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荣禧堂
“什么不痛快?又有什么不说的好?”
几人见礼之后,贾赦好奇地道,询问起事情缘由。
待听到贾蓉和贾琏、王熙凤几人谈的是住所问题后,贾赦面皮发青,气愤愤道:
“自己住着正院,却让我和儿子抢东院。”
“不知道的,还以为荣国府是他家呢!”
“不行,我这就把那人赶出荣禧堂,绝不让我儿子,住在夹道后面。”
说着,他就要迈步回府,将贾政逐出荣禧堂。
“恩侯,稍安毋躁!”旁边贾敬见此,也不管贾赦是不是在做样子,急忙唤他的字,道:
“你这样风风火火过去,难道就真能得偿所愿了?”
“还是先给新妇上了族谱,然后再说它事!”
大多数嫁人的女子,一生中只有一次入祠堂的机会,那就是作为新妇上族谱的时候。别管心里面多窝火,贾赦都不能坏了儿媳妇的机会,让儿媳以后埋怨。
因此,在听到贾敬劝说后,贾赦又气愤愤地骂了几句,却并没有坚持,带着贾琏、王熙凤两人进入祠堂。
上族谱的仪式自不必说,且说王熙凤这边,她虽然被父母自幼假充男儿教养,名字也是学名,是能够充作大名的,还有个小名叫凤哥。只是,作为女子,无论大名小名,都是无法录入族谱的。
贾蓉在旁看着,只见族谱上写下了“贾王氏”三字,这就代表的是王熙凤了。
不过,即使如此,王熙凤心里也欢喜异常。名字录入族谱,代表着族里对她作为贾琏正妻身份的承认,别管以后两人间相处如何,至少她的地位,轻易是无法轻易动摇了。她所生的儿子,以后也会是贾琏的嫡子,是有资格继承爵位、能够承担宗祧的。
因此,她在上了族谱之后,倒是真心实意地给贾氏祖宗上了几炷香,又谢过族长贾敬。
“琏儿,琏儿媳妇,按说我是隔房的大伯,有些话不当说出口的。只是作为贾氏宗族的族长,我还是要提醒你们——”
“一定要尽早诞下嫡子,免得有些人起了二心。”
“一旦闹出事来,只怕整个贾氏,都难得到安宁。”
将王熙凤录入族谱后,贾敬郑重告诫道。经过贾蓉的提醒,再加上这些日子有关分堂族长的争执,他已经看出荣国府那边的二房不是老实的。
为免荣国府闹出爵位争夺的争端,坏了贾氏名声,他只得郑重告诫,让王熙凤尽早生下嫡子,断了那边念想。
否则,以荣国府老太太贾史氏对二房的偏心,还有如今对二房幼子贾宝玉的宠爱,只怕时间长了,真可能会闹出争端,让事情无法收拾。
“多谢大伯提点,侄儿和侄儿媳妇省的!”
见他说的郑重,贾琏和王熙凤急忙拜谢道。所谓结婚生子,两人成婚之后,第一重要任务就是生下儿子。唯有这样,地位才能安稳。
或许是见到两人还算恭敬,贾敬又提点道:
“琏儿媳妇,我知道你和那边二房的婶子是姑侄,你和琏儿的婚事,也多亏她从中牵线。”
“但是你要记得,你如今是大房的媳妇,万不可把心偏到了二房去。”
“否则,夹在两房中间,以后有你好受的!”
说着,也不理王熙凤有些涨红的脸色,贾敬又向贾赦道:
“赦兄弟,我知你不爱管内宅家事,但是一些事情上,你也要多注意些。”
“就你这个媳妇来说,可别让你夫人随意立规矩磋磨。”
“否则,她就只能投向老太太和她姑妈那边了!”
所谓“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一个“熬”字,道尽了作为媳妇的艰辛。别说贾赦的继室邢夫人并非贾琏生母,给贾琏媳妇立规矩时毫不心疼。就是亲生儿子的媳妇,在大家族中被婆婆磋磨死的也不少见。
想着荣国府邢夫人和王夫人一向不睦,王熙凤又是王夫人娘家的内侄女,贾敬不免多说了几句,免得不可收拾。
这话一出,贾赦和贾琏还未如何,王熙凤却是眼圈儿都红了。这些日子,她可是吃够了作为新媳妇的苦楚,每日要晨昏定省不说,就是吃饭的时候,她都只能站一旁捧杯夹菜,自己吃一些残羹冷炙。
否则的话,她也不会宁愿和贾琏搬去夹道后面,也不想办法收拾一下东院、腾出屋子住下了。
听到贾敬的话,她几乎要落下泪来,只觉满腹心酸。
贾琏和王熙凤新婚燕尔,正是蜜里调油之际。眼看王熙凤听到这话,几乎当场落泪,心中顿时是怜惜之极,苦苦看着贾赦,哀求道:
“父亲,母亲那边……”
“还请父亲分说!”
到底是没敢言继母邢夫人的过失,只让贾赦求情。
至于贾赦,他虽不爱管内宅这些琐事,但是今日有贾敬提点,他当然不能无视。在见到贾琏求情后,虽说心里面有些吃味,却还是点了点头,打算回去后教训邢夫人。
依着邢夫人对贾赦的顺从,想必自此之后,王熙凤绝不会在明面上再受磋磨,能免受许多苦楚。
“好了,不谈这些了!”
不喜在这些内宅私事上纠缠,贾敬道:
“敬大哥,你说这荣禧堂贾氏的族长,什么时候能定下来?”
“若是总这样拖延下去,只怕族中人心,都不那么安稳!”
“总不能让我这个做大哥的一等将军,以后在族中要听弟弟这个工部员外郎的话吧?”
“你说是不是这道理?”
无论宗法地位,还是爵位官职,贾赦都相比贾政更高。按理说,他这个荣禧堂分堂的族长应该毫无问题。
但是,如今阻碍最大的,就是作为堂号的荣禧堂,是被贾政占着。如果不能当上荣禧堂贾氏的族长,无论他有什么理由,那是都不能住在里面的——
而在荣禧堂住了多年后,贾政是绝不愿挪出正堂的。
再说荣国府老太太贾史氏那边,她是一向偏心小儿子贾政,不然也不会在贾赦袭爵之后,反让贾政以孝敬自己为名住在正堂了。
在她干扰之下,荣禧堂贾氏的族长,一直久拖未决,难以确定下来。
https:///book/42117/
几人见礼之后,贾赦好奇地道,询问起事情缘由。
待听到贾蓉和贾琏、王熙凤几人谈的是住所问题后,贾赦面皮发青,气愤愤道:
“自己住着正院,却让我和儿子抢东院。”
“不知道的,还以为荣国府是他家呢!”
“不行,我这就把那人赶出荣禧堂,绝不让我儿子,住在夹道后面。”
说着,他就要迈步回府,将贾政逐出荣禧堂。
“恩侯,稍安毋躁!”旁边贾敬见此,也不管贾赦是不是在做样子,急忙唤他的字,道:
“你这样风风火火过去,难道就真能得偿所愿了?”
“还是先给新妇上了族谱,然后再说它事!”
大多数嫁人的女子,一生中只有一次入祠堂的机会,那就是作为新妇上族谱的时候。别管心里面多窝火,贾赦都不能坏了儿媳妇的机会,让儿媳以后埋怨。
因此,在听到贾敬劝说后,贾赦又气愤愤地骂了几句,却并没有坚持,带着贾琏、王熙凤两人进入祠堂。
上族谱的仪式自不必说,且说王熙凤这边,她虽然被父母自幼假充男儿教养,名字也是学名,是能够充作大名的,还有个小名叫凤哥。只是,作为女子,无论大名小名,都是无法录入族谱的。
贾蓉在旁看着,只见族谱上写下了“贾王氏”三字,这就代表的是王熙凤了。
不过,即使如此,王熙凤心里也欢喜异常。名字录入族谱,代表着族里对她作为贾琏正妻身份的承认,别管以后两人间相处如何,至少她的地位,轻易是无法轻易动摇了。她所生的儿子,以后也会是贾琏的嫡子,是有资格继承爵位、能够承担宗祧的。
因此,她在上了族谱之后,倒是真心实意地给贾氏祖宗上了几炷香,又谢过族长贾敬。
“琏儿,琏儿媳妇,按说我是隔房的大伯,有些话不当说出口的。只是作为贾氏宗族的族长,我还是要提醒你们——”
“一定要尽早诞下嫡子,免得有些人起了二心。”
“一旦闹出事来,只怕整个贾氏,都难得到安宁。”
将王熙凤录入族谱后,贾敬郑重告诫道。经过贾蓉的提醒,再加上这些日子有关分堂族长的争执,他已经看出荣国府那边的二房不是老实的。
为免荣国府闹出爵位争夺的争端,坏了贾氏名声,他只得郑重告诫,让王熙凤尽早生下嫡子,断了那边念想。
否则,以荣国府老太太贾史氏对二房的偏心,还有如今对二房幼子贾宝玉的宠爱,只怕时间长了,真可能会闹出争端,让事情无法收拾。
“多谢大伯提点,侄儿和侄儿媳妇省的!”
见他说的郑重,贾琏和王熙凤急忙拜谢道。所谓结婚生子,两人成婚之后,第一重要任务就是生下儿子。唯有这样,地位才能安稳。
或许是见到两人还算恭敬,贾敬又提点道:
“琏儿媳妇,我知道你和那边二房的婶子是姑侄,你和琏儿的婚事,也多亏她从中牵线。”
“但是你要记得,你如今是大房的媳妇,万不可把心偏到了二房去。”
“否则,夹在两房中间,以后有你好受的!”
说着,也不理王熙凤有些涨红的脸色,贾敬又向贾赦道:
“赦兄弟,我知你不爱管内宅家事,但是一些事情上,你也要多注意些。”
“就你这个媳妇来说,可别让你夫人随意立规矩磋磨。”
“否则,她就只能投向老太太和她姑妈那边了!”
所谓“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一个“熬”字,道尽了作为媳妇的艰辛。别说贾赦的继室邢夫人并非贾琏生母,给贾琏媳妇立规矩时毫不心疼。就是亲生儿子的媳妇,在大家族中被婆婆磋磨死的也不少见。
想着荣国府邢夫人和王夫人一向不睦,王熙凤又是王夫人娘家的内侄女,贾敬不免多说了几句,免得不可收拾。
这话一出,贾赦和贾琏还未如何,王熙凤却是眼圈儿都红了。这些日子,她可是吃够了作为新媳妇的苦楚,每日要晨昏定省不说,就是吃饭的时候,她都只能站一旁捧杯夹菜,自己吃一些残羹冷炙。
否则的话,她也不会宁愿和贾琏搬去夹道后面,也不想办法收拾一下东院、腾出屋子住下了。
听到贾敬的话,她几乎要落下泪来,只觉满腹心酸。
贾琏和王熙凤新婚燕尔,正是蜜里调油之际。眼看王熙凤听到这话,几乎当场落泪,心中顿时是怜惜之极,苦苦看着贾赦,哀求道:
“父亲,母亲那边……”
“还请父亲分说!”
到底是没敢言继母邢夫人的过失,只让贾赦求情。
至于贾赦,他虽不爱管内宅这些琐事,但是今日有贾敬提点,他当然不能无视。在见到贾琏求情后,虽说心里面有些吃味,却还是点了点头,打算回去后教训邢夫人。
依着邢夫人对贾赦的顺从,想必自此之后,王熙凤绝不会在明面上再受磋磨,能免受许多苦楚。
“好了,不谈这些了!”
不喜在这些内宅私事上纠缠,贾敬道:
“敬大哥,你说这荣禧堂贾氏的族长,什么时候能定下来?”
“若是总这样拖延下去,只怕族中人心,都不那么安稳!”
“总不能让我这个做大哥的一等将军,以后在族中要听弟弟这个工部员外郎的话吧?”
“你说是不是这道理?”
无论宗法地位,还是爵位官职,贾赦都相比贾政更高。按理说,他这个荣禧堂分堂的族长应该毫无问题。
但是,如今阻碍最大的,就是作为堂号的荣禧堂,是被贾政占着。如果不能当上荣禧堂贾氏的族长,无论他有什么理由,那是都不能住在里面的——
而在荣禧堂住了多年后,贾政是绝不愿挪出正堂的。
再说荣国府老太太贾史氏那边,她是一向偏心小儿子贾政,不然也不会在贾赦袭爵之后,反让贾政以孝敬自己为名住在正堂了。
在她干扰之下,荣禧堂贾氏的族长,一直久拖未决,难以确定下来。
https:///book/4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