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六章 约法三章
袁谭坐在了北海太守府内原来孔融坐的位置。(读看 看小说网)郭嘉和赵云一左一右的站在两边。孔融站在大厅的正中,后面是两个士兵站在他的身后。由于孔融的命令,城中的战事已经平定,孔融三千士兵除了战死受伤的不足千人外,其余已经全部投降。袁谭这边的损失,伤亡加起来不足五百人,此战大获全胜。
袁谭看了看孔融身后的两个士卒,说了句,你们先下去吧。所谓“刑不上大夫”,孔融这样的士大夫,自己自然不能太过失礼。
听到袁谭的命令,孔融身后的两个士卒对袁谭施礼后,转身下去了。
“孔太守请坐,袁谭手下无礼了,冒犯先生了。”袁谭先开口了。战胜者不开口,战败者又怎会好意思先开口。
孔融仍然站在原地,没有坐下。读书人总是喜欢摆摆谱。
“大公子,我素与袁公交好,公子为何无故的攻打我北海啊?”孔融开口了,典型的书生气。乱世,有什么道理可讲的,弱肉强食而已。
“请问孔融先生,现在是什么世道?”袁谭反问孔融。
“哎。”孔融叹了一口气,没有说话。京城内,李傕、郭汜争夺皇帝、大臣;各地诸侯尾大不掉,他自然明白天下的形势。袁谭一句话正说道了他的痛处。孔融一辈子志大才疏,满腔的报复,可惜没有平定天下的才华跟能力。
“大公子既然以攻下北海城。孔融一命,死不足惜。请记住我们的 网址)恳请大公子能善待城中百姓。”孔融已经有了死意了。
“这个自然。”袁谭淡淡的说了一句。
“那就请大公子赐孔融毒酒一杯吧。孔融怎么说也是读书人。请大公子给我留点体面。”孔融鞠手,施礼说道。
“孔大人要舍弃青州百姓而去?”袁谭心里暗自发笑,戏谑的反问了一句。
“孔融才疏学浅,不足侍奉大公子。”至于青州一州的百姓就赖公子成全了。
“哈哈”袁谭笑了起来。
孔融疑惑的看着袁谭,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
“孔融先生,袁谭年幼,见识浅薄。不足以治理青州,还请孔融先生修辞劳苦,替袁谭治理这一州百姓。”袁谭停下了笑声,目光真挚的看着孔融说道。
什么?刚刚打下自己的北海城,现在却要把整个青州都交给自己来治理。孔融彻底被袁谭弄糊涂了。他当然不明白袁谭心里的想法。袁谭之意并不在孔融,而在于太史慈,如果自己杀了孔融,想必太史慈必定不会投靠自己;而如果自己把青州刺史的虚名让给孔融,让他去替自己干这些繁琐的政务,不仅孔融愿意,也能让自己顺利的招降太史慈;更重要的是自己可以把全部精力放到军事上。
“大公子这是何意啊?”孔融忍不住心中的疑惑问道。
“袁谭想请孔融先生出任青州刺史一职。治理这一州之地。”袁谭认真的说道。
“我担任青州刺史,大公子何以自处?”孔融继续发问。
“当然,小子不才,想与先生约法三章。”袁谭开始讲条件了。所谓乱世,所谓交易。表面上的接口再好,背后的真实目的也要说清楚。
“第一,孔融先生只管政务、民事。青州军务由袁谭自行处置,先生莫要插手。”
“我答应。”这个条件对孔融来说不算什么,他也清楚自己在军事方面没有什么才华,自己只想着可以为百姓做点事情,博个名声。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的通病,对于自己名声的重视超过一切。孔融又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
“第二,在全青州境内,推行我自平原实行的土地改革政策。就是没收一部分不法的世家大族的土地,分给没有土地的农民。”袁谭把土地改革政策提出来,是因为这个政策是自己立足的根本,要赢得民心就必须如此。孔融是世家大族的代表,他担心孔融会抵触自己的政策。
“这个…”孔融开始犹豫了,他还没彻底明白袁谭的意思,以为袁谭是要没收所有的土地,进行重新分配。真要这个干,真个青州非乱了不可。从根本上来说,这个政策是好的,但是如果一概而论的话,即便自己愿意去做,也不可能推行下去。
“孔融先生不必犹豫,土地改革政策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由先生自己把握,只需没收那些不法的大族的土地即刻。不必一概而论。”袁谭自然明白孔融心中的疑惑,赶忙说道。
“好,我答应大公子。”这是一件好事,只要处理得当,不过分的盘剥大族,引起他们的反抗,酿成激变,这个政策对于老百姓和他自己而言都是有利的。老百姓得到了实惠,自己得到了好名声。
“第三,帮我招降太史慈。”这个应该是袁谭最重要的目的。上面的两条即是孔融不去做,换了别人,一样能做,而招降太史慈就不是随便的人就能做的了。
“哈哈,大公子果然有眼光。想必大公子让孔融担任青州刺史的最大目的就在于此吧?”听完袁谭的话,孔融笑了起来。
“先生高明,我一见子义便有招降之意。只不知先生可愿帮我?”既然孔融看出自己的目的,袁谭也不隐瞒。
“大公子仁爱之主,袁公天下雄主。而太史子义又是勇悍之将。孔融自然愿意为大公子招降太史慈。只不过…”孔融不知道袁谭跟袁绍之间的微妙关系,把袁绍也带了出来。
“只不过什么?先生明言。”袁谭有点焦急的问道。
“前几日秣陵太守刘繇来书要太史慈前往去投靠,太史慈正打算前往。若不是大公子领兵来攻打北海城,想必太史慈现在已经在刘繇军中了。现在能不能说服他投靠大公子,孔融没有把握。”孔融叹了口气,说出了心中的忧虑。
“哎,如此如何是好啊?”袁谭心里也凉了一下。历史上的太史慈正是到了刘繇手下,后来刘繇兵败,太史慈又到了孙策的手下。成了江东的头号猛将。整个江东,除了甘宁之外,怕是再也难有人可以匹敌太史慈。
孔融看了一眼面带忧虑的袁谭。笑了笑,说道,大公子真想招降太史慈也不是不可能,孔融有一计,大公子可试一试。
“先生有何妙计?快说。”袁谭焦急的问道。
袁谭看了看孔融身后的两个士卒,说了句,你们先下去吧。所谓“刑不上大夫”,孔融这样的士大夫,自己自然不能太过失礼。
听到袁谭的命令,孔融身后的两个士卒对袁谭施礼后,转身下去了。
“孔太守请坐,袁谭手下无礼了,冒犯先生了。”袁谭先开口了。战胜者不开口,战败者又怎会好意思先开口。
孔融仍然站在原地,没有坐下。读书人总是喜欢摆摆谱。
“大公子,我素与袁公交好,公子为何无故的攻打我北海啊?”孔融开口了,典型的书生气。乱世,有什么道理可讲的,弱肉强食而已。
“请问孔融先生,现在是什么世道?”袁谭反问孔融。
“哎。”孔融叹了一口气,没有说话。京城内,李傕、郭汜争夺皇帝、大臣;各地诸侯尾大不掉,他自然明白天下的形势。袁谭一句话正说道了他的痛处。孔融一辈子志大才疏,满腔的报复,可惜没有平定天下的才华跟能力。
“大公子既然以攻下北海城。孔融一命,死不足惜。请记住我们的 网址)恳请大公子能善待城中百姓。”孔融已经有了死意了。
“这个自然。”袁谭淡淡的说了一句。
“那就请大公子赐孔融毒酒一杯吧。孔融怎么说也是读书人。请大公子给我留点体面。”孔融鞠手,施礼说道。
“孔大人要舍弃青州百姓而去?”袁谭心里暗自发笑,戏谑的反问了一句。
“孔融才疏学浅,不足侍奉大公子。”至于青州一州的百姓就赖公子成全了。
“哈哈”袁谭笑了起来。
孔融疑惑的看着袁谭,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
“孔融先生,袁谭年幼,见识浅薄。不足以治理青州,还请孔融先生修辞劳苦,替袁谭治理这一州百姓。”袁谭停下了笑声,目光真挚的看着孔融说道。
什么?刚刚打下自己的北海城,现在却要把整个青州都交给自己来治理。孔融彻底被袁谭弄糊涂了。他当然不明白袁谭心里的想法。袁谭之意并不在孔融,而在于太史慈,如果自己杀了孔融,想必太史慈必定不会投靠自己;而如果自己把青州刺史的虚名让给孔融,让他去替自己干这些繁琐的政务,不仅孔融愿意,也能让自己顺利的招降太史慈;更重要的是自己可以把全部精力放到军事上。
“大公子这是何意啊?”孔融忍不住心中的疑惑问道。
“袁谭想请孔融先生出任青州刺史一职。治理这一州之地。”袁谭认真的说道。
“我担任青州刺史,大公子何以自处?”孔融继续发问。
“当然,小子不才,想与先生约法三章。”袁谭开始讲条件了。所谓乱世,所谓交易。表面上的接口再好,背后的真实目的也要说清楚。
“第一,孔融先生只管政务、民事。青州军务由袁谭自行处置,先生莫要插手。”
“我答应。”这个条件对孔融来说不算什么,他也清楚自己在军事方面没有什么才华,自己只想着可以为百姓做点事情,博个名声。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的通病,对于自己名声的重视超过一切。孔融又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
“第二,在全青州境内,推行我自平原实行的土地改革政策。就是没收一部分不法的世家大族的土地,分给没有土地的农民。”袁谭把土地改革政策提出来,是因为这个政策是自己立足的根本,要赢得民心就必须如此。孔融是世家大族的代表,他担心孔融会抵触自己的政策。
“这个…”孔融开始犹豫了,他还没彻底明白袁谭的意思,以为袁谭是要没收所有的土地,进行重新分配。真要这个干,真个青州非乱了不可。从根本上来说,这个政策是好的,但是如果一概而论的话,即便自己愿意去做,也不可能推行下去。
“孔融先生不必犹豫,土地改革政策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由先生自己把握,只需没收那些不法的大族的土地即刻。不必一概而论。”袁谭自然明白孔融心中的疑惑,赶忙说道。
“好,我答应大公子。”这是一件好事,只要处理得当,不过分的盘剥大族,引起他们的反抗,酿成激变,这个政策对于老百姓和他自己而言都是有利的。老百姓得到了实惠,自己得到了好名声。
“第三,帮我招降太史慈。”这个应该是袁谭最重要的目的。上面的两条即是孔融不去做,换了别人,一样能做,而招降太史慈就不是随便的人就能做的了。
“哈哈,大公子果然有眼光。想必大公子让孔融担任青州刺史的最大目的就在于此吧?”听完袁谭的话,孔融笑了起来。
“先生高明,我一见子义便有招降之意。只不知先生可愿帮我?”既然孔融看出自己的目的,袁谭也不隐瞒。
“大公子仁爱之主,袁公天下雄主。而太史子义又是勇悍之将。孔融自然愿意为大公子招降太史慈。只不过…”孔融不知道袁谭跟袁绍之间的微妙关系,把袁绍也带了出来。
“只不过什么?先生明言。”袁谭有点焦急的问道。
“前几日秣陵太守刘繇来书要太史慈前往去投靠,太史慈正打算前往。若不是大公子领兵来攻打北海城,想必太史慈现在已经在刘繇军中了。现在能不能说服他投靠大公子,孔融没有把握。”孔融叹了口气,说出了心中的忧虑。
“哎,如此如何是好啊?”袁谭心里也凉了一下。历史上的太史慈正是到了刘繇手下,后来刘繇兵败,太史慈又到了孙策的手下。成了江东的头号猛将。整个江东,除了甘宁之外,怕是再也难有人可以匹敌太史慈。
孔融看了一眼面带忧虑的袁谭。笑了笑,说道,大公子真想招降太史慈也不是不可能,孔融有一计,大公子可试一试。
“先生有何妙计?快说。”袁谭焦急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