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陶宗旺的爱情
进入六月,便进入了一年中的酷暑时节,但是梁山因为有八百里水泊的拥抱,有满山林木的掩荫,并不是十分的炎热,却是一个避暑的绝佳去处。
自郓城县拜别徐知县后,古浩天便回到梁山,他把外头的事务一一交待完毕,静下心来攻读诗书。他似乎又回到了初来时的生活,早起晨跑、练武,然后研读科考书籍,下午小憩片刻,再择题做一篇策、论,晚上便去请闻先生指点。
几日下来之后,古浩天便摸到了这时代策论写作的门路,再加上他自带着一千多年的知识积累,自然视野更宽更远,看问题更精准更犀利,因此所作策论,常常令闻焕章赞叹不已。
而令古浩天更意想不到的是,他发现自己记忆力超乎寻常的好,几乎达到了过目不忘的境界,前世读来晦涩难懂的古文,而今都能过目成诵。他思来想去,觉得要么是穿越时雷电激发了他的某一项潜能,要么是二仙山的灵药所致。不过总归是好事,他只管安心享用就是。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正是他目前生活的最好写照。平日里在家中红袖添香读读诗书,间或也会与兄弟们到梁山食府放纵情怀喝喝小酒,日子过得惬意无比。
夏日傍晚,落日方下,余晖尚存,暑气消去,凉风徐来,正是梁山夏日最美好是时光,每当此时,古浩天总会带着潘金莲,或者卞祥他们,有时也会和家人一起到街上散步消食。
后山的街市如今已经像模像样了,民政处把沿街的店面低价出租,于是各色商铺纷纷开张。最多的莫过于各色小吃,
山上目前有近七千百姓,来自河北、沂水、金岭以及郓城等地方,他们把各自家乡的美食也带到了山上的街市。而山上的百姓自从薪俸由实物改成银钱后,每个家庭每月至少有三、五两银子的收入,所以也舍得花钱。于是每到傍晚,各式小店便顾客盈门。
古浩天每每漫步于此,心里总会不由然的升起一股自豪感。半年多时间,一个荒芜的山岙,变成如今繁华的街市,却是在自己的努力下一点点演变而来的,在他的眼里此处便如看着其长大的孩子,与他有着血肉的联系。
这日傍晚,古浩天在高大夫的回春堂闲坐片刻,便带着潘金莲沿街散步。雷家铁器铺、阮妈鱼头汤,是山上新近开张的两家铺子。铁器铺是雷横父母所开,这两人只会一般的打铁手艺,所以山上的军器作坊就没有招他们,而雷妈却有经商头脑,在街上开了一家铺子,专售生产、生活的用具,生意也是不错。鱼头汤却是因为古浩天当日在阮家吃鱼头时的一句笑话,阮妈听了却放在心上,日前在街上租下一家铺子张罗起来,不想红火异常。
“小官人,今日如何得闲,快进来坐坐,正好尝尝新鲜的鱼汤。”阮妈看到古浩天两人,便热情的招呼。
“世母的鱼汤,我也是好久不曾尝了,这会碰上了倒有口福。”古浩天也不推辞,带着潘金莲就进去了。
阮妈的店面倒也不小,一楼摆着十余张桌子,二楼还有雅座。此时店里已有不少食客,阮妈端了两碗鱼汤过来,叫两人上二楼的雅座,古浩天却在大堂里找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他知道自己如今是梁山上的头号名人,光临那家小店无形中会给它带来不少的人气,这便是后世的名人效应。
“小官人,你看那不是陶宗旺处长吗?”两人正喝着鱼汤,潘金莲突然指着窗外说到。
古浩天看去,果然见陶宗旺在不远处的街上朝这边走来,正要起身出去招呼,却被潘金莲一把拉住。
“小官人你恁不识趣,人家正柔情蜜意,你却要横插一脚。”潘金莲眼尖,一眼看到陶宗旺身边的女子。
还有这事,古浩天仔细一看,陶宗旺身子侧后果然跟着一个低眉顺眼的女子,倒也有几分姿色,只是看着十分眼熟。
“莲儿,这妇人是山上谁家的女子,我咋觉得有几分眼熟。”
“我却不知,莫非是小官人的旧相好。”
潘金莲与古浩天相处日久,胆子也大起来,却开起他的玩笑来。
两人正说笑着,陶宗旺带着那妇人竟也走进阮妈的店里来。
“小官人也在此啊!”
陶宗旺进店一看见古浩天顿时不自在了,他之所以不去梁山食府,就是怕遇见熟人,谁知到了此处竟撞上了小官人,而且坐在大堂里避也避不开。
“陶处长也来吃鱼汤啊,你倒是有眼力,阮妈的手艺可是一绝,来、来,一并坐下。”
古浩天此时,已经认出那妇人,却是卧虎庄的三房小妾张杏儿。
陶宗旺看着身后的女子坐也不是不坐也不是,一时尴尬不已。
“这位姐姐,好生标致,难怪陶处长看的恁紧,今日俺们也是缘份凑在一处,且一起喝碗鱼汤。”
潘金莲鬼精灵,她一把拉过那个妇人,陶宗旺也就顺势坐下来。
且说张杏儿早已认出了古浩天,想起当初荒唐之事,羞愧的头也不敢抬起。那日上山之后,她便安置在基建处做些杂事,后来她也了解到那个年轻人是山上的主人,便断了心里仅有的一丝丝妄想。她本也出身贫寒,一段时间适应之后,便也回归本性,一次偶然机会结识了陶宗旺,陶宗旺看其单身女子可怜,常常照料于她,两人渐生情愫,便走到了一块。
“小官人她叫张杏儿,前些日从卧虎庄过来,民政处把她分到基建处做事,俺看她一个单身女子可怜,平日里照应她一些,今日……今日……巧合遇上……”陶宗旺支支吾吾的,几句话说的满头大汗。
“奴家本是残花败柳,失德之人,从卧虎庄来到山上之后,原也心死,只想平静渡日了此余生,想此生年幼失去父母,年长又遇恶兄,买身再遭欺凌。如今应是老天怜我一生悲苦,把陶哥哥送到我面前,他不嫌奴弃奴,却怜我惜我,奴不求其它,但求一生能侍奉他身边,请小官人恩准。”
那张杏儿见陶宗旺说的吃力,便豁出去自己说了,但说着说着,却已是珠泪满面,伤心欲绝。
张杏儿其实也是个聪慧之人,买入吴家数年,并无所出,倒是见多了人情冷暖、勾心斗角,她移情吴家二郎,除了本身的空虚放任之外,其实也是想怀个一儿半女,后半生有个依靠,否则大户人家的小妾,结果可想而知。谁知阴差阳错上了梁山,又遇到了陶宗旺这样一个憨厚的、又有地位的男子,她如何肯放过。只是那个深知她过往的小官人却是她心里过不去的坎,今日她索性讲了出来,是好是坏任凭发落了。
“陶兄弟,可是了解她的过往?”
陶宗旺是实在人,古浩天担心他被迷惑。
“她都对俺说了,包括和吴二郎的事。”
古浩天听了便明白这女子是讲干净了,又问“你可真心喜欢她?”
陶宗旺爱怜的看了张杏儿一眼,然后对古浩天坚定的点了点头。
“人生本有起落,过往的经历也不能阻拦以后的日子,重要的是要放得下,把过往不堪回首的经历都放下,你俩都很年轻,只要真心相爱,日后的好日子还很长,我这儿先祝贺两位白头偕老。”
古浩天见陶宗旺不计较,他也乐的凑合
且见陶宗旺拉起张杏儿,也不管店里人有多少,“卜咚”一声便跪在了古浩天的面前。在与张杏儿的交往过程中,他隐约听其说过,当时对小官人有不敬之处,他虽然没有作什么不堪的联想,便张杏儿毕竟是有姿色的妇人,若小官人有甚想法……,如今小官人一口允下,他心里一阵放松又生出深深的感激。
“且起吧,择日到民政处作个登记,来日选个好日子把喜事办了。只是张杏儿在山上孤身一人,没人关照,我看阮妈妈热心善良,不如拜作她的干女儿,日后也多个地方走动。”
古浩天是想给杨杏儿一个身份,毕竟其过往有些不清白。
阮妈妈一直在关注这边的情况,此时听了小官人让她收干女儿的事,看看张杏儿这么标致出息的女子,又有陶处长这般人物,心里早已愿意了。
“俺一个乡下老婆子,如何享得了这等福份。”她口里却称不敢。
“奴张杏儿自幼丧母,今日得见妈妈,更如见了亲娘,求妈妈垂怜则个,收留俺这个苦命女子。”
这张杏儿却也机灵,她知道古浩天是为她的好,起身便跪在阮妈妈面前,行了大礼。
“娘子既不嫌弃,那俺老婆子就生受了。”
阮妈妈乐呵呵得把她扶起,又把手腕上的一个镯子捋下来套在张杏儿的手上,两下算是定下了关系。
阮妈妈新收了干女儿,心头大喜,她硬留下古浩天等人,又叫人去找来阮家兄弟,在店里摆了认亲酒,众人喝的尽兴才散去。
自郓城县拜别徐知县后,古浩天便回到梁山,他把外头的事务一一交待完毕,静下心来攻读诗书。他似乎又回到了初来时的生活,早起晨跑、练武,然后研读科考书籍,下午小憩片刻,再择题做一篇策、论,晚上便去请闻先生指点。
几日下来之后,古浩天便摸到了这时代策论写作的门路,再加上他自带着一千多年的知识积累,自然视野更宽更远,看问题更精准更犀利,因此所作策论,常常令闻焕章赞叹不已。
而令古浩天更意想不到的是,他发现自己记忆力超乎寻常的好,几乎达到了过目不忘的境界,前世读来晦涩难懂的古文,而今都能过目成诵。他思来想去,觉得要么是穿越时雷电激发了他的某一项潜能,要么是二仙山的灵药所致。不过总归是好事,他只管安心享用就是。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正是他目前生活的最好写照。平日里在家中红袖添香读读诗书,间或也会与兄弟们到梁山食府放纵情怀喝喝小酒,日子过得惬意无比。
夏日傍晚,落日方下,余晖尚存,暑气消去,凉风徐来,正是梁山夏日最美好是时光,每当此时,古浩天总会带着潘金莲,或者卞祥他们,有时也会和家人一起到街上散步消食。
后山的街市如今已经像模像样了,民政处把沿街的店面低价出租,于是各色商铺纷纷开张。最多的莫过于各色小吃,
山上目前有近七千百姓,来自河北、沂水、金岭以及郓城等地方,他们把各自家乡的美食也带到了山上的街市。而山上的百姓自从薪俸由实物改成银钱后,每个家庭每月至少有三、五两银子的收入,所以也舍得花钱。于是每到傍晚,各式小店便顾客盈门。
古浩天每每漫步于此,心里总会不由然的升起一股自豪感。半年多时间,一个荒芜的山岙,变成如今繁华的街市,却是在自己的努力下一点点演变而来的,在他的眼里此处便如看着其长大的孩子,与他有着血肉的联系。
这日傍晚,古浩天在高大夫的回春堂闲坐片刻,便带着潘金莲沿街散步。雷家铁器铺、阮妈鱼头汤,是山上新近开张的两家铺子。铁器铺是雷横父母所开,这两人只会一般的打铁手艺,所以山上的军器作坊就没有招他们,而雷妈却有经商头脑,在街上开了一家铺子,专售生产、生活的用具,生意也是不错。鱼头汤却是因为古浩天当日在阮家吃鱼头时的一句笑话,阮妈听了却放在心上,日前在街上租下一家铺子张罗起来,不想红火异常。
“小官人,今日如何得闲,快进来坐坐,正好尝尝新鲜的鱼汤。”阮妈看到古浩天两人,便热情的招呼。
“世母的鱼汤,我也是好久不曾尝了,这会碰上了倒有口福。”古浩天也不推辞,带着潘金莲就进去了。
阮妈的店面倒也不小,一楼摆着十余张桌子,二楼还有雅座。此时店里已有不少食客,阮妈端了两碗鱼汤过来,叫两人上二楼的雅座,古浩天却在大堂里找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他知道自己如今是梁山上的头号名人,光临那家小店无形中会给它带来不少的人气,这便是后世的名人效应。
“小官人,你看那不是陶宗旺处长吗?”两人正喝着鱼汤,潘金莲突然指着窗外说到。
古浩天看去,果然见陶宗旺在不远处的街上朝这边走来,正要起身出去招呼,却被潘金莲一把拉住。
“小官人你恁不识趣,人家正柔情蜜意,你却要横插一脚。”潘金莲眼尖,一眼看到陶宗旺身边的女子。
还有这事,古浩天仔细一看,陶宗旺身子侧后果然跟着一个低眉顺眼的女子,倒也有几分姿色,只是看着十分眼熟。
“莲儿,这妇人是山上谁家的女子,我咋觉得有几分眼熟。”
“我却不知,莫非是小官人的旧相好。”
潘金莲与古浩天相处日久,胆子也大起来,却开起他的玩笑来。
两人正说笑着,陶宗旺带着那妇人竟也走进阮妈的店里来。
“小官人也在此啊!”
陶宗旺进店一看见古浩天顿时不自在了,他之所以不去梁山食府,就是怕遇见熟人,谁知到了此处竟撞上了小官人,而且坐在大堂里避也避不开。
“陶处长也来吃鱼汤啊,你倒是有眼力,阮妈的手艺可是一绝,来、来,一并坐下。”
古浩天此时,已经认出那妇人,却是卧虎庄的三房小妾张杏儿。
陶宗旺看着身后的女子坐也不是不坐也不是,一时尴尬不已。
“这位姐姐,好生标致,难怪陶处长看的恁紧,今日俺们也是缘份凑在一处,且一起喝碗鱼汤。”
潘金莲鬼精灵,她一把拉过那个妇人,陶宗旺也就顺势坐下来。
且说张杏儿早已认出了古浩天,想起当初荒唐之事,羞愧的头也不敢抬起。那日上山之后,她便安置在基建处做些杂事,后来她也了解到那个年轻人是山上的主人,便断了心里仅有的一丝丝妄想。她本也出身贫寒,一段时间适应之后,便也回归本性,一次偶然机会结识了陶宗旺,陶宗旺看其单身女子可怜,常常照料于她,两人渐生情愫,便走到了一块。
“小官人她叫张杏儿,前些日从卧虎庄过来,民政处把她分到基建处做事,俺看她一个单身女子可怜,平日里照应她一些,今日……今日……巧合遇上……”陶宗旺支支吾吾的,几句话说的满头大汗。
“奴家本是残花败柳,失德之人,从卧虎庄来到山上之后,原也心死,只想平静渡日了此余生,想此生年幼失去父母,年长又遇恶兄,买身再遭欺凌。如今应是老天怜我一生悲苦,把陶哥哥送到我面前,他不嫌奴弃奴,却怜我惜我,奴不求其它,但求一生能侍奉他身边,请小官人恩准。”
那张杏儿见陶宗旺说的吃力,便豁出去自己说了,但说着说着,却已是珠泪满面,伤心欲绝。
张杏儿其实也是个聪慧之人,买入吴家数年,并无所出,倒是见多了人情冷暖、勾心斗角,她移情吴家二郎,除了本身的空虚放任之外,其实也是想怀个一儿半女,后半生有个依靠,否则大户人家的小妾,结果可想而知。谁知阴差阳错上了梁山,又遇到了陶宗旺这样一个憨厚的、又有地位的男子,她如何肯放过。只是那个深知她过往的小官人却是她心里过不去的坎,今日她索性讲了出来,是好是坏任凭发落了。
“陶兄弟,可是了解她的过往?”
陶宗旺是实在人,古浩天担心他被迷惑。
“她都对俺说了,包括和吴二郎的事。”
古浩天听了便明白这女子是讲干净了,又问“你可真心喜欢她?”
陶宗旺爱怜的看了张杏儿一眼,然后对古浩天坚定的点了点头。
“人生本有起落,过往的经历也不能阻拦以后的日子,重要的是要放得下,把过往不堪回首的经历都放下,你俩都很年轻,只要真心相爱,日后的好日子还很长,我这儿先祝贺两位白头偕老。”
古浩天见陶宗旺不计较,他也乐的凑合
且见陶宗旺拉起张杏儿,也不管店里人有多少,“卜咚”一声便跪在了古浩天的面前。在与张杏儿的交往过程中,他隐约听其说过,当时对小官人有不敬之处,他虽然没有作什么不堪的联想,便张杏儿毕竟是有姿色的妇人,若小官人有甚想法……,如今小官人一口允下,他心里一阵放松又生出深深的感激。
“且起吧,择日到民政处作个登记,来日选个好日子把喜事办了。只是张杏儿在山上孤身一人,没人关照,我看阮妈妈热心善良,不如拜作她的干女儿,日后也多个地方走动。”
古浩天是想给杨杏儿一个身份,毕竟其过往有些不清白。
阮妈妈一直在关注这边的情况,此时听了小官人让她收干女儿的事,看看张杏儿这么标致出息的女子,又有陶处长这般人物,心里早已愿意了。
“俺一个乡下老婆子,如何享得了这等福份。”她口里却称不敢。
“奴张杏儿自幼丧母,今日得见妈妈,更如见了亲娘,求妈妈垂怜则个,收留俺这个苦命女子。”
这张杏儿却也机灵,她知道古浩天是为她的好,起身便跪在阮妈妈面前,行了大礼。
“娘子既不嫌弃,那俺老婆子就生受了。”
阮妈妈乐呵呵得把她扶起,又把手腕上的一个镯子捋下来套在张杏儿的手上,两下算是定下了关系。
阮妈妈新收了干女儿,心头大喜,她硬留下古浩天等人,又叫人去找来阮家兄弟,在店里摆了认亲酒,众人喝的尽兴才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