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一路修炼抵达石城
大宋使节团的到来,曾经为大理的王都带来了轰动,而因为大宋使节团的工匠联合大理的能人,锻造了大火炮,打退了蒙古人,使节团离开之时,更是造成了万人空巷的场面。
再加上郡主高采芝带着朝贺团以及各类商团随行,更是百姓人心振奋,龙首关眼下也成为了大理人必须要去看一看的景点,摸一摸那冰冷的大火炮,仿佛自己便是亲身守卫过家园的英雄一般!
许多人也因此响应朝廷的招募,到龙首关去建造关城,年轻人也纷纷应招入伍,跟着大将军高通,带着火器,收复北面的失地。
相比之下,杨璟等人的离开,便显得有些冷清了。
虽然相国高泰祥亲自践行,大理王段兴智也让大太监魏知报带来了御膳,表达了心意,但仍旧没有太多人注意到杨璟一行人的离开。
因为高弘义的卫队并没有大张旗鼓,毕竟真正的大宋使节团早已上路,杨璟等人不能再打着使节团的旗号了。
高泰祥如约带着杨璟拜祭了行神,亲自送出客馆,到了城外五里亭,才与杨璟依依话别,送杨璟等人上路远行去了。
杨璟身上的伤刚刚愈合,但还是骑马走了一段,这才钻进了马车里头。
扭头看时,高泰祥略显苍老的背影,难免让人有些感慨,这个老人,便是暗中掌控着整个大理的男人,可此时的他,更像一个不忍心让女儿出行,却又拗不过女儿,只希望杨璟能够好好保护女儿的父亲罢了。
这种爱护女儿之时的卑微,与掌控朝野之时的枭雄本色,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让人非常感动,却又无可奈何。
出了十里路之后,队伍停下来稍作整顿,那个老僧也终于带着几个人,护着一辆马车,加入了杨璟的队伍。
杨璟过来一看,果然见得有些病怏怏的清河郡主段初荷,就坐在马车里头,脸色有些苍白难看,许是没办法适应马车的颠簸。
似她这种足不出户的郡主,便是马车里头加了软垫,车把式又是老手,却仍旧免不了奔波之苦。
杨璟也不好说些什么,只是与老僧点了点头,又让高弘义的人严加保卫这马车,也就作罢了。
毕竟山高水远的,虽然开春之后天气暖和,阳光明媚,但路途实在是枯燥得紧,鹿白鱼整天带着夔虎出去觅食,风若尘则与刘汉超在前面探路,杨璟需要养伤,便留在马车里头,屁股都磨出茧子来了。
他也总不能白天黑夜打坐入定,闲来无事,便拿出一些话本杂书来看一看,打发消磨时间,可心里一直在惦记着那本血脉论。
这本秘笈乃是老僧赠予他的,按说老僧该是知晓里头的文字内容,可杨璟弄不清楚老僧的意图,而且老僧也不可能会告诉杨璟。
杨璟一时半会儿也有些糊涂,既然有心传授,为何还要闹这些个幺蛾子,直截了当将译文告诉杨璟不就完事了么。
直到这日下午,队伍停下来歇息,杨璟才明白老僧的意图。
高弘义正调度着人手,放出斥候警戒,又让人防守起来,而后埋锅造饭,而清河郡主也终于走下马车来。
事实上为了照顾清河郡主,车队的速度放慢了不少,有时候清河郡主不堪颠簸而呕吐不止,车队不得不停下来,缓缓跟着清河郡主在路上步行。
每到歇息的时刻,清河郡主都要下车来走动走动。
杨璟也是在马车里憋坏了,便靠在车咕噜上,聚精会神地看着那本秘笈,用一根树枝在地上画写着,想要拆解那些古怪的文字。
可这些文字与汉字没有任何牵扯,实在不容易解读。
诸如契丹、西夏、女真等异族,他们在创造本民族文字之时,都会借鉴汉字,如古代朝鲜和日本等国家,其实也都将汉文当成上流社会的通用文字,也同样借鉴汉字来创造本民族文字。
然而这本秘笈上的文字,却没有汉字的任何痕迹,杨璟也是百思不得其解,真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了。
正愁眉不展之际,头上阳光却被挡住了,杨璟抬头看时,却见得清河郡主脸上露出不太正常的红润,才杨璟道:“杨大人,妾身却是识得这些字的…”
杨璟此时才明白,难怪老僧没有传他译本,感情是为了让清河郡主出马,好让自己欠下清河郡主的人情!
这老僧也是狡猾,如果杨璟欠他人情,以他的身手功夫,根本不需要还,而将这人情转到清河郡主的身上,杨璟可就必须要为清河郡主出力了。
毕竟到了大宋之后,许多事情可不是万人不敌的武力就能够解决的,到时候还需要杨璟来出谋划策,甚至出面维护。
了解到这一层之后,杨璟心里也不由生寒,这是否也可以说明,早在老僧送来国书之时,段兴智便已经决定让清河郡主与杨璟一同回大宋了?
便是佛陀都有三分火,杨璟也很讨厌被人戏弄的感觉,可见得清河郡主这几日遭罪,眼下又看到她主动过来说话,杨璟也不忍心拒绝,反正回到大宋之后,也不能袖手旁观,便也就松开了心结。
“郡主果然是博学多才,既是如此,杨某就不耻下问了...还望郡主不吝赐教。”
清河郡主也不谦虚,只是笑了笑,却并没有任何动作。
杨璟见得她的笑容有些尴尬,顿时明白过来,自己是个糙爷儿们,随便坐在地上倒也无所谓,人郡主从小接受礼仪教育,总不能蹲在旁边,更不能一直弯腰给你说话吧。
杨璟赶忙起身来,从马车上搬下一个马扎儿,请清河郡主段初荷坐了下来,自己则坐回原位,听着清河郡主一字一句地念着译文。
清河郡主也没说这是什么文字,更没有诉说这文字的渊源,只是说这文字已经失传,她也是在一些孤本里头看过。
因为大理人人崇佛,对佛经有着收藏的爱好,大理王宫里头的佛经更是汗牛充栋,清河郡主自然也涉猎不少。
而有些佛门大德在有所感悟的时候,往往会在玄之又玄的顿悟之中,随手写下一些似字又不是字的图像,一些个大师圆寂或者涅槃之前,也会留下类似的东西。
这种文字被称之为虹文,传说佛徒们通过观摩这些虹文,能够得到大德禅师一生的感悟,堪称佛门至宝。
当然了,这些都只是传说,就如同掌柜账房先生会用一些特殊的符号来记数,为了方便记录,会对文字进行增减,就如皇城司的暗察子们,为了传递情报,往往会将文字拆解,而形成一套只有谍子细作才看得懂的文字一般。
各行各业都有这样的例子,而佛门中人,也有这样的虹文,来传承参禅过程之中的所感所想。
杨璟明知道这是老僧在帮着清河郡主讨要人情,自然不会再去追究这些,无论如何,清河郡主到底还是在帮助他,这人情也是实实在在的。
有了清河郡主的译文,杨璟也是豁然开朗,演化自于达摩祖师血脉论的筑基功法,洗髓伐毛,让他通体舒泰,杨璟自然是勤加修炼不提了。
到了用饭的时候,清河郡主才停了下来,自有贴身的女官高手,将饭菜端到宽大的马车里头,以供郡主单独进餐,杨璟则与高弘义等人则与卫兵们一道吃大锅饭。
眼看着饭点要过了,刘汉超和风若尘并没见回来,而鹿白鱼和夔虎也没见踪影。
他们这几个都是跟着杨璟的老人了,知晓路途之中需要格外谨慎,经历了云都赤那些精锐刺客的袭杀之后,众人也变得更加警惕。
也正因为这份警惕,所以他们通常在约定时间点,都会及时赶回来,以免杨璟担忧。
然而出行了几天,这还是第一次,他们没有按照约定返回营地!
此处距离石城郡还有些距离,想要进入大宋境内,还需要好几天的功夫,也就是说,蒙古人的残余细作,还是有可能潜伏在暗中,对杨璟虎视眈眈,所以万万是不能掉以轻心的!
杨璟用了饭之后,与高弘义商量了一下,便让几个卫兵出去寻找,毕竟老僧是没办法离开清河郡主的,而高弘义的人也不能一下子都散出去。
卫兵出去不久之后,鹿白鱼便带着夔虎回到了营地,杨璟也就安心了不少,鹿白鱼平安无事,说是夔虎碰到了一只大猎物,费了些时间。
营地有了夔虎坐镇,杨璟也放心下来,又过得一顿饭的功夫,风若尘和刘汉超也被找了回来。
原来是陆长安的暗察子们在前头发现了一些异常,风若尘和刘汉超赶过去确认了一番,所以耽误了一些时间。
不过最终发现只是虚惊一场,也就回来了。
经过这件事之后,风若尘等人也更加注重这方面,不会再无故拖延,到了时间点上,都会回来报到,杨璟也觉得自己太胆小了一些,渐渐也就投入到了血脉论的修炼之中,身上箭疮落痂了之后,杨璟便开始修炼那套名唤九浮屠的刀法。
因为有了内外兼修的功夫,杨璟也就不觉得枯燥,休息之余,清河郡主也过来说说话,日子倒也过得快。
眼看着即将要进入石城郡,高弘义颇有回到自家地盘的感觉,夜里安营扎寨,卫兵们也都愉快地哼着小曲儿。
风若尘等人都回到了营地,连陆长安和那些暗察子,也都收缩了防线,就在营地周围警戒着。
因为他们心里很清楚,越是该放松的时候,就越是不能放松,因为敌人往往会挑在这样的时机动手!
不过事实证明,陆长安等人还是太过谨慎了些,云都赤的死卫都失败了,蒙古人又撤军北归,使节团也都走了,蒙古人哪里会想到杨璟就在这里?
这一夜也就平安过去了,翌日中午,队伍终于进入了石城,高弘义好生招待了一番,夜里便将杨璟等人都安顿在了郡守府里头。
此时连陆长安等人都放心下来,毕竟石城是高弘义的地盘,守备森严,而前一夜是刺客们动手的最佳时机,但都没有什么状况发生,说明可以初步排除危险了。
只是他们都没有想到,真正高明的刺客,要的就是意想不到,要的就是在所有人都认为他不会出手之时,出手刺杀!
再加上郡主高采芝带着朝贺团以及各类商团随行,更是百姓人心振奋,龙首关眼下也成为了大理人必须要去看一看的景点,摸一摸那冰冷的大火炮,仿佛自己便是亲身守卫过家园的英雄一般!
许多人也因此响应朝廷的招募,到龙首关去建造关城,年轻人也纷纷应招入伍,跟着大将军高通,带着火器,收复北面的失地。
相比之下,杨璟等人的离开,便显得有些冷清了。
虽然相国高泰祥亲自践行,大理王段兴智也让大太监魏知报带来了御膳,表达了心意,但仍旧没有太多人注意到杨璟一行人的离开。
因为高弘义的卫队并没有大张旗鼓,毕竟真正的大宋使节团早已上路,杨璟等人不能再打着使节团的旗号了。
高泰祥如约带着杨璟拜祭了行神,亲自送出客馆,到了城外五里亭,才与杨璟依依话别,送杨璟等人上路远行去了。
杨璟身上的伤刚刚愈合,但还是骑马走了一段,这才钻进了马车里头。
扭头看时,高泰祥略显苍老的背影,难免让人有些感慨,这个老人,便是暗中掌控着整个大理的男人,可此时的他,更像一个不忍心让女儿出行,却又拗不过女儿,只希望杨璟能够好好保护女儿的父亲罢了。
这种爱护女儿之时的卑微,与掌控朝野之时的枭雄本色,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让人非常感动,却又无可奈何。
出了十里路之后,队伍停下来稍作整顿,那个老僧也终于带着几个人,护着一辆马车,加入了杨璟的队伍。
杨璟过来一看,果然见得有些病怏怏的清河郡主段初荷,就坐在马车里头,脸色有些苍白难看,许是没办法适应马车的颠簸。
似她这种足不出户的郡主,便是马车里头加了软垫,车把式又是老手,却仍旧免不了奔波之苦。
杨璟也不好说些什么,只是与老僧点了点头,又让高弘义的人严加保卫这马车,也就作罢了。
毕竟山高水远的,虽然开春之后天气暖和,阳光明媚,但路途实在是枯燥得紧,鹿白鱼整天带着夔虎出去觅食,风若尘则与刘汉超在前面探路,杨璟需要养伤,便留在马车里头,屁股都磨出茧子来了。
他也总不能白天黑夜打坐入定,闲来无事,便拿出一些话本杂书来看一看,打发消磨时间,可心里一直在惦记着那本血脉论。
这本秘笈乃是老僧赠予他的,按说老僧该是知晓里头的文字内容,可杨璟弄不清楚老僧的意图,而且老僧也不可能会告诉杨璟。
杨璟一时半会儿也有些糊涂,既然有心传授,为何还要闹这些个幺蛾子,直截了当将译文告诉杨璟不就完事了么。
直到这日下午,队伍停下来歇息,杨璟才明白老僧的意图。
高弘义正调度着人手,放出斥候警戒,又让人防守起来,而后埋锅造饭,而清河郡主也终于走下马车来。
事实上为了照顾清河郡主,车队的速度放慢了不少,有时候清河郡主不堪颠簸而呕吐不止,车队不得不停下来,缓缓跟着清河郡主在路上步行。
每到歇息的时刻,清河郡主都要下车来走动走动。
杨璟也是在马车里憋坏了,便靠在车咕噜上,聚精会神地看着那本秘笈,用一根树枝在地上画写着,想要拆解那些古怪的文字。
可这些文字与汉字没有任何牵扯,实在不容易解读。
诸如契丹、西夏、女真等异族,他们在创造本民族文字之时,都会借鉴汉字,如古代朝鲜和日本等国家,其实也都将汉文当成上流社会的通用文字,也同样借鉴汉字来创造本民族文字。
然而这本秘笈上的文字,却没有汉字的任何痕迹,杨璟也是百思不得其解,真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了。
正愁眉不展之际,头上阳光却被挡住了,杨璟抬头看时,却见得清河郡主脸上露出不太正常的红润,才杨璟道:“杨大人,妾身却是识得这些字的…”
杨璟此时才明白,难怪老僧没有传他译本,感情是为了让清河郡主出马,好让自己欠下清河郡主的人情!
这老僧也是狡猾,如果杨璟欠他人情,以他的身手功夫,根本不需要还,而将这人情转到清河郡主的身上,杨璟可就必须要为清河郡主出力了。
毕竟到了大宋之后,许多事情可不是万人不敌的武力就能够解决的,到时候还需要杨璟来出谋划策,甚至出面维护。
了解到这一层之后,杨璟心里也不由生寒,这是否也可以说明,早在老僧送来国书之时,段兴智便已经决定让清河郡主与杨璟一同回大宋了?
便是佛陀都有三分火,杨璟也很讨厌被人戏弄的感觉,可见得清河郡主这几日遭罪,眼下又看到她主动过来说话,杨璟也不忍心拒绝,反正回到大宋之后,也不能袖手旁观,便也就松开了心结。
“郡主果然是博学多才,既是如此,杨某就不耻下问了...还望郡主不吝赐教。”
清河郡主也不谦虚,只是笑了笑,却并没有任何动作。
杨璟见得她的笑容有些尴尬,顿时明白过来,自己是个糙爷儿们,随便坐在地上倒也无所谓,人郡主从小接受礼仪教育,总不能蹲在旁边,更不能一直弯腰给你说话吧。
杨璟赶忙起身来,从马车上搬下一个马扎儿,请清河郡主段初荷坐了下来,自己则坐回原位,听着清河郡主一字一句地念着译文。
清河郡主也没说这是什么文字,更没有诉说这文字的渊源,只是说这文字已经失传,她也是在一些孤本里头看过。
因为大理人人崇佛,对佛经有着收藏的爱好,大理王宫里头的佛经更是汗牛充栋,清河郡主自然也涉猎不少。
而有些佛门大德在有所感悟的时候,往往会在玄之又玄的顿悟之中,随手写下一些似字又不是字的图像,一些个大师圆寂或者涅槃之前,也会留下类似的东西。
这种文字被称之为虹文,传说佛徒们通过观摩这些虹文,能够得到大德禅师一生的感悟,堪称佛门至宝。
当然了,这些都只是传说,就如同掌柜账房先生会用一些特殊的符号来记数,为了方便记录,会对文字进行增减,就如皇城司的暗察子们,为了传递情报,往往会将文字拆解,而形成一套只有谍子细作才看得懂的文字一般。
各行各业都有这样的例子,而佛门中人,也有这样的虹文,来传承参禅过程之中的所感所想。
杨璟明知道这是老僧在帮着清河郡主讨要人情,自然不会再去追究这些,无论如何,清河郡主到底还是在帮助他,这人情也是实实在在的。
有了清河郡主的译文,杨璟也是豁然开朗,演化自于达摩祖师血脉论的筑基功法,洗髓伐毛,让他通体舒泰,杨璟自然是勤加修炼不提了。
到了用饭的时候,清河郡主才停了下来,自有贴身的女官高手,将饭菜端到宽大的马车里头,以供郡主单独进餐,杨璟则与高弘义等人则与卫兵们一道吃大锅饭。
眼看着饭点要过了,刘汉超和风若尘并没见回来,而鹿白鱼和夔虎也没见踪影。
他们这几个都是跟着杨璟的老人了,知晓路途之中需要格外谨慎,经历了云都赤那些精锐刺客的袭杀之后,众人也变得更加警惕。
也正因为这份警惕,所以他们通常在约定时间点,都会及时赶回来,以免杨璟担忧。
然而出行了几天,这还是第一次,他们没有按照约定返回营地!
此处距离石城郡还有些距离,想要进入大宋境内,还需要好几天的功夫,也就是说,蒙古人的残余细作,还是有可能潜伏在暗中,对杨璟虎视眈眈,所以万万是不能掉以轻心的!
杨璟用了饭之后,与高弘义商量了一下,便让几个卫兵出去寻找,毕竟老僧是没办法离开清河郡主的,而高弘义的人也不能一下子都散出去。
卫兵出去不久之后,鹿白鱼便带着夔虎回到了营地,杨璟也就安心了不少,鹿白鱼平安无事,说是夔虎碰到了一只大猎物,费了些时间。
营地有了夔虎坐镇,杨璟也放心下来,又过得一顿饭的功夫,风若尘和刘汉超也被找了回来。
原来是陆长安的暗察子们在前头发现了一些异常,风若尘和刘汉超赶过去确认了一番,所以耽误了一些时间。
不过最终发现只是虚惊一场,也就回来了。
经过这件事之后,风若尘等人也更加注重这方面,不会再无故拖延,到了时间点上,都会回来报到,杨璟也觉得自己太胆小了一些,渐渐也就投入到了血脉论的修炼之中,身上箭疮落痂了之后,杨璟便开始修炼那套名唤九浮屠的刀法。
因为有了内外兼修的功夫,杨璟也就不觉得枯燥,休息之余,清河郡主也过来说说话,日子倒也过得快。
眼看着即将要进入石城郡,高弘义颇有回到自家地盘的感觉,夜里安营扎寨,卫兵们也都愉快地哼着小曲儿。
风若尘等人都回到了营地,连陆长安和那些暗察子,也都收缩了防线,就在营地周围警戒着。
因为他们心里很清楚,越是该放松的时候,就越是不能放松,因为敌人往往会挑在这样的时机动手!
不过事实证明,陆长安等人还是太过谨慎了些,云都赤的死卫都失败了,蒙古人又撤军北归,使节团也都走了,蒙古人哪里会想到杨璟就在这里?
这一夜也就平安过去了,翌日中午,队伍终于进入了石城,高弘义好生招待了一番,夜里便将杨璟等人都安顿在了郡守府里头。
此时连陆长安等人都放心下来,毕竟石城是高弘义的地盘,守备森严,而前一夜是刺客们动手的最佳时机,但都没有什么状况发生,说明可以初步排除危险了。
只是他们都没有想到,真正高明的刺客,要的就是意想不到,要的就是在所有人都认为他不会出手之时,出手刺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