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袁绍连败
曹操收到钟繇发过来的八百里加急战报,当真是震惊之极啊。
手在颤抖,曹操的脸色惨白,他简直有一种要骂张济的冲动,这个混蛋,简直是我的克星啊,到哪里都不让我好过。
武关失守,意味着什么,曹操比谁都清楚。
于是,曹操立即给钟繇写了一封书信,让他立即火速增兵商县和上洛,绝对不能让张济的西凉铁蹄再向长安的方向挺近了。
至于韩遂和马超之战,曹操也有打算,他派出荀攸西进,暂时做马超的军师。
同时,曹操又以天子的名义,对西凉八部,侯选、程银等人进行分封,让他们同时出兵,讨伐韩遂。
荀攸帮助马超,侯选、程银等人从西凉出兵,两路夹击韩遂。
曹操就不信了,就算韩遂的身边有高人相助,但马超身边也有荀攸了,再加上侯选他们八部,约莫五六万人马,韩遂还能再继续牛逼。
武关,曹操布置过之后,目光死死盯在地图上的武关,心中盘算着,如何才能将武关再从张济的手里夺回来呢。
这个时候,张济刚得武关,一定是视若珍宝,有重兵把守,防守自然也是严密之极。
所以,这个时候强取武关,并非是一件容易事。
既然不能强取武关,怎么着也得闹出点动静吧,不能让张济太悠哉了。
曹操的小眼再次眯了眯,锐利的目光在地图上不停地扫过,最后停在了荆州与司州之间的伏牛山上。
伏牛山,就是荆州北面的一道天然屏障,西面是析县,东面是雉县,再到鲁阳和叶县,如此就组成了荆州跟司州之间的一道防线。
但是,如果从伏牛山上翻过来,进入荆州,到宛城之下,就是一马平川。
伏牛山,海拔足足三百多丈高,换做现在的计量单位,就是一千米还要多一点。
而且,伏牛山的山势陡峭,战马是不可能上山的,就算是人,在没有任何栈道的情况下,一千人最多能有几十人幸存通过。
一是伤亡太大,二是动静太大,会被张济的细作发现,曹操当然不愿用这个计策。
但现在不一样了,曹操的校事府也差不多已经成型了,既然张济能用夜鹰卫破关,曹操为何不能用校事府破城呢。
宛城,哪怕是攻不下来,但若是派人在宛城里闹出一番动静来,曹操不信张济会不紧张,注意力不会转移过来。
一旦张济的注意力放在宛城,曹操就可以再派校事府行动,智取武关了。
主意拿定之后,曹操立即就派人将程昱喊来,准备安排校事府的事了。
张济跟曹操之间依然还在暗斗的时候,袁绍跟刘备之间的明争,也已经进入了胶着状。
袁绍的三路大军攻幽,左右两路,也就是颜良和文丑的大军,并没有多少突破。
因为兵力不足的缘故,防守代郡的田楷将兵力收缩到了代县,防守渔阳郡的单经将兵力集中在了渔阳郡最南端的泉州。
按照刘备的策略,田楷和单经是固守不出,这两座城池在刘备刚刚接管幽州的时候,就被加高加固,绝对的易守难攻。
颜良和文丑,以及副将张郃和高览,全都是身经百战,但在这两座坚固的城池跟前,也是一筹莫展。
倒是范阳郡的战斗,异常激烈。
刘备将六万兵力,分成两部分,范阳城三万,容城三万,两城互为犄角之势。
袁绍的大军不敢从两城之间通过,干脆就直奔刘备所在的范阳城而去。
十万对三万,袁绍自恃兵力优势,不顾郭图和逢纪的劝阻,悍然强攻范阳城。
事实证明,袁绍的决定是错误的。
刘备的手腕很高明,这么短的时间里,无论是军心,还是民心,都已经归附了。
只要没有公孙瓒的后代站出来,幽州人就力挺施行仁政的刘备。
半个月的时间,袁绍损失了差不多七千多人,但范阳城依然是魏巍耸立。
袁绍怒极,这才听从了郭图的计策,让大将朱灵率两千骑兵,骚扰刘备的粮道。
谁想到,袁绍有张良计,刘备也有过墙梯。
幽州的骑兵,跟西凉骑兵和并州骑兵齐名,战斗力极强,岂能是袁绍的骑兵能比。
刘备派出张飞率领四千骑兵,前往截杀。
朱灵岂是张飞的对手,不但两千骑兵几乎全军覆没,他本人也被张飞一矛挑死。
然后,趁着这一场小胜的余威,刘备亲率张飞出城搦战。
袁绍大怒之极,立即带着麾下三员大将前往对阵。
三个回合,张飞将吕翔斩杀,两个回合,将冲出来为吕翔报仇的吕旷斩杀。
接着,盛怒之下的袁绍派出了大将韩猛,但韩猛也不是张飞的对手,与张飞大战了近一百回合之后,左臂中了一矛,败下阵来。
刘备趁势引军掩杀,袁绍大败一场。
两军的这一场交锋,彼此都是五千人马,所以,袁军的伤亡倒是不大,只不过对士气的影响不小。
袁绍败回营中,怒气冲冲,就要尽提所有兵马,四面围攻范阳城,却被郭图和逢纪二人给劝下了。
逢纪说道:“主公莫急,此二次,刘备皆是小胜,我军损失并不大,实力尚在。”
“纪得到斥候消息,说是刘备从容城向范阳城增兵两万,如此以来,容城只有一万守军。”
“我军将大营继续布置于此,给刘备一副我军尚在此处的假象,而后我军分兵三万攻打容城。”
“如此一来,刘备要么会增兵容城,要么会为人我军大营空虚而进犯我军大营。”
“我军大营之中,需留三万大军,张网以待。容城与范阳城之间,主公可选一险要处设下埋伏,伏杀刘备的援军,定可大获全胜。”
“刘备军中有猛将张飞,此人勇武之极,非颜良和文丑将军不可与之敌,是以主公不防将颜良和文丑将军调来,一人伏击,一人留守大营。”
袁绍大喜之极,连称逢纪的这个计策大妙,并立即按照逢纪的计策行事。
手在颤抖,曹操的脸色惨白,他简直有一种要骂张济的冲动,这个混蛋,简直是我的克星啊,到哪里都不让我好过。
武关失守,意味着什么,曹操比谁都清楚。
于是,曹操立即给钟繇写了一封书信,让他立即火速增兵商县和上洛,绝对不能让张济的西凉铁蹄再向长安的方向挺近了。
至于韩遂和马超之战,曹操也有打算,他派出荀攸西进,暂时做马超的军师。
同时,曹操又以天子的名义,对西凉八部,侯选、程银等人进行分封,让他们同时出兵,讨伐韩遂。
荀攸帮助马超,侯选、程银等人从西凉出兵,两路夹击韩遂。
曹操就不信了,就算韩遂的身边有高人相助,但马超身边也有荀攸了,再加上侯选他们八部,约莫五六万人马,韩遂还能再继续牛逼。
武关,曹操布置过之后,目光死死盯在地图上的武关,心中盘算着,如何才能将武关再从张济的手里夺回来呢。
这个时候,张济刚得武关,一定是视若珍宝,有重兵把守,防守自然也是严密之极。
所以,这个时候强取武关,并非是一件容易事。
既然不能强取武关,怎么着也得闹出点动静吧,不能让张济太悠哉了。
曹操的小眼再次眯了眯,锐利的目光在地图上不停地扫过,最后停在了荆州与司州之间的伏牛山上。
伏牛山,就是荆州北面的一道天然屏障,西面是析县,东面是雉县,再到鲁阳和叶县,如此就组成了荆州跟司州之间的一道防线。
但是,如果从伏牛山上翻过来,进入荆州,到宛城之下,就是一马平川。
伏牛山,海拔足足三百多丈高,换做现在的计量单位,就是一千米还要多一点。
而且,伏牛山的山势陡峭,战马是不可能上山的,就算是人,在没有任何栈道的情况下,一千人最多能有几十人幸存通过。
一是伤亡太大,二是动静太大,会被张济的细作发现,曹操当然不愿用这个计策。
但现在不一样了,曹操的校事府也差不多已经成型了,既然张济能用夜鹰卫破关,曹操为何不能用校事府破城呢。
宛城,哪怕是攻不下来,但若是派人在宛城里闹出一番动静来,曹操不信张济会不紧张,注意力不会转移过来。
一旦张济的注意力放在宛城,曹操就可以再派校事府行动,智取武关了。
主意拿定之后,曹操立即就派人将程昱喊来,准备安排校事府的事了。
张济跟曹操之间依然还在暗斗的时候,袁绍跟刘备之间的明争,也已经进入了胶着状。
袁绍的三路大军攻幽,左右两路,也就是颜良和文丑的大军,并没有多少突破。
因为兵力不足的缘故,防守代郡的田楷将兵力收缩到了代县,防守渔阳郡的单经将兵力集中在了渔阳郡最南端的泉州。
按照刘备的策略,田楷和单经是固守不出,这两座城池在刘备刚刚接管幽州的时候,就被加高加固,绝对的易守难攻。
颜良和文丑,以及副将张郃和高览,全都是身经百战,但在这两座坚固的城池跟前,也是一筹莫展。
倒是范阳郡的战斗,异常激烈。
刘备将六万兵力,分成两部分,范阳城三万,容城三万,两城互为犄角之势。
袁绍的大军不敢从两城之间通过,干脆就直奔刘备所在的范阳城而去。
十万对三万,袁绍自恃兵力优势,不顾郭图和逢纪的劝阻,悍然强攻范阳城。
事实证明,袁绍的决定是错误的。
刘备的手腕很高明,这么短的时间里,无论是军心,还是民心,都已经归附了。
只要没有公孙瓒的后代站出来,幽州人就力挺施行仁政的刘备。
半个月的时间,袁绍损失了差不多七千多人,但范阳城依然是魏巍耸立。
袁绍怒极,这才听从了郭图的计策,让大将朱灵率两千骑兵,骚扰刘备的粮道。
谁想到,袁绍有张良计,刘备也有过墙梯。
幽州的骑兵,跟西凉骑兵和并州骑兵齐名,战斗力极强,岂能是袁绍的骑兵能比。
刘备派出张飞率领四千骑兵,前往截杀。
朱灵岂是张飞的对手,不但两千骑兵几乎全军覆没,他本人也被张飞一矛挑死。
然后,趁着这一场小胜的余威,刘备亲率张飞出城搦战。
袁绍大怒之极,立即带着麾下三员大将前往对阵。
三个回合,张飞将吕翔斩杀,两个回合,将冲出来为吕翔报仇的吕旷斩杀。
接着,盛怒之下的袁绍派出了大将韩猛,但韩猛也不是张飞的对手,与张飞大战了近一百回合之后,左臂中了一矛,败下阵来。
刘备趁势引军掩杀,袁绍大败一场。
两军的这一场交锋,彼此都是五千人马,所以,袁军的伤亡倒是不大,只不过对士气的影响不小。
袁绍败回营中,怒气冲冲,就要尽提所有兵马,四面围攻范阳城,却被郭图和逢纪二人给劝下了。
逢纪说道:“主公莫急,此二次,刘备皆是小胜,我军损失并不大,实力尚在。”
“纪得到斥候消息,说是刘备从容城向范阳城增兵两万,如此以来,容城只有一万守军。”
“我军将大营继续布置于此,给刘备一副我军尚在此处的假象,而后我军分兵三万攻打容城。”
“如此一来,刘备要么会增兵容城,要么会为人我军大营空虚而进犯我军大营。”
“我军大营之中,需留三万大军,张网以待。容城与范阳城之间,主公可选一险要处设下埋伏,伏杀刘备的援军,定可大获全胜。”
“刘备军中有猛将张飞,此人勇武之极,非颜良和文丑将军不可与之敌,是以主公不防将颜良和文丑将军调来,一人伏击,一人留守大营。”
袁绍大喜之极,连称逢纪的这个计策大妙,并立即按照逢纪的计策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