睚眦必报的小人,便以为儿臣也是如此。儿臣虽说对三弟的做法颇有微词,但却也不至于在背后搞小动作报复。曲福城这算盘是打错了。只不过……他说的事情,的确让儿臣震惊……”
顿了顿,略抬眼看了看皇上的反应。发现父皇仍旧是仔细听着的样子,便继续道:“所以儿臣就问他,他是怎么知道这些的,而且是否能确定他的所言非虚。曲福城便说……其实三弟和蔡大人交好只是假象,自从前年巡视三淮时起,他就已经开始为三弟做事了。只不过一直是在暗处,从未拿到明面儿上来。明天儿上,三弟为了避嫌,总是表现出很瞧不上他的样子……”
“儿臣细细回想一番,发现在三淮的时候,三弟对曲大人的态度的确不怎样,只是当时并未放在心上。如今想来,三弟待人向来宽和,怎的偏偏对曲大人这么过分?若非是刻意为之,怎会如此?”
太子故意顿了下,好像是察觉到自己说错了话似的,忙收回话头儿,继续道:“曲福城说,三弟有让他帮忙解决过一件生意上的事儿。当时他便留了个心眼儿,顺藤摸瓜,将这些都查了出来,以备不时之需。他所查出来的这些,实打实的真,绝无半分虚假。说是愿以项上人头担保。”
“所以……儿臣便仔细听他说了一会儿。觉得实在事关重大,便让他将所言之事全部写下来,以便给父皇过目。”
太子说完,便将手中的一卷纸递给了皇上。随后便退到一边,不言语了,等着皇上做定夺。
为的,就是要做出不愿意掺合此事、却又不得不搀和的为难样子。该说的都说了,这是他的不得已;除了该交代的事情之外,他一并不管不问,这是作为一个兄长,对弟弟的关怀和胸襟。
皇上仔细地看着太子呈上来的东西,渐渐,眉头紧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