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洪承畴再借兵
“六盘山下真乃鬼神之功!本官自愧不如,赫赫功勋受之有愧。”洪承畴虽然风尘仆仆,但进门来便是满脸笑意,跟以前每次见面都拽的跟二五八万一样截然相反。
何顾拉着入座,摆手笑道:“咱俩就别瞎客气啦,严格说来六盘山那功劳本来就是你的,我受你军命出征,那杀了匪军功劳自然主要在你。”
洪承畴道:“总是心中难安,阁下大婚也未能参加,今日特来送上贺礼聊表谢意。”
何顾看了看那两只箱子,心想你会有这么好心?肯定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洪大人,都说咱们两个不必客气,你有什么事还是直接开口吧。”
洪承畴也不尴尬,真的直接开口了:“陕边匪情又起,我要借兵!”
何顾想都没想便一口回绝:“没有,上次打残的部队现在还没有缓过来。”
洪承畴道:“阁下如今雄踞四镇,难道千百士兵都编不出来?”
何顾道:“原本一共就数千镇勇,上次跟着大人出去打残了大半,如今又新起三镇在建,维持几镇治安尚且不够,哪里还有多余兵勇去和大人剿匪。”
何顾这是说的实话,黄河分镇驻守着一个千人守备团;铁焰镇驻守着新补编完成野战军,由五个千人野战团组成。另有总镇加强守备团一个,实编一千五人;澽水分镇驻守加强守备团一个,实编一千二百人。
七百人编制的次子近卫队都是少年,爬树翻墙跟踪盯梢绰绰有余,打仗杀人就弱了点,自然不会被当成作战部队。一千女子编制的绯甲内卫虽然个个骑术精湛,骑枪术经过一年苦练也已小有所成,但何顾可从来没有想过让她们真的去冲锋陷阵。
除此之外各镇还有两千到四千不等的治安团,但这些更是从来没有被何顾视为作战部队。
现在函谷关和小浪底开工已经近在眼前,自己调兵尚且捉襟见肘,哪里还有余力去帮他剿匪。当然,何顾心里还有另外一个不能为外人道的重要原因——现在去剿匪,好处少了……
洪承畴皱起了眉头:“那六盘山所用火器能够应援一批?”
何顾又是一口回绝:“没有,上次六盘山损耗巨大,这火器制造繁琐,非一日可补全之功。大人难道不知我来此作甚?如今又被杨总督要去许多,哪里还有闲的。”
洪承畴笑了:“阁下倒是不瞒我,这也直接对我说了。”
何顾心想你都找上门来了,还有什么不知道的,瞒还有意义吗?而且我巴不得你知道,看杨嗣昌那意思,洪承畴和杨鹤在朝廷里应该不是一党,否则也不会巡抚主剿,总督主抚了。正好也让你知道知道,哥不止和你有交易,和三边总督也交集匪浅。
洪承畴沉默片刻,道:“那阁下是要站到杨大人那一边去了?”
何顾摇头道:“我谁也不站,火器这种东西谁拿去都是平匪,给谁不一样。”
洪承畴沉声道:“不一样,给我,我可一年平匪。给他,终将养虎为患!”
何顾撒了谎,他是有立场的。
他明白洪承畴的心思,洪承畴从骨子里反对招抚,因为即使招抚成功,陕边也无力安置那些饥民。杨鹤的招抚政策初时可能有些成效,但很快就会引起更强烈的反弹。
因为那些变民被招抚以后发现自己依旧没饭吃,难免会产生上当受骗的心理,从而对官府完全失去信心,彻底走上土匪的道路。
从杨嗣昌的话可以听的出来,他和他的父亲杨鹤对这一点也看的很清楚,但杨鹤选择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寄希望于通过自身努力招抚变民取得成果,以此引发朝廷更大的支持,从而以相对平和的手段解决这次民变。
以何顾的分析,在明朝官场目前互相掣肘的大环境下,洪承畴的战略更实用,杨鹤的做法更人性。但如果让何顾自己去做选择,那他多半是会选择实用政策的……这可不是做慈善的时候,这是你死我活的战争!
所以,尽管目前的三边总督是杨鹤,但何顾的心理却是倾向于洪承畴的。
但其中何顾最在乎的一点——是以战练兵。不经历战火洗礼难成铁血精兵,借此机会让手下的士兵去接受一下实战的考验才是何顾更看重的事情。
见何顾默不作声,洪承畴叹了口气:“阁下是为难,还是又在打算盘了,说说吧,希望本官在你眼里还能有一些利用价值。”
何顾笑了一下,旋即严肃起来:“洪大人把话说到这种份上,在下倒真是不好推辞了,不过有些丑话我想说在前头。”
洪承畴见事情有缓,立刻道:“请讲。”
何顾道:“六盘山那样的仗,实是打不起了。再来一次铁焰镇就有崩盘的危险,到那时数十万人口顷刻间便可能引爆陕边。”
这句话自然是何顾胡诌的,他只是不想在没有任何好处的情况下付出那么大的牺牲了而已。但这话洪承畴却相信,血流成河尸积如山的六盘山战场,未曾参与者只要看一眼都会遍体生寒。如此惨烈的厮杀现场,铁焰镇的牺牲在外人的想象中自然也会远远超出真实数字。
因此洪承畴立刻道:“请安心,陕边此时匪军虽然多如牛毛,但多是千百一股,本官只是苦于需四面围堵而兵力不足。”
何顾又道:“要我借兵,只有一个要求——我镇指挥有阵前抗命之权。”
洪承畴一愣:“这是何意?”
何顾道:“我最近没有时间,只能委派手下领队随大人出征,既是围堵,那自然要以大人命令为主,可如果大人以剿匪事令我镇乡勇身陷绝境……”
洪承畴笑了,心中暗想对方看来还不了解陕边的剿匪形势。何顾在六盘山一战名扬天下,如今几个月过去,这消息早已传遍全国上下,何顾现在是真正的名扬四海,就连京师里的皇帝都把视线投向了铁焰镇。
陕边众匪更是被何顾一仗打破了胆,因为如今成千上万股土匪的骨干几乎都是从六盘山逃出来那一批。如今再碰见铁焰镇的部队不要说打,百里开外就望风而逃了。在铁焰镇势力的辐射范围内,甚至形成了一片片被土匪默认绕开的死亡之地——却是陕边普通百姓的安全区。
洪承畴今天来借兵,主要就是要借铁焰镇之威名行快速围剿之事。对于何顾来说,只看到了洪承畴和杨鹤谁能成功平匪,而在洪承畴和杨鹤看来,彼此之间却是政见相左的死对头。
洪承畴主剿,为此已经向朝廷下了十数道奏折;杨鹤主抚,并且成功说服了皇帝让他总督三边来执行招抚政策。当杨鹤踏上陕边这片土地,他和洪承畴就注定了只能有一个人可以善始善终的离开这里。
而事实上,这件事又岂止只牵扯到他们两个人的利益,朝中因为此事早已分为两派,哪一派都希望自己才是最终的胜利者。而作为各自身后利益集团的前台代表,他们两个谁都输不起。
赢家,意味着获得皇帝更多的信任,并且凭借信任优势将自己政见对手彻底推倒,从而达到控制朝政的目的。
因此洪承畴立刻答应道:“可以!贵镇指挥甚至可以指挥我的家兵,一切都是为了朝廷,贵镇不做争功之事,本官亦不做夺权之人!”
何顾哪里知道人家背后是如此大的一盘棋,只是奇怪对方为什么突然变爽快了:“我也有一事相求大人。”
何顾拉着入座,摆手笑道:“咱俩就别瞎客气啦,严格说来六盘山那功劳本来就是你的,我受你军命出征,那杀了匪军功劳自然主要在你。”
洪承畴道:“总是心中难安,阁下大婚也未能参加,今日特来送上贺礼聊表谢意。”
何顾看了看那两只箱子,心想你会有这么好心?肯定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洪大人,都说咱们两个不必客气,你有什么事还是直接开口吧。”
洪承畴也不尴尬,真的直接开口了:“陕边匪情又起,我要借兵!”
何顾想都没想便一口回绝:“没有,上次打残的部队现在还没有缓过来。”
洪承畴道:“阁下如今雄踞四镇,难道千百士兵都编不出来?”
何顾道:“原本一共就数千镇勇,上次跟着大人出去打残了大半,如今又新起三镇在建,维持几镇治安尚且不够,哪里还有多余兵勇去和大人剿匪。”
何顾这是说的实话,黄河分镇驻守着一个千人守备团;铁焰镇驻守着新补编完成野战军,由五个千人野战团组成。另有总镇加强守备团一个,实编一千五人;澽水分镇驻守加强守备团一个,实编一千二百人。
七百人编制的次子近卫队都是少年,爬树翻墙跟踪盯梢绰绰有余,打仗杀人就弱了点,自然不会被当成作战部队。一千女子编制的绯甲内卫虽然个个骑术精湛,骑枪术经过一年苦练也已小有所成,但何顾可从来没有想过让她们真的去冲锋陷阵。
除此之外各镇还有两千到四千不等的治安团,但这些更是从来没有被何顾视为作战部队。
现在函谷关和小浪底开工已经近在眼前,自己调兵尚且捉襟见肘,哪里还有余力去帮他剿匪。当然,何顾心里还有另外一个不能为外人道的重要原因——现在去剿匪,好处少了……
洪承畴皱起了眉头:“那六盘山所用火器能够应援一批?”
何顾又是一口回绝:“没有,上次六盘山损耗巨大,这火器制造繁琐,非一日可补全之功。大人难道不知我来此作甚?如今又被杨总督要去许多,哪里还有闲的。”
洪承畴笑了:“阁下倒是不瞒我,这也直接对我说了。”
何顾心想你都找上门来了,还有什么不知道的,瞒还有意义吗?而且我巴不得你知道,看杨嗣昌那意思,洪承畴和杨鹤在朝廷里应该不是一党,否则也不会巡抚主剿,总督主抚了。正好也让你知道知道,哥不止和你有交易,和三边总督也交集匪浅。
洪承畴沉默片刻,道:“那阁下是要站到杨大人那一边去了?”
何顾摇头道:“我谁也不站,火器这种东西谁拿去都是平匪,给谁不一样。”
洪承畴沉声道:“不一样,给我,我可一年平匪。给他,终将养虎为患!”
何顾撒了谎,他是有立场的。
他明白洪承畴的心思,洪承畴从骨子里反对招抚,因为即使招抚成功,陕边也无力安置那些饥民。杨鹤的招抚政策初时可能有些成效,但很快就会引起更强烈的反弹。
因为那些变民被招抚以后发现自己依旧没饭吃,难免会产生上当受骗的心理,从而对官府完全失去信心,彻底走上土匪的道路。
从杨嗣昌的话可以听的出来,他和他的父亲杨鹤对这一点也看的很清楚,但杨鹤选择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寄希望于通过自身努力招抚变民取得成果,以此引发朝廷更大的支持,从而以相对平和的手段解决这次民变。
以何顾的分析,在明朝官场目前互相掣肘的大环境下,洪承畴的战略更实用,杨鹤的做法更人性。但如果让何顾自己去做选择,那他多半是会选择实用政策的……这可不是做慈善的时候,这是你死我活的战争!
所以,尽管目前的三边总督是杨鹤,但何顾的心理却是倾向于洪承畴的。
但其中何顾最在乎的一点——是以战练兵。不经历战火洗礼难成铁血精兵,借此机会让手下的士兵去接受一下实战的考验才是何顾更看重的事情。
见何顾默不作声,洪承畴叹了口气:“阁下是为难,还是又在打算盘了,说说吧,希望本官在你眼里还能有一些利用价值。”
何顾笑了一下,旋即严肃起来:“洪大人把话说到这种份上,在下倒真是不好推辞了,不过有些丑话我想说在前头。”
洪承畴见事情有缓,立刻道:“请讲。”
何顾道:“六盘山那样的仗,实是打不起了。再来一次铁焰镇就有崩盘的危险,到那时数十万人口顷刻间便可能引爆陕边。”
这句话自然是何顾胡诌的,他只是不想在没有任何好处的情况下付出那么大的牺牲了而已。但这话洪承畴却相信,血流成河尸积如山的六盘山战场,未曾参与者只要看一眼都会遍体生寒。如此惨烈的厮杀现场,铁焰镇的牺牲在外人的想象中自然也会远远超出真实数字。
因此洪承畴立刻道:“请安心,陕边此时匪军虽然多如牛毛,但多是千百一股,本官只是苦于需四面围堵而兵力不足。”
何顾又道:“要我借兵,只有一个要求——我镇指挥有阵前抗命之权。”
洪承畴一愣:“这是何意?”
何顾道:“我最近没有时间,只能委派手下领队随大人出征,既是围堵,那自然要以大人命令为主,可如果大人以剿匪事令我镇乡勇身陷绝境……”
洪承畴笑了,心中暗想对方看来还不了解陕边的剿匪形势。何顾在六盘山一战名扬天下,如今几个月过去,这消息早已传遍全国上下,何顾现在是真正的名扬四海,就连京师里的皇帝都把视线投向了铁焰镇。
陕边众匪更是被何顾一仗打破了胆,因为如今成千上万股土匪的骨干几乎都是从六盘山逃出来那一批。如今再碰见铁焰镇的部队不要说打,百里开外就望风而逃了。在铁焰镇势力的辐射范围内,甚至形成了一片片被土匪默认绕开的死亡之地——却是陕边普通百姓的安全区。
洪承畴今天来借兵,主要就是要借铁焰镇之威名行快速围剿之事。对于何顾来说,只看到了洪承畴和杨鹤谁能成功平匪,而在洪承畴和杨鹤看来,彼此之间却是政见相左的死对头。
洪承畴主剿,为此已经向朝廷下了十数道奏折;杨鹤主抚,并且成功说服了皇帝让他总督三边来执行招抚政策。当杨鹤踏上陕边这片土地,他和洪承畴就注定了只能有一个人可以善始善终的离开这里。
而事实上,这件事又岂止只牵扯到他们两个人的利益,朝中因为此事早已分为两派,哪一派都希望自己才是最终的胜利者。而作为各自身后利益集团的前台代表,他们两个谁都输不起。
赢家,意味着获得皇帝更多的信任,并且凭借信任优势将自己政见对手彻底推倒,从而达到控制朝政的目的。
因此洪承畴立刻答应道:“可以!贵镇指挥甚至可以指挥我的家兵,一切都是为了朝廷,贵镇不做争功之事,本官亦不做夺权之人!”
何顾哪里知道人家背后是如此大的一盘棋,只是奇怪对方为什么突然变爽快了:“我也有一事相求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