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是她?
北上七日后,萧靖一行人目睹的惨状越来越多。
一路上,看到的尽是被夷为平地的镇子、惨遭屠戮以至十室九空的村庄,以及矗立着无数新坟的乱葬岗。
失去父母的幼儿满面尘灰地躺在路边苟延残喘,失去儿女的老人几近疯癫地呼唤着亲人的名字,还有人在亲手埋葬了惨遭杀害的家人后一头碰死在了坟旁……
要知道,这里距离战争最焦灼的地方还有几天的路程,能跑来的不过是北胡游骑罢了。
此处尚且如此,那么再往北的地方糜烂成了什么样子?
萧靖已经不敢想象了。
进入战区的恐惧由此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极大的工作热情。他忙得连时间都快要忘记了,又怎会去害怕?
一篇篇或激昂或沉痛的报道很快发回了京城,并在那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至于危险,确实也遇到过。他们曾与北胡的百人队擦肩而过,还曾为了躲避“瑞奸”的耳目而露宿荒野,与豺狼虎豹生死搏杀。
幸好队伍里有许多经验丰富的能人。有人能伏在地上听马蹄声辨认骑兵的人数和所在的方向,有人擅长化妆易容,还有人精通草原语言又长了一张胡人的脸,可以在必要的时候扮作北胡的骑士。
如此一来,萧靖才能囫囵地抵达这里。
就算这样,护卫们也不打算让他继续北进了。
“姑爷,北境凶险至极,您万不可再以身犯险。”随从中的领头人拜伏在地,恳切地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眼见着胡人越来越多,我等纵然再谨慎周到也难保万无一失。小人和兄弟们要么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厮杀汉,要么是刀口舔血的江湖人,没一个怕死的。但若您有个好歹,老爷和小姐定然雷霆震怒,到时我等就万死莫赎了。”
萧靖面色凝重的未置一词。如果可能,他真的不想连累这些人,可不继续北上的话系列报道就要半途而废,根本没进入战区、没实地考察过,又怎么写出振奋人心、感人肺腑的报道?难道跟新报一样胡编滥造么?
没亲身经历战火,仅靠脑补是写不出好稿子的!
战地记者是全世界最危险的工作之一,这一职业的死亡率居高不下便是因为上述的原因。
如果他提出让护卫们留下、自己独自离开,人家也不会同意,肯定还是会执行家主的命令跟在他的身边。
如果萧靖偷偷跑掉,这些人一定会急疯,在四处寻找他的时候也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到底该如何是好?
正在他左右为难的时候,有人把一封信送到了他的手中。
信是从瑞都送来的。
萧靖展开信,越读眉头就锁得越紧。脸色数变后,他猛地一拍大腿,将信交给了面前那人,沉声道:“足下且看看吧,看来这一遭我们是走也要走,不走也要走了。”
随从接过信一看,脸上也是勃然变色。待看完后,他又大笑出声道:“姑爷说得是,即便前面是刀山火海,咱也得闯上一遭。小人还是尽量护得姑爷周全,万一差事没办好,我等也死在北方便是,那就算对老爷有个交待了。”
说罢,他大踏步走了出去,似是要去向所有同伴分说此事。
萧靖拿起桌上的信,将它的一角放在了烛火上,又看着它在地上缓缓烧成了灰烬。
信中的话让人坐立难安:在京城,主和派占了上风!
一些被北胡人的铁蹄吓破了胆的朝臣力主和议,他们甚至在前几天的朝会上制造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
若光是这样也没什么,言和不管怎么说也是选项之一,如果这些人是真心为了天下和国家计,由他们出面与北胡签订一个小有让步但不算屈辱的盟约也是可以接受的。
不过,所谓的主和派并不是真的主和,而是彻头彻尾的投降派!
比如他们提出,要向北胡割让北方的数个州郡以换取和平。
听上去这并不伤筋动骨,反正大瑞的领土十分广阔,这些地方相对总体来说不过是贫瘠的一隅之地;可是,假如此事成真,那么整个北方将门户洞开,在北胡人得陇望蜀的需索下,整个大瑞将再无一天宁日。
再者,这样的提议又将在边关顶风冒雪奋战了数十年的几代将士置于何地?
所谓的主和派还提出,所有在上述“预备割让”地区的大瑞军队主动撤出,以示和平的诚意。
这就更加不可理喻了。陆冲麾下如狼似虎的北胡骑兵才不会在意什么诚意,这样的退让只会被他们视为软弱可欺,继而毫无顾忌地蹂躏已失去战意的大瑞将士。
换言之,这是彻底抛弃了那些地方的军人和百姓!
萧靖看到如此无耻的“议和条件”都会热血上脑,更遑论他身边的那些血性汉子!
“割地而赂秦”,何时才是个头?
大瑞虽弱,却也不能任由她的儿女这般任人宰割!
或许直到此时,萧靖的护卫们才真正明白了姑爷此行的目的。
第二天,队伍再次踏上征程。
有惊无险的又走了两天,众人于正午时分停留在一处矮山上歇脚。
刚刚安顿下来的萧靖还没吃上一口热饭,就有下属急匆匆赶来,说西边的大道上发现了近百的北胡人,让所有人暂避锋芒。
早就习惯了这情况的他悄然伏在了山坡上,只从草丛间悄悄探出头,窥视着下面的情况。
不多时,远处走来了一大群人。
其中有不少北胡军士,但更多的则是大瑞的百姓。这在眼下是很寻常的事,入侵的北胡人一直在大肆掳掠人口,将他们运到草原或其它的什么地方充作奴隶。
每次路上遇到,萧靖都会看一下情况。如果只有小股胡人,就带人消灭了他们,解救被捉住的大瑞百姓。
到了今天,获救的无辜平民已不下百人。
萧靖的目光不断扫视着人群。自己这点人冲下去很可能寡不敌众,但他又不想见死不救,便以这样的方式寻找着可能的胜机。
某个瞬间,他忽然愣住了。
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了萧靖的眼帘。
怎么是她?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一路上,看到的尽是被夷为平地的镇子、惨遭屠戮以至十室九空的村庄,以及矗立着无数新坟的乱葬岗。
失去父母的幼儿满面尘灰地躺在路边苟延残喘,失去儿女的老人几近疯癫地呼唤着亲人的名字,还有人在亲手埋葬了惨遭杀害的家人后一头碰死在了坟旁……
要知道,这里距离战争最焦灼的地方还有几天的路程,能跑来的不过是北胡游骑罢了。
此处尚且如此,那么再往北的地方糜烂成了什么样子?
萧靖已经不敢想象了。
进入战区的恐惧由此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极大的工作热情。他忙得连时间都快要忘记了,又怎会去害怕?
一篇篇或激昂或沉痛的报道很快发回了京城,并在那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至于危险,确实也遇到过。他们曾与北胡的百人队擦肩而过,还曾为了躲避“瑞奸”的耳目而露宿荒野,与豺狼虎豹生死搏杀。
幸好队伍里有许多经验丰富的能人。有人能伏在地上听马蹄声辨认骑兵的人数和所在的方向,有人擅长化妆易容,还有人精通草原语言又长了一张胡人的脸,可以在必要的时候扮作北胡的骑士。
如此一来,萧靖才能囫囵地抵达这里。
就算这样,护卫们也不打算让他继续北进了。
“姑爷,北境凶险至极,您万不可再以身犯险。”随从中的领头人拜伏在地,恳切地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眼见着胡人越来越多,我等纵然再谨慎周到也难保万无一失。小人和兄弟们要么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厮杀汉,要么是刀口舔血的江湖人,没一个怕死的。但若您有个好歹,老爷和小姐定然雷霆震怒,到时我等就万死莫赎了。”
萧靖面色凝重的未置一词。如果可能,他真的不想连累这些人,可不继续北上的话系列报道就要半途而废,根本没进入战区、没实地考察过,又怎么写出振奋人心、感人肺腑的报道?难道跟新报一样胡编滥造么?
没亲身经历战火,仅靠脑补是写不出好稿子的!
战地记者是全世界最危险的工作之一,这一职业的死亡率居高不下便是因为上述的原因。
如果他提出让护卫们留下、自己独自离开,人家也不会同意,肯定还是会执行家主的命令跟在他的身边。
如果萧靖偷偷跑掉,这些人一定会急疯,在四处寻找他的时候也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到底该如何是好?
正在他左右为难的时候,有人把一封信送到了他的手中。
信是从瑞都送来的。
萧靖展开信,越读眉头就锁得越紧。脸色数变后,他猛地一拍大腿,将信交给了面前那人,沉声道:“足下且看看吧,看来这一遭我们是走也要走,不走也要走了。”
随从接过信一看,脸上也是勃然变色。待看完后,他又大笑出声道:“姑爷说得是,即便前面是刀山火海,咱也得闯上一遭。小人还是尽量护得姑爷周全,万一差事没办好,我等也死在北方便是,那就算对老爷有个交待了。”
说罢,他大踏步走了出去,似是要去向所有同伴分说此事。
萧靖拿起桌上的信,将它的一角放在了烛火上,又看着它在地上缓缓烧成了灰烬。
信中的话让人坐立难安:在京城,主和派占了上风!
一些被北胡人的铁蹄吓破了胆的朝臣力主和议,他们甚至在前几天的朝会上制造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
若光是这样也没什么,言和不管怎么说也是选项之一,如果这些人是真心为了天下和国家计,由他们出面与北胡签订一个小有让步但不算屈辱的盟约也是可以接受的。
不过,所谓的主和派并不是真的主和,而是彻头彻尾的投降派!
比如他们提出,要向北胡割让北方的数个州郡以换取和平。
听上去这并不伤筋动骨,反正大瑞的领土十分广阔,这些地方相对总体来说不过是贫瘠的一隅之地;可是,假如此事成真,那么整个北方将门户洞开,在北胡人得陇望蜀的需索下,整个大瑞将再无一天宁日。
再者,这样的提议又将在边关顶风冒雪奋战了数十年的几代将士置于何地?
所谓的主和派还提出,所有在上述“预备割让”地区的大瑞军队主动撤出,以示和平的诚意。
这就更加不可理喻了。陆冲麾下如狼似虎的北胡骑兵才不会在意什么诚意,这样的退让只会被他们视为软弱可欺,继而毫无顾忌地蹂躏已失去战意的大瑞将士。
换言之,这是彻底抛弃了那些地方的军人和百姓!
萧靖看到如此无耻的“议和条件”都会热血上脑,更遑论他身边的那些血性汉子!
“割地而赂秦”,何时才是个头?
大瑞虽弱,却也不能任由她的儿女这般任人宰割!
或许直到此时,萧靖的护卫们才真正明白了姑爷此行的目的。
第二天,队伍再次踏上征程。
有惊无险的又走了两天,众人于正午时分停留在一处矮山上歇脚。
刚刚安顿下来的萧靖还没吃上一口热饭,就有下属急匆匆赶来,说西边的大道上发现了近百的北胡人,让所有人暂避锋芒。
早就习惯了这情况的他悄然伏在了山坡上,只从草丛间悄悄探出头,窥视着下面的情况。
不多时,远处走来了一大群人。
其中有不少北胡军士,但更多的则是大瑞的百姓。这在眼下是很寻常的事,入侵的北胡人一直在大肆掳掠人口,将他们运到草原或其它的什么地方充作奴隶。
每次路上遇到,萧靖都会看一下情况。如果只有小股胡人,就带人消灭了他们,解救被捉住的大瑞百姓。
到了今天,获救的无辜平民已不下百人。
萧靖的目光不断扫视着人群。自己这点人冲下去很可能寡不敌众,但他又不想见死不救,便以这样的方式寻找着可能的胜机。
某个瞬间,他忽然愣住了。
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了萧靖的眼帘。
怎么是她?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