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新能源的机遇,全球媒体的围攻
罗佳的演讲结束了,然而这场关于新能源的风暴,却才刚刚开始。
罗佳在会场里,被许电力大佬们团团围住,问了许多和未来相关的问题,幸好安然也在身边,他的回答迅速而得体,否则要是只有罗佳一个人,还真有点照应不过来。
包间里,还有会场后排的那些大人物们,纷纷开始退场,他们是不会亲自过来提问的,真想知道什么的话,托人和罗佳谈一谈就好了。
例如欧阳教授和宁泽平总工程师,他们和罗佳交流,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带着任务的,大家心里都清楚,但谁也不点破。
罗佳笑了笑,大声说,“我们对于未来的判断比较乐观,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社会用电总量一定会出现巨大攀升。”
“这并不仅仅是电动汽车的问题,大家或许知道,半导体领域最重要的机台,光刻机,正在由紫外光,向更先进的极紫外光飞速推进。”
“相比过去的技术,极紫外光其实是个大力出奇迹的玩意,它的能效转换率,才百分之零点零二,也就是说,百分之九十九点九八的电能,要在机台工作时候损耗掉。”
“维持一台功率仅仅两百五十瓦特的EUV光刻机,每天就要消耗高达三万度电,台积电为了引进这种机台,逼的当地不得不扩建电厂。”
“当然了,这只是一个极端的例子,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工业自动化提高,这些都会带来巨大的电能缺口。”
“别看我们的总发电量,已经是北美的一点六倍,但论人均的话,北美人均发电量一万六千度,我们才四千度,差了四倍呢。”
“既然我们想要追赶北美,就意味着总有一天,我们的人均发电量要达到和北美一样,甚至超过他们的水平。”
“按照这个标准来计算的话,我们的年发电总量,要从现在六万亿度,提高到至少二十四万亿度。”
听了罗佳的判断,诸位电力大佬即兴奋,又惆怅。
兴奋是因为用电量攀升四倍,电力企业就能做的更大,创造更多利润。
而惆怅是因为,罗佳对未来的判断太恐怖了,二十四万亿度?这要新建多少发电厂啊?
罗佳顿了一顿,继续说道:“我知道在场各位中,也有来自石油行业的大佬。”
“其实呢,无论石油还是电力,都是能源行业,如果我们对于未来的判断成立,电网将在未来扩容至少四倍,这里面的机遇可就太大了,不仅是电力部门的机遇,同样也是石油部门的机遇。”
“无论社会再进步,石油总是要用的,因为石油不仅牵扯到交通,还牵扯到化工,而且这么大的电力缺口,不可能全都从火电身上解决,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核电,这些都是未来的标准配置。”
对于石油行业的未来,罗佳只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毕竟这些巨头的未来方向,并不是他能够决定的。
但从目前国家队的动作来看,趋势已经十分明显了。
和全世界所有国家一样,大家都已经意识到,未来能源,一定是以电力作为主导,这并非华夏一家之言,而是全球的共识。
石油企业除了介入化工领域,其实也可以介入海上发电这样的项目,搞多元化经营,反正路就在那里,就看他们怎么选了。
好不容易才从电力大佬们的团团包围中脱身,十月的天气,都快入冬了,罗佳和安然等人却搞的满身大汗。
他们没有在附近停留,开车钻进胡同里,找了个僻静的小饭馆。
刚上齐凉菜,罗佳打开一瓶燕京啤酒,正喝着呢,欧阳教授的电话就打了过来。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欧阳教授用带着点神秘的语气说道:“对于你今天的演讲,有人很满意。”
谁很满意?
这种蠢问题罗佳才不会问呢,他只是笑了笑。
欧阳教授又说,“你们放心大胆的干就是,像你们和华为这样的科研型企业,国家保护和支持还来不及,怎么会打压呢,至于最后能做成多大的巨头,这就要看你们自己的实力了,总之,你们的情况有人已经了解了,今后好好加油吧。”
罗佳谢过欧阳教授,又问他什么时候有时间,一起吃个饭。
结果欧阳教授最近比较忙,日程已经安排满了,只好今后再约时间,反正罗佳和电力部门介入的那么深,免不了以后还有很多见面的机会。
放下电话,罗佳把欧阳教授的原话,说给大家听。
安然是学霸,他对政治没什么敏感性,耸耸肩,继续吃他的京酱肉丝。
洪涛自幼在京城长大,耳濡目染的多了,对此十分兴奋,在酒桌上猜测到底今天都来了哪些大佬,又是哪些大佬对星辰科技比较满意。
罗佳赶紧阻止他继续往下说,自己搞的是科研企业,政治上有一定支持就够了,没必要上赶着朝权利靠拢,商业和政治,最好还是分开。
罗佳举杯,笑着说道:“无论如何,超级电容项目总算是尘埃落定了,我们的产品打进了电力部门,这并不仅仅是利润的问题,而是未来朝着我们所希望的方向,又前进了一大步。”
安然连连点头,“没错,公司的兄弟们之所以那么拼,除了工资,最重要就是想凭借自己的力量,改变社会和生活,毕竟谁年轻的时候没点梦想,能看到梦想成真,豁出一条命去也值了!”
“罗总,你看是不是把接下来的任务安排下去?储能有了,安装船也有了,接下来咱们就该抄西门子和维塔斯的大本营了吧?”
每个人都很兴奋,虽然公司做了许多科技预研,但根据星辰科技的一贯风格,从来都是集中力量办大事。
正如罗佳自己说的那样,现代科研已经成了一种高度复杂,高度困难,需要疯狂烧钱的事情。
想要尽快解决问题,拿出方案,就必须把公司的所有科研力量,一股脑投入进去,搞大规模科技攻关。
罗佳笑了笑,“不急,按照老规矩,先放假,毕竟公司里不少人都找了女朋友,总要留点时间给大家谈恋爱,等放假结束了,我再告诉你们接下来的攻坚方向。”
......
星辰科技与电力部门的签约仪式,进行的非常低调。
然而这件事在全球造成的影响,却远远超过任何一种新型电子产品的问世,毕竟超级电容的大规模普及,标志着华夏这个国家的大幅度转向。
全球知名媒体,纷纷在签约结束第二天,刊发专题报道,这些报道占用篇幅之大,反响之深远,令哪怕最不关心科技的普通人,也能够感受到一场巨变正在加速。
而在此之前,星辰科技的超级电容,只是科技圈内部讨论的传闻,现在尘埃落定之后,所有人都为星辰科技,和整个华夏的大手笔所震撼。
纽约时报在头版头条刊发专题,“既充电桩计划之后,华夏再出重手,投建全国性储能中心。”
纽约时报的这篇文章,专业性还是很高的,专门请了加州理工的大牛学者负责撰稿。
学者从他专业的角度,分析了华夏三年内完成充电桩普及,以及这一次大规模投建储能中心,对于未来的影响是如何深远。
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能源都是个大问题,华夏本身并不出产多少原油,全靠从境外采购,一旦新能源计划在几年后完成,他们将彻底摆脱对境外能源的依赖。
作为北美人,加州理工这位学者幸灾乐祸的指出,俄国恐怕要遭殃了,因为用不了多久,华夏就会减少,甚至完全停止从俄国购买原油,俄罗斯的乌拉尔牌原油含硫量非常高,远不如中东和北海布伦特。
另外,这位学者也对华夏能够全面转向新能源建设,表示了羡慕,认为凭着华夏基建狂魔的威力,他们很可能成为地球上第一个,全面转向新能源的国家,将全世界远远甩在身后。
其实地球上还是有些国家,已经实现清洁能源覆盖,但它们都是些小国,真正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列强国家,目前还没有一个能够做到。
这片文章毕竟是出自学者之手,看起来还比较能够入目,但是北美其他媒体,可就没那么客气了。
无论是华尔街日报,时代周刊,华盛顿邮报,还是ABC,N,FOX这样的电视机构,都在抓住机会,渲染华夏威胁论。
在欧洲,英国金融时报的文章也比较客气,他们最近脱欧了,失去整个欧洲市场的英国,正在竭尽全力寻求来自华夏的支持。
所以金融时报十分谨慎的,分析了新能源在华夏的前景,并且表示,作为这个地球上最老牌的资本主义帝国,英国当局应该尽快和华夏展开谈判,抓住属于未来的机遇。
不愧是老狐狸啊,英国人嗅觉还是很灵敏的,他们感觉到的是机会,想赚钱,今后最好和华夏合作。
只可惜像这样的声音,全球终究只是少数。
大多数媒体都和北美主流一样,把华夏的新能源战略,当做一种巨大的威胁,群起而攻之。
特别是德国两大媒体,图片报和明镜周刊。
他们不仅大肆贬低超级电容,更公布了一条小道消息,由西门子和莱茵集团共同拥有的深海储能技术,也将于近日推出,对决星辰科技的超级电容技术。
罗佳在会场里,被许电力大佬们团团围住,问了许多和未来相关的问题,幸好安然也在身边,他的回答迅速而得体,否则要是只有罗佳一个人,还真有点照应不过来。
包间里,还有会场后排的那些大人物们,纷纷开始退场,他们是不会亲自过来提问的,真想知道什么的话,托人和罗佳谈一谈就好了。
例如欧阳教授和宁泽平总工程师,他们和罗佳交流,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带着任务的,大家心里都清楚,但谁也不点破。
罗佳笑了笑,大声说,“我们对于未来的判断比较乐观,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社会用电总量一定会出现巨大攀升。”
“这并不仅仅是电动汽车的问题,大家或许知道,半导体领域最重要的机台,光刻机,正在由紫外光,向更先进的极紫外光飞速推进。”
“相比过去的技术,极紫外光其实是个大力出奇迹的玩意,它的能效转换率,才百分之零点零二,也就是说,百分之九十九点九八的电能,要在机台工作时候损耗掉。”
“维持一台功率仅仅两百五十瓦特的EUV光刻机,每天就要消耗高达三万度电,台积电为了引进这种机台,逼的当地不得不扩建电厂。”
“当然了,这只是一个极端的例子,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工业自动化提高,这些都会带来巨大的电能缺口。”
“别看我们的总发电量,已经是北美的一点六倍,但论人均的话,北美人均发电量一万六千度,我们才四千度,差了四倍呢。”
“既然我们想要追赶北美,就意味着总有一天,我们的人均发电量要达到和北美一样,甚至超过他们的水平。”
“按照这个标准来计算的话,我们的年发电总量,要从现在六万亿度,提高到至少二十四万亿度。”
听了罗佳的判断,诸位电力大佬即兴奋,又惆怅。
兴奋是因为用电量攀升四倍,电力企业就能做的更大,创造更多利润。
而惆怅是因为,罗佳对未来的判断太恐怖了,二十四万亿度?这要新建多少发电厂啊?
罗佳顿了一顿,继续说道:“我知道在场各位中,也有来自石油行业的大佬。”
“其实呢,无论石油还是电力,都是能源行业,如果我们对于未来的判断成立,电网将在未来扩容至少四倍,这里面的机遇可就太大了,不仅是电力部门的机遇,同样也是石油部门的机遇。”
“无论社会再进步,石油总是要用的,因为石油不仅牵扯到交通,还牵扯到化工,而且这么大的电力缺口,不可能全都从火电身上解决,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核电,这些都是未来的标准配置。”
对于石油行业的未来,罗佳只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毕竟这些巨头的未来方向,并不是他能够决定的。
但从目前国家队的动作来看,趋势已经十分明显了。
和全世界所有国家一样,大家都已经意识到,未来能源,一定是以电力作为主导,这并非华夏一家之言,而是全球的共识。
石油企业除了介入化工领域,其实也可以介入海上发电这样的项目,搞多元化经营,反正路就在那里,就看他们怎么选了。
好不容易才从电力大佬们的团团包围中脱身,十月的天气,都快入冬了,罗佳和安然等人却搞的满身大汗。
他们没有在附近停留,开车钻进胡同里,找了个僻静的小饭馆。
刚上齐凉菜,罗佳打开一瓶燕京啤酒,正喝着呢,欧阳教授的电话就打了过来。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欧阳教授用带着点神秘的语气说道:“对于你今天的演讲,有人很满意。”
谁很满意?
这种蠢问题罗佳才不会问呢,他只是笑了笑。
欧阳教授又说,“你们放心大胆的干就是,像你们和华为这样的科研型企业,国家保护和支持还来不及,怎么会打压呢,至于最后能做成多大的巨头,这就要看你们自己的实力了,总之,你们的情况有人已经了解了,今后好好加油吧。”
罗佳谢过欧阳教授,又问他什么时候有时间,一起吃个饭。
结果欧阳教授最近比较忙,日程已经安排满了,只好今后再约时间,反正罗佳和电力部门介入的那么深,免不了以后还有很多见面的机会。
放下电话,罗佳把欧阳教授的原话,说给大家听。
安然是学霸,他对政治没什么敏感性,耸耸肩,继续吃他的京酱肉丝。
洪涛自幼在京城长大,耳濡目染的多了,对此十分兴奋,在酒桌上猜测到底今天都来了哪些大佬,又是哪些大佬对星辰科技比较满意。
罗佳赶紧阻止他继续往下说,自己搞的是科研企业,政治上有一定支持就够了,没必要上赶着朝权利靠拢,商业和政治,最好还是分开。
罗佳举杯,笑着说道:“无论如何,超级电容项目总算是尘埃落定了,我们的产品打进了电力部门,这并不仅仅是利润的问题,而是未来朝着我们所希望的方向,又前进了一大步。”
安然连连点头,“没错,公司的兄弟们之所以那么拼,除了工资,最重要就是想凭借自己的力量,改变社会和生活,毕竟谁年轻的时候没点梦想,能看到梦想成真,豁出一条命去也值了!”
“罗总,你看是不是把接下来的任务安排下去?储能有了,安装船也有了,接下来咱们就该抄西门子和维塔斯的大本营了吧?”
每个人都很兴奋,虽然公司做了许多科技预研,但根据星辰科技的一贯风格,从来都是集中力量办大事。
正如罗佳自己说的那样,现代科研已经成了一种高度复杂,高度困难,需要疯狂烧钱的事情。
想要尽快解决问题,拿出方案,就必须把公司的所有科研力量,一股脑投入进去,搞大规模科技攻关。
罗佳笑了笑,“不急,按照老规矩,先放假,毕竟公司里不少人都找了女朋友,总要留点时间给大家谈恋爱,等放假结束了,我再告诉你们接下来的攻坚方向。”
......
星辰科技与电力部门的签约仪式,进行的非常低调。
然而这件事在全球造成的影响,却远远超过任何一种新型电子产品的问世,毕竟超级电容的大规模普及,标志着华夏这个国家的大幅度转向。
全球知名媒体,纷纷在签约结束第二天,刊发专题报道,这些报道占用篇幅之大,反响之深远,令哪怕最不关心科技的普通人,也能够感受到一场巨变正在加速。
而在此之前,星辰科技的超级电容,只是科技圈内部讨论的传闻,现在尘埃落定之后,所有人都为星辰科技,和整个华夏的大手笔所震撼。
纽约时报在头版头条刊发专题,“既充电桩计划之后,华夏再出重手,投建全国性储能中心。”
纽约时报的这篇文章,专业性还是很高的,专门请了加州理工的大牛学者负责撰稿。
学者从他专业的角度,分析了华夏三年内完成充电桩普及,以及这一次大规模投建储能中心,对于未来的影响是如何深远。
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能源都是个大问题,华夏本身并不出产多少原油,全靠从境外采购,一旦新能源计划在几年后完成,他们将彻底摆脱对境外能源的依赖。
作为北美人,加州理工这位学者幸灾乐祸的指出,俄国恐怕要遭殃了,因为用不了多久,华夏就会减少,甚至完全停止从俄国购买原油,俄罗斯的乌拉尔牌原油含硫量非常高,远不如中东和北海布伦特。
另外,这位学者也对华夏能够全面转向新能源建设,表示了羡慕,认为凭着华夏基建狂魔的威力,他们很可能成为地球上第一个,全面转向新能源的国家,将全世界远远甩在身后。
其实地球上还是有些国家,已经实现清洁能源覆盖,但它们都是些小国,真正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列强国家,目前还没有一个能够做到。
这片文章毕竟是出自学者之手,看起来还比较能够入目,但是北美其他媒体,可就没那么客气了。
无论是华尔街日报,时代周刊,华盛顿邮报,还是ABC,N,FOX这样的电视机构,都在抓住机会,渲染华夏威胁论。
在欧洲,英国金融时报的文章也比较客气,他们最近脱欧了,失去整个欧洲市场的英国,正在竭尽全力寻求来自华夏的支持。
所以金融时报十分谨慎的,分析了新能源在华夏的前景,并且表示,作为这个地球上最老牌的资本主义帝国,英国当局应该尽快和华夏展开谈判,抓住属于未来的机遇。
不愧是老狐狸啊,英国人嗅觉还是很灵敏的,他们感觉到的是机会,想赚钱,今后最好和华夏合作。
只可惜像这样的声音,全球终究只是少数。
大多数媒体都和北美主流一样,把华夏的新能源战略,当做一种巨大的威胁,群起而攻之。
特别是德国两大媒体,图片报和明镜周刊。
他们不仅大肆贬低超级电容,更公布了一条小道消息,由西门子和莱茵集团共同拥有的深海储能技术,也将于近日推出,对决星辰科技的超级电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