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六十六章 又见芸芸藏腹剑,四邻笑里惊南衙
朱友贞忽然喜怒无常,以致室内一时气氛窒息,曲凌云静立一侧,此种情形,他自然知晓自己只需观望而不宜发话的道理,以免累及自己。
朱友贞冷眼扫视正自伏地叩首的练姬,仍是不忘训言道:“一次不忠,百次不容!”语带轻蔑,目挟厌憎,言下之意,显而易见,任谁也听懂了弦外之音。
背叛了一个主人,就有可能背叛第二个主人。
朱友贞是想做什么呢?
难道他要杀了自己?练姬这般想着,不住叩首道:“属下绝无此心,绝无此心……”内心已惊吓至极,适才谈揭蓝少宝身世,不过顷刻,矛头怎的就指向了自己?他以为自己为朱友贞解惑,会立功受表。
目望朱友贞,练姬眼前浮出那些叛逃的坛主在泥土中挣扎的样子,耳畔亦响起了那惨嚎不绝的呼救声,恐惧加剧。
自朱室大军入四方镇近周之后,这练姬虽爱充风头,但一向言语谨慎,朱友贞也从未训导过他,上次一些预备反叛朱友贞的坛主武士,更因他之故被执行坑刑,练姬当时亲睹昔日的几位友人被活埋地下,虽然心中犹自骇然惊惧,但也一再告诫自己,只要不起判心,以朱友贞对自己的信任,不至于舍弃自己这个心腹。
如果朱友贞需要自己,自己的危险就少一分,因此,必得使他离不开自己。
这些日子,从无意间发现燕千云的奇异面貌开始,他就费尽心思查探燕氏兄弟与蓝少宝的关系,打算偶然之机禀告朱友贞,领个头功。
他心怀侥幸,却未料事情往往人算不如天算。
尤其朱友贞朝练姬轻哼一声,恼怒道:“练姬,你早知此事,何以一直瞒骗本王?此事涉及千崇兄弟二人,若千崇早已知道,而故作不知,他——必有它图,如今他们兄弟与那蓝少宝关系匪浅,会否暗中与那蓝少宝结成一气而迁怒本王,心起夺镇之恨,实则难测,若证实,千崇此人心机便颇为深沉,它日必是后患,你——险些坏了本王的大事!”猛力一拍酒案,霍然起身,怒指练姬。
练姬跪伏堂下,更吓得惶恐不安,慌忙道:“属下即刻查证!”说罢,就要拾身外奔。
朱友贞冷笑喝道:“蠢才,都这个时候了,居然还要去查过才知道?”言下之意,怪责练姬蠢笨,此事应该早在燕千崇透露其父母一事时就该留意其人用心。
朱友贞是帝王出身,深知何时放出威严震住臣属最为奏效。此刻他正是要练姬摄于自己威严,不敢轻易造次。
他不喜欢臣下揣摩自己的心思,所谓自己的一言一行若被看透,那么下一刻自己欲图作甚,臣下便可了如指掌,更会因此有所针对地献媚自己。
如此一来,自己过于信任臣下,便会放松戒心,而臣下倚仗自己的信赖,必会放大自身权力,纵是面上蒙骗自己而私下另作图谋也不无可能。
这种心思与柳枫何其相似?然而柳枫却觉得自己失去了这种本能,不知何时,柳枫发觉周身的人好似都知道他心中所想,譬如思念天绍青,别人一眼就可看穿,濠州防卫战中,他还失去了多少种戒心,则更加难以预料了。
这于柳枫而言,实在太过危险,所谓别人知道他的欲图,他却蒙蔽在别人献笑的假象中,猜不透他人意图,如此何以成就大事?如果无法料敌先机,长此以往,必一败涂地!
朱友贞不会轻易地信任谁,也从不完全信任,他时刻不忘考验下属对己的衷心程度,他是矛盾的,一面不愿臣下看透自己,一面又故作糊涂,让臣下以为看透自己所想可以各抒已见,而他则从中分辨利弊。
所以练姬就成了一个倒霉蛋,他以为朱友贞看过蓝少宝眼睛之后,仍然是不知道燕氏兄弟与蓝少宝之间的关系,而朱友贞言辞之间,的确没有表露出任何不妥。
然练姬叮咛朱友贞细瞧燕千云眼睛之后,朱友贞从打翻茶杯那个时刻起,就已经猜到了结果,不然他为何失手打翻茶杯呢?因为一个天大的秘密使得朱友贞震惊!
但是知道结果并不够,朱友贞还需要了解当中来龙,这就要下属无所顾忌地倾吐于自己。
练姬此时大势已去,曲凌云暗笑一声,知道自己时机已到,忽然从侧走出一步,道:“主公,凌云突然想起一件事。”见朱友贞与练姬一齐望着他,昂然挺胸地说道:“燕千崇对于其弟燕千云奇异的眼睛必定清楚,当初他们的母亲栖栖与姨母一道流落在外,他们兄弟二人不可能没有寻母之心……”
朱友贞听至此处,道:“千云当时尚在襁褓,仅有周岁,该无记忆,他始终认为自己是个无父无母的孤儿,父母姓甚名谁,千崇与友善俱没有告诉他,直到进入这四方镇内……”捻须陷入沉吟之中,似乎有些迷茫。
曲凌云看准时机,发话道:“莫非他现在知道了?那八成是燕千崇告诉了他!莺莺是他们的姨母,又为蓝少宝之亡母,既为蓝家已故的女主人,蓝家必有宗祠供奉,燕千崇又在四方阁住了这么久,若毫无发觉,那不可能。而燕千崇两兄弟的母亲栖栖死于四方镇内,江湖上的人却并不知情,燕千崇初见蓝少宝,心中或许也有过如我们这般的疑惑,后来也许他看见蓝家宗祠,将内情向其弟燕千云道出。”
朱友贞低首沉吟,摇头道:“应该不会,观千云适才神情,他并不知本王要他抬头的意图,何况他若是知道此中关系,面对本王突来的举动,必生恐慌,可是刚才似乎又太平静,昨夜蓝少宝受伤——”
曲凌云适时道:“那燕千云就不会坐视不理。”其实他早就料到如此,只是他明白朱友贞此刻需要自己与其一道分析,更需要自己道出当中蹊跷。
朱友贞从酒案后走出,一面踱步,一面思量,忽又摇首道:“不对,不对,蓝少宝是帮助柳枫的,若千云早知道他与蓝少宝的关系,免不得与蓝少宝串成一气。”
曲凌云揣度其意,道:“主公是指他们昨夜故意中凌云之计,不露痕迹?”
朱友贞回首盯稳他,郑重道:“素闻柳枫军纪严谨,而且深思熟虑,凡事俱考虑周全才下手突击,绝不会如此冒失,更不会任由下属率领一千死士便来送死,他岂不知道我们在石桥镇兵强马壮,我方士兵皆与附近百姓杂处,散落各处,若一方有难,则四方皆可支援。因此蓝少宝极有可能授柳枫之命,前来做一件事情。”
曲凌云与练姬闻言同时一惊,曲凌云佯装迷糊地问道:“主公认为是什么事呢?”
朱友贞神情沉重,转首思索,却没说话。
曲凌云知道此话题需要适可而止了,因为朱友贞极有可能知道是什么事情而不想明言,其实他也已有些心知肚明,猛然思绪凝转,思及昨夜蓝少宝受己一剑,彻悟道:“莫非蓝少宝假意受凌云一剑?他早知道二公主对他余情未了,若见他身陷险境,必会现身相救。”
朱友贞点点头,又坐回酒案旁,面色一肃道:“千云或许早已和他勾结。”
曲凌云面呈吃惊,作膛目结舌之状,舌头打颤道:“果真是这样的话,那燕千崇兄弟的谋划实在是太深了!”
正跪伏的练姬深想了一番,跪前一步,进言道:“主公,要不要将蓝少宝抓来仔细审问?”
朱友贞端坐微笑,一面摇头,一面漫不经心道:“不!”
曲凌云低头思了一刻,摇手道:“我看不妥!”
朱友贞成功被他引走思绪,含笑一阵,猛然伸出一手指向曲凌云,肃声道:“你说!”
曲凌云分析道:“如今正是用人之际,少一个敌人,我们便少一分威胁,若是蓝少宝能为主公所用,柳枫身边必少去一个劲敌。一来,与主公取胜有利无害;二来,蓝少宝归降,燕千崇兄弟二人便再无可能与外人勾结,自然也不会因为蓝少宝之事而加害主公;第三,燕千崇受主公之命前去泗州求张衍借船,目前我们不能对付他的亲人,上上之计便是怀柔政策!”
朱友贞喃喃道:“怀柔政策?”径自点头,低目思索起来。
曲凌云料得朱友贞已经心动,又见机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主公可以先探一探那蓝少宝的心思,若他一身志节只是嘴上功夫,而内里却是贪生怕死之徒,那便不配主公赏识,关进大牢,待战捷之后,处置了也便是了;若他气节之高,不惧生死,便可为主公一用。”
朱友贞皱眉道:“倘若他气节高尚,只愿为柳枫牺牲,而不愿为本王所用呢?”
曲凌云似乎料定朱友贞会这般征询自己,一字一顿道:“可——以利诱他。”语气顿了顷刻,满怀信心地道:“凌云不信他不贪利。”说到‘利’的时候,他抬目望了望房间的陈设,目光又向窗外扫去,窗户紧闭,但他好像可以看穿整座蓝府似的。
朱友贞瞬即明白了他的言外之意,笑了一笑道:“依你看,怎么个试探法呢?”
曲凌云想也不想道:“先礼后兵!看看他对柳枫的忠心程度,他到底是不是个虚有其表的小子,如此做法,还有个一举两得的益处,可以趁机套出他来此的真正目的。若他不识抬举,再对付不迟!”
朱友贞不住点首,显是十分满意。
曲凌云面现悦然,又道:“其实主公有颗很好的棋子。”
朱友贞心照,却故问道:“什么棋子?”
曲凌云笑着道:“二公主!有了二公主,就不怕蓝少宝不会投靠主公!再者言,那些馀下死士的性命都掌握在主公手中,有了那些死士,还怕蓝少宝不臣服归降?”
朱友贞闻此,突然开怀大笑。
曲凌云也笑了起来,柳枫身旁帮手越少,对他杀害柳枫越有利,何乐而不为?何况蓝少宝的千叶剑法,他也想见识那真正威力,对于此,简直就是朝日梦想!
不多会儿,朱友贞摆手道:“好,你们下去准备。”又唤住曲凌云,道:“凌云,帮本王传苏世忠与简文一同来见!”
曲凌云领命出去,不用多问,也知道朱友贞为何传出这道命令,只有练姬一副苦瓜相,因为他并没有讨到应有的好处。
一息过后,简文与苏神医双双来到,朱友贞沉着脸,走下案,不疾不徐地道:“苏世忠,医人救命呢,是你的拿手绝技,昨夜你救了蓝少宝一命,他的伤势几日可以痊愈?”
看似漫不经心地问话,却问的苏世忠心里直犯狐疑,觉得并不如此简单,恭揖道:“最少也要十天半月!”
朱友贞神色一肃,突然道:“本王命你即刻将蓝少宝的剑伤治愈,限你三天时间!能否做到?”
苏神医一吓,愕道:“三天?”
朱友贞毫不客气地道:“三天必须治愈,否则——”
苏神医不让他将后面的话说出,连忙截住道:“我尽力而为!”
朱友贞冷哼道:“不是尽力,是必须!”
苏神医摄于威严,颔首道是。
朱友贞目光转向简文,道:“未免出现纰漏,简文,本王命你在旁监督查验,三天后,待蓝少宝伤愈,带他来四方镇,本王在此设宴,未愈之前,不要对他走露风声!”
简文依命,随同苏神医出屋。
朱友贞却又叫来端木静,千叮万嘱端木静一道尾随而去,朱友贞对端木静言道:“二伯父甚不放心简文,恐他勾结外贼,以免他相助那蓝少宝逃脱,你务必盯紧一些!”
端木静晓得其中利害,便以关切为名,与单紫英住在一处。
这一日,淮河两岸风平浪静,兴是双方各有筹谋,未见任何战事,仅是互相做足防范。
临近日中时,傅玉书偕同南汉使臣来到濠州,原是傅玉书受定国侯上官飞虹之命前来迎刘寒去往南汉,南汉皇帝刘晟欲与已故的刘浩瀚了去前仇,将其接回乡安葬,刘寒奉命亲送。
也许是刘晟担忧刘寒一个孤女,单身不便,便派遣使臣,南唐方面则由上官飞虹负责与南汉谈拢之事,他派出傅玉书沿途护送刘寒,直至刘寒运父亲刘浩瀚灵柩出离唐境。
这些时日,淮河一线,战事已起,南唐南边,上官飞虹始终兵驻虔州抵御南汉侵犯,双方随时都有开战的可能,只是南汉皇帝刘晟与南唐皇帝李璟曾以盟国相交,又顾虑后方之患,双方未有真正交战。
朱友贞与朱友珪则派出末弟朱思啸出使南汉,极力游说南汉出兵南唐的南方,试图使南唐腹背受敌,从中谋利。
此意图为上官飞虹看穿,修书一封,又由傅玉书出使南汉,傅玉书面见南汉皇帝刘晟时陈述目下形势,曰道:“如今南方诸国中,不奉中原后周朝廷为正朔者,仅馀有南唐与南汉尔,若南唐遭难,则南汉在南方一带孤立无援,被歼便是迟早之事,望两国莫轻易开战,互相支援,缔结盟友,才为上策。”
南汉皇帝刘晟本欲出兵,奈何听此利弊陈述,顿消了兵围虔州之意,但南唐如今边防势危,大好的机会,若是错失,实在可惜。见李璟有意修和,便派使臣探一探南唐百胜军的形势。
那日上官飞虹差人摆下阵型,邀那使臣一齐观看虔州节度使检阅军队,驻扎在虔州的百胜军之威,使那南汉使臣面挟沉重,暗中心折,回至南汉后便向皇帝刘晟一番陈词,好不忧虑,刘晟再也不愿出兵攻打南唐。
朱思啸希望顿时落空,又差弟子向朱友珪与朱友贞一一奏报,正逢此南唐与南汉修好之际,又忽闻刘浩瀚在濠州亡故,上官飞虹闻噩耗忧心忡忡,极怕事出变故。
不知怎的,此消息走漏至南汉国,虔州城近日流传刘浩瀚乃为柳枫蓄谋所杀,所雇请的杀手乃是昔日好友李双白。
有人说,那李双白死了,又有人言,根本就是蓄意假死,而那李双白是陇西李氏余孽,长安清居苑的碧霄仙子李朝更下嫁与李双白,甚至不惜举行冥婚。而陇西李氏,一向支持李唐,尤其长安清居苑,更与柳枫深交,李老太君更以至宝天门剑送英雄。
这无疑就是一个信号!
上官飞虹只觉得这个消息大大不妙,恐为不祥之兆,即刻派人封锁了消息,却挡不住南汉皇帝的要求,而南汉皇帝要求接刘浩瀚灵柩回国,别的一概没言。
出于谨慎,别的心腹武艺有限,上官飞虹便遣傅玉书带他亲办此事。
迎接傅玉书的,不是柳枫,而是驸马王岩。
当时柳枫正伫立城楼之上望着淮河方向发愣,神情肃穆,似已入神,浑然不觉傅玉书来到身后。
早上,他遣人密切打探石桥镇的形势,得知一夜打杀,所派去之人不是就义,便是被俘,后来再无消息传来,他的神色便凝重起来。
傅玉书走上城楼,见他昂然立在一处敌台旁,抬头陡见天色阴沉,风又疾又烈,吹起两人的衣衫蓬蓬作响。
傅玉书一身书生打扮,嘴角含笑,温文尔雅,柳枫则是换了一袭戎服,看起来颇有一将之风。
傅玉书叫了一声:“李兄!”
柳枫回首见是傅玉书,非常惊讶,傅玉书看在眼内,一笑,即刻道明来意,不过他没有将虔州的流言告知柳枫。
傅玉书是个极有主见的人,他不需要别人来规划他的前途和生死,行事喜欢按照自己的方式选择,一切未周详的情况下,除了亲人心腹,他不会信任任何人,包括柳枫。
虔州的形势,与己与人,究竟与谁有利,又与谁有害?
说出来,会不会使人有机可趁,落井下石,而最终使得自己遭殃呢,他不能保证,谁也不能保证。
他听说过上官家与柳枫表面融洽,实际上仇深似海。
虔州危在旦夕,究竟是不是柳枫蓄谋杀死了刘浩瀚而想挑起战争呢?柳枫是否有谋害上官飞虹之心?傅玉书心中怀疑,他不信柳枫对李璟有赤诚的忠肝义胆之心。
难保南唐战乱,柳枫不是想从中谋取一方城池而蓄意为之。
傅玉书不希望战乱,因为上官飞虹极为器重他,如今他在南唐没有势力,与各方将士皆在建立感情阶段,此刻他想趁乱谋利,绝非上策。
谁说傅玉书从来只是想做一个籍籍无名的书生呢?
但是眼下,他不得不做一个又听话又天真的书生。
简单说完来意,傅玉书与柳枫一道在城楼站了片刻。
柳枫转身间,就见傅玉书遥望对岸,神情异常奇怪,心中一怔,喃喃道:“此人看似单纯,却教人猜测不透,绝非池中之物!”
正想着,就听傅玉书道:“如果没有意外,玉书倒想与李兄一起并肩作战!”
柳枫笑道:“来日方长!”一手拍在傅玉书肩头,拾步下城楼,转首眉目又一皱,笑容即失,神色急转凝重,难测真假。
傅玉书走在后面,也没看见。
回至定远将军府,也不知傅玉书放了何药,撒在棺内,竟可保刘浩瀚尸身不坏。
几人来去匆匆,转瞬出城,柳枫亲送灵柩至城外,折回时未及时入城,而是走入淮河那边,照直钻入那条地下通道,地道内又潮又湿,黑不见光,不乏蛇虫鼠蚁游蹿,柳枫打着火把,将硫磺灌于其上驱散蛇虫,一直走至通道另一头,那一头正是石桥镇,他等了数响,不见蓝少宝下得洞来,凝思了片刻,又转头走回。
就在他走回这一瞬,朱友贞独乘一骑驰往朝天楼,因为朱友贞接到密报,正阳关与荆涂二山皆出了大事。
一夜之间,朱友珪帐下三员大将被杀于正阳关一处野丛,那其中有两人是他门下的弟子,自他拜入天一老人门下后,兴师伐天下已非首次,他与朱友珪皆在外培养了数名门徒,这些门徒深受他们兄弟恩惠,为朱室效力。
因此次兵伐南唐,他们兄弟各自出兵,最早是朱友善与朱友贞一道,而朱友珪独自领兵占据正阳关,未免势单力薄,便带走了所有徒众。
为公平起见,朱友珪特将传国玉玺交与朱友贞保管,建议朱友贞以此号令天下群雄,招募各路豪杰,并亲自取了黑云十八骑为号。
此传国玉玺乃秦始皇以和氏璧雕刻而成,其上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以后这传国玉玺便是历代王朝正统的象征。换而言之,即便是传国玉玺俱有无上的正统君主威信。
不久之后,四方镇附近城池镇寨被夺取,朱友贞与朱友善便集中主力攻打四方镇,因为出兵南唐,进攻濠州,必不能留下这个中间障碍,以免成为己方祸患。
后来攻陷之后,又与柴荣达成盟约,成了数城之王,朱友贞为扩张势力,特令朱友善引领道成仙君赶赴荆涂二山赴任,与南唐形成对峙场面,其实他心中另有心思,只要自己兄弟们不在一处驻兵,柴荣便不能孤立他们施以暗害。
此计的确精妙,但也存有漏洞,他们兄弟较为分散,容易为人逐个击破。
然而朱友贞与朱友珪没有选择,他们担心兄弟们守着一座城池,易受人前后夹攻,时日一久,粮草接应不足,他们则必有败象。二者,他们兄弟皆极为自负,自诩武艺高强,无人能敌,即使少领一些兵马,但自己力量强大,不惧拿不下城池。
与其死守,不如拼力一搏,若一方被攻克死去,总有一方能够保全,其实也是一种侥幸心理。
朱友贞一面思索当日兄弟四人订下的盟约,一面快马策鞭,不出顷刻,下马系马,掠入朝天楼内,等候他的,仍然是那个‘李双白’。
‘李双白’的衣冠未有任何变化,风采依旧,只是这一次,他瞅见朱友贞的刹那,颇显心慌,神态也不似从前那般从容镇定,朱友贞一脚踏入楼内,他立刻上前,心急火燎道:“坏了,他们都死了!”
朱友贞安抚道:“我知道,不要慌!不要慌……”虽是如此安慰他人,自己却已慌乱至极。
‘李双白’似乎没有听见他说话一般,打断道:“哎呀,不止是正阳关死了三个人,黑云精骑最后几批人,也已经被杀了三个,如今只有简文的弟弟简凌儿和琵琶锁穆云仙了,但是这么久都没有消息传来,我担心他们两个也会遇到不测,如今可只有他们两个正在赶来途中!”
朱友贞也无法镇定了,急着道:“究竟怎么回事,你快详细地说来!”
‘李双白’叹了一口气,眉目不展道:“不知道从哪里冒出一个人,沿途上,只要有人自称是黑云精骑的,必糟他一剑封喉!他出手很快,每次都以一招‘天外飞仙’……”
朱友贞面色一变,诧异道:“天外飞仙?”
‘李双白’肯定道是。
朱友贞喃喃自语道:“这不是太白山流影神剑里的一招吗?他是谁?”
‘李双白’摇摇头,道:“不知道!可以肯定绝非柳枫,根据叶彦传来的消息,柳枫昨夜就在濠州城内,分身乏术,这个人也绝不是柳枫。何况那人二十多岁,与柳枫年纪不相上下,一身白衣,一口剑,因为他出手很快,剑法又出神入化,江湖上的人都叫他‘白衣神剑’,至于他真正地名字是什么,没人知道,也没人敢问,所以才叫您出来,就是想问一问您太白山除了柳枫之外,还有谁有这样的剑法?”
朱友贞不由低头沉思起来。
那个‘李双白’就在一旁琢磨道:“最近听说大漠一带出现了一名剑客,剑技高绝,无人能敌,凡是当地有名望资历的,都败在他的剑下,别人问及他叫什么,他就答‘败军之将,不配问’,江湖上的人俱传,他也是终日一身白衣,一口剑!”
朱友贞神色急变,道:“难道他们是一个人?”
‘李双白’点头道:“据容貌描述,确为一人!”
朱友贞暗思道:“来自大漠?那会是谁?”左思右想,实在想不出。
猛然一具尸体被抛入楼内,紧跟着一个人从外掠进,风驰电掣般跃落朱友贞跟前,雪白的衣衫在劲风余势中飒飒起舞,鬓影翻飞,漫削双肩,跃入的动作疾如流星,犹如天神降临。
他眉目清峻,却蕴含冰凉,看起来十分冷淡,难以亲近,可他一身俊伟,身材匀致,肩若削成,腰如约素,看似冰清玉润,浑身却劲气四射,冷硬逼人,好似他真从冰山上走来,早已看惯了江湖冷寒。
他抱剑立于面前,冷冷道:“我就是你们说的白衣神剑!”
朱友贞转目看了那落地死尸一眼,心内一愕,‘李双白’上前查看,见那死尸一动不动,手握兵器血迹斑斑,染红了大片衣襟,那死尸年约四十上下,阔面长耳,而自身一根指头被铁器夹着,只见‘李双白’一栗,脱口道:“琵琶锁穆云仙?”
朱友贞闻言怒气冲上,怒视飞跃进楼的这人,冷问道:“你为什么杀我们的人?”语气不含半分客气,掌中却已暗自提气,预备看准时机将此人击杀,仅是一刻功夫,他已强烈感受到此人体内的强劲内气,从其目光中可断定绝非善类。
白衣神剑冷哼一声,注视着朱友贞的手掌,目不斜视道:“这些个草包,十个也不及我一个,来了也是无用,你是聪明人,该明白我的意思!”
‘李双白’先个跳出来,厉声质问道:“你想代替他们?”
白衣神剑戏谑一笑:“我相信我绝对有这个资格!”那一笑却含着无限风情,若是他多笑一笑,必定是个天生的玉人!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朱友贞冷眼扫视正自伏地叩首的练姬,仍是不忘训言道:“一次不忠,百次不容!”语带轻蔑,目挟厌憎,言下之意,显而易见,任谁也听懂了弦外之音。
背叛了一个主人,就有可能背叛第二个主人。
朱友贞是想做什么呢?
难道他要杀了自己?练姬这般想着,不住叩首道:“属下绝无此心,绝无此心……”内心已惊吓至极,适才谈揭蓝少宝身世,不过顷刻,矛头怎的就指向了自己?他以为自己为朱友贞解惑,会立功受表。
目望朱友贞,练姬眼前浮出那些叛逃的坛主在泥土中挣扎的样子,耳畔亦响起了那惨嚎不绝的呼救声,恐惧加剧。
自朱室大军入四方镇近周之后,这练姬虽爱充风头,但一向言语谨慎,朱友贞也从未训导过他,上次一些预备反叛朱友贞的坛主武士,更因他之故被执行坑刑,练姬当时亲睹昔日的几位友人被活埋地下,虽然心中犹自骇然惊惧,但也一再告诫自己,只要不起判心,以朱友贞对自己的信任,不至于舍弃自己这个心腹。
如果朱友贞需要自己,自己的危险就少一分,因此,必得使他离不开自己。
这些日子,从无意间发现燕千云的奇异面貌开始,他就费尽心思查探燕氏兄弟与蓝少宝的关系,打算偶然之机禀告朱友贞,领个头功。
他心怀侥幸,却未料事情往往人算不如天算。
尤其朱友贞朝练姬轻哼一声,恼怒道:“练姬,你早知此事,何以一直瞒骗本王?此事涉及千崇兄弟二人,若千崇早已知道,而故作不知,他——必有它图,如今他们兄弟与那蓝少宝关系匪浅,会否暗中与那蓝少宝结成一气而迁怒本王,心起夺镇之恨,实则难测,若证实,千崇此人心机便颇为深沉,它日必是后患,你——险些坏了本王的大事!”猛力一拍酒案,霍然起身,怒指练姬。
练姬跪伏堂下,更吓得惶恐不安,慌忙道:“属下即刻查证!”说罢,就要拾身外奔。
朱友贞冷笑喝道:“蠢才,都这个时候了,居然还要去查过才知道?”言下之意,怪责练姬蠢笨,此事应该早在燕千崇透露其父母一事时就该留意其人用心。
朱友贞是帝王出身,深知何时放出威严震住臣属最为奏效。此刻他正是要练姬摄于自己威严,不敢轻易造次。
他不喜欢臣下揣摩自己的心思,所谓自己的一言一行若被看透,那么下一刻自己欲图作甚,臣下便可了如指掌,更会因此有所针对地献媚自己。
如此一来,自己过于信任臣下,便会放松戒心,而臣下倚仗自己的信赖,必会放大自身权力,纵是面上蒙骗自己而私下另作图谋也不无可能。
这种心思与柳枫何其相似?然而柳枫却觉得自己失去了这种本能,不知何时,柳枫发觉周身的人好似都知道他心中所想,譬如思念天绍青,别人一眼就可看穿,濠州防卫战中,他还失去了多少种戒心,则更加难以预料了。
这于柳枫而言,实在太过危险,所谓别人知道他的欲图,他却蒙蔽在别人献笑的假象中,猜不透他人意图,如此何以成就大事?如果无法料敌先机,长此以往,必一败涂地!
朱友贞不会轻易地信任谁,也从不完全信任,他时刻不忘考验下属对己的衷心程度,他是矛盾的,一面不愿臣下看透自己,一面又故作糊涂,让臣下以为看透自己所想可以各抒已见,而他则从中分辨利弊。
所以练姬就成了一个倒霉蛋,他以为朱友贞看过蓝少宝眼睛之后,仍然是不知道燕氏兄弟与蓝少宝之间的关系,而朱友贞言辞之间,的确没有表露出任何不妥。
然练姬叮咛朱友贞细瞧燕千云眼睛之后,朱友贞从打翻茶杯那个时刻起,就已经猜到了结果,不然他为何失手打翻茶杯呢?因为一个天大的秘密使得朱友贞震惊!
但是知道结果并不够,朱友贞还需要了解当中来龙,这就要下属无所顾忌地倾吐于自己。
练姬此时大势已去,曲凌云暗笑一声,知道自己时机已到,忽然从侧走出一步,道:“主公,凌云突然想起一件事。”见朱友贞与练姬一齐望着他,昂然挺胸地说道:“燕千崇对于其弟燕千云奇异的眼睛必定清楚,当初他们的母亲栖栖与姨母一道流落在外,他们兄弟二人不可能没有寻母之心……”
朱友贞听至此处,道:“千云当时尚在襁褓,仅有周岁,该无记忆,他始终认为自己是个无父无母的孤儿,父母姓甚名谁,千崇与友善俱没有告诉他,直到进入这四方镇内……”捻须陷入沉吟之中,似乎有些迷茫。
曲凌云看准时机,发话道:“莫非他现在知道了?那八成是燕千崇告诉了他!莺莺是他们的姨母,又为蓝少宝之亡母,既为蓝家已故的女主人,蓝家必有宗祠供奉,燕千崇又在四方阁住了这么久,若毫无发觉,那不可能。而燕千崇两兄弟的母亲栖栖死于四方镇内,江湖上的人却并不知情,燕千崇初见蓝少宝,心中或许也有过如我们这般的疑惑,后来也许他看见蓝家宗祠,将内情向其弟燕千云道出。”
朱友贞低首沉吟,摇头道:“应该不会,观千云适才神情,他并不知本王要他抬头的意图,何况他若是知道此中关系,面对本王突来的举动,必生恐慌,可是刚才似乎又太平静,昨夜蓝少宝受伤——”
曲凌云适时道:“那燕千云就不会坐视不理。”其实他早就料到如此,只是他明白朱友贞此刻需要自己与其一道分析,更需要自己道出当中蹊跷。
朱友贞从酒案后走出,一面踱步,一面思量,忽又摇首道:“不对,不对,蓝少宝是帮助柳枫的,若千云早知道他与蓝少宝的关系,免不得与蓝少宝串成一气。”
曲凌云揣度其意,道:“主公是指他们昨夜故意中凌云之计,不露痕迹?”
朱友贞回首盯稳他,郑重道:“素闻柳枫军纪严谨,而且深思熟虑,凡事俱考虑周全才下手突击,绝不会如此冒失,更不会任由下属率领一千死士便来送死,他岂不知道我们在石桥镇兵强马壮,我方士兵皆与附近百姓杂处,散落各处,若一方有难,则四方皆可支援。因此蓝少宝极有可能授柳枫之命,前来做一件事情。”
曲凌云与练姬闻言同时一惊,曲凌云佯装迷糊地问道:“主公认为是什么事呢?”
朱友贞神情沉重,转首思索,却没说话。
曲凌云知道此话题需要适可而止了,因为朱友贞极有可能知道是什么事情而不想明言,其实他也已有些心知肚明,猛然思绪凝转,思及昨夜蓝少宝受己一剑,彻悟道:“莫非蓝少宝假意受凌云一剑?他早知道二公主对他余情未了,若见他身陷险境,必会现身相救。”
朱友贞点点头,又坐回酒案旁,面色一肃道:“千云或许早已和他勾结。”
曲凌云面呈吃惊,作膛目结舌之状,舌头打颤道:“果真是这样的话,那燕千崇兄弟的谋划实在是太深了!”
正跪伏的练姬深想了一番,跪前一步,进言道:“主公,要不要将蓝少宝抓来仔细审问?”
朱友贞端坐微笑,一面摇头,一面漫不经心道:“不!”
曲凌云低头思了一刻,摇手道:“我看不妥!”
朱友贞成功被他引走思绪,含笑一阵,猛然伸出一手指向曲凌云,肃声道:“你说!”
曲凌云分析道:“如今正是用人之际,少一个敌人,我们便少一分威胁,若是蓝少宝能为主公所用,柳枫身边必少去一个劲敌。一来,与主公取胜有利无害;二来,蓝少宝归降,燕千崇兄弟二人便再无可能与外人勾结,自然也不会因为蓝少宝之事而加害主公;第三,燕千崇受主公之命前去泗州求张衍借船,目前我们不能对付他的亲人,上上之计便是怀柔政策!”
朱友贞喃喃道:“怀柔政策?”径自点头,低目思索起来。
曲凌云料得朱友贞已经心动,又见机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主公可以先探一探那蓝少宝的心思,若他一身志节只是嘴上功夫,而内里却是贪生怕死之徒,那便不配主公赏识,关进大牢,待战捷之后,处置了也便是了;若他气节之高,不惧生死,便可为主公一用。”
朱友贞皱眉道:“倘若他气节高尚,只愿为柳枫牺牲,而不愿为本王所用呢?”
曲凌云似乎料定朱友贞会这般征询自己,一字一顿道:“可——以利诱他。”语气顿了顷刻,满怀信心地道:“凌云不信他不贪利。”说到‘利’的时候,他抬目望了望房间的陈设,目光又向窗外扫去,窗户紧闭,但他好像可以看穿整座蓝府似的。
朱友贞瞬即明白了他的言外之意,笑了一笑道:“依你看,怎么个试探法呢?”
曲凌云想也不想道:“先礼后兵!看看他对柳枫的忠心程度,他到底是不是个虚有其表的小子,如此做法,还有个一举两得的益处,可以趁机套出他来此的真正目的。若他不识抬举,再对付不迟!”
朱友贞不住点首,显是十分满意。
曲凌云面现悦然,又道:“其实主公有颗很好的棋子。”
朱友贞心照,却故问道:“什么棋子?”
曲凌云笑着道:“二公主!有了二公主,就不怕蓝少宝不会投靠主公!再者言,那些馀下死士的性命都掌握在主公手中,有了那些死士,还怕蓝少宝不臣服归降?”
朱友贞闻此,突然开怀大笑。
曲凌云也笑了起来,柳枫身旁帮手越少,对他杀害柳枫越有利,何乐而不为?何况蓝少宝的千叶剑法,他也想见识那真正威力,对于此,简直就是朝日梦想!
不多会儿,朱友贞摆手道:“好,你们下去准备。”又唤住曲凌云,道:“凌云,帮本王传苏世忠与简文一同来见!”
曲凌云领命出去,不用多问,也知道朱友贞为何传出这道命令,只有练姬一副苦瓜相,因为他并没有讨到应有的好处。
一息过后,简文与苏神医双双来到,朱友贞沉着脸,走下案,不疾不徐地道:“苏世忠,医人救命呢,是你的拿手绝技,昨夜你救了蓝少宝一命,他的伤势几日可以痊愈?”
看似漫不经心地问话,却问的苏世忠心里直犯狐疑,觉得并不如此简单,恭揖道:“最少也要十天半月!”
朱友贞神色一肃,突然道:“本王命你即刻将蓝少宝的剑伤治愈,限你三天时间!能否做到?”
苏神医一吓,愕道:“三天?”
朱友贞毫不客气地道:“三天必须治愈,否则——”
苏神医不让他将后面的话说出,连忙截住道:“我尽力而为!”
朱友贞冷哼道:“不是尽力,是必须!”
苏神医摄于威严,颔首道是。
朱友贞目光转向简文,道:“未免出现纰漏,简文,本王命你在旁监督查验,三天后,待蓝少宝伤愈,带他来四方镇,本王在此设宴,未愈之前,不要对他走露风声!”
简文依命,随同苏神医出屋。
朱友贞却又叫来端木静,千叮万嘱端木静一道尾随而去,朱友贞对端木静言道:“二伯父甚不放心简文,恐他勾结外贼,以免他相助那蓝少宝逃脱,你务必盯紧一些!”
端木静晓得其中利害,便以关切为名,与单紫英住在一处。
这一日,淮河两岸风平浪静,兴是双方各有筹谋,未见任何战事,仅是互相做足防范。
临近日中时,傅玉书偕同南汉使臣来到濠州,原是傅玉书受定国侯上官飞虹之命前来迎刘寒去往南汉,南汉皇帝刘晟欲与已故的刘浩瀚了去前仇,将其接回乡安葬,刘寒奉命亲送。
也许是刘晟担忧刘寒一个孤女,单身不便,便派遣使臣,南唐方面则由上官飞虹负责与南汉谈拢之事,他派出傅玉书沿途护送刘寒,直至刘寒运父亲刘浩瀚灵柩出离唐境。
这些时日,淮河一线,战事已起,南唐南边,上官飞虹始终兵驻虔州抵御南汉侵犯,双方随时都有开战的可能,只是南汉皇帝刘晟与南唐皇帝李璟曾以盟国相交,又顾虑后方之患,双方未有真正交战。
朱友贞与朱友珪则派出末弟朱思啸出使南汉,极力游说南汉出兵南唐的南方,试图使南唐腹背受敌,从中谋利。
此意图为上官飞虹看穿,修书一封,又由傅玉书出使南汉,傅玉书面见南汉皇帝刘晟时陈述目下形势,曰道:“如今南方诸国中,不奉中原后周朝廷为正朔者,仅馀有南唐与南汉尔,若南唐遭难,则南汉在南方一带孤立无援,被歼便是迟早之事,望两国莫轻易开战,互相支援,缔结盟友,才为上策。”
南汉皇帝刘晟本欲出兵,奈何听此利弊陈述,顿消了兵围虔州之意,但南唐如今边防势危,大好的机会,若是错失,实在可惜。见李璟有意修和,便派使臣探一探南唐百胜军的形势。
那日上官飞虹差人摆下阵型,邀那使臣一齐观看虔州节度使检阅军队,驻扎在虔州的百胜军之威,使那南汉使臣面挟沉重,暗中心折,回至南汉后便向皇帝刘晟一番陈词,好不忧虑,刘晟再也不愿出兵攻打南唐。
朱思啸希望顿时落空,又差弟子向朱友珪与朱友贞一一奏报,正逢此南唐与南汉修好之际,又忽闻刘浩瀚在濠州亡故,上官飞虹闻噩耗忧心忡忡,极怕事出变故。
不知怎的,此消息走漏至南汉国,虔州城近日流传刘浩瀚乃为柳枫蓄谋所杀,所雇请的杀手乃是昔日好友李双白。
有人说,那李双白死了,又有人言,根本就是蓄意假死,而那李双白是陇西李氏余孽,长安清居苑的碧霄仙子李朝更下嫁与李双白,甚至不惜举行冥婚。而陇西李氏,一向支持李唐,尤其长安清居苑,更与柳枫深交,李老太君更以至宝天门剑送英雄。
这无疑就是一个信号!
上官飞虹只觉得这个消息大大不妙,恐为不祥之兆,即刻派人封锁了消息,却挡不住南汉皇帝的要求,而南汉皇帝要求接刘浩瀚灵柩回国,别的一概没言。
出于谨慎,别的心腹武艺有限,上官飞虹便遣傅玉书带他亲办此事。
迎接傅玉书的,不是柳枫,而是驸马王岩。
当时柳枫正伫立城楼之上望着淮河方向发愣,神情肃穆,似已入神,浑然不觉傅玉书来到身后。
早上,他遣人密切打探石桥镇的形势,得知一夜打杀,所派去之人不是就义,便是被俘,后来再无消息传来,他的神色便凝重起来。
傅玉书走上城楼,见他昂然立在一处敌台旁,抬头陡见天色阴沉,风又疾又烈,吹起两人的衣衫蓬蓬作响。
傅玉书一身书生打扮,嘴角含笑,温文尔雅,柳枫则是换了一袭戎服,看起来颇有一将之风。
傅玉书叫了一声:“李兄!”
柳枫回首见是傅玉书,非常惊讶,傅玉书看在眼内,一笑,即刻道明来意,不过他没有将虔州的流言告知柳枫。
傅玉书是个极有主见的人,他不需要别人来规划他的前途和生死,行事喜欢按照自己的方式选择,一切未周详的情况下,除了亲人心腹,他不会信任任何人,包括柳枫。
虔州的形势,与己与人,究竟与谁有利,又与谁有害?
说出来,会不会使人有机可趁,落井下石,而最终使得自己遭殃呢,他不能保证,谁也不能保证。
他听说过上官家与柳枫表面融洽,实际上仇深似海。
虔州危在旦夕,究竟是不是柳枫蓄谋杀死了刘浩瀚而想挑起战争呢?柳枫是否有谋害上官飞虹之心?傅玉书心中怀疑,他不信柳枫对李璟有赤诚的忠肝义胆之心。
难保南唐战乱,柳枫不是想从中谋取一方城池而蓄意为之。
傅玉书不希望战乱,因为上官飞虹极为器重他,如今他在南唐没有势力,与各方将士皆在建立感情阶段,此刻他想趁乱谋利,绝非上策。
谁说傅玉书从来只是想做一个籍籍无名的书生呢?
但是眼下,他不得不做一个又听话又天真的书生。
简单说完来意,傅玉书与柳枫一道在城楼站了片刻。
柳枫转身间,就见傅玉书遥望对岸,神情异常奇怪,心中一怔,喃喃道:“此人看似单纯,却教人猜测不透,绝非池中之物!”
正想着,就听傅玉书道:“如果没有意外,玉书倒想与李兄一起并肩作战!”
柳枫笑道:“来日方长!”一手拍在傅玉书肩头,拾步下城楼,转首眉目又一皱,笑容即失,神色急转凝重,难测真假。
傅玉书走在后面,也没看见。
回至定远将军府,也不知傅玉书放了何药,撒在棺内,竟可保刘浩瀚尸身不坏。
几人来去匆匆,转瞬出城,柳枫亲送灵柩至城外,折回时未及时入城,而是走入淮河那边,照直钻入那条地下通道,地道内又潮又湿,黑不见光,不乏蛇虫鼠蚁游蹿,柳枫打着火把,将硫磺灌于其上驱散蛇虫,一直走至通道另一头,那一头正是石桥镇,他等了数响,不见蓝少宝下得洞来,凝思了片刻,又转头走回。
就在他走回这一瞬,朱友贞独乘一骑驰往朝天楼,因为朱友贞接到密报,正阳关与荆涂二山皆出了大事。
一夜之间,朱友珪帐下三员大将被杀于正阳关一处野丛,那其中有两人是他门下的弟子,自他拜入天一老人门下后,兴师伐天下已非首次,他与朱友珪皆在外培养了数名门徒,这些门徒深受他们兄弟恩惠,为朱室效力。
因此次兵伐南唐,他们兄弟各自出兵,最早是朱友善与朱友贞一道,而朱友珪独自领兵占据正阳关,未免势单力薄,便带走了所有徒众。
为公平起见,朱友珪特将传国玉玺交与朱友贞保管,建议朱友贞以此号令天下群雄,招募各路豪杰,并亲自取了黑云十八骑为号。
此传国玉玺乃秦始皇以和氏璧雕刻而成,其上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以后这传国玉玺便是历代王朝正统的象征。换而言之,即便是传国玉玺俱有无上的正统君主威信。
不久之后,四方镇附近城池镇寨被夺取,朱友贞与朱友善便集中主力攻打四方镇,因为出兵南唐,进攻濠州,必不能留下这个中间障碍,以免成为己方祸患。
后来攻陷之后,又与柴荣达成盟约,成了数城之王,朱友贞为扩张势力,特令朱友善引领道成仙君赶赴荆涂二山赴任,与南唐形成对峙场面,其实他心中另有心思,只要自己兄弟们不在一处驻兵,柴荣便不能孤立他们施以暗害。
此计的确精妙,但也存有漏洞,他们兄弟较为分散,容易为人逐个击破。
然而朱友贞与朱友珪没有选择,他们担心兄弟们守着一座城池,易受人前后夹攻,时日一久,粮草接应不足,他们则必有败象。二者,他们兄弟皆极为自负,自诩武艺高强,无人能敌,即使少领一些兵马,但自己力量强大,不惧拿不下城池。
与其死守,不如拼力一搏,若一方被攻克死去,总有一方能够保全,其实也是一种侥幸心理。
朱友贞一面思索当日兄弟四人订下的盟约,一面快马策鞭,不出顷刻,下马系马,掠入朝天楼内,等候他的,仍然是那个‘李双白’。
‘李双白’的衣冠未有任何变化,风采依旧,只是这一次,他瞅见朱友贞的刹那,颇显心慌,神态也不似从前那般从容镇定,朱友贞一脚踏入楼内,他立刻上前,心急火燎道:“坏了,他们都死了!”
朱友贞安抚道:“我知道,不要慌!不要慌……”虽是如此安慰他人,自己却已慌乱至极。
‘李双白’似乎没有听见他说话一般,打断道:“哎呀,不止是正阳关死了三个人,黑云精骑最后几批人,也已经被杀了三个,如今只有简文的弟弟简凌儿和琵琶锁穆云仙了,但是这么久都没有消息传来,我担心他们两个也会遇到不测,如今可只有他们两个正在赶来途中!”
朱友贞也无法镇定了,急着道:“究竟怎么回事,你快详细地说来!”
‘李双白’叹了一口气,眉目不展道:“不知道从哪里冒出一个人,沿途上,只要有人自称是黑云精骑的,必糟他一剑封喉!他出手很快,每次都以一招‘天外飞仙’……”
朱友贞面色一变,诧异道:“天外飞仙?”
‘李双白’肯定道是。
朱友贞喃喃自语道:“这不是太白山流影神剑里的一招吗?他是谁?”
‘李双白’摇摇头,道:“不知道!可以肯定绝非柳枫,根据叶彦传来的消息,柳枫昨夜就在濠州城内,分身乏术,这个人也绝不是柳枫。何况那人二十多岁,与柳枫年纪不相上下,一身白衣,一口剑,因为他出手很快,剑法又出神入化,江湖上的人都叫他‘白衣神剑’,至于他真正地名字是什么,没人知道,也没人敢问,所以才叫您出来,就是想问一问您太白山除了柳枫之外,还有谁有这样的剑法?”
朱友贞不由低头沉思起来。
那个‘李双白’就在一旁琢磨道:“最近听说大漠一带出现了一名剑客,剑技高绝,无人能敌,凡是当地有名望资历的,都败在他的剑下,别人问及他叫什么,他就答‘败军之将,不配问’,江湖上的人俱传,他也是终日一身白衣,一口剑!”
朱友贞神色急变,道:“难道他们是一个人?”
‘李双白’点头道:“据容貌描述,确为一人!”
朱友贞暗思道:“来自大漠?那会是谁?”左思右想,实在想不出。
猛然一具尸体被抛入楼内,紧跟着一个人从外掠进,风驰电掣般跃落朱友贞跟前,雪白的衣衫在劲风余势中飒飒起舞,鬓影翻飞,漫削双肩,跃入的动作疾如流星,犹如天神降临。
他眉目清峻,却蕴含冰凉,看起来十分冷淡,难以亲近,可他一身俊伟,身材匀致,肩若削成,腰如约素,看似冰清玉润,浑身却劲气四射,冷硬逼人,好似他真从冰山上走来,早已看惯了江湖冷寒。
他抱剑立于面前,冷冷道:“我就是你们说的白衣神剑!”
朱友贞转目看了那落地死尸一眼,心内一愕,‘李双白’上前查看,见那死尸一动不动,手握兵器血迹斑斑,染红了大片衣襟,那死尸年约四十上下,阔面长耳,而自身一根指头被铁器夹着,只见‘李双白’一栗,脱口道:“琵琶锁穆云仙?”
朱友贞闻言怒气冲上,怒视飞跃进楼的这人,冷问道:“你为什么杀我们的人?”语气不含半分客气,掌中却已暗自提气,预备看准时机将此人击杀,仅是一刻功夫,他已强烈感受到此人体内的强劲内气,从其目光中可断定绝非善类。
白衣神剑冷哼一声,注视着朱友贞的手掌,目不斜视道:“这些个草包,十个也不及我一个,来了也是无用,你是聪明人,该明白我的意思!”
‘李双白’先个跳出来,厉声质问道:“你想代替他们?”
白衣神剑戏谑一笑:“我相信我绝对有这个资格!”那一笑却含着无限风情,若是他多笑一笑,必定是个天生的玉人!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