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时间的回报
“1968年仇炎之搬到瑞士定居,我妹妹在伦敦念书,她让我要到伦敦去看看拍卖行是什么样子。那个时候我第一个去的拍卖行叫Sotheby’s,也就是后来的苏福比。后来我在海源大厦的店铺租期结束,索性就把店铺给停了,冲进拍卖场去。”
“我第一次去的时候,连办牌子都不知道怎么做,举牌子更不知道,中间一大圈是有钱的大老板,普通点的人就近桌站着,大家都规规矩矩,西装笔挺。”
“估价1、2万的东西基本上都能以这价格买得到,不像是现在标价两万,举到100多万还买不到,现在的估价简直是逗大家玩。”
苏渊摇摇头,感叹没有赶上好时候,最近十年热钱太多,就算是亿万富翁,也不一定能买到真正的宝贝。
“那个时候在伦敦拍卖行最重要的大老板中,只有两个华人面孔,一个是仇炎之,一个是戴福葆。”
“刚站在一个地方就被人赶开,说这是本国人的位置,外国人在那边。我抬头看标识,赶紧用笔在纸上记下来,下次不想再丢人。”
“还有拍卖场从哪里进,哪里出,怎么走,不同国家拍卖场的不同规矩,只能用笨方法记,反正就一个目的,最终必须买到。”
“后来混的时间长了,一来一往之间,收回不少好东西,那个时候港岛官窑市场基本掌握在我的手上。”
老爷子有些得意道:“后来随着仇炎之辞世,大批藏品开始进入拍卖市场,胡惠春也开始出手暂得楼的精品,而正在崛起的很多收藏家族跟我走的非常近。”
“所以1985年前后,官窑收藏达到个人古董生涯的顶峰,RobertChang的名字开始在国际古董拍卖圈子里叫响,这条路我走了整整二十年!”
“后来认识苏富比拍卖的总裁朱利安汤普森,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朱汤生,1971年的某天,他开门见山提出需求,苏富比想在港岛开个拍卖分部,需要我帮忙。”
“两年之后,苏富比第一场拍卖会在文华酒店举槌,瓷器专拍,100多件拍品中,我一人就送拍50多件官窑瓷器,算是给朋友撑撑场面。”
苏渊笑而不语,很喜欢听这些旧事,其实不只是苏福比,十多年之后,伦敦佳士得的詹姆斯也是因为张宗宪的建议,来港岛开分部,所以才有现在亚洲艺术品中心的基础。
即便老友詹姆斯隐退江湖,但是对于佳士得,张宗宪也是有求必应。一个电话过来,说没有像样的封面,老爷子二话不说,很仗义的拿出一两件救急,十分平常。
但是张宗宪在拍卖场上有个规矩,喜欢张扬,喜欢封面,只要放在封面上的东西必须卖掉,否则就没有下一次。
只要张宗宪下场,必须霸占1号牌,很多人都是恨不得拿个最不显眼的牌子躲在角落中,生怕别人注意。
张宗宪倒好,在乌泱乌泱的人群中,喜欢穿着黄色西服,左手拿1号牌,右手拿一支卡地亚的金笔,也不举高,很有腔调的一抬手,气派十足。
讲究好彩头,第一件要买,最后一件也要买。
1994年3月27日,现在的龙头嘉德首拍在长城饭店举槌,张宗宪照例拿1号牌,第一件拍品是吴镜汀的《渔乐图》,起拍价是8000元。
万,一拍就发。全场立刻活跃起来,很快为这个好彩头,万,万,别人再举。
张宗宪干脆站起来道:今天嘉德开张,祝他们兴旺发达,八万八,发发发!
这一喊,一锤定音!
后来只要在嘉德拍卖,件件都顶,而且都是18万、28万、380万、680万,都是8,说8就是发。
其实熟悉张宗宪的人都知道,他在拍卖行从来都是规规矩矩的,从没有主动要求优惠或者有暗箱操作之类的事情,并且作为一个经纪人,捧场归捧场,但绝不会买错。
每件拍品都是仔细研究过的,只要看好的东西紧咬不放手,朋友甚至总结出来规律,如果今天张宗宪穿得鲜亮,那他肯定是要出手。
张宗宪放下茶杯,仿佛想起什么,笑道:“后来参加拍卖会越来越多,好多人都跟着我买,我举都跟着举,如同跟屁虫,很烦。”
“所以想个办法,现场拿图录装着认真的记录,然后走的时候假装一不留神把书落在现场,结果就有人赶紧悄悄的把书拿过去,拼命研究。”
“其实都是空城计,每次要买的东西就折一折,有的折是真折,有的时候嘛,就是假装折一折,把他们注意力转移到我不想要的东西上,哈哈哈!”
“当时有一件张大千的泼墨,苏富比定价是5万,朱汤生是那场的拍卖官,他报出来15万,我立刻说50万,他懵了半天,15万到50万,大家都愣了。”
“我说朱汤生你怎么还不敲,他听了我的之后就落锤,然后我就离场。后面好多人跟着我出去抱怨:哎呀这个东西我也要的……我是要出到100万……但是被你这么一跳叫,就吓着了。”
“1985年有一只乾隆御制杏林春燕图碗,有个宝岛大佬咨询我,他挺喜欢这个碗,问我能不能买?”
“我说碗很不错,但是碗芯有一点点划痕,然后大佬就放弃购买,结果我用110万港币买到手。后来那个大佬说你不建议我买,为什么你买?”
“我告诉他,我不在乎那个划痕,你能吗?”
苏渊笑着点点头,事实证明张宗宪的专业和诚信都是最好回报,2006年佳士得举办张宗宪藏御制瓷器珍赏专场中,亿港币落槌,打破清朝瓷器的世界拍卖纪录,成为仅次于鬼谷子下山的第二高价瓷器。
张宗宪最后感叹道:“我喜欢拍卖行挣的钱自由,有钱吃个炒虾仁,没钱吃个虾米。不做同行的生意,不做收藏家的生意,不受人家的气,不看人家的脸色,有多少钱做多少钱的生意。”
“那个时候的收藏家好东西买进来,放在家里20多年不出手,除非是家里出什么事情。不超过10年的东西就卖出去,不算是收藏家,更不像是现在,今天买明天卖。”
“好宝贝不要你喂饭吃,放在家里,喜欢就去看看,也不会和你生气。过五年十年,还在天天给你赚钱,10年最低的回报是三倍。如果买普通东西,多年之后还是老价格,能卖出去就不错了。”
“毕竟已过90岁,独处的时候拿着以前的老照片,把那些去世的故人画个叉,叉越来越多,和我同时代做古董的老朋友就越来越少……”
“我第一次去的时候,连办牌子都不知道怎么做,举牌子更不知道,中间一大圈是有钱的大老板,普通点的人就近桌站着,大家都规规矩矩,西装笔挺。”
“估价1、2万的东西基本上都能以这价格买得到,不像是现在标价两万,举到100多万还买不到,现在的估价简直是逗大家玩。”
苏渊摇摇头,感叹没有赶上好时候,最近十年热钱太多,就算是亿万富翁,也不一定能买到真正的宝贝。
“那个时候在伦敦拍卖行最重要的大老板中,只有两个华人面孔,一个是仇炎之,一个是戴福葆。”
“刚站在一个地方就被人赶开,说这是本国人的位置,外国人在那边。我抬头看标识,赶紧用笔在纸上记下来,下次不想再丢人。”
“还有拍卖场从哪里进,哪里出,怎么走,不同国家拍卖场的不同规矩,只能用笨方法记,反正就一个目的,最终必须买到。”
“后来混的时间长了,一来一往之间,收回不少好东西,那个时候港岛官窑市场基本掌握在我的手上。”
老爷子有些得意道:“后来随着仇炎之辞世,大批藏品开始进入拍卖市场,胡惠春也开始出手暂得楼的精品,而正在崛起的很多收藏家族跟我走的非常近。”
“所以1985年前后,官窑收藏达到个人古董生涯的顶峰,RobertChang的名字开始在国际古董拍卖圈子里叫响,这条路我走了整整二十年!”
“后来认识苏富比拍卖的总裁朱利安汤普森,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朱汤生,1971年的某天,他开门见山提出需求,苏富比想在港岛开个拍卖分部,需要我帮忙。”
“两年之后,苏富比第一场拍卖会在文华酒店举槌,瓷器专拍,100多件拍品中,我一人就送拍50多件官窑瓷器,算是给朋友撑撑场面。”
苏渊笑而不语,很喜欢听这些旧事,其实不只是苏福比,十多年之后,伦敦佳士得的詹姆斯也是因为张宗宪的建议,来港岛开分部,所以才有现在亚洲艺术品中心的基础。
即便老友詹姆斯隐退江湖,但是对于佳士得,张宗宪也是有求必应。一个电话过来,说没有像样的封面,老爷子二话不说,很仗义的拿出一两件救急,十分平常。
但是张宗宪在拍卖场上有个规矩,喜欢张扬,喜欢封面,只要放在封面上的东西必须卖掉,否则就没有下一次。
只要张宗宪下场,必须霸占1号牌,很多人都是恨不得拿个最不显眼的牌子躲在角落中,生怕别人注意。
张宗宪倒好,在乌泱乌泱的人群中,喜欢穿着黄色西服,左手拿1号牌,右手拿一支卡地亚的金笔,也不举高,很有腔调的一抬手,气派十足。
讲究好彩头,第一件要买,最后一件也要买。
1994年3月27日,现在的龙头嘉德首拍在长城饭店举槌,张宗宪照例拿1号牌,第一件拍品是吴镜汀的《渔乐图》,起拍价是8000元。
万,一拍就发。全场立刻活跃起来,很快为这个好彩头,万,万,别人再举。
张宗宪干脆站起来道:今天嘉德开张,祝他们兴旺发达,八万八,发发发!
这一喊,一锤定音!
后来只要在嘉德拍卖,件件都顶,而且都是18万、28万、380万、680万,都是8,说8就是发。
其实熟悉张宗宪的人都知道,他在拍卖行从来都是规规矩矩的,从没有主动要求优惠或者有暗箱操作之类的事情,并且作为一个经纪人,捧场归捧场,但绝不会买错。
每件拍品都是仔细研究过的,只要看好的东西紧咬不放手,朋友甚至总结出来规律,如果今天张宗宪穿得鲜亮,那他肯定是要出手。
张宗宪放下茶杯,仿佛想起什么,笑道:“后来参加拍卖会越来越多,好多人都跟着我买,我举都跟着举,如同跟屁虫,很烦。”
“所以想个办法,现场拿图录装着认真的记录,然后走的时候假装一不留神把书落在现场,结果就有人赶紧悄悄的把书拿过去,拼命研究。”
“其实都是空城计,每次要买的东西就折一折,有的折是真折,有的时候嘛,就是假装折一折,把他们注意力转移到我不想要的东西上,哈哈哈!”
“当时有一件张大千的泼墨,苏富比定价是5万,朱汤生是那场的拍卖官,他报出来15万,我立刻说50万,他懵了半天,15万到50万,大家都愣了。”
“我说朱汤生你怎么还不敲,他听了我的之后就落锤,然后我就离场。后面好多人跟着我出去抱怨:哎呀这个东西我也要的……我是要出到100万……但是被你这么一跳叫,就吓着了。”
“1985年有一只乾隆御制杏林春燕图碗,有个宝岛大佬咨询我,他挺喜欢这个碗,问我能不能买?”
“我说碗很不错,但是碗芯有一点点划痕,然后大佬就放弃购买,结果我用110万港币买到手。后来那个大佬说你不建议我买,为什么你买?”
“我告诉他,我不在乎那个划痕,你能吗?”
苏渊笑着点点头,事实证明张宗宪的专业和诚信都是最好回报,2006年佳士得举办张宗宪藏御制瓷器珍赏专场中,亿港币落槌,打破清朝瓷器的世界拍卖纪录,成为仅次于鬼谷子下山的第二高价瓷器。
张宗宪最后感叹道:“我喜欢拍卖行挣的钱自由,有钱吃个炒虾仁,没钱吃个虾米。不做同行的生意,不做收藏家的生意,不受人家的气,不看人家的脸色,有多少钱做多少钱的生意。”
“那个时候的收藏家好东西买进来,放在家里20多年不出手,除非是家里出什么事情。不超过10年的东西就卖出去,不算是收藏家,更不像是现在,今天买明天卖。”
“好宝贝不要你喂饭吃,放在家里,喜欢就去看看,也不会和你生气。过五年十年,还在天天给你赚钱,10年最低的回报是三倍。如果买普通东西,多年之后还是老价格,能卖出去就不错了。”
“毕竟已过90岁,独处的时候拿着以前的老照片,把那些去世的故人画个叉,叉越来越多,和我同时代做古董的老朋友就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