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善恶两面,黑白之间
墨君依旧举着那份诏书,而微生焕却彻底地把手放下来了,甚至都不曾再看它一眼。
他死死地盯着墨君的眼睛,像是在诘问一般,倾吐出他心中所想。
因此,他在否定了这份诏书之时,也同时在期待墨君给他一个答案。
墨君也如这般地盯着他的眼睛,发问道:“殿下,您真不愿接下这份旨意吗?”
微生焕苦笑着摇头道:“不明小义,如何懂大义,我虽恨二弟,但这仇,我不能报,这诏,我也不能接。”
墨君忽然笑了一声,随后出神地望着天空,满带感怀地说道:“我似乎终于懂了,为何陛下意属于殿下您,而我与齐王殿下,也没有看错人。”
微生焕垂下眼眉。
“陛下曾与我说,武帝的天下是依靠着铁血手腕打回来的,流了很多血,死了很多人,苍生蒙难,民不聊生。因此,陛下发誓要成为一代明君,要把这被铁蹄践踏的支离破碎的大地,重见春风。”
“可是后来,您也知道的。陛下因此自嘲地笑道,说想不到就连他的天下,也是打回来的。”
“殿下,您刚刚提到八王之祸,这祸起萧墙之事,谁都忘不了,也不可能忘。”
微生焕忽然红了眼眶。
当初,武帝平定天下后,天下百姓流离失所,十不存一,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为了使国家从这等惨淡动荡之象中尽快解脱出来,永保大周江山,微生统便采用怀柔政策,无为而治。而这,也导致了诸侯王权力膨胀,难以约束,终酿成八王之祸。
微生昭继位后,刚刚有了太平盛世之象的大周便再次遭到了狂风暴雨的洗礼,因此微生昭不得不将天下再打一次。
他汲取了武帝的教训,没有再分封一名诸侯王,又为了天下稳定,不敢剥削其余三王的权力,这才导致了汉王凉王作壁上观,割据一方。微生昭同时也明白,权臣,才是最为可怕的,因此才与他最信任的大将军定下了这除虫之策,要为他的太子铺平今后道路。
“陛下常与我说,乱世,需要一名枭雄,而盛世,则需要一位仁君。”
“陛下还说,焕儿虽愚钝,但却能明白很多别人想不通、或是想得通也不愿承认的道理,而他最为难能可贵的一点,他有着哪位皇子都无法比拟的仁义,也有着哪位皇子都无法相提并论的目光。”
“即便他有可能并非自己的亲生骨肉,但那又如何?一切为了大周的千秋盛世。”
微生焕死死地攥紧双拳,兀自咬牙强忍,但即便他咬破了嘴唇,那豆大的泪珠依旧滚滚而下。
随后他抬起头,一把抹去眼泪,直到视线模糊之前,一动也不动,一声也不吭。
他记得小时候与父皇外出狩猎,他会为了死去的麋鹿流泪,会说出“陛下已杀其母,儿臣不愿杀其子”这般看似可笑的言论。
他也曾在母妃死后,披麻戴孝,七日不曾进水饮食,直到太医匆忙将他救起禀告陛下,直到数年后微生昭忍不了他满身白衣亲手将其脱下来,并狠狠地训斥了他。
他还曾在司空权的教授里为听闻的百姓疾苦垂泪,在后者的摇头叹息中,落下个“此子懦弱成性,不足成大事”的评语。
还有很多惹人嘲笑之事,他都做了,微生焕并不清楚为何会这么做,也许,那只是本性驱使着吧,他这样想着。
父皇曾笑着对他说,你若是能再狠一点就好了。
但他狠不了,随便吧。
而这些,原来父皇都看着,记着。
他原以为父皇不喜欢他,如今才明白,自己错了,所谓的小义大义,父皇也懂,而且懂的比他还要多。
如今回过神来,微生焕发现,他早已失声痛哭了。
“父皇。”
微生焕跪倒在地,喃喃低语。
这样一个懦弱的皇子,甚至连在他人面前大声吼叫都不到。
若九天有灵,泉下有知,此刻,想必父皇一定也在嘲笑他吧。
“殿下。”墨君轻轻唤了一声。
“殿下?”墨君轻轻拍了拍他的肩头。
微生焕如同从梦中惊醒一般颤了一下,随即扬起头,只见他眼眶随红,但眸中坚定的神采,却比什么都要来的明亮道:“既然如此,我更不能接受这份诏令!”
“接与不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殿下您有这份心,就够了。”
墨君笑道:“善与恶,黑与白,皆在一念之间。在遇到您之前,我也曾迷茫过,此番离京,亦不知何去何从,即便手握这份诏令,也不知该与谁共事。但如今已是豁然开朗,我与您解惑,您与我解答,这番还要多谢殿下了。”
“那大将军你以后……”
墨君收起那份诏令,凤眸之中满是凌冽与杀伐:“若是微生广昏庸无道、荒淫残忍,那今夜之事,我再陪他们玩一次,又如何?”
“不为陛下,为天下!”
微生焕目光呆滞,沉吟半晌,默默地站起身来。
他卷起衣袖再次抹了一把脸,原本满脸的倦容顿时精神了不少,他冲墨君伸出一只手掌,笑意盎然:“父皇曾笑我从未心狠过,若是真有那么一天……”
“我就陪大将军,狠一次!”
啪!
两只手掌重重地击在一起,随后用力一握。
此番情景,不像是两名失魂落魄的逃犯,而像是那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因为无惧,所以无畏,因为无畏,而所向无前。
这是一句誓言,也是一个承诺,只道是这夜,太安城外,十里尘埃,破庙里,高堂上。
仿佛回到了那年,太安城里,金銮殿上,墨君跪坐在微生昭面前,微生悠笑吟吟地立于一旁,轻轻摇了摇手中的铜铸酒杯,笑眼迷醉。
尔后,微生昭这般问道:“先帝将京城命名为太安,其意便为祈福我大周千秋太平,万世长安。你想救一个人,也想救天下,那么,朕想问你……”
“太平长安,你,做得到吗?”
墨君没有回答,只是重重地磕了一个头。
那一年,墨君受封征南将军,官拜二品,随大将军微生悠出征,讨伐吴王。
他死死地盯着墨君的眼睛,像是在诘问一般,倾吐出他心中所想。
因此,他在否定了这份诏书之时,也同时在期待墨君给他一个答案。
墨君也如这般地盯着他的眼睛,发问道:“殿下,您真不愿接下这份旨意吗?”
微生焕苦笑着摇头道:“不明小义,如何懂大义,我虽恨二弟,但这仇,我不能报,这诏,我也不能接。”
墨君忽然笑了一声,随后出神地望着天空,满带感怀地说道:“我似乎终于懂了,为何陛下意属于殿下您,而我与齐王殿下,也没有看错人。”
微生焕垂下眼眉。
“陛下曾与我说,武帝的天下是依靠着铁血手腕打回来的,流了很多血,死了很多人,苍生蒙难,民不聊生。因此,陛下发誓要成为一代明君,要把这被铁蹄践踏的支离破碎的大地,重见春风。”
“可是后来,您也知道的。陛下因此自嘲地笑道,说想不到就连他的天下,也是打回来的。”
“殿下,您刚刚提到八王之祸,这祸起萧墙之事,谁都忘不了,也不可能忘。”
微生焕忽然红了眼眶。
当初,武帝平定天下后,天下百姓流离失所,十不存一,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为了使国家从这等惨淡动荡之象中尽快解脱出来,永保大周江山,微生统便采用怀柔政策,无为而治。而这,也导致了诸侯王权力膨胀,难以约束,终酿成八王之祸。
微生昭继位后,刚刚有了太平盛世之象的大周便再次遭到了狂风暴雨的洗礼,因此微生昭不得不将天下再打一次。
他汲取了武帝的教训,没有再分封一名诸侯王,又为了天下稳定,不敢剥削其余三王的权力,这才导致了汉王凉王作壁上观,割据一方。微生昭同时也明白,权臣,才是最为可怕的,因此才与他最信任的大将军定下了这除虫之策,要为他的太子铺平今后道路。
“陛下常与我说,乱世,需要一名枭雄,而盛世,则需要一位仁君。”
“陛下还说,焕儿虽愚钝,但却能明白很多别人想不通、或是想得通也不愿承认的道理,而他最为难能可贵的一点,他有着哪位皇子都无法比拟的仁义,也有着哪位皇子都无法相提并论的目光。”
“即便他有可能并非自己的亲生骨肉,但那又如何?一切为了大周的千秋盛世。”
微生焕死死地攥紧双拳,兀自咬牙强忍,但即便他咬破了嘴唇,那豆大的泪珠依旧滚滚而下。
随后他抬起头,一把抹去眼泪,直到视线模糊之前,一动也不动,一声也不吭。
他记得小时候与父皇外出狩猎,他会为了死去的麋鹿流泪,会说出“陛下已杀其母,儿臣不愿杀其子”这般看似可笑的言论。
他也曾在母妃死后,披麻戴孝,七日不曾进水饮食,直到太医匆忙将他救起禀告陛下,直到数年后微生昭忍不了他满身白衣亲手将其脱下来,并狠狠地训斥了他。
他还曾在司空权的教授里为听闻的百姓疾苦垂泪,在后者的摇头叹息中,落下个“此子懦弱成性,不足成大事”的评语。
还有很多惹人嘲笑之事,他都做了,微生焕并不清楚为何会这么做,也许,那只是本性驱使着吧,他这样想着。
父皇曾笑着对他说,你若是能再狠一点就好了。
但他狠不了,随便吧。
而这些,原来父皇都看着,记着。
他原以为父皇不喜欢他,如今才明白,自己错了,所谓的小义大义,父皇也懂,而且懂的比他还要多。
如今回过神来,微生焕发现,他早已失声痛哭了。
“父皇。”
微生焕跪倒在地,喃喃低语。
这样一个懦弱的皇子,甚至连在他人面前大声吼叫都不到。
若九天有灵,泉下有知,此刻,想必父皇一定也在嘲笑他吧。
“殿下。”墨君轻轻唤了一声。
“殿下?”墨君轻轻拍了拍他的肩头。
微生焕如同从梦中惊醒一般颤了一下,随即扬起头,只见他眼眶随红,但眸中坚定的神采,却比什么都要来的明亮道:“既然如此,我更不能接受这份诏令!”
“接与不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殿下您有这份心,就够了。”
墨君笑道:“善与恶,黑与白,皆在一念之间。在遇到您之前,我也曾迷茫过,此番离京,亦不知何去何从,即便手握这份诏令,也不知该与谁共事。但如今已是豁然开朗,我与您解惑,您与我解答,这番还要多谢殿下了。”
“那大将军你以后……”
墨君收起那份诏令,凤眸之中满是凌冽与杀伐:“若是微生广昏庸无道、荒淫残忍,那今夜之事,我再陪他们玩一次,又如何?”
“不为陛下,为天下!”
微生焕目光呆滞,沉吟半晌,默默地站起身来。
他卷起衣袖再次抹了一把脸,原本满脸的倦容顿时精神了不少,他冲墨君伸出一只手掌,笑意盎然:“父皇曾笑我从未心狠过,若是真有那么一天……”
“我就陪大将军,狠一次!”
啪!
两只手掌重重地击在一起,随后用力一握。
此番情景,不像是两名失魂落魄的逃犯,而像是那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因为无惧,所以无畏,因为无畏,而所向无前。
这是一句誓言,也是一个承诺,只道是这夜,太安城外,十里尘埃,破庙里,高堂上。
仿佛回到了那年,太安城里,金銮殿上,墨君跪坐在微生昭面前,微生悠笑吟吟地立于一旁,轻轻摇了摇手中的铜铸酒杯,笑眼迷醉。
尔后,微生昭这般问道:“先帝将京城命名为太安,其意便为祈福我大周千秋太平,万世长安。你想救一个人,也想救天下,那么,朕想问你……”
“太平长安,你,做得到吗?”
墨君没有回答,只是重重地磕了一个头。
那一年,墨君受封征南将军,官拜二品,随大将军微生悠出征,讨伐吴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