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幻小说 > 无限未来之科技帝国

205激起的浪

    “陈总,事情我们就先这么定了,随时保持联系。”老刘上车前,热情地和陈文浩握手告别。

    “放心,一有进展就会通知两位。”陈文浩挥手目送老刘和老马两大堆人上车离开。

    新闻发布会结束后,陈文浩干脆拉着两位大佬,一起接受了《it最前线》的记者专访。随后,在总部大楼的食堂享用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后,老马和老刘便要告辞了。算起来,两人本来只是启用仪式准备呆一天的计划,被陈文浩云淡风轻般拿出来的新产品给彻底颠覆,在这一呆就是整一周了。

    好在新园区足够大,每幢宿舍楼里都专门腾出一层作为商务接待使用,全部按照五星标准装修和布置,一层共有18间超大的行政套房。两位大佬这几天的临时住所就选在那里。为了此次合作,两人还从各自公司召集来一批高管和专业人士,也妥妥地成为了新园区招待客房的首批客人。

    如今合作的框架已经敲定,协议草案已经签订,连先期造势的新闻会都结束了,两位大佬都急着要回老窝处理堆积的公务,毕竟不是所有事情都能依靠远程通讯解决的。离义东最近的机场在江省的省会城市,车程两个小时,如果选择到江海的国际机场,大约要多出半个小时的车程。

    两人的座驾早已停放到了总部大楼的地下停车库,只有临时访客的车才停在园区门口。自驾车辆的话,从地下停车库出发,则要走园区的一侧边门出去,以避开自动穿梭在正大门和园区各停车点之间的悬浮巴士。

    车辆从园区出口驶出,坐在后排座位上的老马想起陈文浩临别时说的话,“希望下次两位再来这里的时候,可以直接将飞机降落在园区内。”

    “好大的野心!”老马轻声地嘀咕了一句,忍不住回头望去,车窗外的天色已深,一片带着铁青色的黑色夜幕,园区围墙上隔一段距离亮着一盏红灯,隐约地勾勒出围墙的走势。他拿起手机,沉吟了一会,给老刘发了一个微信,“你怎么看?”

    不过十几秒的时间,回讯来了,“看不透,不好说,不敢说。”

    才刚看完,又一条讯息来了,“要做伙伴,不做敌人!”

    老马会心一笑,连向来好战,口头从不输阵的老刘都这样说了,不过也说到他心坎上了。他从创业开始,在互联网业、商业圈里摸爬滚打二十年,也算是见识过无数的企业家,尤其是圈里的青年企业家,但是他依然有点看不懂陈文浩这个人。

    这几天的相处交流,领头的三个人交谈感觉还挺投缘,陈文浩话语间展露出的对技术的把控和走势的判断,已经惊到了他和老刘。

    这让他总有种不真实感,按理说,陈文浩之前混的也是it圈,凭他展露出来的技术水准在圈子里应该很快就会出名才对,甚至成为大拿级的人物。怎么会等到而立之年过后,才开始崭露头角,而且一发不可收拾。这也是他看不透看不懂陈文浩的原因之一。

    但是不管如何,至少现在大家的关系是合作伙伴,这便足够了。

    老马拍了拍前排副驾驶的椅背,吩咐自己的助理,“回去后,你多关注一下京东刘总那边物流业务的情况,有进度出来第一时间通知我。”

    ***

    相比三位大佬之间还能保持面上的云淡风轻,以网络媒体为主的传媒界却已经是风起云涌。不仅是国内的媒体,涵盖欧美大多数区域的国外媒体也不平静。

    这一切,都源于一场新闻发布会,一项或许提前了五十年面世的产品。

    这场三家联合举办的新闻发布会,吸引了来自五百多家媒体的近千名记者。让负责邀请工作的京东公关团队吃惊的是,其中有近三百名记者来自国外媒体。

    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要知道,国外媒体驻华记者,有正式手续的,总数也就在八百人上下,这一下就来了三成有多,基本都是冲着无限未来公司来的,参加者所服务的媒体,影响力基本涵盖了欧美地区,东亚、中东和南美等主要国家。

    京东虽然前几年就在美国上市了,但从来也没收获过如此多的国际化关注。就算有重大事件开新闻会,最多也就来个十几家外媒,哪里见过这种规模。几名经办人员私底下开玩笑说,这场面简直就是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

    舆论风向中,之前园区启用仪式时,参加的记者发了一大堆关于悬浮巴士的报道,热度都还没有消退,各路专家还在绞尽脑汁解释和分析悬浮巴士。这项技术属于理论清晰无比,实用步步维艰,专家们以现有科技水准来判断,只能是一头雾水,若不是有多家媒体的现场视频,只怕会被认为是个假新闻。

    在此背景下,今天的这场发布会自然备受瞩目。发布会正式开始前,接送记者团的悬浮巴士得到了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闪光灯扫描。直到发布会如期进行,进行到货运飞船砰然现身,彻底夺走了一切焦点。就连京东要独立物流业务这种重磅消息,也黯然失色。

    自由提问的时间根本无法满足那么多的记者,那么多的问题。于是,发布会后,无数的采访邀约抛向了三家公司的大佬(主要是陈文浩)。但是最终,只有《it最前线》的记者唐筱因为一句话的机缘,获得了专访陈文浩的待遇。在众多同行项目嫉妒恨的眼神下,唐筱在公关人员的引导下,换地做采访去了。

    剩下的记者只能将更多的疑惑扔给现场公关人员,可是大家最想知道的货运飞船的细节,没人能答得上来。京东和腾讯的公关自然是一无所知,无限未来公司的公关也是一副“我也不知道啊,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的懵懂脸。

    嗯,从宣传角度来说,这次的宣传重点在于京东独立物流业务,没必要暴露太多的其他信息分散注意力。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吊吊胃口有利于保持新闻热度的时间。

    此刻,如果要评选压力山大的人群,别人眼中的幸运妹唐筱肯定能算上一份。

    义东市区的一家宾馆的房间内,唐筱端着笔记本坐在桌前,右下角的企鹅不停闪烁着,“稿件好了没???”连续三个问号,可见催稿者的急切。

    “别急,等着!!!”唐筱抓狂地挠了一通自己头发,回复了几个字,就再也不理会网络那头的编辑。

    今天的遭遇对她来说,即使是一个见过不少场面的资深记者,也够得上跌宕起伏了。尤其是当陈文浩将老马和老刘都拉了过来,一起接受专访的时候,她觉得自己一开始的提问声音,都有些颤抖了。

    采访结束后,她没有急着回去,而是来到了离无限未来园区十公里外的义东市区,找了个地方写稿子,今天是下一期出版物的截稿日。

    她的稿件已经接近收尾,结合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消息以及后续的专访,深度分析京东拆分物流业务会带来的后续影响。京东想拆分物流业务,业内并不意外,大半年前就有风声了,只不过她原本并不看好这一举措:

    京东在全国范围内拥有200多个大型仓库,7000多个配送站和自提点,7个超大型区域型中央仓库,覆盖了全国98%的人口。表面上看,京东物流其实已不弱于国内任何一级大型的物流公司。

    数据看上去很美,实际上却有明显缺陷:京东的物流体系是建立在自营业务上的,最大的特征就是,商品可以根据数据估算,按一定比例提前存放在不同的中央仓库内,再采用“区域中央仓城市中转仓配送站”的体系,因此在配送区域内,物流效率很高。但是一旦物流业务独立运营,不可能继续依赖于自营业务,必然要像其他快递物流公司一样,从社会上的第三方获得业务。但是目前很多商家都是单点发全国,需要服务的物流公司拥有全国递送分拨能力,这正是京东的最大软肋所在缺乏全国中转节点,一旦商品跨区,快速配送的优势就没有了。

    解决方法也有:那就是建设全国范围的中转节点。业内早有过成本估算,如果依赖自建,所需要的时间暂且不论,但是最终成本将远超同行水准。

    业内大多数人都认为,就算京东物流独立出来,也是雷声大雨点小,最终还是要回到依赖于自营业务的老路上。

    但是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之前,谁也没想到,货运飞船的出现,补上了京东物流缺少跨区域中转能力的最弱一环。

    唐筱在文末写道,“现在我们关心的问题都聚焦到了货运飞船身上,飞船能不能通过适航证的审核?飞船的运输成本是高是低?陈总并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倒是刘总漏了一句,绝对低于你的想象区间,让人充满遐想。另据可靠消息,货运飞船的适航审核工作下周将开始,具体进度必然会牵动很多人的关注,本刊将持续跟踪报道。但是这次被激起的浪花,还远未到平息的时候。”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