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大厦将倾,夫复何言
“王大学士请节哀顺变`·····”这回轮到正德劝王鏊了。
王鏊脑子里嗡的一声,电光火石的一瞬间,他终于理解唐伯虎的眼神是什么意思了,同时,他也明白自己的不祥预感从何而来了。
江南联军居然败了,而且谢宏还进行了报复行动,甚至报复行动已经进行完毕了,一切都完了……
不得不说,能够身居高位,少时更有神童的称号,王鏊的智商那是相当的高,正德只是提了个开头,他就已经猜到了结尾,都不需要正德对细节方面进行阐述。
尽管他也很疑惑,那么强大的联军怎么可能失败,谢宏又如何能在两月之内完成一系列的行动,甚至还有余裕传讯给京城,让皇上演了这么一出戏。
可是,他心里很清楚,皇上虽然喜欢胡闹,可一般却不会骗人,误导当然要除外,因为他很清楚,大多数时候,正德都不是故意的,那只是他的本性流露罢了……
所以,皇上既然说有倭寇入侵江南,攻破了吴县,那就是真的。而且,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谢宏在报复。
“苏州、杭州,绍兴、嘉兴……江南之地果然多有义士,各家都备下了不少武士,准备时刻为朝廷出力,面对外虏的入侵,他们也是奋然抵抗,杀伤了不少倭寇,如今人证物证俱在,也容不得日本国王抵赖……”
正德的声音依然在耳边回荡着,王鏊,以及朝堂上堪称士党中坚的那些江南人却都面如死灰,因为他们的老家,都包括在了正德点数出来的那些地名中而且正德说的也很明白,受到袭击的那些人家,家里面都有武士······
是谁被袭击了还用说吗?平民百姓的话,家里顶多也就有两把菜刀,无论如何也称不上武士的。懊悔、悲哀、愤怒、绝望,百般滋味,齐上心头,陆完自己都有些意外第一个浮上心头的情绪居然不是愤怒,而是懊悔。
懊悔跟谢宏作对吗?还是懊悔没有早点下手,除掉这个祸患?陆完自己也搞不清楚,和其他江南同道一样,他将无助的目光投在了王鏊身上,希望这个少负盛名,老而弥坚的士党领袖,能够给他们指一条明路让所有人都重新振奋起来,就向从前邢样。
“陛······”王鏊受到的冲击比陆完等人还要大,毕竟他是首当其冲的那个人,而且对这次行动报的希望也越大,甚至刚刚还被正德误导得有些飘飘然了。
尽管感受到了同道们求助的目光,老头也想开口说些什么可一张嘴时,他却是哑然无语。他的精神状态很差,脑子里不时有轰鸣声响起,震得耳朵嗡嗡作响;眼前也有些模糊,时不时的还会发黑;喉头更是不停涌动,嘴里溢满了甜甜的,带点腥气的味道。
唐伯虎估计的不太正确,王鏊的状态比公子德纲可强多了,一来没人给他下药二来也是因为他本身的城府足够深而且也是久经历练,因此并没有一头栽倒,就此呜呼哀哉。
不但如此,老头甚至还在心念急转思谋着对策,这等心性气度,足可无愧于他的宰辅之名了。可越是这样,他的痛苦也越深,对策?哪有什么对策呢?
就算不考虑皇帝的强势,单说讲道理也是讲不通的啊。前面正德提前海盗入侵,甚至其中混杂着倭人的时候,王鏊就没有反对,而且还表示了相当程度的赞同,现在反悔又哪里来得及?
质疑倭寇为什么不去侵扰百姓,专门盯着大户杀?这等言语大大的违背了儒家仁义当先的理念,属于只能做不能说的潜规则,谁要是说出来,肯定会在史书上被骂成筛子。何况,各家的那些私兵还不知道要怎么解释呢,皇上随随便便就能反击了。
“这件事,倭朝总督府是有责任的,”正德声色俱厉的说道:“朕明明就将倭朝事宜全权委托给东海伯了,可他却辜负了朕的期望,玩忽职守,致使倭寇潜越海路,为祸江南,所以,必须得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陆完心里升起了一线希望,莫非之前皇上也不全是在做戏,他果然跟谢宏生了嫌隙吗?否则怎么会主动提出要严惩马昂?要是真能如此,自己倒也不是不能甘心,这牺牲也算是舍家为国嘛!
妻子都好说,自己还没老,总是有希望再开枝散叶的,族人也好办,谢宏只能杀聚居在一起的嫡族,那些族谱上的旁支却未必会遭殃,总不成那奸贼还会照着族谱,按图索骥的杀过去不成?
王鏊的神情半点变化都没有,只是那么木然站着,连头都没抬一下。这事儿跟理想的结果肯定不会相同,上过这么多次当了,谁还会再上当啊?
“朕决定,对东海伯处以罚俸半月的处罚,以谢死难群众在天之灵。”果不其然,正德的话验证了的想法。
陆完好悬没一个跟头栽倒,罚俸半月?这也能叫处罚?
对后世的打工仔来说,要是被老板罚了几个月的工资,那是肯定要跳脚的,没办法,都是吃了上顿儿没下顿儿的穷人,几个月的工资灰飞烟灭,那是真的伤不起。
可对明朝的官员们来说,除了少数御史和冷清衙门的人之外,很少有人是只靠朝廷的俸禄生活的。所以,罚俸本身就是最轻的处罚,就连百官交相称赞的弘治皇帝,没事也经常会用这招的,可见这招有多么软弱无力,说是象征性的处罚一点都不为过。
而且,这个象征性也跟罚俸的多少有关,罚三个月的,肯定比罚半年的轻,至于罚半个月的····…这个皇帝自己都不好意思说,这点银子都计较,有失天家的体面啊!
最关键的是,倭朝总督府根本就不是大明的常规编制,马昂这个总督压根就没拿过薪俸,至少从户部的账面上来说是这样的。
总督府本来就没有成例,成立的时候士党还没彻底分裂,朝臣们大多都是持反对意见的,不过正德一意孤行惯了,哪里管那么多,没有内阁票拟就下中旨,只要接旨的人认同就行呗。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倭朝总督不是大明的正规机构。
后来正德彻底压倒了士党,拿握了权力,本是可以重新补个票拟的。可是,以朱厚照同学的性格,他哪里耐烦这些啊,旨意他既然已经下过了,那事情就算是解决了,理会别人的看法做啥?
于是,总督府就这么游离在朝堂之外了,算是个皆大欢喜的局面,大臣们得了面子,皇帝得了实惠,只有马昂这个总督有点悲催,因为户部从来不给他发薪水。
当然,他自己也不在乎,倭国的油水丰厚着呢,随便收点礼就是好多钱,反正谢兄弟说了,异族那就是用来随便压榨的,只要依法纳税就行,嗯,这个税种比较新颖,叫个人所得税······
总而言之,对马昂罚俸半月,那就是等于没罚,就是在名义上表示一下此事的非法性罢了。陆完真的很费解,以皇上如今的强势,在朝堂上士党已经完全败退了,他何必又费这个事儿呢?难道就是为了耍着自己这些人好玩?
王鏊却另有所思,他偏头看了一眼朝班,准确的在人群中找到了王守仁,对方的神色没什么变化,可眼神却有点复杂,似乎有点无奈,同时还有点欣慰,让他有些疑惑。
王守仁感受到了王鏊的目光,他昂然回视,眼神多了点同情的味道,两人的对视只有短短一刹那,没等王鏊想明白其中的意思,王守仁已经站出朝班了。
“陛下,臣礼部尚书王守仁有本启奏。”
“王先生请说。”
“皇家船队运作至今已然经年,天津的新政也是如此,两边都运作良好,充分验证了这两项政策的可行性和诸多优势。是以,微臣奏请陛下,为江山社稷计,为黎民百姓计,推行新政,开放海禁。”
时隔两年,王守仁再次提出了相同的提议,甚至还比上一次的提议多了不少内容,可他面临的境遇却是完全不同了。
“臣华盖殿大学士焦芳·……臣兵部尚书曹元······臣户部尚书刘宇……”皇党众人等了半天了,终于等到了表现的机会,哪里还会放
“……臣等附议。”
“臣通政司姜清有本启奏,今有江南士绅三千二百人联名上奏……彼等代表江南父老请命,愿陛下以宽厚之心,在江南之地推行新政,赐福江南……”
姜清故意落后了一步站出来,他一个人的声势虽然比不过几十人的齐声附议,可他话里的内容却比那几十人加起来的分量还重。
江南民众被代表了,可这些人确实有那个资格,士绅就是构筑封建王朝的基础,他们一起响应,比普通平民响应要重要得多了。
王鏊又看了王守仁一眼,终于恍然,这是皇上或者说谢宏在为以后的施政布局了,非刑杀人,这种事当然是有违朝廷法度的,但是这招的效果却是很好,直接给自己这些人来了个釜底抽薪。
这件事不能形成常例,所以,就算流于表面,可还是必须要做出一个处罚的姿态来,以免给后世留下坏榜样。
而自己这些人,嘿嘿,他惨然一笑,很明显,已经被人家当成死人忽略掉了。实际上自己也确实一败涂地了,家人妻子不能保,党羽也随风倒伏,事已至此,夫复何言?
一缕鲜血从王鏊的嘴角溢了出来,顺着他的下颚缓缓流下,落到了白须之上,红白相衬,显得是那样的触目惊心。纟
王鏊脑子里嗡的一声,电光火石的一瞬间,他终于理解唐伯虎的眼神是什么意思了,同时,他也明白自己的不祥预感从何而来了。
江南联军居然败了,而且谢宏还进行了报复行动,甚至报复行动已经进行完毕了,一切都完了……
不得不说,能够身居高位,少时更有神童的称号,王鏊的智商那是相当的高,正德只是提了个开头,他就已经猜到了结尾,都不需要正德对细节方面进行阐述。
尽管他也很疑惑,那么强大的联军怎么可能失败,谢宏又如何能在两月之内完成一系列的行动,甚至还有余裕传讯给京城,让皇上演了这么一出戏。
可是,他心里很清楚,皇上虽然喜欢胡闹,可一般却不会骗人,误导当然要除外,因为他很清楚,大多数时候,正德都不是故意的,那只是他的本性流露罢了……
所以,皇上既然说有倭寇入侵江南,攻破了吴县,那就是真的。而且,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谢宏在报复。
“苏州、杭州,绍兴、嘉兴……江南之地果然多有义士,各家都备下了不少武士,准备时刻为朝廷出力,面对外虏的入侵,他们也是奋然抵抗,杀伤了不少倭寇,如今人证物证俱在,也容不得日本国王抵赖……”
正德的声音依然在耳边回荡着,王鏊,以及朝堂上堪称士党中坚的那些江南人却都面如死灰,因为他们的老家,都包括在了正德点数出来的那些地名中而且正德说的也很明白,受到袭击的那些人家,家里面都有武士······
是谁被袭击了还用说吗?平民百姓的话,家里顶多也就有两把菜刀,无论如何也称不上武士的。懊悔、悲哀、愤怒、绝望,百般滋味,齐上心头,陆完自己都有些意外第一个浮上心头的情绪居然不是愤怒,而是懊悔。
懊悔跟谢宏作对吗?还是懊悔没有早点下手,除掉这个祸患?陆完自己也搞不清楚,和其他江南同道一样,他将无助的目光投在了王鏊身上,希望这个少负盛名,老而弥坚的士党领袖,能够给他们指一条明路让所有人都重新振奋起来,就向从前邢样。
“陛······”王鏊受到的冲击比陆完等人还要大,毕竟他是首当其冲的那个人,而且对这次行动报的希望也越大,甚至刚刚还被正德误导得有些飘飘然了。
尽管感受到了同道们求助的目光,老头也想开口说些什么可一张嘴时,他却是哑然无语。他的精神状态很差,脑子里不时有轰鸣声响起,震得耳朵嗡嗡作响;眼前也有些模糊,时不时的还会发黑;喉头更是不停涌动,嘴里溢满了甜甜的,带点腥气的味道。
唐伯虎估计的不太正确,王鏊的状态比公子德纲可强多了,一来没人给他下药二来也是因为他本身的城府足够深而且也是久经历练,因此并没有一头栽倒,就此呜呼哀哉。
不但如此,老头甚至还在心念急转思谋着对策,这等心性气度,足可无愧于他的宰辅之名了。可越是这样,他的痛苦也越深,对策?哪有什么对策呢?
就算不考虑皇帝的强势,单说讲道理也是讲不通的啊。前面正德提前海盗入侵,甚至其中混杂着倭人的时候,王鏊就没有反对,而且还表示了相当程度的赞同,现在反悔又哪里来得及?
质疑倭寇为什么不去侵扰百姓,专门盯着大户杀?这等言语大大的违背了儒家仁义当先的理念,属于只能做不能说的潜规则,谁要是说出来,肯定会在史书上被骂成筛子。何况,各家的那些私兵还不知道要怎么解释呢,皇上随随便便就能反击了。
“这件事,倭朝总督府是有责任的,”正德声色俱厉的说道:“朕明明就将倭朝事宜全权委托给东海伯了,可他却辜负了朕的期望,玩忽职守,致使倭寇潜越海路,为祸江南,所以,必须得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陆完心里升起了一线希望,莫非之前皇上也不全是在做戏,他果然跟谢宏生了嫌隙吗?否则怎么会主动提出要严惩马昂?要是真能如此,自己倒也不是不能甘心,这牺牲也算是舍家为国嘛!
妻子都好说,自己还没老,总是有希望再开枝散叶的,族人也好办,谢宏只能杀聚居在一起的嫡族,那些族谱上的旁支却未必会遭殃,总不成那奸贼还会照着族谱,按图索骥的杀过去不成?
王鏊的神情半点变化都没有,只是那么木然站着,连头都没抬一下。这事儿跟理想的结果肯定不会相同,上过这么多次当了,谁还会再上当啊?
“朕决定,对东海伯处以罚俸半月的处罚,以谢死难群众在天之灵。”果不其然,正德的话验证了的想法。
陆完好悬没一个跟头栽倒,罚俸半月?这也能叫处罚?
对后世的打工仔来说,要是被老板罚了几个月的工资,那是肯定要跳脚的,没办法,都是吃了上顿儿没下顿儿的穷人,几个月的工资灰飞烟灭,那是真的伤不起。
可对明朝的官员们来说,除了少数御史和冷清衙门的人之外,很少有人是只靠朝廷的俸禄生活的。所以,罚俸本身就是最轻的处罚,就连百官交相称赞的弘治皇帝,没事也经常会用这招的,可见这招有多么软弱无力,说是象征性的处罚一点都不为过。
而且,这个象征性也跟罚俸的多少有关,罚三个月的,肯定比罚半年的轻,至于罚半个月的····…这个皇帝自己都不好意思说,这点银子都计较,有失天家的体面啊!
最关键的是,倭朝总督府根本就不是大明的常规编制,马昂这个总督压根就没拿过薪俸,至少从户部的账面上来说是这样的。
总督府本来就没有成例,成立的时候士党还没彻底分裂,朝臣们大多都是持反对意见的,不过正德一意孤行惯了,哪里管那么多,没有内阁票拟就下中旨,只要接旨的人认同就行呗。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倭朝总督不是大明的正规机构。
后来正德彻底压倒了士党,拿握了权力,本是可以重新补个票拟的。可是,以朱厚照同学的性格,他哪里耐烦这些啊,旨意他既然已经下过了,那事情就算是解决了,理会别人的看法做啥?
于是,总督府就这么游离在朝堂之外了,算是个皆大欢喜的局面,大臣们得了面子,皇帝得了实惠,只有马昂这个总督有点悲催,因为户部从来不给他发薪水。
当然,他自己也不在乎,倭国的油水丰厚着呢,随便收点礼就是好多钱,反正谢兄弟说了,异族那就是用来随便压榨的,只要依法纳税就行,嗯,这个税种比较新颖,叫个人所得税······
总而言之,对马昂罚俸半月,那就是等于没罚,就是在名义上表示一下此事的非法性罢了。陆完真的很费解,以皇上如今的强势,在朝堂上士党已经完全败退了,他何必又费这个事儿呢?难道就是为了耍着自己这些人好玩?
王鏊却另有所思,他偏头看了一眼朝班,准确的在人群中找到了王守仁,对方的神色没什么变化,可眼神却有点复杂,似乎有点无奈,同时还有点欣慰,让他有些疑惑。
王守仁感受到了王鏊的目光,他昂然回视,眼神多了点同情的味道,两人的对视只有短短一刹那,没等王鏊想明白其中的意思,王守仁已经站出朝班了。
“陛下,臣礼部尚书王守仁有本启奏。”
“王先生请说。”
“皇家船队运作至今已然经年,天津的新政也是如此,两边都运作良好,充分验证了这两项政策的可行性和诸多优势。是以,微臣奏请陛下,为江山社稷计,为黎民百姓计,推行新政,开放海禁。”
时隔两年,王守仁再次提出了相同的提议,甚至还比上一次的提议多了不少内容,可他面临的境遇却是完全不同了。
“臣华盖殿大学士焦芳·……臣兵部尚书曹元······臣户部尚书刘宇……”皇党众人等了半天了,终于等到了表现的机会,哪里还会放
“……臣等附议。”
“臣通政司姜清有本启奏,今有江南士绅三千二百人联名上奏……彼等代表江南父老请命,愿陛下以宽厚之心,在江南之地推行新政,赐福江南……”
姜清故意落后了一步站出来,他一个人的声势虽然比不过几十人的齐声附议,可他话里的内容却比那几十人加起来的分量还重。
江南民众被代表了,可这些人确实有那个资格,士绅就是构筑封建王朝的基础,他们一起响应,比普通平民响应要重要得多了。
王鏊又看了王守仁一眼,终于恍然,这是皇上或者说谢宏在为以后的施政布局了,非刑杀人,这种事当然是有违朝廷法度的,但是这招的效果却是很好,直接给自己这些人来了个釜底抽薪。
这件事不能形成常例,所以,就算流于表面,可还是必须要做出一个处罚的姿态来,以免给后世留下坏榜样。
而自己这些人,嘿嘿,他惨然一笑,很明显,已经被人家当成死人忽略掉了。实际上自己也确实一败涂地了,家人妻子不能保,党羽也随风倒伏,事已至此,夫复何言?
一缕鲜血从王鏊的嘴角溢了出来,顺着他的下颚缓缓流下,落到了白须之上,红白相衬,显得是那样的触目惊心。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