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五十二章 凑热闹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虽然此时已是辰时,但天空却十分阴暗。漆黑如墨的乌云笼罩在广安郡城头,气氛异常压抑,没有一丝生气,就如同高思好如今的心情。
数月前,自己麾下身经百战的雄兵逾十万,一路过关斩将,势如破竹,连下显州,肆州,即便是雄壮的晋阳城也在自己的兵锋下支离破碎。如今,跟随自己一同起义的数十万百姓几乎所剩无几,就连自己依仗纵横边塞的十万雄兵也是损失惨重,士气低落。而这经营了十数年的广安郡城更是残破不堪,摇摇欲坠。
城外,以高延宗,刘桃枝为首的二十万朝廷大军已经围困了广安郡城月余,城中物资辎重几乎已经耗尽,城破就在眼前。
“难道我就要这么失败吗?我不甘心,我不甘心!”高思好双手紧紧按在城头上,牙关紧咬,双目喷火地看着数里外正在逐渐集结的朝廷军,心中暗暗嘶吼着。
连日来的征战,高思好虽然竭心尽力,但却依旧无法阻止失败的到来。虽然在整个朔边地区,他的威望几乎无人能敌,但这却不能掩盖他叛乱的事实。而那些只能摇旗呐喊,打顺风仗的流民叛匪,在晋阳久攻不下时士气就已大跌,当高延宗挥兵而来时更是没有做出什么抵抗便土崩瓦解,溃不成军。
如今,城中粮草匮乏,士气低落,城破已经无可避免,不论城中百姓还是士卒已经没了士气,不少人心中都盼望着投降,能够得到朝廷的宽恕,能够留得一条性命。
王尚之忧虑地看着高思好说道:“大丞相,趁高延宗还未攻城,天色阴暗,您赶紧率众突围吧!”
“是啊,大丞相,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王行思附和道:“此番都是高延宗这厮从中作梗,不然我等定然已经自晋阳直下邺城,安能叫皇帝老二身边的三只吠犬逍遥法外!”
数十天的征战,先是大胜,继而打败,如此巨大的起伏,纵使高思好乃是百战将军,心中却也是凄凄然,一时间难以接受。他已经不再年轻,此次失败,今后再想起事,几乎何其渺茫?
更何况,以高纬干净杀绝的狭隘性子,自己纵使突围出去,天下之大,又有何处可以容身?遥想当年,自己纵马驰骋疆场,牢牢镇守在帝国边疆,叫突厥不敢小视。如今,一步错,步步错,一世英名就此毁于一旦,他又如何去面见高欢和王思宗呢?
“二十万大军将广安郡城围困得如铁通也似,如何能够突围呢?”高思好怅然地叹了口气,整个人仿佛在刹那间苍老了十岁,浑身散发出颓唐落寞的气息。
“大丞相,您千万不能如此消沉!”王行思心中陡然一沉,目光灼灼地看着高思好沉声说道:“如今城中可战兵士三万余,我等誓死保护大丞相突围出去!”
“大丞相,事到如今,我们已经一败涂地,又如何顾得了那么多?北方蛮族早已窥伺我中原富饶之地多时,我们不若开关引突厥铁骑南下,共讨昏君!”王尚之走上两步,看着城外黑压压慢慢向城墙逼近的北齐军,眼中闪过一片疯狂的神采,一字一顿地说道。
“什么?”高思好浑身巨震,豁然转身,一脸不可置信地看着王尚之,双唇轻颤,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北方草原苦寒,突厥人虽然兵强马壮,但生活却过得甚是凄苦,而逐水而居的日子也远不如中原依城而生的生活安然惬意。尤其中原的繁华奢侈更是羡煞了突厥蛮族,多少年来突厥都想饮马黄河,但却都以失败而告终。
高思好能够荣登南安王之位,得到朔边百姓的爱慕敬重,正是因为他舍生忘死,牢牢地坚守阵地,不叫胡人南下。
如今,王尚之却告诉他要想活命便开关引敌,这种做法无疑颠覆了高思好一直以来所坚持的信念。一旦他如此做了,势必会背上千古的骂名。
“大丞相,高氏皇族本就是六镇子弟,乃是鲜卑话的汉族,实际上却是与胡人无疑。更何况,这天下本是东魏的,却被高氏所篡夺,他们那等乱臣贼子做得皇帝,您为什么就不能?所谓成王败寇,如是而已!”王尚之见高思好脸上阴晴不定,再次沉声劝谏。
“大丞相,属下附议!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我们只是借用突厥兵马而已,并不是将大好河山拱手送人!”王行思低声说道:“突厥虽然兵强马健,但却毫无组织纪律可言,在草原上他们或可逞凶,但到了中原腹地,他们不过是乌合之众,犹若土鸡瓦狗一般不足为惧。您可邀请他钵可汗引军南下,让其与高纬相斗,我等自可坐收渔利!”
“大丞相,高延宗马上就要发起总攻了,您再不走就没有时间了!”王尚之看着越来越近的朝廷大军,心中愈发焦躁起来。
“众亲卫听令,快护送大丞相从北门突围,不得有误!”王行思看着附近两千名严阵以待的兵士喝道。
这两千军士乃是高思好的亲卫,追随他征战十数载,实力强劲,更是忠心耿耿。虽然王行思无法命令他们,但此时事关高思好生死,他们却顾不得许多。
在亲卫队长的带领下,众军士答一声“是”便立即围将上来,拱手说一声“得罪了,将军”便要将高思好架下去。
“呔!”高思好怒目圆睁,口中暴喝一声,厉斥道:“王行思,你要做什么,难道想要造反吗?走与不走,本王自有定夺,怎容得尔等指手画脚?”
众军士闻言立即止住脚步,纷纷拜倒在地哀求道:“将军,大势已去,您还是早做打算!我等一定誓死掩护您出城去,今后我们定可东山再起!将军——”
高思好用力咬了咬牙,狠狠瞪视了王行思和王尚之一眼,然后猛然挺直身子,双目微微眯起,冷酷地看着城下旌旗招展的朝廷大军,沉声说道:“本王纵横与突厥满足征战十数载,身上创伤四十余处,何曾向突厥人屈服过?而今,虽然情势恶劣,本王也可能命丧此地,然我又如何能向满足屈膝,你叫天下人如何看我,你叫这朔边数十万百姓如何看我?”
王行思和王尚之虽然脸有愧色,但却还想再劝,但还未开口就被高思好打断。
“我意已决,尔等毋须再劝!只有战死的高思好,没有投敌的南安王!”高思好最后一句乃是冲天吼出,声音虽然甚是雄壮,但却也无法掩饰其中的悲凉。
“城在人在,城破人亡!决一死战,誓不投降!”众亲卫闻言,脸上顿时散发出奇异的光芒,眼神变得愈发灼热,一个个挥舞着兵器仰天呐喊着,滚滚的声Lang似乎穿透了浓浓的乌云,直上九霄,广安郡城原本低落的士气竟在这吼声中逐渐回升着。
城下,接近的大军听见城头上的呐喊声突然停下了脚步,一个将军模样的人打马越众而出。
此人身形甚是肥胖,宽大的铠甲被他撑得满满当当,沉重的身子将那一匹上好的高头大马压弯了腰。他白面无需,显然生活极其富足,那脸上的赘肉更是将本就不大的眼睛挤得愈发狭小。这人就是安德王高延宗,定州刺史。
此时,高延宗一脸阴沉,比之阴霾的天空有过之无不及。想他本来在定州做着土皇帝,过着一手遮天奢侈自在的日子,却不想被奸人恶语重伤,不仅长子被迫囚禁在邺城,就连项上人头都险些不保。这一切的罪魁祸首都是高思好,这个外姓的卑鄙小子,自己叛乱也还罢了,竟然害得自己也不安生。
如今,广安郡即将破碎,自己终于可以出上一口恶气。就在高延宗心中思量如何处置高思好这乱臣贼子时,城头上却突然爆发出惊天的呐喊声,高思好部本来低落的士气居然有所回升,这可不是好兆头。
“叛贼高思好!”高延宗拔出腰间的佩剑直指广安郡帅旗,大声喝道。
“本王在此,高胖子你有何话说?”高思好居高临下地看着高延宗说道。
“呔,你这匹夫!”高延宗大怒,他自知肥胖,但却不愿意他人言明,“本王二十万大军在此,你还要负隅顽抗吗?”
高思好不屑地冷哼一声,然后冷冷地说道:“高胖子,我高思好顶天立地,岂是你这种不学无术的无胆之辈?你若要有本事便只管放马过来,且看是你高胖子的膘厚还是本王的刀快!”
“哇呀呀呀!你这鄙贱皮肤,气煞我也!众将士听令,全线进攻,给我踏平广安城,活捉高思好者赏金万两!杀——”
“杀——”
众士卒闻言,顿时喜上眉梢,一个个眼中闪烁着贪婪兴奋的神色,口中大声呐喊着,挥舞着兵刃便向广安城扑去。一时间喊声如雷,杀气冲天,几乎让遮天蔽日的乌云都退避三舍。
虽然高延宗算不得此次讨逆大军的首领,但他毕竟地位尊崇无人能及,尤其是他本身脾气极其暴躁,麾下兵精粮足,刘桃枝等人也不得不让他三分。
在这公元574年六月二十四日的早晨,北齐讨逆大军发动了对朔州广安郡最后的进攻。
虽然高思好率军舍生忘死,奋起抵抗,但兵力悬殊下,经过一个时辰的惨烈厮杀,本就残破不堪的广安郡终于破碎,高延宗部攀上城墙,疯狂地绞杀着高思好余孽。
高思好终于没有逃脱历史的命运,与王行思战死城头,王尚之则被刘桃枝俘获。城中三万余士卒,除了高思好的两千亲卫全部战死,其他大多数都被俘获。
当高延宗登上广安郡城的那一刹那,天空中一声巨雷过后,豆大的雨滴落下,眨眼间便下起了瓢泼大雨。雨水在地面上汇集成一条条小溪,冲刷着城上城下的斑驳血迹,冲刷着天地中的怨气,也似是在为英雄送别。
高思好是英雄还是狗熊,谁又说得准呢?
======================================================================好吧,明天五章!</p>
虽然此时已是辰时,但天空却十分阴暗。漆黑如墨的乌云笼罩在广安郡城头,气氛异常压抑,没有一丝生气,就如同高思好如今的心情。
数月前,自己麾下身经百战的雄兵逾十万,一路过关斩将,势如破竹,连下显州,肆州,即便是雄壮的晋阳城也在自己的兵锋下支离破碎。如今,跟随自己一同起义的数十万百姓几乎所剩无几,就连自己依仗纵横边塞的十万雄兵也是损失惨重,士气低落。而这经营了十数年的广安郡城更是残破不堪,摇摇欲坠。
城外,以高延宗,刘桃枝为首的二十万朝廷大军已经围困了广安郡城月余,城中物资辎重几乎已经耗尽,城破就在眼前。
“难道我就要这么失败吗?我不甘心,我不甘心!”高思好双手紧紧按在城头上,牙关紧咬,双目喷火地看着数里外正在逐渐集结的朝廷军,心中暗暗嘶吼着。
连日来的征战,高思好虽然竭心尽力,但却依旧无法阻止失败的到来。虽然在整个朔边地区,他的威望几乎无人能敌,但这却不能掩盖他叛乱的事实。而那些只能摇旗呐喊,打顺风仗的流民叛匪,在晋阳久攻不下时士气就已大跌,当高延宗挥兵而来时更是没有做出什么抵抗便土崩瓦解,溃不成军。
如今,城中粮草匮乏,士气低落,城破已经无可避免,不论城中百姓还是士卒已经没了士气,不少人心中都盼望着投降,能够得到朝廷的宽恕,能够留得一条性命。
王尚之忧虑地看着高思好说道:“大丞相,趁高延宗还未攻城,天色阴暗,您赶紧率众突围吧!”
“是啊,大丞相,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王行思附和道:“此番都是高延宗这厮从中作梗,不然我等定然已经自晋阳直下邺城,安能叫皇帝老二身边的三只吠犬逍遥法外!”
数十天的征战,先是大胜,继而打败,如此巨大的起伏,纵使高思好乃是百战将军,心中却也是凄凄然,一时间难以接受。他已经不再年轻,此次失败,今后再想起事,几乎何其渺茫?
更何况,以高纬干净杀绝的狭隘性子,自己纵使突围出去,天下之大,又有何处可以容身?遥想当年,自己纵马驰骋疆场,牢牢镇守在帝国边疆,叫突厥不敢小视。如今,一步错,步步错,一世英名就此毁于一旦,他又如何去面见高欢和王思宗呢?
“二十万大军将广安郡城围困得如铁通也似,如何能够突围呢?”高思好怅然地叹了口气,整个人仿佛在刹那间苍老了十岁,浑身散发出颓唐落寞的气息。
“大丞相,您千万不能如此消沉!”王行思心中陡然一沉,目光灼灼地看着高思好沉声说道:“如今城中可战兵士三万余,我等誓死保护大丞相突围出去!”
“大丞相,事到如今,我们已经一败涂地,又如何顾得了那么多?北方蛮族早已窥伺我中原富饶之地多时,我们不若开关引突厥铁骑南下,共讨昏君!”王尚之走上两步,看着城外黑压压慢慢向城墙逼近的北齐军,眼中闪过一片疯狂的神采,一字一顿地说道。
“什么?”高思好浑身巨震,豁然转身,一脸不可置信地看着王尚之,双唇轻颤,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北方草原苦寒,突厥人虽然兵强马壮,但生活却过得甚是凄苦,而逐水而居的日子也远不如中原依城而生的生活安然惬意。尤其中原的繁华奢侈更是羡煞了突厥蛮族,多少年来突厥都想饮马黄河,但却都以失败而告终。
高思好能够荣登南安王之位,得到朔边百姓的爱慕敬重,正是因为他舍生忘死,牢牢地坚守阵地,不叫胡人南下。
如今,王尚之却告诉他要想活命便开关引敌,这种做法无疑颠覆了高思好一直以来所坚持的信念。一旦他如此做了,势必会背上千古的骂名。
“大丞相,高氏皇族本就是六镇子弟,乃是鲜卑话的汉族,实际上却是与胡人无疑。更何况,这天下本是东魏的,却被高氏所篡夺,他们那等乱臣贼子做得皇帝,您为什么就不能?所谓成王败寇,如是而已!”王尚之见高思好脸上阴晴不定,再次沉声劝谏。
“大丞相,属下附议!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我们只是借用突厥兵马而已,并不是将大好河山拱手送人!”王行思低声说道:“突厥虽然兵强马健,但却毫无组织纪律可言,在草原上他们或可逞凶,但到了中原腹地,他们不过是乌合之众,犹若土鸡瓦狗一般不足为惧。您可邀请他钵可汗引军南下,让其与高纬相斗,我等自可坐收渔利!”
“大丞相,高延宗马上就要发起总攻了,您再不走就没有时间了!”王尚之看着越来越近的朝廷大军,心中愈发焦躁起来。
“众亲卫听令,快护送大丞相从北门突围,不得有误!”王行思看着附近两千名严阵以待的兵士喝道。
这两千军士乃是高思好的亲卫,追随他征战十数载,实力强劲,更是忠心耿耿。虽然王行思无法命令他们,但此时事关高思好生死,他们却顾不得许多。
在亲卫队长的带领下,众军士答一声“是”便立即围将上来,拱手说一声“得罪了,将军”便要将高思好架下去。
“呔!”高思好怒目圆睁,口中暴喝一声,厉斥道:“王行思,你要做什么,难道想要造反吗?走与不走,本王自有定夺,怎容得尔等指手画脚?”
众军士闻言立即止住脚步,纷纷拜倒在地哀求道:“将军,大势已去,您还是早做打算!我等一定誓死掩护您出城去,今后我们定可东山再起!将军——”
高思好用力咬了咬牙,狠狠瞪视了王行思和王尚之一眼,然后猛然挺直身子,双目微微眯起,冷酷地看着城下旌旗招展的朝廷大军,沉声说道:“本王纵横与突厥满足征战十数载,身上创伤四十余处,何曾向突厥人屈服过?而今,虽然情势恶劣,本王也可能命丧此地,然我又如何能向满足屈膝,你叫天下人如何看我,你叫这朔边数十万百姓如何看我?”
王行思和王尚之虽然脸有愧色,但却还想再劝,但还未开口就被高思好打断。
“我意已决,尔等毋须再劝!只有战死的高思好,没有投敌的南安王!”高思好最后一句乃是冲天吼出,声音虽然甚是雄壮,但却也无法掩饰其中的悲凉。
“城在人在,城破人亡!决一死战,誓不投降!”众亲卫闻言,脸上顿时散发出奇异的光芒,眼神变得愈发灼热,一个个挥舞着兵器仰天呐喊着,滚滚的声Lang似乎穿透了浓浓的乌云,直上九霄,广安郡城原本低落的士气竟在这吼声中逐渐回升着。
城下,接近的大军听见城头上的呐喊声突然停下了脚步,一个将军模样的人打马越众而出。
此人身形甚是肥胖,宽大的铠甲被他撑得满满当当,沉重的身子将那一匹上好的高头大马压弯了腰。他白面无需,显然生活极其富足,那脸上的赘肉更是将本就不大的眼睛挤得愈发狭小。这人就是安德王高延宗,定州刺史。
此时,高延宗一脸阴沉,比之阴霾的天空有过之无不及。想他本来在定州做着土皇帝,过着一手遮天奢侈自在的日子,却不想被奸人恶语重伤,不仅长子被迫囚禁在邺城,就连项上人头都险些不保。这一切的罪魁祸首都是高思好,这个外姓的卑鄙小子,自己叛乱也还罢了,竟然害得自己也不安生。
如今,广安郡即将破碎,自己终于可以出上一口恶气。就在高延宗心中思量如何处置高思好这乱臣贼子时,城头上却突然爆发出惊天的呐喊声,高思好部本来低落的士气居然有所回升,这可不是好兆头。
“叛贼高思好!”高延宗拔出腰间的佩剑直指广安郡帅旗,大声喝道。
“本王在此,高胖子你有何话说?”高思好居高临下地看着高延宗说道。
“呔,你这匹夫!”高延宗大怒,他自知肥胖,但却不愿意他人言明,“本王二十万大军在此,你还要负隅顽抗吗?”
高思好不屑地冷哼一声,然后冷冷地说道:“高胖子,我高思好顶天立地,岂是你这种不学无术的无胆之辈?你若要有本事便只管放马过来,且看是你高胖子的膘厚还是本王的刀快!”
“哇呀呀呀!你这鄙贱皮肤,气煞我也!众将士听令,全线进攻,给我踏平广安城,活捉高思好者赏金万两!杀——”
“杀——”
众士卒闻言,顿时喜上眉梢,一个个眼中闪烁着贪婪兴奋的神色,口中大声呐喊着,挥舞着兵刃便向广安城扑去。一时间喊声如雷,杀气冲天,几乎让遮天蔽日的乌云都退避三舍。
虽然高延宗算不得此次讨逆大军的首领,但他毕竟地位尊崇无人能及,尤其是他本身脾气极其暴躁,麾下兵精粮足,刘桃枝等人也不得不让他三分。
在这公元574年六月二十四日的早晨,北齐讨逆大军发动了对朔州广安郡最后的进攻。
虽然高思好率军舍生忘死,奋起抵抗,但兵力悬殊下,经过一个时辰的惨烈厮杀,本就残破不堪的广安郡终于破碎,高延宗部攀上城墙,疯狂地绞杀着高思好余孽。
高思好终于没有逃脱历史的命运,与王行思战死城头,王尚之则被刘桃枝俘获。城中三万余士卒,除了高思好的两千亲卫全部战死,其他大多数都被俘获。
当高延宗登上广安郡城的那一刹那,天空中一声巨雷过后,豆大的雨滴落下,眨眼间便下起了瓢泼大雨。雨水在地面上汇集成一条条小溪,冲刷着城上城下的斑驳血迹,冲刷着天地中的怨气,也似是在为英雄送别。
高思好是英雄还是狗熊,谁又说得准呢?
======================================================================好吧,明天五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