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简述伊斯兰教在唐朝的源起
本书中提到了回鹘人信奉伊斯兰教,历史上对于回纥(回鹘)人什么时候开始崇信伊斯兰教的,并没有确切的说法,但是普遍认为是在七世纪末兴起的,另外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伊斯兰教在唐初就已经传入了中国。
伊斯兰教在唐贞观年间传入之说,与历来民间传说及《回回原来》(《西来宗谱》)的说法相同。《旧唐书》中的《西域传.赞》“大蒙之人,西方之国……贞观开元荣街充斥”,李世民开国初,长安街头满是西域商人,其中肯定有不少穆斯林;《太平广记》中叙述西域客商购买水珠的的故事,云“吾大食国人也,王贞观初通好”;《唐会要》卷100记载,贞观三年(628)六月址六日太宗李杨民下令“诸蕃使人”将所娶汉族妇女带回蕃地。古人称西域穆斯林商人为“胡贾”、“蕃商”等,可见西域人娶汉女的婚姻于贞观二年就有了。同时考古发现也佐证伊斯兰教唐初来华,考古学家杨鸿勋在《试论泉州“圣墓”的建造年代,兼及传说的真实性问题》中:“……可以判断,泉州‘圣墓’石郎应为初唐时期所刨建”,那么阿拉伯传教士是“唐武德中来华”无疑了;还有1980年杨州唐代墓葬出的灰青釉绿色饰阿拉伯文“真主至大”之釉彩背水壶,是唐代穆斯林礼拜前用的汤瓶物证。简言之,伊斯兰教唐初经“番料之路”传入是可信的;后来中国西北的伊斯兰教徒,大都由陆地“丝绸之路”入华的。《伊斯兰教简明词典》云:“伊斯兰教于唐初传于中国。蒙古西征以后大批穆斯林东来。元代末年回回民族即早期回族形成。在中国新疆西部地区,十世纪中期开始有大批突厥人信奉伊斯兰教。”
唐朝时称阿拉伯为大食,七世纪初,伊斯兰教创造人穆罕默德统一阿拉伯半岛后,东灭波斯,西陷开罗,建立了势力达到中亚、南亚和北非的阿拉伯帝国。阿拉伯人向往中国文明,公元651年大食遣使和唐朝通好,在此后的148年间,大食遣使来唐计有36次之多。
唐代时期,以阿拉伯海、孟加拉湾、马六甲海峡,到南海登陆的海上航线称“香料之路”,从此海路进入中国的阿拉伯与波斯穆斯林,多在广州、杨州、泉州、长安等地。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唐肃宗借调大食兵,经波斯陆行长安、洛阳,平定安史之乱,转变了朝庭的观点,大大有利于穆斯林在中国的留居与伊斯兰教的传播。经中亚西亚(甚至欧洲)、帕米尔高原、河西走廊的“丝绸之路”入华的穆斯林,始居西北的阿克苏、库车、和田、河州一带;显而易见中阿友谊由来已久。唐初政治与外交关系甚密,唐代许可大食人与中国女子通婚,娶屯荫子,安居乐业,有的大食人当时因归路不通,有的商务缠绵,个别传教者又随遇而安。唐朝开始后的数百年,热情对待阿拉伯人与波斯商人及使者;清真寺许建,方便了穆斯林的宗教活动,促使他们逐渐以华土为家,他们世居华夏成为中国籍民。大食人的足遍大江上下与中国南北,但其任何方面,都必与中国原有的汉、蒙等民族发生关系,年长日久,互相影响彼此促进,和平共处。唐时起,大食人攻读汉学者日多,随汉俗取姓名,应试中榜者与日俱增,《南部新书》云:“大中以来,礼部放榜,岁取三、二人,姓氏稀僻者,谓色目人,变谓曰榜花。”色目人即西域人,用阿语称名者不习用于汉人,故“姓氏稀僻者”指大食人,其中最著名的当数,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大食商人的后裔李彦升在长安考中了进士。
而在军事方面,早在永徽五年(公元654年),阿拉伯伊斯兰“圣战”大军就开始了对中亚的入侵。在半个多世纪内,已相继征服了唐朝所辖的中亚诸国及这一地区的许多重要城镇。此前唐太宗一直以疆土到达帕米尔高原而骄傲。《唐书》记载他说:“曼之一天下,克胜四夷,惟秦皇、汉武耳。朕提三尺剑,定四海,远夷率服。”
据10世纪波斯史学家塔巴里的《世界史纲》与洪均的《元史译文补证》披露:公元709年,阿拉伯帝国驻倭马亚(今伊拉克)哈里发哈查智.依宾.玉素甫曾授命其亲信穆罕默德.依宾-卡西木与库泰拔-依宾-穆斯林二人:伊斯兰教东征的最后目的地将是中国;二人中谁先征服大唐帝国,谁就是未来的中国哈里发。
卡西木立即挥师东南先取印度;而库泰拔是当时真正希望征服中亚的唯一的阿拉伯将领,他先是打败了东突厥的军队(当时东突厥强大的可汗默啜是整个蒙古地区的君主),而领兵的是默啜的侄子,赫赫有名的阙特勤。之后库泰拔又向塔什干发动了一次远征,并亲自从忽毡(今苦盏,原名列宁纳巴德)方向进入拔贺那(今乌孜别克斯坦费尔干纳)。但是公元715年阿拉伯的哈里发苏来曼新登位。拥重兵在外的库泰拔不服而举兵谋反,结果失败被杀。同一年唐安西都护吕休璟率一万大军进军中亚,在拔贺那城下给阿拉伯大军以迎头痛击,取得巨大胜利,使原先的拔贺那王复位。随后在吐藩大军的压迫下,阿拉伯军被迫西撤。
开元六年(公元718年),布哈拉王吐格沙达(布哈拉为今乌孜别克斯坦布哈拉州),尽管是阿拉伯人巩固了他的王位,他仍称自己是唐朝的属臣,请求唐朝介入布哈拉事务,为达此目的,他于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派其弟阿尔斯兰(突厥语“狮子”之意)到来到长安。同样,撒马尔罕王胡拉克(约710-739年在位)尽管被迫承认阿拉伯人的宗主权,但也再三请求唐朝援助他反对新的阿拉伯主子(719年,731年)。再往南,吐火罗地区(指昆都士和巴里黑)的突厥人,同样要求中国保护,免受阿拉伯人的侵害(719年,727年)。而此时的大唐正忙于对付吐藩人,对于中亚的番邦只是授予他们的首领爵位,鼓励他们反抗阿拉伯人。中亚各国在突厥别部突骑施王苏禄的率领下抵抗阿拉伯人多年,最后在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阿拉伯人才重新征服撒马尔罕。
随后唐代历史上著名的高仙芝西征,对于帕米尔西部的两次战役,标志着唐朝在中亚的扩张达到了顶点。此时,中国已经成为塔里木地区、伊犁河流域和伊塞克湖地区的占有人和塔什干的宗主,她控制了帕米尔山谷地区,成了吐火罗地区,喀布尔和克什米尔的保护者。直到公元751年,阿拉伯人卷土重来。
天宝九年(公元751年),安西节度使高仙芝指责塔什干的突厥王车鼻施没有进到保境安民之职,赶到塔什干把他杀了,引起塔什干地区叛乱。车鼻施之子同时向葛逻禄部突厥人和栗特地区的阿拉伯人求援。阿拉伯将军齐雅德-伊本-萨里率军从南方北上,而葛逻禄军从北方南下。高仙芝的军队被联军重重包围。
七月双方在坦逻斯城下大战,高仙芝大败,唐朝的两万大军绝大部分被俘。这次战役改变了中亚的命运,中亚没有成为中国的,而是转向了穆斯林世界。因“安史之乱”随即爆发,唐朝无暇西顾,于是阿拉伯军队在大将结比沙达克率领下,于公元769年第二次进占疏勒(今新疆喀什),但不久他又在对于阗的“圣战”中阵亡。后来再次被吐藩赶了出去。伊斯兰教也随着战争传入了大唐的西部。
回溯九世纪时,回纥汗国瓦解,部众星散。分三支向西迁徙:一支奔甘肃,日后称甘州回鹘;一支奔吐鲁番和库车,消灭了疏勒国,改国都伽师城为喀什噶尔,后称西州回鹘或高昌回鹘;其中人数最多的一支约15万人,由回鹘汗国贵族庞特勤率领,穿过伊犁河谷进据巴尔喀什湖以南,不久就兼并一个世纪前就已迁居该地的突厥葛逻禄部族,建立了喀喇汗王朝。随着历史的发展,回纥人逐渐抛弃了原有的佛教信仰,改信从西方阿拉伯传来的伊斯兰教。人们因为伊斯兰教为回纥人所信奉,所以倒果为因的把伊斯兰教称为回教。
景福二年(公元893年),喀喇汗王朝遭到中亚萨曼王朝的军事打击,王朝副汗奥古勒恰克被迫撤往帕米尔以东的喀什噶尔,与西州回鹘合并。不久萨曼王伊斯玛依勒的兄弟纳赛尔.本.曼苏尔因与兄长敌对,万般无奈之下居然逃到喀什噶尔,投向敌国西州回鹘。奥古勒恰克将喀什噶尔以北40公里的阿图什作为纳赛尔的栖身之地,同时还在阿图什修了一座清真寺供纳赛尔及其侍从们使用,以示对他信仰的尊重。在完全不自觉的情况下,让伊斯兰教闯入了喀什噶尔。伊斯兰教逐渐的在大唐本土的西部发展起来。
接替奥古勒恰克的索图克-布格拉汗称为了第一个皈依伊斯兰教的回鹘国王,并为自己取了阿拉伯化的教名——阿不都-克里木,不仅使喀什噶尔成为伊斯兰教向天山南北传播的第一个基地,而且从这位大汗开始,回鹘部族的人名也有了阿拉伯化的趋势。索图克的儿子巴依塔什继位后,也追随其父取教名为木萨-本-阿不都-克里木,并使伊斯兰教成为喀喇汗王朝的国教。
索图克-布格拉汗于后周显德二年(公元955年)在喀什噶尔去世。为了纪**自己成为伊斯兰教忠实信徒的那个地方,也为了让他的后人记信自己为传播伊斯兰教而奋战的一生,他死后被安葬在阿图什。时至今日,依然能够见到“苏丹索图克麻扎(陵墓)”。这是新疆历史上第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地方政权首领的陵墓,至今还被新疆穆斯林们视为宗教“圣地”。伴随在索图克-布格拉汗旁边一座小墓,这就是索图克-布格拉汉的宗教导师、原萨曼王朝王子纳赛尔.本.曼苏尔的长眠之地。
伊斯兰教的东传,既得益于丝绸之路,香料之路的发展,也受到了唐朝与阿拉伯之间的战争驱动,更重要的是喀什噶尔的回鹘人对于伊斯兰教的传播。
伊斯兰教在唐贞观年间传入之说,与历来民间传说及《回回原来》(《西来宗谱》)的说法相同。《旧唐书》中的《西域传.赞》“大蒙之人,西方之国……贞观开元荣街充斥”,李世民开国初,长安街头满是西域商人,其中肯定有不少穆斯林;《太平广记》中叙述西域客商购买水珠的的故事,云“吾大食国人也,王贞观初通好”;《唐会要》卷100记载,贞观三年(628)六月址六日太宗李杨民下令“诸蕃使人”将所娶汉族妇女带回蕃地。古人称西域穆斯林商人为“胡贾”、“蕃商”等,可见西域人娶汉女的婚姻于贞观二年就有了。同时考古发现也佐证伊斯兰教唐初来华,考古学家杨鸿勋在《试论泉州“圣墓”的建造年代,兼及传说的真实性问题》中:“……可以判断,泉州‘圣墓’石郎应为初唐时期所刨建”,那么阿拉伯传教士是“唐武德中来华”无疑了;还有1980年杨州唐代墓葬出的灰青釉绿色饰阿拉伯文“真主至大”之釉彩背水壶,是唐代穆斯林礼拜前用的汤瓶物证。简言之,伊斯兰教唐初经“番料之路”传入是可信的;后来中国西北的伊斯兰教徒,大都由陆地“丝绸之路”入华的。《伊斯兰教简明词典》云:“伊斯兰教于唐初传于中国。蒙古西征以后大批穆斯林东来。元代末年回回民族即早期回族形成。在中国新疆西部地区,十世纪中期开始有大批突厥人信奉伊斯兰教。”
唐朝时称阿拉伯为大食,七世纪初,伊斯兰教创造人穆罕默德统一阿拉伯半岛后,东灭波斯,西陷开罗,建立了势力达到中亚、南亚和北非的阿拉伯帝国。阿拉伯人向往中国文明,公元651年大食遣使和唐朝通好,在此后的148年间,大食遣使来唐计有36次之多。
唐代时期,以阿拉伯海、孟加拉湾、马六甲海峡,到南海登陆的海上航线称“香料之路”,从此海路进入中国的阿拉伯与波斯穆斯林,多在广州、杨州、泉州、长安等地。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唐肃宗借调大食兵,经波斯陆行长安、洛阳,平定安史之乱,转变了朝庭的观点,大大有利于穆斯林在中国的留居与伊斯兰教的传播。经中亚西亚(甚至欧洲)、帕米尔高原、河西走廊的“丝绸之路”入华的穆斯林,始居西北的阿克苏、库车、和田、河州一带;显而易见中阿友谊由来已久。唐初政治与外交关系甚密,唐代许可大食人与中国女子通婚,娶屯荫子,安居乐业,有的大食人当时因归路不通,有的商务缠绵,个别传教者又随遇而安。唐朝开始后的数百年,热情对待阿拉伯人与波斯商人及使者;清真寺许建,方便了穆斯林的宗教活动,促使他们逐渐以华土为家,他们世居华夏成为中国籍民。大食人的足遍大江上下与中国南北,但其任何方面,都必与中国原有的汉、蒙等民族发生关系,年长日久,互相影响彼此促进,和平共处。唐时起,大食人攻读汉学者日多,随汉俗取姓名,应试中榜者与日俱增,《南部新书》云:“大中以来,礼部放榜,岁取三、二人,姓氏稀僻者,谓色目人,变谓曰榜花。”色目人即西域人,用阿语称名者不习用于汉人,故“姓氏稀僻者”指大食人,其中最著名的当数,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大食商人的后裔李彦升在长安考中了进士。
而在军事方面,早在永徽五年(公元654年),阿拉伯伊斯兰“圣战”大军就开始了对中亚的入侵。在半个多世纪内,已相继征服了唐朝所辖的中亚诸国及这一地区的许多重要城镇。此前唐太宗一直以疆土到达帕米尔高原而骄傲。《唐书》记载他说:“曼之一天下,克胜四夷,惟秦皇、汉武耳。朕提三尺剑,定四海,远夷率服。”
据10世纪波斯史学家塔巴里的《世界史纲》与洪均的《元史译文补证》披露:公元709年,阿拉伯帝国驻倭马亚(今伊拉克)哈里发哈查智.依宾.玉素甫曾授命其亲信穆罕默德.依宾-卡西木与库泰拔-依宾-穆斯林二人:伊斯兰教东征的最后目的地将是中国;二人中谁先征服大唐帝国,谁就是未来的中国哈里发。
卡西木立即挥师东南先取印度;而库泰拔是当时真正希望征服中亚的唯一的阿拉伯将领,他先是打败了东突厥的军队(当时东突厥强大的可汗默啜是整个蒙古地区的君主),而领兵的是默啜的侄子,赫赫有名的阙特勤。之后库泰拔又向塔什干发动了一次远征,并亲自从忽毡(今苦盏,原名列宁纳巴德)方向进入拔贺那(今乌孜别克斯坦费尔干纳)。但是公元715年阿拉伯的哈里发苏来曼新登位。拥重兵在外的库泰拔不服而举兵谋反,结果失败被杀。同一年唐安西都护吕休璟率一万大军进军中亚,在拔贺那城下给阿拉伯大军以迎头痛击,取得巨大胜利,使原先的拔贺那王复位。随后在吐藩大军的压迫下,阿拉伯军被迫西撤。
开元六年(公元718年),布哈拉王吐格沙达(布哈拉为今乌孜别克斯坦布哈拉州),尽管是阿拉伯人巩固了他的王位,他仍称自己是唐朝的属臣,请求唐朝介入布哈拉事务,为达此目的,他于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派其弟阿尔斯兰(突厥语“狮子”之意)到来到长安。同样,撒马尔罕王胡拉克(约710-739年在位)尽管被迫承认阿拉伯人的宗主权,但也再三请求唐朝援助他反对新的阿拉伯主子(719年,731年)。再往南,吐火罗地区(指昆都士和巴里黑)的突厥人,同样要求中国保护,免受阿拉伯人的侵害(719年,727年)。而此时的大唐正忙于对付吐藩人,对于中亚的番邦只是授予他们的首领爵位,鼓励他们反抗阿拉伯人。中亚各国在突厥别部突骑施王苏禄的率领下抵抗阿拉伯人多年,最后在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阿拉伯人才重新征服撒马尔罕。
随后唐代历史上著名的高仙芝西征,对于帕米尔西部的两次战役,标志着唐朝在中亚的扩张达到了顶点。此时,中国已经成为塔里木地区、伊犁河流域和伊塞克湖地区的占有人和塔什干的宗主,她控制了帕米尔山谷地区,成了吐火罗地区,喀布尔和克什米尔的保护者。直到公元751年,阿拉伯人卷土重来。
天宝九年(公元751年),安西节度使高仙芝指责塔什干的突厥王车鼻施没有进到保境安民之职,赶到塔什干把他杀了,引起塔什干地区叛乱。车鼻施之子同时向葛逻禄部突厥人和栗特地区的阿拉伯人求援。阿拉伯将军齐雅德-伊本-萨里率军从南方北上,而葛逻禄军从北方南下。高仙芝的军队被联军重重包围。
七月双方在坦逻斯城下大战,高仙芝大败,唐朝的两万大军绝大部分被俘。这次战役改变了中亚的命运,中亚没有成为中国的,而是转向了穆斯林世界。因“安史之乱”随即爆发,唐朝无暇西顾,于是阿拉伯军队在大将结比沙达克率领下,于公元769年第二次进占疏勒(今新疆喀什),但不久他又在对于阗的“圣战”中阵亡。后来再次被吐藩赶了出去。伊斯兰教也随着战争传入了大唐的西部。
回溯九世纪时,回纥汗国瓦解,部众星散。分三支向西迁徙:一支奔甘肃,日后称甘州回鹘;一支奔吐鲁番和库车,消灭了疏勒国,改国都伽师城为喀什噶尔,后称西州回鹘或高昌回鹘;其中人数最多的一支约15万人,由回鹘汗国贵族庞特勤率领,穿过伊犁河谷进据巴尔喀什湖以南,不久就兼并一个世纪前就已迁居该地的突厥葛逻禄部族,建立了喀喇汗王朝。随着历史的发展,回纥人逐渐抛弃了原有的佛教信仰,改信从西方阿拉伯传来的伊斯兰教。人们因为伊斯兰教为回纥人所信奉,所以倒果为因的把伊斯兰教称为回教。
景福二年(公元893年),喀喇汗王朝遭到中亚萨曼王朝的军事打击,王朝副汗奥古勒恰克被迫撤往帕米尔以东的喀什噶尔,与西州回鹘合并。不久萨曼王伊斯玛依勒的兄弟纳赛尔.本.曼苏尔因与兄长敌对,万般无奈之下居然逃到喀什噶尔,投向敌国西州回鹘。奥古勒恰克将喀什噶尔以北40公里的阿图什作为纳赛尔的栖身之地,同时还在阿图什修了一座清真寺供纳赛尔及其侍从们使用,以示对他信仰的尊重。在完全不自觉的情况下,让伊斯兰教闯入了喀什噶尔。伊斯兰教逐渐的在大唐本土的西部发展起来。
接替奥古勒恰克的索图克-布格拉汗称为了第一个皈依伊斯兰教的回鹘国王,并为自己取了阿拉伯化的教名——阿不都-克里木,不仅使喀什噶尔成为伊斯兰教向天山南北传播的第一个基地,而且从这位大汗开始,回鹘部族的人名也有了阿拉伯化的趋势。索图克的儿子巴依塔什继位后,也追随其父取教名为木萨-本-阿不都-克里木,并使伊斯兰教成为喀喇汗王朝的国教。
索图克-布格拉汗于后周显德二年(公元955年)在喀什噶尔去世。为了纪**自己成为伊斯兰教忠实信徒的那个地方,也为了让他的后人记信自己为传播伊斯兰教而奋战的一生,他死后被安葬在阿图什。时至今日,依然能够见到“苏丹索图克麻扎(陵墓)”。这是新疆历史上第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地方政权首领的陵墓,至今还被新疆穆斯林们视为宗教“圣地”。伴随在索图克-布格拉汗旁边一座小墓,这就是索图克-布格拉汉的宗教导师、原萨曼王朝王子纳赛尔.本.曼苏尔的长眠之地。
伊斯兰教的东传,既得益于丝绸之路,香料之路的发展,也受到了唐朝与阿拉伯之间的战争驱动,更重要的是喀什噶尔的回鹘人对于伊斯兰教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