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大梦方醒
寒子呇最初进入幻境时看到的场面,其实本来应该是没有他的,但那么多的场景中,为何他独独落入了那里,其实还是缘分使然。
不管是蓝衣仙人,还是仙霂,亦或者天帝天后,跟他必然是有联系的,所以他才会在机缘巧合之下落入此地。
可这缘分,有时候真令人咋舌。
每一世他死后,寒子呇都会脱离那个拘束着他的躯壳,然后以灵魂的方式看到后来发生的事情。本来死都死了,却非要他看完。
他看到蓝衣仙人为他种下千顷花田,待繁花盛开之际,自己却化为虚无。
也难怪刚入幻阵时,蓝衣仙人就对他算得上照顾了。哪怕是幻境,也一样要符合真实,可惜那个时候真正的他,大概还在轮回里做个散仙吧,在对方被指去管辖天厥山之后,自己落了罪,才有了后来的交集。
他这第一世,过得算不上不好,却也算不上好。
后来还有第二世,第三世,第一百世,第一千世,直到,这一世。
突然有光闪过,将所有碎片连接起来,然后是他从碧落中醒来之前的那些记忆。
所有的一切纷至沓来,重新拼接组合,成为一块完整的圆,如十五的月,完满无缺。
那些关于仙霂的,仙枍的,冥隳的,还有更早以前的记忆,也都回来了。
于是,他成了一个完整的他。也终于达成了当年的计划,成为了一个六界中人,受天道约束,也可以借此约束别人。
所以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上古大荒时期,始分三界,为天界、人界、仙界。有玉山生灵,天地间独此一份,也是唯一一只玉妖。天道感其壮举,以壤为皮,以玉为骨,予他人身,并同意他开辟妖界,成为第四界之主。
但是玉妖并未同意。
既心盛千景,何必以一界困之?更何况当时三界均有妖存在,且相处和睦,根本没有必要去单独划分出一界来。是以他最后还是选择了守护一方生灵,而不是去做一界之主。以至于到了很久之后的今天,天地间有了六界,却仍然没有妖界之分。
但今天的妖族,已经只能混居在人界了。当然,这是后话。
玉妖为三界和睦做了很多事情,还一直致力于维护当时还未强盛到掌管一切的天道。如此心性,本该被颂扬,却因为他的淡漠与沉默一直不被人知晓。
但是真的没有人知道吗?不是的,至少那些有不轨图谋的人,都还是知道的。
在一次修补天界与人界之间的塌陷时,玉妖耗费了大量灵力与修为,最后却不慎受到反噬,他在极度虚弱之下来到了天界,希望当时的天帝能够救他一次。可是当时的天帝眼中只看到了他的壤皮与玉骨,所以对方没有害他,但也没有帮他,只是把他拘在一处,看着他慢慢魂飞魄散。
壤皮可扩张一界,玉骨更是能让人永不消亡。即使是神,也不可能打开一界,而且早晚有一天,也会拥抱消亡,归于虚无的永生。所以这两样至宝,有谁会不心动呢?
当时的天界有天帝一派神明,也有佛门。在玉妖死后,天帝为了让佛门保密,将玉骨送予了对方。
但是天界与人界之间的塌陷玉妖并未能补全,在塌陷扩大到危及两界时,终于被天道察觉。天道收回了壤皮与玉骨,并罚当时的天帝以身殉塌陷,将其补全,佛门则被要求再也不能离开天界。
天道有情,泪两滴,一为天界碧落,一为冥界黄泉。玉骨被放入碧落中温养,而壤皮则开拓了冥界,然后被放置在冥界中心的黄泉里修复。
所以天界换了天帝,冥隳修复后,也成了冥界之主。再后来,就是身为玉骨的他醒来。
他们被天道修复,所以命处六界之外,不归天道管束,可他们都有着玉妖时的记忆,所以他们选择的是布局,然后讨回自己的公道。
毕竟那时候魂飞魄散,被剥皮拆骨时,还是很痛的。
先不说魂飞魄散如何,天帝为了拿到有用的壤皮与玉骨,必须在玉妖还未死透时便将他的皮骨卸下。玉妖已经没有力气睁开眼去看什么了,但感觉还在,皮被一整块的剥下来,骨头被一根一根的拆下,最后一滩烂肉没了依凭,直接灰飞烟灭,化作虚无。魂魄也散了,再也没有聚集起来的机会。
玉妖死的时候也没有怨恨,他只是有些遗憾没能看看自己到底有没有心,说到底他的身体不过是天道捏出来的,只有皮和骨罢了。可他养了这么多年,会不会生出一颗心来呢?
但是到死,他也没能知道。
说来冥隳只是壤皮生灵而化为人身,寒子呇也只是玉骨生灵化作人身罢了,他们并没有玉妖的魂魄,但是却都有着玉妖的记忆。他们也没有玉妖那样的心性,所有冥隳和寒子呇是恨的,当年参与的又何止天帝一人?是多少人的袖手旁观,才害的玉妖身陨神消。
寒子呇抬手摸了摸眼角,仍然是干的。是了,他又怎么会为此落泪?
负手一笑,寒子呇抬手挥散眼前的一切,迈步往前走去。
前方是光,也是幻阵的终点。
而关于仙霂的那些,他理不清,不如丢在身后罢。
虽然早晚有一天,他还是要去理的。
“轻寒染子夜,幽空挂明星。”寒子呇唇瓣微微张合,呢喃道。
是梦。
寒子呇,如果有一天我找到你,我念这句诗,你就认得出我了。
我终于找到你了。
可惜,你为什么不早点来呢?一切都晚了。
寒子呇,我找不到你的,永远都找不到你了……
所以,对不起……
寒子呇不懂最后一句对不起所来为何,那说到底只是一场幻境,也就是说并未发生过,但是对方的情感是真实的。所以仙霂为什么要对他道歉呢?
明明要道歉的人,好像应该是他才对。
后来的一切像是一场闹剧,寒子呇闭上双眼,在踏出幻阵的那一刻,将其抛在脑后。
时机未到,不必多想。
不管是蓝衣仙人,还是仙霂,亦或者天帝天后,跟他必然是有联系的,所以他才会在机缘巧合之下落入此地。
可这缘分,有时候真令人咋舌。
每一世他死后,寒子呇都会脱离那个拘束着他的躯壳,然后以灵魂的方式看到后来发生的事情。本来死都死了,却非要他看完。
他看到蓝衣仙人为他种下千顷花田,待繁花盛开之际,自己却化为虚无。
也难怪刚入幻阵时,蓝衣仙人就对他算得上照顾了。哪怕是幻境,也一样要符合真实,可惜那个时候真正的他,大概还在轮回里做个散仙吧,在对方被指去管辖天厥山之后,自己落了罪,才有了后来的交集。
他这第一世,过得算不上不好,却也算不上好。
后来还有第二世,第三世,第一百世,第一千世,直到,这一世。
突然有光闪过,将所有碎片连接起来,然后是他从碧落中醒来之前的那些记忆。
所有的一切纷至沓来,重新拼接组合,成为一块完整的圆,如十五的月,完满无缺。
那些关于仙霂的,仙枍的,冥隳的,还有更早以前的记忆,也都回来了。
于是,他成了一个完整的他。也终于达成了当年的计划,成为了一个六界中人,受天道约束,也可以借此约束别人。
所以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上古大荒时期,始分三界,为天界、人界、仙界。有玉山生灵,天地间独此一份,也是唯一一只玉妖。天道感其壮举,以壤为皮,以玉为骨,予他人身,并同意他开辟妖界,成为第四界之主。
但是玉妖并未同意。
既心盛千景,何必以一界困之?更何况当时三界均有妖存在,且相处和睦,根本没有必要去单独划分出一界来。是以他最后还是选择了守护一方生灵,而不是去做一界之主。以至于到了很久之后的今天,天地间有了六界,却仍然没有妖界之分。
但今天的妖族,已经只能混居在人界了。当然,这是后话。
玉妖为三界和睦做了很多事情,还一直致力于维护当时还未强盛到掌管一切的天道。如此心性,本该被颂扬,却因为他的淡漠与沉默一直不被人知晓。
但是真的没有人知道吗?不是的,至少那些有不轨图谋的人,都还是知道的。
在一次修补天界与人界之间的塌陷时,玉妖耗费了大量灵力与修为,最后却不慎受到反噬,他在极度虚弱之下来到了天界,希望当时的天帝能够救他一次。可是当时的天帝眼中只看到了他的壤皮与玉骨,所以对方没有害他,但也没有帮他,只是把他拘在一处,看着他慢慢魂飞魄散。
壤皮可扩张一界,玉骨更是能让人永不消亡。即使是神,也不可能打开一界,而且早晚有一天,也会拥抱消亡,归于虚无的永生。所以这两样至宝,有谁会不心动呢?
当时的天界有天帝一派神明,也有佛门。在玉妖死后,天帝为了让佛门保密,将玉骨送予了对方。
但是天界与人界之间的塌陷玉妖并未能补全,在塌陷扩大到危及两界时,终于被天道察觉。天道收回了壤皮与玉骨,并罚当时的天帝以身殉塌陷,将其补全,佛门则被要求再也不能离开天界。
天道有情,泪两滴,一为天界碧落,一为冥界黄泉。玉骨被放入碧落中温养,而壤皮则开拓了冥界,然后被放置在冥界中心的黄泉里修复。
所以天界换了天帝,冥隳修复后,也成了冥界之主。再后来,就是身为玉骨的他醒来。
他们被天道修复,所以命处六界之外,不归天道管束,可他们都有着玉妖时的记忆,所以他们选择的是布局,然后讨回自己的公道。
毕竟那时候魂飞魄散,被剥皮拆骨时,还是很痛的。
先不说魂飞魄散如何,天帝为了拿到有用的壤皮与玉骨,必须在玉妖还未死透时便将他的皮骨卸下。玉妖已经没有力气睁开眼去看什么了,但感觉还在,皮被一整块的剥下来,骨头被一根一根的拆下,最后一滩烂肉没了依凭,直接灰飞烟灭,化作虚无。魂魄也散了,再也没有聚集起来的机会。
玉妖死的时候也没有怨恨,他只是有些遗憾没能看看自己到底有没有心,说到底他的身体不过是天道捏出来的,只有皮和骨罢了。可他养了这么多年,会不会生出一颗心来呢?
但是到死,他也没能知道。
说来冥隳只是壤皮生灵而化为人身,寒子呇也只是玉骨生灵化作人身罢了,他们并没有玉妖的魂魄,但是却都有着玉妖的记忆。他们也没有玉妖那样的心性,所有冥隳和寒子呇是恨的,当年参与的又何止天帝一人?是多少人的袖手旁观,才害的玉妖身陨神消。
寒子呇抬手摸了摸眼角,仍然是干的。是了,他又怎么会为此落泪?
负手一笑,寒子呇抬手挥散眼前的一切,迈步往前走去。
前方是光,也是幻阵的终点。
而关于仙霂的那些,他理不清,不如丢在身后罢。
虽然早晚有一天,他还是要去理的。
“轻寒染子夜,幽空挂明星。”寒子呇唇瓣微微张合,呢喃道。
是梦。
寒子呇,如果有一天我找到你,我念这句诗,你就认得出我了。
我终于找到你了。
可惜,你为什么不早点来呢?一切都晚了。
寒子呇,我找不到你的,永远都找不到你了……
所以,对不起……
寒子呇不懂最后一句对不起所来为何,那说到底只是一场幻境,也就是说并未发生过,但是对方的情感是真实的。所以仙霂为什么要对他道歉呢?
明明要道歉的人,好像应该是他才对。
后来的一切像是一场闹剧,寒子呇闭上双眼,在踏出幻阵的那一刻,将其抛在脑后。
时机未到,不必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