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杨广定策
是故,杨广顿了顿嘴,道:“历阳杜伏威、海陵李子通皆乃巨贼矣!其余如乐伯通、闻人遂安、张善相、汪华、皆割据一方,吴兴方向,朕又得密报,沈法兴蠢蠢欲动。”
“在这暗流涌动的时机,你们作为留守江都的重臣,应当清楚的分析局势,明白那些势力是可以不用打而招抚的,那些势力是必须剿除的,只有准确的判断局势,才能游刃有余,进而在这场混乱的角逐中胜出!”
杨倓毕竟只有十五岁,对时局只能了解个大概,故而虚心请教道:“孙儿愚钝,还望圣爷爷明示!”
杨广微微一笑,看了一眼陈棱,道:“朕以为,对于闻人遂安、汪华这种地方势力首领,所求不过保境安民,你们应该尽力拉拢,引为朝廷所用;对于张善安、乐伯通这种趋利小贼,当以利诱之,引为朝廷抓牙;对于沈法兴这种地方豪族,应该尽力稳住,这种势力只要朝廷越稳定,以后就越有机会收拾他们;对于李子通、杜伏威这种老贼巨寇,则要剿抚并用,无绝对把握,切忌贸然开战,否则,一失足则江都失!”
“总之,朕要你们拿着朝廷的鸡毛当令箭,让这些贼寇彼此互相残杀,朝廷则坐收渔翁之利!朕允许你们,任何诸侯、贼寇都能诏安,把朝廷的权力发挥到极致!同时,在官职和赏赐上不要吝啬,决断不了的,可上报于朕,朕替你们批!”
原本对于留守江都还没有头绪的杨倓,听到杨广的指点,顿时有如醍醐灌顶,兴奋地道:“孙儿明白圣爷爷的意思了,有了这个大的方针,孙儿留守江都有更加有把握了!”
说到这,杨广计上心来,嘴角微微上扬,道:“朕率大军走后,有如抽走了各方群雄头上的悬顶之剑,他们一定会松一口气,放松对朝廷的警惕,内心也会开始蠢蠢欲动,觊觎他人的领地。如此,朝廷的机会就来了!”
“倓儿,你可以江都留守的名义,先敕封杜伏威为历阳大总管,将他所占的两淮地区和李子通的地盘都封给他,给他一个讨伐李子通的名义。同时,暗地里许诺,他攻打杜伏威,朝廷一定不插手,功成后,再行加封。如此,则正中杜伏威下怀!”
“然后,你再派使者以招抚的名义到海陵找李子通,他不是自封为xx将军嘛,那就把这个名号给他,同时资助他一些军械装备,替他分析局势,让他相信,杜伏威和他是不死不休、你死我活的关系,只能活一个人。”
“此乃驱虎吞狼之计,一旦成功。届时杜伏威进攻李子通,李子通必然誓死顽抗,朝廷可坐收渔翁之利,届时是战是扶,可由你们自行裁定!”
“随后,你再派人到如闻人遂安、汪华等各地方势力,将他们的既得利益全都封给他们,给他们合法保境安民的权力。反正就是一个官职名号而已,这些人胸无大志,自然不会与朝廷作对,说不定还能从他们手上收上赋税和粮食。”
“最后,把江都城内的仓库和江都宫内的金库里的金银财宝全部拿出来,用来招募流民和百姓从军,像张善安、乐伯通这种小贼,见识不广,平时就会浑水摸鱼自然,你们要以重金利诱他们来为朝廷效力。待时机成熟,可威逼沈法兴将三吴之地的赋税钱粮上交朝廷,如若沈法兴不识时务,则可派一王师,率领这些流民贼寇南攻沈法兴,趁机收服三吴!”
听到杨广的分析和计策,杨倓与陈棱对视一眼,皆拜服道:“原来圣上早有谋划,如此,江南可定,大隋可兴啊!”
这些东西可是杨广在之前仔细考虑过的,此刻井井有条的说出来,心中不免一番得意,但念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还是叮嘱道:“这只是朕的预想和计划,天下时局瞬息万变,其中的分寸和战抚,你们要自行把握好!倓儿,你第一次出任江都守,执掌一方大权,对各方势力的情况可能了解的不多。这点你要多去琢磨和分析,别人口中说的,都会带有个人情感和局限性,只有你自己去分析、去理解、去判断,然后最终得出的结论,才是最好的!”
杨倓正色回道:“圣爷爷的教诲,倓儿定当铭记在心!”
见此,杨广拍着杨倓的肩膀,轻舒了口气道:“好了,该交代你的事都交代了,你就先下去,同陈棱和你留守的班子成员商议留守的事宜吧!朕会在洛阳,静待江都传来的好消息!”
杨倓重重的点了点头,眼眶有些湿润,道:“倓儿既为留守,就不能在圣爷爷身边尽孝了,还望圣爷爷多多保重,倓儿在江都静候王师胜利的消息!”
杨广突然有些伤感,毕竟这个孩子是自己看着长大的,马上就要分离了,内心难言一种伤感的情绪。不过,杨广还是笑着道:“好了,还没到分离的时刻,别说的那么伤感!”
见此,杨倓和陈棱双双抱拳,道:“圣上(圣爷爷),微臣(倓儿)告退!”
目送着杨倓离开,杨广一时间思绪万千。
一方面,在自己的三个儿子中,自己其实最钟意的是长子杨昭,其人雅性谨重,有君人之量,身体也是昭有武力,能引强弩。可惜,降年不永,英年早逝,哀哉!
长子虽然去了,但还是给杨广留下了三个聪明帅气的孙子。长孙杨倓天资聪颖、机敏过人,为人儒雅质朴,有王者之风;仲孙杨侗温厚仁爱,小小年纪就有长者之风;季孙杨侑气度非凡,为人谦谦有礼,有君子之风。
杨广对于这三个皇孙都格外器重,杨侗、杨侑是早早的就被确立为留守,小小年年就大权在握。而对于杨倓,杨广则是因为太过喜爱,舍不得他离开身边,故而去哪都要带着他。
现在眼看着杨倓要离开自己、镇守一方,杨广的心里是既欣慰又难舍啊!
“在这暗流涌动的时机,你们作为留守江都的重臣,应当清楚的分析局势,明白那些势力是可以不用打而招抚的,那些势力是必须剿除的,只有准确的判断局势,才能游刃有余,进而在这场混乱的角逐中胜出!”
杨倓毕竟只有十五岁,对时局只能了解个大概,故而虚心请教道:“孙儿愚钝,还望圣爷爷明示!”
杨广微微一笑,看了一眼陈棱,道:“朕以为,对于闻人遂安、汪华这种地方势力首领,所求不过保境安民,你们应该尽力拉拢,引为朝廷所用;对于张善安、乐伯通这种趋利小贼,当以利诱之,引为朝廷抓牙;对于沈法兴这种地方豪族,应该尽力稳住,这种势力只要朝廷越稳定,以后就越有机会收拾他们;对于李子通、杜伏威这种老贼巨寇,则要剿抚并用,无绝对把握,切忌贸然开战,否则,一失足则江都失!”
“总之,朕要你们拿着朝廷的鸡毛当令箭,让这些贼寇彼此互相残杀,朝廷则坐收渔翁之利!朕允许你们,任何诸侯、贼寇都能诏安,把朝廷的权力发挥到极致!同时,在官职和赏赐上不要吝啬,决断不了的,可上报于朕,朕替你们批!”
原本对于留守江都还没有头绪的杨倓,听到杨广的指点,顿时有如醍醐灌顶,兴奋地道:“孙儿明白圣爷爷的意思了,有了这个大的方针,孙儿留守江都有更加有把握了!”
说到这,杨广计上心来,嘴角微微上扬,道:“朕率大军走后,有如抽走了各方群雄头上的悬顶之剑,他们一定会松一口气,放松对朝廷的警惕,内心也会开始蠢蠢欲动,觊觎他人的领地。如此,朝廷的机会就来了!”
“倓儿,你可以江都留守的名义,先敕封杜伏威为历阳大总管,将他所占的两淮地区和李子通的地盘都封给他,给他一个讨伐李子通的名义。同时,暗地里许诺,他攻打杜伏威,朝廷一定不插手,功成后,再行加封。如此,则正中杜伏威下怀!”
“然后,你再派使者以招抚的名义到海陵找李子通,他不是自封为xx将军嘛,那就把这个名号给他,同时资助他一些军械装备,替他分析局势,让他相信,杜伏威和他是不死不休、你死我活的关系,只能活一个人。”
“此乃驱虎吞狼之计,一旦成功。届时杜伏威进攻李子通,李子通必然誓死顽抗,朝廷可坐收渔翁之利,届时是战是扶,可由你们自行裁定!”
“随后,你再派人到如闻人遂安、汪华等各地方势力,将他们的既得利益全都封给他们,给他们合法保境安民的权力。反正就是一个官职名号而已,这些人胸无大志,自然不会与朝廷作对,说不定还能从他们手上收上赋税和粮食。”
“最后,把江都城内的仓库和江都宫内的金库里的金银财宝全部拿出来,用来招募流民和百姓从军,像张善安、乐伯通这种小贼,见识不广,平时就会浑水摸鱼自然,你们要以重金利诱他们来为朝廷效力。待时机成熟,可威逼沈法兴将三吴之地的赋税钱粮上交朝廷,如若沈法兴不识时务,则可派一王师,率领这些流民贼寇南攻沈法兴,趁机收服三吴!”
听到杨广的分析和计策,杨倓与陈棱对视一眼,皆拜服道:“原来圣上早有谋划,如此,江南可定,大隋可兴啊!”
这些东西可是杨广在之前仔细考虑过的,此刻井井有条的说出来,心中不免一番得意,但念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还是叮嘱道:“这只是朕的预想和计划,天下时局瞬息万变,其中的分寸和战抚,你们要自行把握好!倓儿,你第一次出任江都守,执掌一方大权,对各方势力的情况可能了解的不多。这点你要多去琢磨和分析,别人口中说的,都会带有个人情感和局限性,只有你自己去分析、去理解、去判断,然后最终得出的结论,才是最好的!”
杨倓正色回道:“圣爷爷的教诲,倓儿定当铭记在心!”
见此,杨广拍着杨倓的肩膀,轻舒了口气道:“好了,该交代你的事都交代了,你就先下去,同陈棱和你留守的班子成员商议留守的事宜吧!朕会在洛阳,静待江都传来的好消息!”
杨倓重重的点了点头,眼眶有些湿润,道:“倓儿既为留守,就不能在圣爷爷身边尽孝了,还望圣爷爷多多保重,倓儿在江都静候王师胜利的消息!”
杨广突然有些伤感,毕竟这个孩子是自己看着长大的,马上就要分离了,内心难言一种伤感的情绪。不过,杨广还是笑着道:“好了,还没到分离的时刻,别说的那么伤感!”
见此,杨倓和陈棱双双抱拳,道:“圣上(圣爷爷),微臣(倓儿)告退!”
目送着杨倓离开,杨广一时间思绪万千。
一方面,在自己的三个儿子中,自己其实最钟意的是长子杨昭,其人雅性谨重,有君人之量,身体也是昭有武力,能引强弩。可惜,降年不永,英年早逝,哀哉!
长子虽然去了,但还是给杨广留下了三个聪明帅气的孙子。长孙杨倓天资聪颖、机敏过人,为人儒雅质朴,有王者之风;仲孙杨侗温厚仁爱,小小年纪就有长者之风;季孙杨侑气度非凡,为人谦谦有礼,有君子之风。
杨广对于这三个皇孙都格外器重,杨侗、杨侑是早早的就被确立为留守,小小年年就大权在握。而对于杨倓,杨广则是因为太过喜爱,舍不得他离开身边,故而去哪都要带着他。
现在眼看着杨倓要离开自己、镇守一方,杨广的心里是既欣慰又难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