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2章 曹操终于得逞了
来时,张济说了,让黄忠用神箭立威,却不可坏了刘辟的性命。
此人,虽然武艺不高,但却是忠心之辈,在汝南黄巾军中威望很高,若是能收服刘辟,对于张济占据汝南的计划,绝对有大帮助。
第三箭,黄忠射中了刘辟,却是射在了他的右臂上。
三箭过后,黄忠看都不再看城头一眼,直接就策马回去了。
刘辟受伤,大旗掉落,那颗人头的确是龚都的。
还有,昨晚派出去偷营的黄巾军,都到这个时候了,一个都没回来,不用想也知道那黄忠说得没错,两万五千人马全军覆没了。
军心彻底瓦解,士气全无,刘辟心里明白,安阳城是守不住了,只得退兵,先回葛陂,整顿兵马,再跟张济决一死战。
黄忠离开后不久,刘辟将右臂上的箭矢拔出来,包扎了伤口之后,立即下令,全军退出安阳城,火速赶回葛陂。
刘辟还是比较聪明的,若是退完了,一旦张济的大军围过来,不用攻城,就能困死刘辟和他的五千大军。
但是,退兵也等于是入了张济的瓮。
在退兵的路上,刘辟的五千人马受到了张绣两千西凉铁骑的伏击,一场力战之下,刘辟仅仅率领三十多骑突围而出,其余人马要么被杀,要么被俘。
来时的三万兵马,十天的功夫不到,刘辟就损失了个干干净净,这个结果绝对是他没有料到的。
葛陂的黄巾军,只有两万了。
但好在刘辟经营葛陂多年,不但城池高大坚固,粮食啊,守城器械啊,绝对充足,纵然是十万大军攻城,刘辟也不担心。
刘辟撤兵的消息,张济很快就知道了,他没有追击,也没让张绣追击,而是故意将刘辟放走了。
张济相信,跟随刘辟回葛陂的那些亲随,肯定会将安阳之战的情况传播出去,甚至于会越传越玄乎。
如此一来,葛陂那两万没有参加安阳之战的士兵,心头会被埋上一层阴影,虽然还达不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却也绝对有百利而无一害。
张济率领大军进入安阳城中,倒也不急着进军,须得先把俘虏的事情解决了再说。
两万三,单单是俘虏的军粮,就不是张济能承受得起了。
张济让黄忠从中选出一万五千精壮,其余八千人尽数遣散回去。
遣散之前,张济对这些俘虏进行警告了,说是他们的资料都在他这里备案过了,若是这些人再参加黄巾军或者危害乡里,定斩不饶。
这八千人才明白,难怪张济派人将他们的姓名一一统计,原来是这么用的。
张济还让这些人回去之后到处散播张济战无不胜的言论。
将这八千人遣散之后,张济将那一万五千降兵留下五千,命胡车儿率领一万西凉铁骑,押着一万降兵回宛城,交给贾诩安排。
一万西凉铁骑和五千降兵,这才是张济粮草能够支撑的数目。
这五千降兵,张济将他们交给黄忠训练,只等略有战斗力了,就东进葛陂。
当然,在黄忠练兵的这段时间里,张济也没闲着,派人往许家庄松了一封信,准备结好许褚,略略透露出招揽之意。
其实,这封信就是张济的敲门砖,他得先看看许褚对他是个什么态度,然后再决定该如何将许褚招揽了。
许褚回了一封信,语气很淡然,态度也不冷不淡,显然许褚看出了张济的意思,准备招揽于他。
看来,董卓给天下造成的阴影太大了,还有李郭那两个混蛋,害得现在天下人对西凉出身的武将有浓浓的抵触情绪。
不过呢,至少张济有个骠骑将军的官职,又有擒文聘,杀龚都,败刘辟的战绩,使得许褚对张济虽然没有好感,却也没有恶感。
只不过是,许褚看张济,犹如邹氏和唐妃差不多,看不明白张济是个什么人。
既然许褚没有回绝,证明这事还有机会,张济想了一下,立即下令大军东进。
刘辟是真的害怕了,将所有的兵力全都收缩到了葛陂。
一路走过去,息县、淮宠、原鹿等地一个黄巾军也不见,张济大军轻易就把战线退到了原鹿。
原鹿距离葛陂已经很近了,距离阜南附近的许家庄也一样近,三个地方就是一个三角形的位置。
张济大军的来到,使得刘辟紧张之极,几乎是日夜不停地加固城守,同时四下放出斥候,时刻打探着张济大军的消息。
张济大军驻扎原鹿之后,一方面练兵,一方面安抚人心,同时,张济又带了黄忠,以及一百亲卫军,直奔许家庄而去。
绝对不能让许褚跟了曹操那个家伙,这是张济的想法。
就在张济出兵汝南的时候,曹操也有了一个大动作,完全出乎了张济的意料之外。
曹操突然兵发梁县,说是杨奉意欲谋反,他奉天子旨意,前来捉拿杨奉。
徐晃被张济拐走了,杨奉如何会是曹操的对手,只是一战之下,就被曹操杀了个落花流水,损兵五千,逃回到梁县之后,就不敢出来了。
第二天,曹操采用郭嘉的计策,围三缺一,攻打甚急,杨奉自认不是对手,就率领大军撤出梁县。
结果自然是遇到了曹操的伏击,而且是曹操麾下的猛将夏侯惇。
杨奉不是夏侯惇的对手,一万五千大军被杀得落花流水,最后他只是带了一万残兵南下,投奔宛城去了。
赶走杨奉,曹操又号称在杨奉的住处搜到一些书信,是杨奉跟董承之间的勾结,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向洛阳进发。
董昭为内应,打开了洛阳城门,将曹操的大军放了进来。
董承被逼自尽,满门抄斩,只有董承的女儿身为贵妃,免于一死。
大权尽数落在了曹操手中,天子被逼下旨,将杨奉和董承定为反贼,并下旨让张济诛杀杨奉,将其人头送到洛阳。
最后,在曹操的胁迫下,天子不得不北迁到许都。
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终于得逞了,只不过跟历史上的出现了一点偏差而已。
此人,虽然武艺不高,但却是忠心之辈,在汝南黄巾军中威望很高,若是能收服刘辟,对于张济占据汝南的计划,绝对有大帮助。
第三箭,黄忠射中了刘辟,却是射在了他的右臂上。
三箭过后,黄忠看都不再看城头一眼,直接就策马回去了。
刘辟受伤,大旗掉落,那颗人头的确是龚都的。
还有,昨晚派出去偷营的黄巾军,都到这个时候了,一个都没回来,不用想也知道那黄忠说得没错,两万五千人马全军覆没了。
军心彻底瓦解,士气全无,刘辟心里明白,安阳城是守不住了,只得退兵,先回葛陂,整顿兵马,再跟张济决一死战。
黄忠离开后不久,刘辟将右臂上的箭矢拔出来,包扎了伤口之后,立即下令,全军退出安阳城,火速赶回葛陂。
刘辟还是比较聪明的,若是退完了,一旦张济的大军围过来,不用攻城,就能困死刘辟和他的五千大军。
但是,退兵也等于是入了张济的瓮。
在退兵的路上,刘辟的五千人马受到了张绣两千西凉铁骑的伏击,一场力战之下,刘辟仅仅率领三十多骑突围而出,其余人马要么被杀,要么被俘。
来时的三万兵马,十天的功夫不到,刘辟就损失了个干干净净,这个结果绝对是他没有料到的。
葛陂的黄巾军,只有两万了。
但好在刘辟经营葛陂多年,不但城池高大坚固,粮食啊,守城器械啊,绝对充足,纵然是十万大军攻城,刘辟也不担心。
刘辟撤兵的消息,张济很快就知道了,他没有追击,也没让张绣追击,而是故意将刘辟放走了。
张济相信,跟随刘辟回葛陂的那些亲随,肯定会将安阳之战的情况传播出去,甚至于会越传越玄乎。
如此一来,葛陂那两万没有参加安阳之战的士兵,心头会被埋上一层阴影,虽然还达不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却也绝对有百利而无一害。
张济率领大军进入安阳城中,倒也不急着进军,须得先把俘虏的事情解决了再说。
两万三,单单是俘虏的军粮,就不是张济能承受得起了。
张济让黄忠从中选出一万五千精壮,其余八千人尽数遣散回去。
遣散之前,张济对这些俘虏进行警告了,说是他们的资料都在他这里备案过了,若是这些人再参加黄巾军或者危害乡里,定斩不饶。
这八千人才明白,难怪张济派人将他们的姓名一一统计,原来是这么用的。
张济还让这些人回去之后到处散播张济战无不胜的言论。
将这八千人遣散之后,张济将那一万五千降兵留下五千,命胡车儿率领一万西凉铁骑,押着一万降兵回宛城,交给贾诩安排。
一万西凉铁骑和五千降兵,这才是张济粮草能够支撑的数目。
这五千降兵,张济将他们交给黄忠训练,只等略有战斗力了,就东进葛陂。
当然,在黄忠练兵的这段时间里,张济也没闲着,派人往许家庄松了一封信,准备结好许褚,略略透露出招揽之意。
其实,这封信就是张济的敲门砖,他得先看看许褚对他是个什么态度,然后再决定该如何将许褚招揽了。
许褚回了一封信,语气很淡然,态度也不冷不淡,显然许褚看出了张济的意思,准备招揽于他。
看来,董卓给天下造成的阴影太大了,还有李郭那两个混蛋,害得现在天下人对西凉出身的武将有浓浓的抵触情绪。
不过呢,至少张济有个骠骑将军的官职,又有擒文聘,杀龚都,败刘辟的战绩,使得许褚对张济虽然没有好感,却也没有恶感。
只不过是,许褚看张济,犹如邹氏和唐妃差不多,看不明白张济是个什么人。
既然许褚没有回绝,证明这事还有机会,张济想了一下,立即下令大军东进。
刘辟是真的害怕了,将所有的兵力全都收缩到了葛陂。
一路走过去,息县、淮宠、原鹿等地一个黄巾军也不见,张济大军轻易就把战线退到了原鹿。
原鹿距离葛陂已经很近了,距离阜南附近的许家庄也一样近,三个地方就是一个三角形的位置。
张济大军的来到,使得刘辟紧张之极,几乎是日夜不停地加固城守,同时四下放出斥候,时刻打探着张济大军的消息。
张济大军驻扎原鹿之后,一方面练兵,一方面安抚人心,同时,张济又带了黄忠,以及一百亲卫军,直奔许家庄而去。
绝对不能让许褚跟了曹操那个家伙,这是张济的想法。
就在张济出兵汝南的时候,曹操也有了一个大动作,完全出乎了张济的意料之外。
曹操突然兵发梁县,说是杨奉意欲谋反,他奉天子旨意,前来捉拿杨奉。
徐晃被张济拐走了,杨奉如何会是曹操的对手,只是一战之下,就被曹操杀了个落花流水,损兵五千,逃回到梁县之后,就不敢出来了。
第二天,曹操采用郭嘉的计策,围三缺一,攻打甚急,杨奉自认不是对手,就率领大军撤出梁县。
结果自然是遇到了曹操的伏击,而且是曹操麾下的猛将夏侯惇。
杨奉不是夏侯惇的对手,一万五千大军被杀得落花流水,最后他只是带了一万残兵南下,投奔宛城去了。
赶走杨奉,曹操又号称在杨奉的住处搜到一些书信,是杨奉跟董承之间的勾结,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向洛阳进发。
董昭为内应,打开了洛阳城门,将曹操的大军放了进来。
董承被逼自尽,满门抄斩,只有董承的女儿身为贵妃,免于一死。
大权尽数落在了曹操手中,天子被逼下旨,将杨奉和董承定为反贼,并下旨让张济诛杀杨奉,将其人头送到洛阳。
最后,在曹操的胁迫下,天子不得不北迁到许都。
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终于得逞了,只不过跟历史上的出现了一点偏差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