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小说 > 石道

第二百五十一集 理论依据

    “始皇一统,琢为受命之玺,李斯小篆其文,历世传之”。

    其弥足珍贵,古往今来也为之倾倒。

    “金镶玉印岩,面对凤凰台,地灵人杰多,福自荆山来”。

    数千年来,这是南漳人民对自己家乡的赞美和歌颂。

    南漳民间也有“玉石不分”之说,概源于和氏璧的质地构成。

    据说,拉长石是硅酸盐长石族斜长石的一种,一般为白色,玻璃光泽,在表面上沿一定方向看,有时可见到蓝绿、紫红、金黄等色调,斜长石通常用an分子的百分含量来表示斜长石的成分,拉长石属中性斜长石,an含量50-70%,纯净而色泽美丽的斜长石可作宝石,由于拉长石在某个方向上可以闪现出像太阳光谱的七彩而得名为“光谱石”,这只是一种特殊的光学效应,偏离这个方向可能就难以观察到。

    “璞”是未经加工琢磨的原石,璞又常有“皮”,有的因玉石在变质交代时形成“包含结构”,将好玉包裹在里面,还有因成为漂砾存在水流中形外壳呈铁锈色包裹,为氧化或铁质所染。

    当代地质界和考古界也认为和氏璧有“变彩”的特征,1921年,地质学家章鸿钊老先生在《石雅》一书中,肯定和氏璧是产于荆山地区基性岩的月光石,即拉长石,认为“和氏璧为宝石性质的拉长石,具有碧绿和洁白的闪光,转动一定方向,方能出现”。

    这也是和氏璧区别于“洁白无瑕”的和田玉之处。

    楚文史学家、地质考古学家一致倾向此说。

    也有人说和氏璧是绿松石、蓝田玉或翡翠之类,绿松石自古产于鄂西北,表面色好,但无“色碧”和“色白”变化(变彩),质较脆。

    月光石(拉长石)表面光泽较差,“多为璞”(即玉外包有泥土或石头),经打磨后,阳光照射下可折射多彩,质不脆。

    元好问《论诗绝句》:“少陵自有连城璧,争奈微之识碔砆”(碔砆,像玉的石头,即璞石、石包玉)。

    南漳板桥镇雷坪董家台一带所产的一种石头即为拉长石,采掘此石后经加工,呈透明状,光泽好,有史书中关于和氏璧描述的直感。且绿松石早在石器时代晚期已被我国古人所饰用,春秋时期宫廷玉工不可能不认识它。

    “蓝田玉”(陕西出产)色泽好,比绿松石韧性强,古来已出名,但质地不如斜长石,古代运用广泛,不可能像“和氏璧”那样“物以稀为贵”。至于翡翠(中国古为鸟名,后借指碧玉)之说就不足信,英国著名的自然科学史学家李约瑟博士曾认为,18世纪后,翡翠才由缅甸输入中国,国外称为“硬玉”,中国借鸟名称之,翡翠亦有“玉中之王”的美称。其实我国早在新石器晚期已有翠绿硬玉制作的镞形器,周代的翡翠刀柄,汉代的翡翠多次出土,唐代的翡翠制品也多,古代典籍所载也多。

    李博士的结论虽站不住脚,但尚不能断明和氏璧即为翡翠制品。所以,和氏璧只能是斜长石。

    这些研究成果,无一例外,都没有灵璧石什么事,现在倒好,冒出灵璧石来了。

    九龙也是好奇,他们既然脑洞清奇,能把不可能变可能,肯定有什么铁证吧。

    黄国富似乎胸有成竹,等大家嘈杂声安静下来后,他才把研究成果一一列出:

    其一,从地理上分析。

    卞和为楚人,在楚国山中得璧,后又抱璧哭于荆山下。

    可见卞和家居荆山不远,荆山在现在的安徽怀远县境内,怀远县历史上又曾归属宿州管辖。

    但荆山从来就不出玉石,那么这块璞玉应是附近山中所得,而周围数百里境内,唯有灵璧以北,以磬云山为中心的绵延山中出玉石。灵璧当时又属楚地,应该说和氏璧是在此所得。

    灵璧古城原有四门,南门曰“望荆”,即登南门可望见荆山,北门曰“来璧”,由此也可证明,当时的灵璧石,人们就习惯称其为璧。

    成书于春秋时期的《尚书·禹贡》载:“厥贡惟土五色,羽畎夏翟,峄阳孤桐,泗滨浮磬,淮夷嫔珠暨鱼。”泗滨浮磬,也是灵璧磬石最早的典籍记载。

    其二,从玉石的特征上分析。灵璧五彩石出土后,本就是灰浆赤渍裹满。

    故此被两代楚王误以为是一块普通的石头,而将卞和双腿赐断。

    “和氏璧”有石头的外貌特征,又有玉的温润内涵,质细而润,这些均契合具备了灵璧五彩石的显著特征。

    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做玉玺和印章的习俗来看,金黄色、紫色、五彩色当属富贵吉祥的意思,尤以五彩色最为荣耀,安徽宿州灵璧石之五彩石符合此特征。

    宋代诗人方岩诗云:“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如玉”。

    灵璧磬石也因此被古代匠人雕琢成了中国最早的乐器,作为历代皇家的礼乐圣品,成为国家皇权的象征。

    其三,用排除法一一排除。

    历史上关于和氏璧的石料说法不一,有说是湖北的绿松石,也有说是新疆的和田玉、陕西的蓝田石等。

    因为所有宝玉石第一眼就可以看出玉石的特征,从两代楚王把和氏璧当成普通石头治卞和的欺君之罪来看,可以排除天下外表具有玉石特点的玉石。

    以当时秦国、楚国的国力来看,很容易得到一块绿松石或者和田玉。

    因此,只有安徽宿州灵璧石——五彩石的外表粗糙无光,很难看出它具有宝玉石特征和价值,唯有经过破析及复杂工艺流程后才能看出它的珍贵。

    综上所述,传国玉玺“和氏璧”就是灵璧五彩石。

    欢迎全国的灵璧石爱好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关心此事,将这一重大发现进行研究和论证,提出宝贵意见,使灵璧石这一“安徽名片”得到科学保护,合理发掘,有效利用,最终能走出安徽,走向全国和世界,大放异彩。

    黄国富介绍完,故意停顿了几秒,也许他是在等掌声吧,结果现场出奇的平静,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便埋头吃饭,不再说话。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