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集 传国玉玺
九龙觉得很新鲜,以前赏石更多的是从鉴赏角度分析,无我之境怎么体现?心理层面又是怎么切入的,他想请巩老师谈谈灵璧石的鉴赏对我们心理方面的影响或者有益的作用?
巩杰出说道:“欣赏灵璧石对心理方面的影响:
“其一,欣赏灵璧石可以让人一颗浮躁的心慢慢安静下来。
“静则虑,虑则得,得则格物,从而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因石性沉静,有'花能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之说。
“如果把灵璧石比喻为中药,它确实具有类似中药一样功效,虽然它没有西药来的快捷,但灵璧石绝对没有副作用。
“其二,当观赏一方精美的灵璧石时,人的大脑就会挥发出一种叫'胺多酚'的物质元素,它是人体内部天然的快乐密码,这种快乐密码通过大脑神经传达到全身,使身心感觉无所不适,从而疏解心理上的压力,产生轻松、愉快的心情,特别有利于心理方面的健康。
“其三,欣赏灵璧石可以让人身体不停地运动,朋友不停地走动,资金不停的流动,从而让你忘记年龄,忘记疾病,忘记恩怨,一身轻松,实现潇洒而从容。”
九龙对巩杰出渊博的灵璧石知识感到吃惊,自己这次算真正长见识了,他对巩老师倾囊相授表示感谢,一边默默的吃饭,一边听他们高谈阔论。
此时,安徽灵璧石协会会长黄国富站了起来:“各位请安静,今天刚好许会长来,我发布一个重大发现,这是我们省协会花了大量精力研究出来的结果,这将对灵璧石的未来,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别卖关子了,有话快说,有屁快放。”
许会长笑着回应。
“我们省灵璧石协会经过长期调研和多方论证,确认秦始皇传国玉玺'和氏璧'为安徽宿州灵璧石之'五彩石'。
“这是真的?'和氏璧'不是出在湖北荆山吗?别人早就研究出来了。”
桌上马上有人表示怀疑,虽然每个人都希望'五彩石'就是'和氏璧',可总要让人信服才对。
“传国玉玺”为中国历代皇帝相传之印玺,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镌。被视为王朝正统的象征。
其方圆20公分左右,色泽五彩荣耀,质地坚硬,润滑细腻,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
嗣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
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
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
各诸侯国为了把玉璧拥为己有,想尽办法互相争夺,上演了战国时期一幕精彩的历史剧,最后这件珍贵玉器竟不知落到何处,成为历史上的一大疑案。
这件珍贵玉器的来历还有一段曲折的故事:春秋时期,有一个楚国人名叫卞和,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一座山下发现了一件貌似普通的玉璞,为了表示自己对君主的忠心,他把这块玉璞献给了楚厉王。玉璞是一种天然玉料,如果不经锯割,外表看来和普通的石块没什么区别。
楚厉王找来相玉家进行鉴定,玉工认为这就是一块普通的石块,没有什么价值。
厉王非常生气,认为卞和有意欺骗他,就下令砍掉卞和的左脚,并把卞和驱逐出楚国。
楚厉王死后,楚武王继位,卞和赶回楚国,又把这块玉璞献给了楚武王,玉工仍鉴定为石头,武王又以欺君之罪砍掉了卞和的右脚。
又过了几十年,武王之子文王继位。
这时的卞和又想把玉璞献给楚文王,无奈自己已是风烛残年,又被砍掉了双脚,行动很不方便,眼看自己的愿望无法实现,卞和便怀抱玉璞来到楚山下痛哭三天三夜不止,眼泪都流尽了,眼睛直往外滴血。
这件事传到了楚文王那里,文王派人问卞和:“天下被砍足的人很多,你为何哭得如此悲伤呢?”
卞和答道:“我并不是因为被砍掉双脚而痛哭,而是因为明明是宝玉却被误认为石头,忠贞之士被当作欺君之臣,我是为大王哭泣,他是非颠倒,黑白不分啊!”
文王听后,命人把卞和带到宫殿,并使玉工当面剖开玉璞,果然得到一块无瑕的美玉。
为了嘉奖卞和的忠君之心,文王将此玉命名为“和氏之璧”,并把它奉为国宝而珍藏起来。
“和氏璧”发现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各诸侯国,各诸侯国国君都想亲眼看看这件宝玉。
公元前333年,楚国吞灭越国,楚威王因相国昭阳灭越有功,将和氏璧赐给了昭阳。
可就在这时,和氏璧竟失窃了,国宝的不翼而飞震惊了朝廷内外,人们纷纷寻找这件价值连城的宝玉,但终无结果。
人们把怀疑的目光投向了张仪,因为张仪当时正在楚国游说,曾与昭阳一起饮酒,人们认为他有条件、有机会偷窃了和氏璧。
楚国人对张仪严刑拷打,张仪拒不承认,楚人无奈,只好将张仪释放了。
张仪受辱后辗转到了秦国,后来成为秦国的宰相,为秦国日后的强大立下了汗马功劳。
楚国为一件国宝损失了一个人才,这是他们所没预料到的。
和氏璧销声匿迹几十年后,突然有一天在赵国出现了,至于和氏璧是怎样流落到赵国的,已成为历史上的一个谜。
赵惠文王时,一个名叫缪贤的宦官从某处购买到这块玉,经玉工鉴定后,方知正是失踪多年的和氏璧。
赵王得知后,便将这件珍贵宝玉强夺去了。
赵国得到和氏璧的消息很快传到了秦昭王的耳中,秦昭王对这件稀世之宝产生了凯觎之心,就派人送信给赵王,希望用15座城来换取和氏璧。
赵王明知秦国想强取豪夺,但秦国势力强大,怕得罪秦国招来灭国之灾,只好派蔺相如奉璧出使秦国。
巩杰出说道:“欣赏灵璧石对心理方面的影响:
“其一,欣赏灵璧石可以让人一颗浮躁的心慢慢安静下来。
“静则虑,虑则得,得则格物,从而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因石性沉静,有'花能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之说。
“如果把灵璧石比喻为中药,它确实具有类似中药一样功效,虽然它没有西药来的快捷,但灵璧石绝对没有副作用。
“其二,当观赏一方精美的灵璧石时,人的大脑就会挥发出一种叫'胺多酚'的物质元素,它是人体内部天然的快乐密码,这种快乐密码通过大脑神经传达到全身,使身心感觉无所不适,从而疏解心理上的压力,产生轻松、愉快的心情,特别有利于心理方面的健康。
“其三,欣赏灵璧石可以让人身体不停地运动,朋友不停地走动,资金不停的流动,从而让你忘记年龄,忘记疾病,忘记恩怨,一身轻松,实现潇洒而从容。”
九龙对巩杰出渊博的灵璧石知识感到吃惊,自己这次算真正长见识了,他对巩老师倾囊相授表示感谢,一边默默的吃饭,一边听他们高谈阔论。
此时,安徽灵璧石协会会长黄国富站了起来:“各位请安静,今天刚好许会长来,我发布一个重大发现,这是我们省协会花了大量精力研究出来的结果,这将对灵璧石的未来,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别卖关子了,有话快说,有屁快放。”
许会长笑着回应。
“我们省灵璧石协会经过长期调研和多方论证,确认秦始皇传国玉玺'和氏璧'为安徽宿州灵璧石之'五彩石'。
“这是真的?'和氏璧'不是出在湖北荆山吗?别人早就研究出来了。”
桌上马上有人表示怀疑,虽然每个人都希望'五彩石'就是'和氏璧',可总要让人信服才对。
“传国玉玺”为中国历代皇帝相传之印玺,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镌。被视为王朝正统的象征。
其方圆20公分左右,色泽五彩荣耀,质地坚硬,润滑细腻,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
嗣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
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
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
各诸侯国为了把玉璧拥为己有,想尽办法互相争夺,上演了战国时期一幕精彩的历史剧,最后这件珍贵玉器竟不知落到何处,成为历史上的一大疑案。
这件珍贵玉器的来历还有一段曲折的故事:春秋时期,有一个楚国人名叫卞和,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一座山下发现了一件貌似普通的玉璞,为了表示自己对君主的忠心,他把这块玉璞献给了楚厉王。玉璞是一种天然玉料,如果不经锯割,外表看来和普通的石块没什么区别。
楚厉王找来相玉家进行鉴定,玉工认为这就是一块普通的石块,没有什么价值。
厉王非常生气,认为卞和有意欺骗他,就下令砍掉卞和的左脚,并把卞和驱逐出楚国。
楚厉王死后,楚武王继位,卞和赶回楚国,又把这块玉璞献给了楚武王,玉工仍鉴定为石头,武王又以欺君之罪砍掉了卞和的右脚。
又过了几十年,武王之子文王继位。
这时的卞和又想把玉璞献给楚文王,无奈自己已是风烛残年,又被砍掉了双脚,行动很不方便,眼看自己的愿望无法实现,卞和便怀抱玉璞来到楚山下痛哭三天三夜不止,眼泪都流尽了,眼睛直往外滴血。
这件事传到了楚文王那里,文王派人问卞和:“天下被砍足的人很多,你为何哭得如此悲伤呢?”
卞和答道:“我并不是因为被砍掉双脚而痛哭,而是因为明明是宝玉却被误认为石头,忠贞之士被当作欺君之臣,我是为大王哭泣,他是非颠倒,黑白不分啊!”
文王听后,命人把卞和带到宫殿,并使玉工当面剖开玉璞,果然得到一块无瑕的美玉。
为了嘉奖卞和的忠君之心,文王将此玉命名为“和氏之璧”,并把它奉为国宝而珍藏起来。
“和氏璧”发现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各诸侯国,各诸侯国国君都想亲眼看看这件宝玉。
公元前333年,楚国吞灭越国,楚威王因相国昭阳灭越有功,将和氏璧赐给了昭阳。
可就在这时,和氏璧竟失窃了,国宝的不翼而飞震惊了朝廷内外,人们纷纷寻找这件价值连城的宝玉,但终无结果。
人们把怀疑的目光投向了张仪,因为张仪当时正在楚国游说,曾与昭阳一起饮酒,人们认为他有条件、有机会偷窃了和氏璧。
楚国人对张仪严刑拷打,张仪拒不承认,楚人无奈,只好将张仪释放了。
张仪受辱后辗转到了秦国,后来成为秦国的宰相,为秦国日后的强大立下了汗马功劳。
楚国为一件国宝损失了一个人才,这是他们所没预料到的。
和氏璧销声匿迹几十年后,突然有一天在赵国出现了,至于和氏璧是怎样流落到赵国的,已成为历史上的一个谜。
赵惠文王时,一个名叫缪贤的宦官从某处购买到这块玉,经玉工鉴定后,方知正是失踪多年的和氏璧。
赵王得知后,便将这件珍贵宝玉强夺去了。
赵国得到和氏璧的消息很快传到了秦昭王的耳中,秦昭王对这件稀世之宝产生了凯觎之心,就派人送信给赵王,希望用15座城来换取和氏璧。
赵王明知秦国想强取豪夺,但秦国势力强大,怕得罪秦国招来灭国之灾,只好派蔺相如奉璧出使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