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石破天惊
神都,梁侯府。
阁楼之中弥漫着一股药味,今岁天寒,桓武长途行军之后,来往于神都、关中,身上的病势却是越发的沉重。
轻微的咳嗽声响彻,持续不断。桓武的状态,便是梁侯府中的一名小卒,怕也是能够看得出来。
这位执掌天下,手握中原七州的梁侯,天下间最为强大的霸主,怕是大限不远。
桓武这样的病势,便是想要封锁消息,也已经瞒不住了。神都之中,暗流涌动,所有的势力都比以往表现得更为躁动。
桓氏、苏氏、常氏、羊氏,神都之中各大豪族都来往频繁,便是早已经沦为边缘的夏氏宗室,也忽然生出一股焦躁之感。
究其原因,神都暗中酝酿着的风暴的窝眼有二。
第一个原因,桓武病重,却始终没有册立世子之位。而第二个,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桓氏一族,以及依附桓氏的各大势力,都希望在这个关头,桓武能够完成代周的工作,登基称帝。
如今整个神都都不平静,唯二的例外,一个是皇宫中天子居住的桐宫,另外一个则是梁侯府中的小阁楼。
“主公,今岁冬寒,一应受灾的郡县都发下了物资,处理妥当。只是雍州的情况特殊,经过蜀军这一闹,为了安抚流民以及筹备来年的军粮,还需要从神都的粮库之中调运一百万石粮草。”
赵业带着几名梁侯府的属臣,将各地因为冬寒而受灾的地方处理得具体方案报告给桓武。
桓武躺在病榻之上,脸色很是不好看。他微微点了点头,说道:“处理得很好,这文书是谁写的?”
“禀主公,是李钰。”
桓武一笑,说道:“写得不错。”
得了桓武一句夸赞,李钰站了出来,拱手而道:“多谢主公!”
从蜀国出奔,至今已经有五年,现在的李钰已经不是当初弦城之中的那个纨绔子弟,岁月敛去了他的锋芒,却让他变得更加成熟。
当初桓武采纳了李钰的计策,让桓有济从石羊小道侧袭蜀国。结果佟鼓固守落鹰山,桓有济与两万精锐有去无回。
因此,李钰在梁国有一段时间内相当不好过,桓氏族人几乎将桓有济的死算在了他的身上。不过桓武却没有因此而责难李钰。
桓有济带两万精锐不假,落鹰山只有六千蜀军也不假,兵败也是不假,可却不是因为李钰的缘故。而后佟鼓带着六千鹰扬军,突入三石原战场,正面击穿了梁军防线,让二十余万梁军大败。自此,佟鼓这位当今世上军中一脉第四位大宗师正式出现在了世人面前,而李钰受得责难也少了许多。
可尽管如此,李钰对于与杨羡有关的一切,却是喜欢不起来,尤其是如今陆续从西南之地返回的一些李氏的族人。
李必是李氏的族长,而他的长子李钰也是。李钰曾经尝试联络过这些贬谪西南之地,如今回到蜀国朝堂的李氏族人,可得到的答复却出奇的一致。
一臣不事二主。
这些人中,或许是因为惧怕,或许是因为贪婪,又或者是因为对于杨羡的敬服。
尽管不愿意承认,他的那位兄弟,如今在蜀国水军中担任大将的李复,书信之中对于杨羡可谓推崇,甚至还劝李钰弃暗投明,不要与桓贼为伍。
哈!
李钰当时看到这份回信的时候,简直就想要当面给李复两个巴掌。他难道忘了是谁让李氏一族流亡到西南郡那个鬼地方,让李氏一族几近灭族么?
要他为杨羡效力,不可能!
对于桓武而言,李钰是少数几个了解益州具体形势的属臣。在如今梁蜀相互较量的时刻,这样的人的确是珍惜的人才。
最为重要的是,李钰对于杨羡的仇恨,却是实实在在能够让桓武利用的。桓武将李钰放在身边许久,也不得不佩服魏文的眼光,这个小子的确是个可造之才。虽然他不如孟清那么惊艳,却也算是梁侯府属臣之中年轻一辈的佼佼者了。
桓武想到这里,心中忽然起了一股悲痛。若是魏文没有死在蜀地,想必今日的梁军也不会落到如此的地步。
一股怒气上涌,桓武剧烈的咳嗽着。
“主公!”
一众属臣有些担忧,尤以赵业为最。桓武便是病重,每日仍然要处理不少的政事,长此以往,怕是撑不了多久。
桓武伸了伸手,深深呼吸了一口气,抚平了心中的悲痛。桓武修为不俗,也懂得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很快便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还有什么事情?”
赵业看了桓武的样子,从袖子里拿出了一本奏折,当即跪在了地上。
“骠骑将军尚书令羊检发来奏本,言主公数十年南征北战,居功至伟,有大功于社稷。周鼎衰微,夏氏无道,主公当上应天命,下顺人心,代周兴梁,肩承天下安危。”
赵业一语,他背后的一众属臣个个都是惊讶无比,当即多跪了下来。
桓氏早有代周之心,路人皆知。
如今桓武病重,这话迟早有人会说出来。
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最先说出这话的却不是桓氏中人,而是那个与大部分桓氏耆老有宿怨的羊检。
要知道,在外人眼中,羊氏一族虽然重新获得了氏,可终究与蜀中的杨氏,桓氏一族的大敌有着血缘关系。
羊检的身份很是敏感,众人本以为他会在这件事情中保持谨慎的态度。却没有想到,这石破天惊的话却是他最先说出来。
而在场的一众属臣也相信,这将仅仅是一个开端。有了羊检的第一个例子在前,接下来,第二个,第三个......劝进的奏本会如雪片一般涌进梁侯府中。
“臣等以为骠骑将军所言大善,恭请主公顺应天命人心,肩承天下安危。”
“桓武名微德薄,本只是一郡之长,幸得将士效命,在这乱世之中安抚一方百姓,又怎敢窥伺大位?诸臣不复再言。”
桓武没有答应,众人自然也不会认为桓武会这么快答应。接下来,更大的一波劝进的风潮将会掀起,而他们,已经站到了最前。
阁楼之中弥漫着一股药味,今岁天寒,桓武长途行军之后,来往于神都、关中,身上的病势却是越发的沉重。
轻微的咳嗽声响彻,持续不断。桓武的状态,便是梁侯府中的一名小卒,怕也是能够看得出来。
这位执掌天下,手握中原七州的梁侯,天下间最为强大的霸主,怕是大限不远。
桓武这样的病势,便是想要封锁消息,也已经瞒不住了。神都之中,暗流涌动,所有的势力都比以往表现得更为躁动。
桓氏、苏氏、常氏、羊氏,神都之中各大豪族都来往频繁,便是早已经沦为边缘的夏氏宗室,也忽然生出一股焦躁之感。
究其原因,神都暗中酝酿着的风暴的窝眼有二。
第一个原因,桓武病重,却始终没有册立世子之位。而第二个,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桓氏一族,以及依附桓氏的各大势力,都希望在这个关头,桓武能够完成代周的工作,登基称帝。
如今整个神都都不平静,唯二的例外,一个是皇宫中天子居住的桐宫,另外一个则是梁侯府中的小阁楼。
“主公,今岁冬寒,一应受灾的郡县都发下了物资,处理妥当。只是雍州的情况特殊,经过蜀军这一闹,为了安抚流民以及筹备来年的军粮,还需要从神都的粮库之中调运一百万石粮草。”
赵业带着几名梁侯府的属臣,将各地因为冬寒而受灾的地方处理得具体方案报告给桓武。
桓武躺在病榻之上,脸色很是不好看。他微微点了点头,说道:“处理得很好,这文书是谁写的?”
“禀主公,是李钰。”
桓武一笑,说道:“写得不错。”
得了桓武一句夸赞,李钰站了出来,拱手而道:“多谢主公!”
从蜀国出奔,至今已经有五年,现在的李钰已经不是当初弦城之中的那个纨绔子弟,岁月敛去了他的锋芒,却让他变得更加成熟。
当初桓武采纳了李钰的计策,让桓有济从石羊小道侧袭蜀国。结果佟鼓固守落鹰山,桓有济与两万精锐有去无回。
因此,李钰在梁国有一段时间内相当不好过,桓氏族人几乎将桓有济的死算在了他的身上。不过桓武却没有因此而责难李钰。
桓有济带两万精锐不假,落鹰山只有六千蜀军也不假,兵败也是不假,可却不是因为李钰的缘故。而后佟鼓带着六千鹰扬军,突入三石原战场,正面击穿了梁军防线,让二十余万梁军大败。自此,佟鼓这位当今世上军中一脉第四位大宗师正式出现在了世人面前,而李钰受得责难也少了许多。
可尽管如此,李钰对于与杨羡有关的一切,却是喜欢不起来,尤其是如今陆续从西南之地返回的一些李氏的族人。
李必是李氏的族长,而他的长子李钰也是。李钰曾经尝试联络过这些贬谪西南之地,如今回到蜀国朝堂的李氏族人,可得到的答复却出奇的一致。
一臣不事二主。
这些人中,或许是因为惧怕,或许是因为贪婪,又或者是因为对于杨羡的敬服。
尽管不愿意承认,他的那位兄弟,如今在蜀国水军中担任大将的李复,书信之中对于杨羡可谓推崇,甚至还劝李钰弃暗投明,不要与桓贼为伍。
哈!
李钰当时看到这份回信的时候,简直就想要当面给李复两个巴掌。他难道忘了是谁让李氏一族流亡到西南郡那个鬼地方,让李氏一族几近灭族么?
要他为杨羡效力,不可能!
对于桓武而言,李钰是少数几个了解益州具体形势的属臣。在如今梁蜀相互较量的时刻,这样的人的确是珍惜的人才。
最为重要的是,李钰对于杨羡的仇恨,却是实实在在能够让桓武利用的。桓武将李钰放在身边许久,也不得不佩服魏文的眼光,这个小子的确是个可造之才。虽然他不如孟清那么惊艳,却也算是梁侯府属臣之中年轻一辈的佼佼者了。
桓武想到这里,心中忽然起了一股悲痛。若是魏文没有死在蜀地,想必今日的梁军也不会落到如此的地步。
一股怒气上涌,桓武剧烈的咳嗽着。
“主公!”
一众属臣有些担忧,尤以赵业为最。桓武便是病重,每日仍然要处理不少的政事,长此以往,怕是撑不了多久。
桓武伸了伸手,深深呼吸了一口气,抚平了心中的悲痛。桓武修为不俗,也懂得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很快便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还有什么事情?”
赵业看了桓武的样子,从袖子里拿出了一本奏折,当即跪在了地上。
“骠骑将军尚书令羊检发来奏本,言主公数十年南征北战,居功至伟,有大功于社稷。周鼎衰微,夏氏无道,主公当上应天命,下顺人心,代周兴梁,肩承天下安危。”
赵业一语,他背后的一众属臣个个都是惊讶无比,当即多跪了下来。
桓氏早有代周之心,路人皆知。
如今桓武病重,这话迟早有人会说出来。
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最先说出这话的却不是桓氏中人,而是那个与大部分桓氏耆老有宿怨的羊检。
要知道,在外人眼中,羊氏一族虽然重新获得了氏,可终究与蜀中的杨氏,桓氏一族的大敌有着血缘关系。
羊检的身份很是敏感,众人本以为他会在这件事情中保持谨慎的态度。却没有想到,这石破天惊的话却是他最先说出来。
而在场的一众属臣也相信,这将仅仅是一个开端。有了羊检的第一个例子在前,接下来,第二个,第三个......劝进的奏本会如雪片一般涌进梁侯府中。
“臣等以为骠骑将军所言大善,恭请主公顺应天命人心,肩承天下安危。”
“桓武名微德薄,本只是一郡之长,幸得将士效命,在这乱世之中安抚一方百姓,又怎敢窥伺大位?诸臣不复再言。”
桓武没有答应,众人自然也不会认为桓武会这么快答应。接下来,更大的一波劝进的风潮将会掀起,而他们,已经站到了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