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帝国国策
日军遭到中朝俄联军前后夹击伤亡惨重,冈村宁次观察着敌势,发现桥头新军不多,于是组织日军向新军桥头阵地发起绝命冲击,在新军的顽强抵抗下,两次皆告失败。(百度搜索更新最快最稳定,读看 看小说网)请使用访问本站。
但终于在第三轮冲击时,日军眼看就要拿下整座大桥,但桥头突然响起一阵巨大爆炸声,冲天而且的炸弹浓烟和断桥木屑,将冈村宁次最后的幻梦破碎。
新军早已在木桥下埋好了炸药,看着滚滚的浓烟,和茫然无措的日军,曹锟和新军士兵在清川江对岸哈哈大笑。
赵建国和朱可夫的部队已经追到了清川江畔,仅剩数千的散乱日军被一万多联军合围,在联军数轮炮击之后,日军完全被冲散在宽阔的江岸上,联军开始向困守江畔的日军发起最后冲锋。
在宽阔的江岸上,背水而战的日军没有任何退路,尽管日军誓死顽抗,连炊事兵和卫生员也拿起了同伴的枪支,但防御依然被联军一层一层剥落,冈村宁次看着越来越少的日军,身体感受着江水的寒气,他终于绝望了。
冈村宁次拔出了随身的长刀,表情沉痛。
冈村宁次不在乎即将逝去的生命,而是刻骨铭心的耻辱,他是北村江佐治骄傲的弟子,是关东军最被看好的中层军官,却将整整三万部队在短短的两天时间丢在了朝鲜境内。
从此,日军在朝鲜北部将不能再发起一场有威慑的进攻,日军通过倾尽国力发动平壤、黄海两战,艰苦拿下的朝鲜跳板在他手上荡然无存。
冈村宁次决定为自己断送了日本帝国三分之一的国运负责,长长的佐官刀架上了脖颈,印出一道红色的血痕,眼看就要拖动军刀隔断喉管,长天突然划过一发联军炮弹,刚好落在了冈村宁次三米之外。
“轰!”冈村宁次长刀脱落,强力的震荡让冈村宁次瞬间晕了过去。
日本东京,刚过完五十五岁生日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紧急面见日本明治天皇睦仁,这位已经第二次出任内阁总理大臣的阁老元勋有着不报上殿的权利。
伊藤博文走进巍峨的宫殿,睦仁正在看书,空旷的大殿之中只有一名英姿飒爽的女侍卫守护在御陛一侧,睦仁回头看见伊藤博文推门进来,笑着迎了上去:“阁老不是在家休养吗?怎么现在就来见朕,寿宴的盘子都还没收干净吧,哈哈哈!”
在明治时期的日本,由于国家经济困难,各个阶层都勤俭节约,就算是王公贵族也不会浪费粮食,上一顿吃剩的会留到下一顿,在变质之前都绝不会倒掉。
相对于伊藤博文,天皇睦仁也已四十有余,身形略显富态,但脸上却依然透着英明的皇者气势。
伊藤博文立在原地,没有对睦仁的玩笑像往常一样笑着回应,花白的胡子和着皱纹的阔脸,睦仁第一次觉得伊藤博文是有些老了,不再是当初那个尊王攘夷意气风发的书生了。
睦仁看伊藤博文表情肃穆,也正了正色,问道:“阁老到底有何事禀报,是否菲律宾的美军又有挑衅之举?”
“不是美军!”伊藤博文终于开口,带着沉重语调:“陛下,是清军,准确说是北洋军,冈村宁次所率领的三万皇军士兵在朝鲜北部清川江畔,全军覆没。”伊藤博文说到最后四字,几乎一字一顿。
“什么?”睦仁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阁老,你再说一次?”
伊藤博文沉痛地道:“陛下,现在我们驻扎北线的陆军,仅剩下一万人不到,恐怕帝国的国策必须做出修改了!”
“啪!”睦仁一把甩掉手中的书,书与光滑的地板撞击,在殿内形成空荡的回声,睦仁终于爆发了,怒声道:“修改国策?混蛋,他大山岩怎么做事的?当初平壤失守时,不是告诉朕那只是小股中**队渗透吗?不是说他大山岩在两个月之内一定夺回平壤重掌朝鲜吗?现在他大山岩要怎样,给我一个三万皇军士兵全军覆没的报文就算完事了吗?”
伊藤博文静静地立在一旁,等睦仁消了些火气才道:“陛下,这不能怪大山岩将军,据情报上说,是俄军突然出现才导致冈村宁次溃败的,那个赵建国显然已经和李熙连同远东俄军组成了联盟。”
“赵建国?”站在角落里的女侍卫脸色动了动,却没有出声。
“那他们联军有多少人?”睦仁一脸寒霜地反问道。
“据估计,不到两万!”
“不到两万?”睦仁自嘲地轻笑一声:“那朕的皇军有多少人?阁老,你还想为大山岩辩护吗?不用了吧?我要你立刻发文将大山岩撤职,我要重新派人接手关东军军务!”睦仁声色俱厉。
伊藤博文自动忽略掉了睦仁散发的气势,温和地道:“陛下,老臣觉得现在不是换帅的时候,大山岩将军是帝国陆军的开创者,撇开他是陛下最亲近的臣子不说。
关东军自从那赵建国出现之后,已经连逢大败,现在正是军心不稳之时,何况……”伊藤博文顿了顿,带着沉痛的语气道:“何况兵员和控制区域骤减的关东军,已经没有太多军务!”
“那依阁老的意思呢?”睦仁压制着自己的怒气,伊藤博文久经风雨,为人老成持重,睦仁知道很多事情还是要仰仗这位老人。
伊藤博文缓缓道:“陛下,或许,我们应该准备谈判了!”
“谈判?和谁?”
伊藤博文一字一句地道:“赵建国!”
睦仁皱了皱眉:“赵建国只是一个被清政府遗弃的小军阀,我们需要一定与他谈判吗?”
睦仁也知道如今日本改革初始,国力贫弱,又刚刚倾尽全部发动了甲午战争,清川江一战已让日本伤筋动骨,帝国再不堪一战,但是要他以一国之身与一个拥军不到万人的小军阀谈判,睦仁还是有些接受不了。
伊藤博文叹了一口气:“陛下,谈判不是看谁有身份,而是看谁能真正给出有价值的承诺,现在控制朝鲜北部的很明显不是清政府,而是他赵建国!”
但终于在第三轮冲击时,日军眼看就要拿下整座大桥,但桥头突然响起一阵巨大爆炸声,冲天而且的炸弹浓烟和断桥木屑,将冈村宁次最后的幻梦破碎。
新军早已在木桥下埋好了炸药,看着滚滚的浓烟,和茫然无措的日军,曹锟和新军士兵在清川江对岸哈哈大笑。
赵建国和朱可夫的部队已经追到了清川江畔,仅剩数千的散乱日军被一万多联军合围,在联军数轮炮击之后,日军完全被冲散在宽阔的江岸上,联军开始向困守江畔的日军发起最后冲锋。
在宽阔的江岸上,背水而战的日军没有任何退路,尽管日军誓死顽抗,连炊事兵和卫生员也拿起了同伴的枪支,但防御依然被联军一层一层剥落,冈村宁次看着越来越少的日军,身体感受着江水的寒气,他终于绝望了。
冈村宁次拔出了随身的长刀,表情沉痛。
冈村宁次不在乎即将逝去的生命,而是刻骨铭心的耻辱,他是北村江佐治骄傲的弟子,是关东军最被看好的中层军官,却将整整三万部队在短短的两天时间丢在了朝鲜境内。
从此,日军在朝鲜北部将不能再发起一场有威慑的进攻,日军通过倾尽国力发动平壤、黄海两战,艰苦拿下的朝鲜跳板在他手上荡然无存。
冈村宁次决定为自己断送了日本帝国三分之一的国运负责,长长的佐官刀架上了脖颈,印出一道红色的血痕,眼看就要拖动军刀隔断喉管,长天突然划过一发联军炮弹,刚好落在了冈村宁次三米之外。
“轰!”冈村宁次长刀脱落,强力的震荡让冈村宁次瞬间晕了过去。
日本东京,刚过完五十五岁生日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紧急面见日本明治天皇睦仁,这位已经第二次出任内阁总理大臣的阁老元勋有着不报上殿的权利。
伊藤博文走进巍峨的宫殿,睦仁正在看书,空旷的大殿之中只有一名英姿飒爽的女侍卫守护在御陛一侧,睦仁回头看见伊藤博文推门进来,笑着迎了上去:“阁老不是在家休养吗?怎么现在就来见朕,寿宴的盘子都还没收干净吧,哈哈哈!”
在明治时期的日本,由于国家经济困难,各个阶层都勤俭节约,就算是王公贵族也不会浪费粮食,上一顿吃剩的会留到下一顿,在变质之前都绝不会倒掉。
相对于伊藤博文,天皇睦仁也已四十有余,身形略显富态,但脸上却依然透着英明的皇者气势。
伊藤博文立在原地,没有对睦仁的玩笑像往常一样笑着回应,花白的胡子和着皱纹的阔脸,睦仁第一次觉得伊藤博文是有些老了,不再是当初那个尊王攘夷意气风发的书生了。
睦仁看伊藤博文表情肃穆,也正了正色,问道:“阁老到底有何事禀报,是否菲律宾的美军又有挑衅之举?”
“不是美军!”伊藤博文终于开口,带着沉重语调:“陛下,是清军,准确说是北洋军,冈村宁次所率领的三万皇军士兵在朝鲜北部清川江畔,全军覆没。”伊藤博文说到最后四字,几乎一字一顿。
“什么?”睦仁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阁老,你再说一次?”
伊藤博文沉痛地道:“陛下,现在我们驻扎北线的陆军,仅剩下一万人不到,恐怕帝国的国策必须做出修改了!”
“啪!”睦仁一把甩掉手中的书,书与光滑的地板撞击,在殿内形成空荡的回声,睦仁终于爆发了,怒声道:“修改国策?混蛋,他大山岩怎么做事的?当初平壤失守时,不是告诉朕那只是小股中**队渗透吗?不是说他大山岩在两个月之内一定夺回平壤重掌朝鲜吗?现在他大山岩要怎样,给我一个三万皇军士兵全军覆没的报文就算完事了吗?”
伊藤博文静静地立在一旁,等睦仁消了些火气才道:“陛下,这不能怪大山岩将军,据情报上说,是俄军突然出现才导致冈村宁次溃败的,那个赵建国显然已经和李熙连同远东俄军组成了联盟。”
“赵建国?”站在角落里的女侍卫脸色动了动,却没有出声。
“那他们联军有多少人?”睦仁一脸寒霜地反问道。
“据估计,不到两万!”
“不到两万?”睦仁自嘲地轻笑一声:“那朕的皇军有多少人?阁老,你还想为大山岩辩护吗?不用了吧?我要你立刻发文将大山岩撤职,我要重新派人接手关东军军务!”睦仁声色俱厉。
伊藤博文自动忽略掉了睦仁散发的气势,温和地道:“陛下,老臣觉得现在不是换帅的时候,大山岩将军是帝国陆军的开创者,撇开他是陛下最亲近的臣子不说。
关东军自从那赵建国出现之后,已经连逢大败,现在正是军心不稳之时,何况……”伊藤博文顿了顿,带着沉痛的语气道:“何况兵员和控制区域骤减的关东军,已经没有太多军务!”
“那依阁老的意思呢?”睦仁压制着自己的怒气,伊藤博文久经风雨,为人老成持重,睦仁知道很多事情还是要仰仗这位老人。
伊藤博文缓缓道:“陛下,或许,我们应该准备谈判了!”
“谈判?和谁?”
伊藤博文一字一句地道:“赵建国!”
睦仁皱了皱眉:“赵建国只是一个被清政府遗弃的小军阀,我们需要一定与他谈判吗?”
睦仁也知道如今日本改革初始,国力贫弱,又刚刚倾尽全部发动了甲午战争,清川江一战已让日本伤筋动骨,帝国再不堪一战,但是要他以一国之身与一个拥军不到万人的小军阀谈判,睦仁还是有些接受不了。
伊藤博文叹了一口气:“陛下,谈判不是看谁有身份,而是看谁能真正给出有价值的承诺,现在控制朝鲜北部的很明显不是清政府,而是他赵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