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汉时关之龙腾万里

305章 牧野幽思

    在阎宇依瓢画葫芦的打点下,刘禅一行又毫无悬念地进了虎牢关。

    目睹这一幕,刘禅无奈地哭笑着。在金钱和糖衣炮弹的凌厉而温柔的攻势,多么坚固森严的城池也很快土崩瓦解,多么强大的军队也会不知不觉地缴械投降。看来,要建设一支视金钱如粪土的铁军队伍,让武将不怕死,文官不贪钱,任重而道远,要下很大的功夫才行啊。

    此时,已是下午十分。恋恋不舍的刘禅决定在虎牢关盘桓一晚。

    在虎牢关最高的万昌酒楼吃过晚饭后,刘禅等人怀着探幽寻古的心情,兴致勃勃地上到顶层,登高望远,举目揽胜。

    此时,万里苍穹已是晚霞满天,落入了黄河源头的地平线的太阳,呈现着巨大而血红的圆。近在咫尺而又遥远的西方天幕铺满了五彩缤纷艳丽无比的火烧云,从东方天际逆流而上的黄河,原来略显暗淡的河面,此时与城楼、群山都披上了一层红橙相间斑斓夺目的色彩。颇有些“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之意境。

    在西下夕阳的热情渲染下,整片天空一块块支离破碎的火烧云层次分明,好像地图上鲜艳颜色的岛屿,又如同金色或红色的浪花在溢光流彩的黄河上翻滚跳跃。此时太阳与黄河,云彩与河水,甚至天与地,都在水乳交融地无限接近,分不清你我。

    黄河两岸的山林、城郭、村舍,河中的渔船,不时归巢偶尔掠过的飞鸟,还有数不清的飞虫,给这绝美的巨大静态图画添加了一丝丝生动的图画,让人心旷神怡,如痴如醉。

    此情此景,使刘禅终于领略到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空旷辽阔的诗意,以及近似“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苍茫雄浑壮丽的境界。

    然而无论景色多么瑰伟壮丽,毕竟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一如曾经如日中天,统治数百年的大汉王朝,也跳不出过“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兴亡周期率的支配,避免不了盛极必衰,衰极必盛的历史定律,重蹈了“人亡政息”的覆辙。

    如何能长治久安,避免几百年的兴亡定律。这是刘禅得天下之后需要重点思考,集思广益,予以解决的战略大事。

    对这个千古难解的课题,曾经汹涌滂湃的黄河显然也不能回答,如今也只能沉重地咆哮,汩汩地向东方默默流淌,金黄的河面上隐约回荡着虎牢关古战场震撼人心的喊杀声。

    枕着虎牢关,听着黄河千古传颂的依旧涛声,这天晚上刘禅睡得十分踏实香甜。

    翌日又一如既往的例行公事以后,在玉门古渡乘船渡过黄河,继续向北。

    几个小时就到了河内。

    赵云介绍道,河内,顾名思义就是黄河以内,对黄河以北的称呼。战国时河内为魏国领地,秦末司马懿的先祖司马卯,被项羽封为殷王,都城就在河内。汉高祖即位时设置殷国,次年改名为河内郡,位于太行山东南与黄河以北。领山阳、朝歌、温县等十六县。司马懿家族就是温县大族,建安六年,司马懿被辟为河内郡的上计掾。

    在河内稍作停留,用过午餐后。刘禅等人又开始赶路,数个小时后,便来到了牧野县的地界。

    牧野是西周史上的一个著名的地名。商朝王子、太师、千古忠臣、林姓始祖比干、西周国师姜尚都出生于此地。

    看着写着“牧野”的石碑,刘禅笑道:“四叔,牧野之名从何而来?”

    赵云想了想道:“牧野原非专有名词,这里是相对于殷都朝歌而言的。从朝歌城由内向外,分别称作城、郭、郊、牧、野。《尔雅》云: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意思是说,在城池或城镇的周围叫郊区,那里是人们耕种的地方;郊的外围叫牧,是放牧的地方;牧的外围叫野,是野兽出没的地方。正确的解释是,牧本身是一个邑落,所谓牧野,是指这个邑落外面宽阔的原野。”

    又是一个夕阳西下的壮丽景象,古老斑驳的城墙、古迹以及比干庙、姜太公祠都沐浴在金黄色的晚霞之中,显得更加庄严肃穆,令人肃然起敬。

    站在漫天彩霞的历史天空下,刘禅追古惜今,感受着中华厚重沉雄、源远流长的文明底蕴,散发着千古幽思,感慨万千。

    牧野之所以出名,就是因为殷商末年,八百诸侯会同盟,助周伐纣的牧野之战,就是在这里发生的。

    许慎的《说文解字》说:牧邑在朝歌南七十里地,周武王与纣战于牧野。此战使周成功代商,这是中国历史的第二次革命。

    革命古义是变革天命,最早见于《周易?革卦?彖传》: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革命是一种实现正义和恢复秩序的行为,意思为改朝换代。商汤推翻夏朝的行为,被称为“汤武革命”。而有道之周武王伐无道之商纣王更是革命。

    商周牧野大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古代战争,标志着殷商555年的终结。此战为国语宝库的丰富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留下了长长一串的成语或掌故。比如小心翼翼、天作之合、黄钺白旄、白鱼入舟、赤鸟流屋、叩马阻谏、不食周粟、爱屋及乌、助纣为虐、百夫致师、前徒倒戈、血流漂杵、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等等。

    刘禅从中悟出了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就是失道寡助,得道多助。同时,要“伐谋”、“伐交”策略,争取人心,翦敌羽翼,麻痹对手,建立统一战线。选择正确的战略时机。决战要奇正并用。要吸取商纣王迅速败亡的教训,政治要清明,法治与德政相结合。

    次日上午,刘禅让阎宇等人准备了一些祭品,到姜太公祠和比干庙分别了祭拜姜太公和比干公。

    姜尚姜太公是一位影响久远杰出的谋略家、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被儒、道、法、兵、纵横诸家尊为“百家宗师”。特别是军事理论巨著《六韬》,奠定了他兵家宗师、权谋家和兵圣、武祖至高无上的历史地位。

    刘禅假托在梦中得姜太公收为徒弟,意在掩饰他的神秘来历,装傻保护自己。祭拜姜太公,最根本目的是标榜刘禅与儒、道、法、兵、纵横诸家是一家人,为以后收服诸子百家打好良好基础。

    比干公不仅是刘禅在后世林氏的始祖,更是忠肝义胆、光耀史册的千古忠臣,忠君爱国的典范和榜样。祭拜比干公,就是对部下进行潜移默化的教化,要求他们以比干公为榜样,做一个忠肝义胆、忠君爱国、留名青史的忠臣良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