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二章 拜入九宫(下)
春秋楼顶,但见偌大一层楼里仅设了一扇房门。百度搜索读看看更新最快)
见翟莲微露诧异,谢洵才将房门推开。一眼望去,尽是些高矮不一的石碑,石碑上密密麻麻地雕刻着各种字体,用红笔勾勒出一幕幕传奇。仔细分辨,有的颜色尚且明亮,有的却已暗淡脱落,可见石碑保存的年月亦有许多出入。踏步进房,翟莲顿生历史沧桑之感,眼角每一处都充斥了庄严与肃穆,就像白水坡见到的九尊石像一般,竟让人有种鞠躬作揖的冲动。
谢洵面容肃整,朝着各个方向深深一拜,才转身道:“这便是存放九宫历代知名先辈事迹丰碑的‘汗青房’了。”
翟莲顿时了然,无怪油然地心生敬畏,于是效仿谢洵,深深一拜,这才打量起一座座碑文来。
“孙埔,兵家第七代族主,景帝时人也。第十一任百草谷主,历位九年,卒于武帝征和元年,享年五十四。元光六年,助卫车骑直捣匈奴龙城,斩首七百余人,拜偏将军。与关内侯(战后,卫青被封为关内侯)结为异性兄弟,屡破强敌,功勋显赫,未尝一败……”
“朱膺,纵横家第十二代族主,九流集二十九任司营,成帝时人也。幼而固疾,常年不愈。然其智计无双,以弱冠之龄游侠民间,惩恶无数,屡破奇案。曾以一己之力斩除黄河恶蛟,抚平水患;智斗王家(就是王莽所在的那个家族)权贵,散财贫苦;假盗天火以欺昏君,指骂红颜误王朝。叹天妒英才,卒于绥和二年十二月末,享年二十五。”
“牧康,大将力牧第五十三代孙,东汉明帝时人也。永平十六年,任大将军窦固先锋,大败北匈奴,封破虏将军。又奉命护卫副司马班超出使西域,败鄯善勇士,挫大月氏神巫。(请记住我们的 读看看 小说网)后任九流集三十七任司营,在位二十一年,卒于安帝延平三年,享年七十四。”
阅罢数座石碑,翟莲感叹之余更多的却是疑惑:“在下只道奇门中人超脱俗世,原来亦会于朝野走动?”
“这是自然,九流集设立之初衷,便是为了匡扶正义,暗助贫苦。这些先辈多数便是出自这九流集,许多时候与朝野亦有交集。试想外族入侵,若能将之平抚,是否便为百姓省却一场战乱?佞臣乱政,若可警醒君侧,是否可令许多忠臣免遭迫害,不致使社稷崩塌?
“只是,先辈们立下不世功勋,最后皆是祈求当朝皇帝,将其一笔于史册上划去,如此胸襟却是难得的。是以,后人为了缅怀彼等,便在春秋楼内设了这个房间,亦不至使其无名于后世。”谢洵似乎颇为自豪,紧了紧拳头,忽而满怀兴奋道,“说起来,年后,我五人便要参与九流集试炼,若能成为其中一员,便是莫大的荣耀呵。”
“想必以五位本领,必能得偿所愿。”翟莲由衷祝福道。
两人言谈许久,谢洵也已将伤感抛开,愈说愈是高兴:“翟兄弟一身武功亦是不弱,此次于白水又当记以首功,若能求得门中长辈收作徒弟,学得一身本事,日后入这九流集亦非难事啊。”
“只是,在下终归外人,能得岑老收留已是庆幸,哪敢奢望其他。”翟莲一诧,摆手推辞道。
“哈哈哈,”拍了拍翟莲肩膀,谢洵摇头道,“切莫做如此想,我九宫门设立之初便是融合诸家,博采众长,方有如今魁首景象。你可曾听闻当今晋阳城太守?说起来刘师叔当年亦是因大长老之故,才拜入九宫的。”
翟莲隐约记得刘琨大名,闻言点了点头,心思却已放在回忆之上,可惜许久仍不能想起,只得作罢。
“咦?”正欲转身出门,两人正见岑楼迎风站在天桥上,望着一角院落怔怔出神,不知何时那景茗小童又来到了九流集,此刻站在了岑楼身后,好奇地望着院子。两人互望一眼,诧异之余并肩向天桥行去。
还未走近,忽见岑楼将一手背到身后,银丝微微一动,似乎已然察觉了两人。岑楼淡淡的言语传来:“是洵儿和翟小哥吧?”
两人齐声应“是”,几步来到岑楼身后。
“我九宫始自始皇帝三十三年,至今五百又二十四个春秋,其间人才辈出,福泽一方。细数每一位先辈,除却天才纵横之能,皆是有大毅力、大胸怀的。历史里虽未能添下一笔,其精神却是永存我九宫门人心中,永远亦不会消散的。你等他日亦要谨记,胸怀天下,自己的每一分本事都不是老天平白给予的。”
迎风的白袍鼓荡着,眼前这位老者庄严认真起来颇见仙风道骨,给人以信服之感。一席话毕,两人不由想起方才那一座座新旧石碑,先辈仿佛眼前,英姿勃发,气概盈天,谈笑风生,纵横**。
翟莲不禁为那种种气概所夺,未再犹豫,一个箭步,双膝一曲跪倒地上,脸上充满了坚定之色,朗声相请:“晚辈斗胆请先生收为弟子,从此归入九宫门墙,不求名利,只为解百姓疾苦于一时。”顿了顿,郑重道,“望先生成全。”
“哈哈哈,”岑楼大袖一挥,转身将他扶起,点了点头,似乎颇为满意翟莲的悟性,“为师今日便将你收做首徒,这一身微薄本事倒也该有个传承。”
谢洵嘴角一抽,心道:您老被誉为奇门第一人,奇门三家皆要倚重的人物,本事岂能微薄?
不想那景茗却是笑嘴一撅,不满地“哼”了一声:“老爷爷不公平,方才还不肯收我当徒弟,这会却又应了大哥哥,茗儿不依!”
“嘿嘿,别急别急,先随我等去到百草谷中,爷爷已然为你安排了一个好师傅!”捋着长须,岑楼把眼投向了远天,脸上却是颇有笑意。
“哦,那茗儿的师傅有爷爷那般厉害吗?”闻言,景茗这才大眼一亮,高兴地跳将起来。
“唔,你那师傅可是厉害得紧啊!”轻抚着景茗的脑袋,岑楼佯作认真地点了点头,口中啧啧称赞。
却未料到事情如此顺利,岑楼性情懒散,又好游玩,从未有收徒打算,却不想竟在晚年收了翟莲为徒。诧异之余,谢洵也颇为翟莲感到高兴,带着些许苦笑打趣道:“翟兄弟成了大长老的徒弟,辈分岂非要比我等高了?原本还当多了个小师弟,未料想通此节,竟平白矮了一辈。唉,可想我那妹子长居末尾,此刻又多出个小师叔来,必是不依,我看啊,又要闹出许多笑话来咯!”
谢洵外温内热,许多时候话也不少,只是在公输韶面前显得拘束了许多,却白白得了个“洵哑巴”的别号,倒也有趣。
“嘿嘿,灵儿那丫头得了你刘师叔的《胡笳五弄》,该够她高兴个一阵子了,待她知觉过来多了个小师叔,这帐也算不到老夫头上来。”颇有深意得看着翟莲,岑楼又回到了那副为老不尊的模样,嘿嘿怪笑着道。
可怜翟莲尚不知二人话里意思,正奇怪怎得成了谢洵等人小师叔了,又自一翻惶恐。
见翟莲微露诧异,谢洵才将房门推开。一眼望去,尽是些高矮不一的石碑,石碑上密密麻麻地雕刻着各种字体,用红笔勾勒出一幕幕传奇。仔细分辨,有的颜色尚且明亮,有的却已暗淡脱落,可见石碑保存的年月亦有许多出入。踏步进房,翟莲顿生历史沧桑之感,眼角每一处都充斥了庄严与肃穆,就像白水坡见到的九尊石像一般,竟让人有种鞠躬作揖的冲动。
谢洵面容肃整,朝着各个方向深深一拜,才转身道:“这便是存放九宫历代知名先辈事迹丰碑的‘汗青房’了。”
翟莲顿时了然,无怪油然地心生敬畏,于是效仿谢洵,深深一拜,这才打量起一座座碑文来。
“孙埔,兵家第七代族主,景帝时人也。第十一任百草谷主,历位九年,卒于武帝征和元年,享年五十四。元光六年,助卫车骑直捣匈奴龙城,斩首七百余人,拜偏将军。与关内侯(战后,卫青被封为关内侯)结为异性兄弟,屡破强敌,功勋显赫,未尝一败……”
“朱膺,纵横家第十二代族主,九流集二十九任司营,成帝时人也。幼而固疾,常年不愈。然其智计无双,以弱冠之龄游侠民间,惩恶无数,屡破奇案。曾以一己之力斩除黄河恶蛟,抚平水患;智斗王家(就是王莽所在的那个家族)权贵,散财贫苦;假盗天火以欺昏君,指骂红颜误王朝。叹天妒英才,卒于绥和二年十二月末,享年二十五。”
“牧康,大将力牧第五十三代孙,东汉明帝时人也。永平十六年,任大将军窦固先锋,大败北匈奴,封破虏将军。又奉命护卫副司马班超出使西域,败鄯善勇士,挫大月氏神巫。(请记住我们的 读看看 小说网)后任九流集三十七任司营,在位二十一年,卒于安帝延平三年,享年七十四。”
阅罢数座石碑,翟莲感叹之余更多的却是疑惑:“在下只道奇门中人超脱俗世,原来亦会于朝野走动?”
“这是自然,九流集设立之初衷,便是为了匡扶正义,暗助贫苦。这些先辈多数便是出自这九流集,许多时候与朝野亦有交集。试想外族入侵,若能将之平抚,是否便为百姓省却一场战乱?佞臣乱政,若可警醒君侧,是否可令许多忠臣免遭迫害,不致使社稷崩塌?
“只是,先辈们立下不世功勋,最后皆是祈求当朝皇帝,将其一笔于史册上划去,如此胸襟却是难得的。是以,后人为了缅怀彼等,便在春秋楼内设了这个房间,亦不至使其无名于后世。”谢洵似乎颇为自豪,紧了紧拳头,忽而满怀兴奋道,“说起来,年后,我五人便要参与九流集试炼,若能成为其中一员,便是莫大的荣耀呵。”
“想必以五位本领,必能得偿所愿。”翟莲由衷祝福道。
两人言谈许久,谢洵也已将伤感抛开,愈说愈是高兴:“翟兄弟一身武功亦是不弱,此次于白水又当记以首功,若能求得门中长辈收作徒弟,学得一身本事,日后入这九流集亦非难事啊。”
“只是,在下终归外人,能得岑老收留已是庆幸,哪敢奢望其他。”翟莲一诧,摆手推辞道。
“哈哈哈,”拍了拍翟莲肩膀,谢洵摇头道,“切莫做如此想,我九宫门设立之初便是融合诸家,博采众长,方有如今魁首景象。你可曾听闻当今晋阳城太守?说起来刘师叔当年亦是因大长老之故,才拜入九宫的。”
翟莲隐约记得刘琨大名,闻言点了点头,心思却已放在回忆之上,可惜许久仍不能想起,只得作罢。
“咦?”正欲转身出门,两人正见岑楼迎风站在天桥上,望着一角院落怔怔出神,不知何时那景茗小童又来到了九流集,此刻站在了岑楼身后,好奇地望着院子。两人互望一眼,诧异之余并肩向天桥行去。
还未走近,忽见岑楼将一手背到身后,银丝微微一动,似乎已然察觉了两人。岑楼淡淡的言语传来:“是洵儿和翟小哥吧?”
两人齐声应“是”,几步来到岑楼身后。
“我九宫始自始皇帝三十三年,至今五百又二十四个春秋,其间人才辈出,福泽一方。细数每一位先辈,除却天才纵横之能,皆是有大毅力、大胸怀的。历史里虽未能添下一笔,其精神却是永存我九宫门人心中,永远亦不会消散的。你等他日亦要谨记,胸怀天下,自己的每一分本事都不是老天平白给予的。”
迎风的白袍鼓荡着,眼前这位老者庄严认真起来颇见仙风道骨,给人以信服之感。一席话毕,两人不由想起方才那一座座新旧石碑,先辈仿佛眼前,英姿勃发,气概盈天,谈笑风生,纵横**。
翟莲不禁为那种种气概所夺,未再犹豫,一个箭步,双膝一曲跪倒地上,脸上充满了坚定之色,朗声相请:“晚辈斗胆请先生收为弟子,从此归入九宫门墙,不求名利,只为解百姓疾苦于一时。”顿了顿,郑重道,“望先生成全。”
“哈哈哈,”岑楼大袖一挥,转身将他扶起,点了点头,似乎颇为满意翟莲的悟性,“为师今日便将你收做首徒,这一身微薄本事倒也该有个传承。”
谢洵嘴角一抽,心道:您老被誉为奇门第一人,奇门三家皆要倚重的人物,本事岂能微薄?
不想那景茗却是笑嘴一撅,不满地“哼”了一声:“老爷爷不公平,方才还不肯收我当徒弟,这会却又应了大哥哥,茗儿不依!”
“嘿嘿,别急别急,先随我等去到百草谷中,爷爷已然为你安排了一个好师傅!”捋着长须,岑楼把眼投向了远天,脸上却是颇有笑意。
“哦,那茗儿的师傅有爷爷那般厉害吗?”闻言,景茗这才大眼一亮,高兴地跳将起来。
“唔,你那师傅可是厉害得紧啊!”轻抚着景茗的脑袋,岑楼佯作认真地点了点头,口中啧啧称赞。
却未料到事情如此顺利,岑楼性情懒散,又好游玩,从未有收徒打算,却不想竟在晚年收了翟莲为徒。诧异之余,谢洵也颇为翟莲感到高兴,带着些许苦笑打趣道:“翟兄弟成了大长老的徒弟,辈分岂非要比我等高了?原本还当多了个小师弟,未料想通此节,竟平白矮了一辈。唉,可想我那妹子长居末尾,此刻又多出个小师叔来,必是不依,我看啊,又要闹出许多笑话来咯!”
谢洵外温内热,许多时候话也不少,只是在公输韶面前显得拘束了许多,却白白得了个“洵哑巴”的别号,倒也有趣。
“嘿嘿,灵儿那丫头得了你刘师叔的《胡笳五弄》,该够她高兴个一阵子了,待她知觉过来多了个小师叔,这帐也算不到老夫头上来。”颇有深意得看着翟莲,岑楼又回到了那副为老不尊的模样,嘿嘿怪笑着道。
可怜翟莲尚不知二人话里意思,正奇怪怎得成了谢洵等人小师叔了,又自一翻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