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七章 光义借粮
这一天,沈少奕都在救人,他甚至都忘记了自己到底救了多少人了。他混杂在官兵之中,帮着四处救人,直到天快黑之前,这一大片区域终于没有要施救的人了,他才迈着沉重的脚步,回到了火炮工场。
他无力的躺在地上,甚至连去吃饭的力气都没有了,很快便沉沉的睡去,这一觉,直到天光大亮。他先去找了些吃了,吃完之后,便出了火炮工场,他很想去看一看,那些遭受水灾的百姓们,到底怎么样了。
这一路上,哀鸿遍野,到处都有被清理出来的尸体,有些水深的地方,却是根本就还没有办法把水清掉。到处都有厢军在忙碌着,沈少奕便顺着道路,往京城的方向走去,他需要找一下东二,了解一下有没有炸掉河堤的什么消息。
这一路,也是到处都是灾民,直到北门下,可以看见已经最少有上千的灾民挤在城墙外,不停的哭喊着。可是,城门处却是有守门的禁军用拒马拦着,不让灾民入城,每一个要进入的都要验明身份,证明是住在汴梁城里的,才会放行。
沈少奕不禁皱眉,赵光义这到底是在做什么?这些灾民已经够苦的了,为什么不让他们进城呢?
灾民苦,赵光义的心里也很苦,他没想到,窅娘竟然一语成谶,意外还是发生了,有人用炸药炸毁了河堤,让河水灌了进来,如今整个汴梁城北,一片泽国,而且洪水还在蔓延着。他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受灾,只知道昏倒的沈伦还没有醒来,卢多逊却是告诉他,国库里的钱粮,如果拿出来赈济灾民,可能用不了几日,便会用完。
他犹豫了,因为他也见识过去年水灾时灾民蜂拥而来的情况,那个时候,他还是开封府的府尹,正是他奉旨去做那赈济灾民的事情。他当然知道灾民的到来意味着什么,只是他却没有像死去的二哥那样,国库里还有钱粮可以用来救灾。
商量之后,赵光义无奈的下令封锁城门,不让灾民进城,他不得不这么做,因为他知道,不断汹涌而来的灾民,会把整个汴梁城变成一座混乱的城市。只是,他又不得不做做样子,只好让卢多逊拿着圣旨,去找城里的粮商和大户人家借粮,如今,他正等着卢多逊的消息。
卢多逊总算是回来了,带来的消息却让人有些颓丧,所借的米粮并不多,这些粮商和大户人家,都以存粮不多的理由,只是碍着皇帝的面子,借出了一些,不过是杯水车薪,又哪里够呢?
“城外现在有多少灾民?”
“各门来报,已经最少有上万了,而且还在不断增加。”
“照你的估计,这些粮食够吃几天。”
“粥煮得稀一些,就是一万灾民,也只够三四天的。”
“这就难办了,可有办法?”
“办法倒是有,只不过皇上您不会做。”
“那也聊胜于无,说来听听。”
“抢粮!”
“抢粮?”赵光义瞪了卢多逊一眼,“这事不要再提了,这城里的粮商和大户人家,哪一家不是和文武大臣多有干系,抢他们的粮食,不如直接让他们造反算了。”
“皇上,可若是灾民不断涌入,终究是个祸患啊!眼下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就算从别处调粮,也最少要十余日以上,这附近的州府,可都是受灾的地方,也根本没有多少存粮。”
“反正不能让灾民入城就是。你先下去吧,记住吩咐禁军,必要的时候可以把城门关上。”
“这······”
“这什么这?”
“皇上,臣是怕会激起民变。”
“民变就民变吧!只要不闹到城里面来,随他们去。另外,催促一下各地,尽快调运粮草。”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赵光义如今是真的没钱没粮了,纵使有天大的本事,他也一下子没有办法解决这么多灾民的吃住,反正他已经决定了,暂时不管这些灾民,只有等各地的钱粮运送到京,再去处理。
城外是悲惨的世界,城里的人却在观望着,仅仅是第二天而已,城里的米价已经涨了三成了,甚至出现了抢购潮,那些粮商们不得不限量发售,因为他们也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有钱都买不到粮食了,不趁着这个机会赚一把,什么时候才有这样的好光景呢?
沈少奕不得其门而入,好在他等了有一刻钟,已经在人群中看到东二了,他又是一身光鲜,东二随便塞了点银子给守门的禁军,便带着他进了汴梁城了。
“有这么多火药的,应该就是劫走火炮的那帮人干的,赵光义虽然下令四处搜查,却始终都没有找到任何的线索,这些人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
“人间蒸发?”沈少奕稍稍思索了一会,这才抬头说道:“这些人应该就在京城附近,你让人多加注意,特别是北郊沿河的方向。”
“好的!另外,城中的粮商已经开始限粮了,早上赵光义让人去找这些粮商和大户人家借粮,结果也没借到多少。依属下看,这些人是想着发一笔横财了,而赵光义在这个时候又不敢得罪太多人了。还有,就是城外的灾民越聚越多,各门应该已经超过了一万人了,单是靠汴梁城里的粮食,确实是不够用,国库里如今也没有多少存粮了,也没银子可以赈济灾民。”
沈少奕不禁皱眉,这就是他最为担心的事情了,只是可惜,他也无能为力,“远水救不了近火,估计各个州府也都没有多少粮食了,从泉州调运肯定是来不及了。这样吧,你看看能拿出多少银子,能救一个是一个吧!”
“属下知道了,已经一早让人安排了,应该有四五万贯左右。”
“这就好!这样吧,我写一封信,你让人带给杨业的夫人折赛花女侠,让看了信,应该也会帮着想办法的。送完信后人就马上离开,别在那里逗留了。”
“是,属下会办好的!”
他无力的躺在地上,甚至连去吃饭的力气都没有了,很快便沉沉的睡去,这一觉,直到天光大亮。他先去找了些吃了,吃完之后,便出了火炮工场,他很想去看一看,那些遭受水灾的百姓们,到底怎么样了。
这一路上,哀鸿遍野,到处都有被清理出来的尸体,有些水深的地方,却是根本就还没有办法把水清掉。到处都有厢军在忙碌着,沈少奕便顺着道路,往京城的方向走去,他需要找一下东二,了解一下有没有炸掉河堤的什么消息。
这一路,也是到处都是灾民,直到北门下,可以看见已经最少有上千的灾民挤在城墙外,不停的哭喊着。可是,城门处却是有守门的禁军用拒马拦着,不让灾民入城,每一个要进入的都要验明身份,证明是住在汴梁城里的,才会放行。
沈少奕不禁皱眉,赵光义这到底是在做什么?这些灾民已经够苦的了,为什么不让他们进城呢?
灾民苦,赵光义的心里也很苦,他没想到,窅娘竟然一语成谶,意外还是发生了,有人用炸药炸毁了河堤,让河水灌了进来,如今整个汴梁城北,一片泽国,而且洪水还在蔓延着。他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受灾,只知道昏倒的沈伦还没有醒来,卢多逊却是告诉他,国库里的钱粮,如果拿出来赈济灾民,可能用不了几日,便会用完。
他犹豫了,因为他也见识过去年水灾时灾民蜂拥而来的情况,那个时候,他还是开封府的府尹,正是他奉旨去做那赈济灾民的事情。他当然知道灾民的到来意味着什么,只是他却没有像死去的二哥那样,国库里还有钱粮可以用来救灾。
商量之后,赵光义无奈的下令封锁城门,不让灾民进城,他不得不这么做,因为他知道,不断汹涌而来的灾民,会把整个汴梁城变成一座混乱的城市。只是,他又不得不做做样子,只好让卢多逊拿着圣旨,去找城里的粮商和大户人家借粮,如今,他正等着卢多逊的消息。
卢多逊总算是回来了,带来的消息却让人有些颓丧,所借的米粮并不多,这些粮商和大户人家,都以存粮不多的理由,只是碍着皇帝的面子,借出了一些,不过是杯水车薪,又哪里够呢?
“城外现在有多少灾民?”
“各门来报,已经最少有上万了,而且还在不断增加。”
“照你的估计,这些粮食够吃几天。”
“粥煮得稀一些,就是一万灾民,也只够三四天的。”
“这就难办了,可有办法?”
“办法倒是有,只不过皇上您不会做。”
“那也聊胜于无,说来听听。”
“抢粮!”
“抢粮?”赵光义瞪了卢多逊一眼,“这事不要再提了,这城里的粮商和大户人家,哪一家不是和文武大臣多有干系,抢他们的粮食,不如直接让他们造反算了。”
“皇上,可若是灾民不断涌入,终究是个祸患啊!眼下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就算从别处调粮,也最少要十余日以上,这附近的州府,可都是受灾的地方,也根本没有多少存粮。”
“反正不能让灾民入城就是。你先下去吧,记住吩咐禁军,必要的时候可以把城门关上。”
“这······”
“这什么这?”
“皇上,臣是怕会激起民变。”
“民变就民变吧!只要不闹到城里面来,随他们去。另外,催促一下各地,尽快调运粮草。”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赵光义如今是真的没钱没粮了,纵使有天大的本事,他也一下子没有办法解决这么多灾民的吃住,反正他已经决定了,暂时不管这些灾民,只有等各地的钱粮运送到京,再去处理。
城外是悲惨的世界,城里的人却在观望着,仅仅是第二天而已,城里的米价已经涨了三成了,甚至出现了抢购潮,那些粮商们不得不限量发售,因为他们也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有钱都买不到粮食了,不趁着这个机会赚一把,什么时候才有这样的好光景呢?
沈少奕不得其门而入,好在他等了有一刻钟,已经在人群中看到东二了,他又是一身光鲜,东二随便塞了点银子给守门的禁军,便带着他进了汴梁城了。
“有这么多火药的,应该就是劫走火炮的那帮人干的,赵光义虽然下令四处搜查,却始终都没有找到任何的线索,这些人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
“人间蒸发?”沈少奕稍稍思索了一会,这才抬头说道:“这些人应该就在京城附近,你让人多加注意,特别是北郊沿河的方向。”
“好的!另外,城中的粮商已经开始限粮了,早上赵光义让人去找这些粮商和大户人家借粮,结果也没借到多少。依属下看,这些人是想着发一笔横财了,而赵光义在这个时候又不敢得罪太多人了。还有,就是城外的灾民越聚越多,各门应该已经超过了一万人了,单是靠汴梁城里的粮食,确实是不够用,国库里如今也没有多少存粮了,也没银子可以赈济灾民。”
沈少奕不禁皱眉,这就是他最为担心的事情了,只是可惜,他也无能为力,“远水救不了近火,估计各个州府也都没有多少粮食了,从泉州调运肯定是来不及了。这样吧,你看看能拿出多少银子,能救一个是一个吧!”
“属下知道了,已经一早让人安排了,应该有四五万贯左右。”
“这就好!这样吧,我写一封信,你让人带给杨业的夫人折赛花女侠,让看了信,应该也会帮着想办法的。送完信后人就马上离开,别在那里逗留了。”
“是,属下会办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