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集 古石辨伪
如苏州网师园殿春簃冷泉亭中的一方大型灵璧石,因形同鹰隼得名“鹰石”,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古典园林之中唯一的一方灵璧置石,原来据园林学家陈从周考证,是出自桃花坞唐寅故居的遗物,建国后移入此处。
前不久余大师因为参与编撰一本新书,特地去实地仔细考察,断定是英石而非灵璧。
殿春簃曾经由陈从周在1980年5月移建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明轩”,因而名扬海外。
2000年2月,大都会博物馆“明轩”举办了一个主题为“文人赏石:庭园、书斋与绘画”的专题收藏展,从美国公私藏家搜集了从宋代至近现代有关奇石题材的中国画近90件,同时亮相的30多方中国古典赏石,出自著名“文人石”收藏家理查德·罗森布鲁姆(richardrosenblum)。
不幸的是,就在展览期间(4月),这位收藏家因病溘然长逝,享年仅61岁。
但他生前慨允捐赠给大都会博物馆的15方藏石,至今仍安然无恙,其中冷泉亭中就按照原样也置放了一方罗森布鲁姆捐赠的英石。
以古代四大名石而言,英石应该是最能契合瘦、皱、漏、透之审美标准的石种,尤其是瘦和皱的特征表现最为充分,瘦而有骨,皱而有范,无论横山还是竖峰,无论具象还是抽象,概莫如此。
而且还有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相比起其他古代名石,自古以来英石极少加工优化,作假不多见。
我在新著《玩石指南》一书中,曾经效仿晚唐诗人司空图的《诗品》所论,选择了二十四种石种一一对应,其中英石为“清奇”,庶几近之。
英石之瘦,犹如孤芳自赏之寒士,更如郊寒岛瘦之诗风,清奇悲凄、幽峭枯寂;英石之皱,犹如鹤发鸡皮之老者,饱经风雨沧桑,阅尽世态炎凉。
清代诗人陈洪范曾经对英石的结构造型有一个拟人化的高度概括:“问君何事眉头皱,独立不嫌形影瘦。非玉非金音韵清,不雕不刻胸怀透。”
余大师特地提醒,英德虽然是资源的产地,但真正玩英石厉害的地方却是顺德。
顺德作为区域开放的窗口,引来英石产地的精品,通过这里与外界对接交流,为英石创造更加高端的环境与平台,融“两德之力,共推英石”。
这点倒是让九龙没想到,他心想,以后有机会,还是要去英德一带走走,毕竟粤省是邻居,要去的话,方便多了。
九龙是个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既然古典赏石意味着传承,也不知古石流传至今到底有多少,怎么辨别古石今石呢?
毕竟现在的做旧手法太厉害了,要把今石变古石并不困难。
余大师听到这个问题,感到很好奇:“小黄,你是不是淘到古石了?”
“没有的事,不过,如果余老师肯教我,我说不定就能淘到宝了。”
九龙开玩笑的回应。
“确实,现在能上拍卖公司法眼的,只有这些古石,算你有眼光,我就以个人的经验说说吧。”
余大师还真是问不倒,九龙随口提出的问题,他都能用心解答。
所谓古石,习惯上将清代末年(宽泛一点,也可以将民国之前的列入)以前入藏者奇石称为古代赏石。
近些年,拍卖市场时或可见一些有古代名人刻款的石头上拍,但是大部分都是做旧作伪的新石,这也是古玩市场的一个“重灾区”。
目前古代赏石虽然已经成为一个主流拍卖市场的板块,但其易作伪性、稀缺性和审丑性等特点,也使得专事其收藏者屈指可数。
所谓易作伪性,是指赏石无论是石头本身还是木制底座,容易做旧和作伪,非法眼很难鉴别。
有的虽是旧作,但与标明的实际年代不符,而更多的则为新作。古代赏石的鉴别特别是断代有相当的难度。
如美国已故“文人石”收藏家理查德·罗森布罗姆一样,许多中外收藏家乃至典藏机构、拍卖行,时常将新石(做过旧的)混同于古石。因为古代赏石大都没有流传有序的(形象)记录,也没有考古发掘的相关标准器物相佐证。
此外,古代赏石的底座与石头赏玩年代不符的现象比比皆是,现在流传下来的古代赏石许多是没有旧座的,更谈不上是原配底座了,即使是所谓明式或是清式底座,也不能完全判定其确切制作年代,比如清代也可能制作明式底座,民国也可能制作清式底座。
所以,以底座(包括刻铭)的年代去推测奇石最初的赏玩年代往往会有问题,判别古代赏石(园林古石除外)的年代,更多的是一种逻辑判断,而不是实证分析。
所谓稀缺性,就是指带有原配老座的赏石是可遇不可求的。
记得2008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杭州西泠印社拍卖公司首推“中国首届历代供石专场”,引起不小震动(古代赏石一直只是作为专场拍卖中的一个专题),由于征集用心(不少赏石都是《中华古奇石》著录过的),拍卖取得圆满成功,%,成交额506万元。
其中“标王”为图录封面的一方元至明的灵璧石“墨玉通灵”,出自上海藏石家,有旧配(非原配)青石台座,曾著录于《中华古奇石》等书,万元。即使如此,该拍卖专场也有几方年代存疑的石头上拍。
后来该拍卖公司虽然也不断有古代赏石上拍,但因古代赏石资源稀缺,征集难而规模缩减,所谓首届历代供石专场竟成为绝响。
所谓审丑性,也就是说,古代(古典)赏石往往以丑为美,所谓瘦皱漏透、云头雨脚,都是不符合形式美学理念的,这与当代人的认知程度有很大的落差——这也是古典赏石近代以来日渐衰微的根本原因。
特别是古代赏石由于当时开发水平有限等原因,符合瘦皱漏透、云头雨脚经典结构造型的少之又少,更多是属于那种大璞不完、混沌意象的东西。
也就是说,造型完美的古石少之又少,如果有的话,要格外留心观察。
判别是否古石,看石头包浆非常重要。
但按照包浆的成色来判别年代,很难有一个量化的尺度,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讲,包浆与抚玩时间的长短有关,即使年代再久,如果缺乏长时间的抚玩(如园林置石),其包浆也是无法深厚的。
不少古石其实包浆也不是非常浓郁的。
包浆可以人为“速成”,但做旧的包浆感觉会有点“脏”,不够清亮滋润,黝而有光,而且石表包浆往往均匀一致,包括一些沟槽凹陷之处,不同于老包浆。
古石作伪,要特别提防旧座新石。
就是说,座是老的,石头是新做旧的,这种杀伤力最大。
古玩圈称其为“装棺材”。一般人看到老座往往会失去警惕,不会特别注意石头是否是做旧的。
就在不久前,朋友约我去看一方据说是日本回流的英石,粗看石头有包浆,但似乎年代较浅,底座取出一看,开门是旧的,而且石头与底座落榫比较紧密,没有加工过的痕迹,所以初步判断是老石头。
前不久余大师因为参与编撰一本新书,特地去实地仔细考察,断定是英石而非灵璧。
殿春簃曾经由陈从周在1980年5月移建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明轩”,因而名扬海外。
2000年2月,大都会博物馆“明轩”举办了一个主题为“文人赏石:庭园、书斋与绘画”的专题收藏展,从美国公私藏家搜集了从宋代至近现代有关奇石题材的中国画近90件,同时亮相的30多方中国古典赏石,出自著名“文人石”收藏家理查德·罗森布鲁姆(richardrosenblum)。
不幸的是,就在展览期间(4月),这位收藏家因病溘然长逝,享年仅61岁。
但他生前慨允捐赠给大都会博物馆的15方藏石,至今仍安然无恙,其中冷泉亭中就按照原样也置放了一方罗森布鲁姆捐赠的英石。
以古代四大名石而言,英石应该是最能契合瘦、皱、漏、透之审美标准的石种,尤其是瘦和皱的特征表现最为充分,瘦而有骨,皱而有范,无论横山还是竖峰,无论具象还是抽象,概莫如此。
而且还有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相比起其他古代名石,自古以来英石极少加工优化,作假不多见。
我在新著《玩石指南》一书中,曾经效仿晚唐诗人司空图的《诗品》所论,选择了二十四种石种一一对应,其中英石为“清奇”,庶几近之。
英石之瘦,犹如孤芳自赏之寒士,更如郊寒岛瘦之诗风,清奇悲凄、幽峭枯寂;英石之皱,犹如鹤发鸡皮之老者,饱经风雨沧桑,阅尽世态炎凉。
清代诗人陈洪范曾经对英石的结构造型有一个拟人化的高度概括:“问君何事眉头皱,独立不嫌形影瘦。非玉非金音韵清,不雕不刻胸怀透。”
余大师特地提醒,英德虽然是资源的产地,但真正玩英石厉害的地方却是顺德。
顺德作为区域开放的窗口,引来英石产地的精品,通过这里与外界对接交流,为英石创造更加高端的环境与平台,融“两德之力,共推英石”。
这点倒是让九龙没想到,他心想,以后有机会,还是要去英德一带走走,毕竟粤省是邻居,要去的话,方便多了。
九龙是个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既然古典赏石意味着传承,也不知古石流传至今到底有多少,怎么辨别古石今石呢?
毕竟现在的做旧手法太厉害了,要把今石变古石并不困难。
余大师听到这个问题,感到很好奇:“小黄,你是不是淘到古石了?”
“没有的事,不过,如果余老师肯教我,我说不定就能淘到宝了。”
九龙开玩笑的回应。
“确实,现在能上拍卖公司法眼的,只有这些古石,算你有眼光,我就以个人的经验说说吧。”
余大师还真是问不倒,九龙随口提出的问题,他都能用心解答。
所谓古石,习惯上将清代末年(宽泛一点,也可以将民国之前的列入)以前入藏者奇石称为古代赏石。
近些年,拍卖市场时或可见一些有古代名人刻款的石头上拍,但是大部分都是做旧作伪的新石,这也是古玩市场的一个“重灾区”。
目前古代赏石虽然已经成为一个主流拍卖市场的板块,但其易作伪性、稀缺性和审丑性等特点,也使得专事其收藏者屈指可数。
所谓易作伪性,是指赏石无论是石头本身还是木制底座,容易做旧和作伪,非法眼很难鉴别。
有的虽是旧作,但与标明的实际年代不符,而更多的则为新作。古代赏石的鉴别特别是断代有相当的难度。
如美国已故“文人石”收藏家理查德·罗森布罗姆一样,许多中外收藏家乃至典藏机构、拍卖行,时常将新石(做过旧的)混同于古石。因为古代赏石大都没有流传有序的(形象)记录,也没有考古发掘的相关标准器物相佐证。
此外,古代赏石的底座与石头赏玩年代不符的现象比比皆是,现在流传下来的古代赏石许多是没有旧座的,更谈不上是原配底座了,即使是所谓明式或是清式底座,也不能完全判定其确切制作年代,比如清代也可能制作明式底座,民国也可能制作清式底座。
所以,以底座(包括刻铭)的年代去推测奇石最初的赏玩年代往往会有问题,判别古代赏石(园林古石除外)的年代,更多的是一种逻辑判断,而不是实证分析。
所谓稀缺性,就是指带有原配老座的赏石是可遇不可求的。
记得2008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杭州西泠印社拍卖公司首推“中国首届历代供石专场”,引起不小震动(古代赏石一直只是作为专场拍卖中的一个专题),由于征集用心(不少赏石都是《中华古奇石》著录过的),拍卖取得圆满成功,%,成交额506万元。
其中“标王”为图录封面的一方元至明的灵璧石“墨玉通灵”,出自上海藏石家,有旧配(非原配)青石台座,曾著录于《中华古奇石》等书,万元。即使如此,该拍卖专场也有几方年代存疑的石头上拍。
后来该拍卖公司虽然也不断有古代赏石上拍,但因古代赏石资源稀缺,征集难而规模缩减,所谓首届历代供石专场竟成为绝响。
所谓审丑性,也就是说,古代(古典)赏石往往以丑为美,所谓瘦皱漏透、云头雨脚,都是不符合形式美学理念的,这与当代人的认知程度有很大的落差——这也是古典赏石近代以来日渐衰微的根本原因。
特别是古代赏石由于当时开发水平有限等原因,符合瘦皱漏透、云头雨脚经典结构造型的少之又少,更多是属于那种大璞不完、混沌意象的东西。
也就是说,造型完美的古石少之又少,如果有的话,要格外留心观察。
判别是否古石,看石头包浆非常重要。
但按照包浆的成色来判别年代,很难有一个量化的尺度,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讲,包浆与抚玩时间的长短有关,即使年代再久,如果缺乏长时间的抚玩(如园林置石),其包浆也是无法深厚的。
不少古石其实包浆也不是非常浓郁的。
包浆可以人为“速成”,但做旧的包浆感觉会有点“脏”,不够清亮滋润,黝而有光,而且石表包浆往往均匀一致,包括一些沟槽凹陷之处,不同于老包浆。
古石作伪,要特别提防旧座新石。
就是说,座是老的,石头是新做旧的,这种杀伤力最大。
古玩圈称其为“装棺材”。一般人看到老座往往会失去警惕,不会特别注意石头是否是做旧的。
就在不久前,朋友约我去看一方据说是日本回流的英石,粗看石头有包浆,但似乎年代较浅,底座取出一看,开门是旧的,而且石头与底座落榫比较紧密,没有加工过的痕迹,所以初步判断是老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