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零二章 琴棋书画诗酒茶一
既然把一切都有了一个应对的计划,接下来这七天赵铭便把这次全城瞩目的比试抛之脑后,专心忙起自己的事情来。
对于他来说,本来就是件很无所谓的事情。输赢又能如何?对于现实与自己来说,完全没有什么意义,输了,不过是丢了赢鼎这个并不存在的人的面子。大不了舍弃这个一时突发异想的名号又如何。一个不存在之人谈何颜面?
至于以后有人会怀疑赢鼎就是北赵六殿下,他就死不要脸的不承认即可。反正现在每次出宫他都经过宫里那些不知道从那冒出来的易容高手给自己打扮打扮,看上去比自己实际年龄大了许多,气质也有一些变化。这就让赵铭啧啧称奇,看来四大神术之一的某某国化妆术在古时候也是造诣不浅。
再说就算是赢了,赵铭也觉得这样的意气之争毫无意义。犹如小孩子斗气一般让人发笑。赢了也许能让北赵在文事上面的底气多少提升上那个几分,可被后世熏陶得只看中实际利益的赵铭真觉得这是很无聊,很无所谓的事情。盛世还好,虚名可以运作,增加国家的影响力,可使外族归心怀德。例如前唐。
可现在不过乱世中暂时的平静,争这个虚名于国家的实力又有什么作用呢?即便赢了,南唐最多承认北赵出了一个才气惊艳之人,该鄙视的还得鄙视。无法改变整个世人的观念,更无法提升北赵整体的名声与硬实力。赢了又有什么意义?赢鼎之名名传天下根本就是个笑话,至于恢复本名,让赵铭之名享誉天下?傻了吗?闹得天涯何处不识君对于他这样打算游历天下的皇子来说完全是场灾难!所以这场比试在赵铭眼里无异一根鸡肋,真真是曹操那句话,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偏偏让赵铭没脾气的是你还不能不去比,舆论已经让南唐那帮吃饱了无事可干的闲人弄得风生水起。不比赢鼎就成了北赵的罪人,本来被南唐看低的文学荒芜之地这下不知道还会说成什么模样。就算这一切赵铭都不在乎,可他不能不在意宫里那头老龙的想法,那可是知道赵铭就是赢鼎的家伙,万一赵铭随随便便就输掉比试,不知道他那小气的父皇会不会恼羞成怒,嫌弃他惹出如此大的风波,断了他的出宫之路,这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赵铭对这场比试很无奈,不想花费太多的精神却又不得不违背着心意用心去谋划。且给这些平时无聊得要死的汴梁民众们一些谈资吧。赵铭只能自我安慰的地想着。
所以这七天,赵铭准备好了一些谋划便把此事放在一边。对,一切不过是谋划,就像玩拼图,不过把合适的东西准备好放在合适的位置,而且赵铭还从后世偷来了不少别人还没看见过的图案,赢不赢不敢保证,相信那天总应该吓人一跳吧。羞耻心?不存在的,自从水调歌头出世以来,还没有收到过任何不妥的指责,赵铭不知道自己是放下心来还是彻底灰心。破罐子破摔放开了那份顾虑,肆无忌惮抄袭了起来,给北赵一场盛宴,吓天下人一跳。想想也蛮好玩的。一切不过是场游戏罢了。
可是汴梁城
的民众可不这样看,自从那夜北赵少年一词喝退南唐大家,一对子便要为难世间百年的事情彻底的传开以来,百年间文事被南唐压制得苦不堪言的北赵人终于像打赢了一场国战一般,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走在大街上本来对穿着南唐学子衫的南唐人亦没有以前那般敬畏,觉得并不是那样的高不可攀。大家又如何?继承前唐盛世又如何?对上那副对子,做出那样好词再来与我分辨!
本来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淡化下去,赢鼎这名字也许犹如那昙花一现,便消失人间。可偏偏在忘性大的汴梁民众开始准备忘记这个名字之时,南唐来的学子却又把这个名字推到了风口浪尖,一个没多少人见过的人物,一个本来平凡普通的日子却让整个汴梁城期待起来。至于输赢,他们甚至比赵铭还要不在意,除了赌徒,谁输谁赢能让自己多一个铜板吗?但这场热闹还是要看的,谁让这日子过得太平淡了呢。
七日之后,比试之时,连平时热闹的东市都安分不少。不少店铺干脆关闭大门集体加入这场看热闹之旅,弄得整个汴梁城像是过上元节一般全体往一个地方赶,只是这次他们去的不是上元节要去的御花园而是往北,坐落于北城的太学。
这次比试的场地就是约定在太学,也不知道太学祭酒是怎么想的,居然同意将比试场地设置于这,甚至专门停了太学的一天课程方便比试的举行。估计太学祭酒也在嘀咕自己的学生今日怕是无心学业吧。
当年北赵皇室为了体现自己重视科举文事之意,立国初期就给本国的最高学府划分了一块硕大的地盘。正因如此,今日的太学才堪堪没有被蜂拥而来的人群给挤爆。即便如此,宽阔的讲学广场任然挤得水泄不通。许多来得晚一些的汴梁民众连大门都挤不进去。头疼不已的汴梁府尹只好加大了衙役的人数维持现场的秩序,并把精明的汴梁城小贩统统赶出门外,并向门外不满的民众保证找几个嗓门大的说书人实时把里面的情况告之,这才安抚住这些被养刁了的天子脚下之民。也算是古代的实况转播了。
现在笑得最开心的应该是金陵林家了吧。太学讲学广场正中搭建这一个高台,数尺高台之上三面都是架空的棚子,以木为支柱,上面是用来遮光的油布。正面设有六个席位,自然是此次比试做为评委的位置。六把胡椅,一条长几,平几之上除了笔墨纸张之外林家还贴心准备了时令水果与酸浆,两个角落还站着胸口处绣着硕大的金陵林家四字金线的小厮,随时恭候着评委的召唤,以供不时所需。
此次比试经过两国评委共同议定,只能上场十人参加比试。关于人数两国评委还热烈的吵了一架,南唐本来想要是十四人的名额,更多他们也不介意,反正南唐有的是专于此道的人才。
而北赵是有苦无处言,压根就找不到这个叫赢鼎的人,连排兵布阵都不知道怎么商量,可又绕不开这个南唐指定的主。为此太学祭酒李老爷子还专门找上了上书房,希望皇帝能帮上一把查查这个赢鼎的底,只收到皇帝赵奢面
色古怪的苦笑。最后还是比他年轻不了几岁的老太监怀恩向他保证这赢鼎确实有才,有那几分把握,李老大人才怀着满腹的疑问气咻咻走了,当场没给皇帝好脸色看。
李老自己心底没数,只好把人数往少的压,最终定为十人,七人主力三人替补。自己暗地里准备了十人以防万一,万一那赢鼎不来应约也不能输了场面,至于想靠这十人赢下比试,祭酒自己都知道毫无希望,能赢个一项都是佛祖保佑了,只不过是在坚持他北赵最后的底线而已。
高台右边设席有十,有椅无案。背后有杆黄底黑字唐旗立于迎风飞舞,亦有一样的小厮束手而立等待召唤。十张椅子上已经坐满了身穿南唐学子服饰的比试者。年纪各异,有刚刚及冠的小子也有面有长须可称老夫的壮年。或闭目养神,或含笑观望,或抱壶自饮,或持棋不语,亦有人临风挥手,凭空而书,亦有人窃窃私语突然高声而吟,到博得阵阵喝彩。南唐这十人到是卖相极佳,各有风流。不弱南唐文学祖地之名。
对比这下,左边的声势完全没得比,十张椅子之上只有一人。面容雄阔,环眼豹须,若不是一身文士衫说是宰猪屠狗之辈怕也有不少人相信。正是那赵铭新认的兄长燕烈在此。此时的燕烈心情极其不好,感觉自己有被小兄弟给坑了,说什么兄长先行,小弟随后就到,结果自己块坐了小半个时辰还没见到那兄弟的影子。空空的十个位置就坐着自己一个人,弄得自己就像被别人参观的异兽一般,十分别扭不自在。只好板着脸应着南唐那边不善的眼色狠狠的瞪了回去。
说起南唐这帮酸儒,他们西燕的怨气更大。北赵好歹给个荒芜之地的评论,荒芜是荒芜,总还有几根草。他们西燕呢?南唐文人根本就不作评论!好像眼里就没有西燕这个国家。一说起西燕,满眼就是哪里不是只有蹲在地上放羊的羊倌吗?有人识字?就这感觉。所以本来块出北赵的燕烈听到消息立马回赶,一来是为了撑撑小兄弟的场,二来也有心底怨气的成分。
可闹到现在,燕烈怕是给自己兄弟的怨气更大些。
“时辰快至,北赵就派此一人参加吗?”南唐太学祭酒含笑望着自己的老冤家,满脸揶揄。平时作为两国最高学府的掌舵人,平时隔空嘴炮到是打了不少,偏偏这老家伙学问扎实得没话说。嘲讽一下北赵的学问基础还行,辩经问道这老家伙完全不输于自己,斗得自己没脾气。今日终于能当面嘲讽一下这个老不死的,也不枉自己千里迢迢不顾身体走上这北赵一遭。
北赵祭酒心情可愉悦不起来,面带苦色却恶狠狠回瞪他旁边的老者。看来怀恩那老糊涂信誓旦旦的保证就是个放屁。真没浪费自己准备的保险,还是用到那成色比起南唐要逊上一层的十人。赢是指望不上了,可连比试都不敢比试这才是北赵文坛的灾难!
正当老先生苦着脸想让台下准备的十人上场之时,台下却响起一声清脆而霸烈的声音:“对付你南唐这土鸡瓦狗,我与兄长而人足矣!何需劳动我北赵十人!”
对于他来说,本来就是件很无所谓的事情。输赢又能如何?对于现实与自己来说,完全没有什么意义,输了,不过是丢了赢鼎这个并不存在的人的面子。大不了舍弃这个一时突发异想的名号又如何。一个不存在之人谈何颜面?
至于以后有人会怀疑赢鼎就是北赵六殿下,他就死不要脸的不承认即可。反正现在每次出宫他都经过宫里那些不知道从那冒出来的易容高手给自己打扮打扮,看上去比自己实际年龄大了许多,气质也有一些变化。这就让赵铭啧啧称奇,看来四大神术之一的某某国化妆术在古时候也是造诣不浅。
再说就算是赢了,赵铭也觉得这样的意气之争毫无意义。犹如小孩子斗气一般让人发笑。赢了也许能让北赵在文事上面的底气多少提升上那个几分,可被后世熏陶得只看中实际利益的赵铭真觉得这是很无聊,很无所谓的事情。盛世还好,虚名可以运作,增加国家的影响力,可使外族归心怀德。例如前唐。
可现在不过乱世中暂时的平静,争这个虚名于国家的实力又有什么作用呢?即便赢了,南唐最多承认北赵出了一个才气惊艳之人,该鄙视的还得鄙视。无法改变整个世人的观念,更无法提升北赵整体的名声与硬实力。赢了又有什么意义?赢鼎之名名传天下根本就是个笑话,至于恢复本名,让赵铭之名享誉天下?傻了吗?闹得天涯何处不识君对于他这样打算游历天下的皇子来说完全是场灾难!所以这场比试在赵铭眼里无异一根鸡肋,真真是曹操那句话,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偏偏让赵铭没脾气的是你还不能不去比,舆论已经让南唐那帮吃饱了无事可干的闲人弄得风生水起。不比赢鼎就成了北赵的罪人,本来被南唐看低的文学荒芜之地这下不知道还会说成什么模样。就算这一切赵铭都不在乎,可他不能不在意宫里那头老龙的想法,那可是知道赵铭就是赢鼎的家伙,万一赵铭随随便便就输掉比试,不知道他那小气的父皇会不会恼羞成怒,嫌弃他惹出如此大的风波,断了他的出宫之路,这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赵铭对这场比试很无奈,不想花费太多的精神却又不得不违背着心意用心去谋划。且给这些平时无聊得要死的汴梁民众们一些谈资吧。赵铭只能自我安慰的地想着。
所以这七天,赵铭准备好了一些谋划便把此事放在一边。对,一切不过是谋划,就像玩拼图,不过把合适的东西准备好放在合适的位置,而且赵铭还从后世偷来了不少别人还没看见过的图案,赢不赢不敢保证,相信那天总应该吓人一跳吧。羞耻心?不存在的,自从水调歌头出世以来,还没有收到过任何不妥的指责,赵铭不知道自己是放下心来还是彻底灰心。破罐子破摔放开了那份顾虑,肆无忌惮抄袭了起来,给北赵一场盛宴,吓天下人一跳。想想也蛮好玩的。一切不过是场游戏罢了。
可是汴梁城
的民众可不这样看,自从那夜北赵少年一词喝退南唐大家,一对子便要为难世间百年的事情彻底的传开以来,百年间文事被南唐压制得苦不堪言的北赵人终于像打赢了一场国战一般,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走在大街上本来对穿着南唐学子衫的南唐人亦没有以前那般敬畏,觉得并不是那样的高不可攀。大家又如何?继承前唐盛世又如何?对上那副对子,做出那样好词再来与我分辨!
本来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淡化下去,赢鼎这名字也许犹如那昙花一现,便消失人间。可偏偏在忘性大的汴梁民众开始准备忘记这个名字之时,南唐来的学子却又把这个名字推到了风口浪尖,一个没多少人见过的人物,一个本来平凡普通的日子却让整个汴梁城期待起来。至于输赢,他们甚至比赵铭还要不在意,除了赌徒,谁输谁赢能让自己多一个铜板吗?但这场热闹还是要看的,谁让这日子过得太平淡了呢。
七日之后,比试之时,连平时热闹的东市都安分不少。不少店铺干脆关闭大门集体加入这场看热闹之旅,弄得整个汴梁城像是过上元节一般全体往一个地方赶,只是这次他们去的不是上元节要去的御花园而是往北,坐落于北城的太学。
这次比试的场地就是约定在太学,也不知道太学祭酒是怎么想的,居然同意将比试场地设置于这,甚至专门停了太学的一天课程方便比试的举行。估计太学祭酒也在嘀咕自己的学生今日怕是无心学业吧。
当年北赵皇室为了体现自己重视科举文事之意,立国初期就给本国的最高学府划分了一块硕大的地盘。正因如此,今日的太学才堪堪没有被蜂拥而来的人群给挤爆。即便如此,宽阔的讲学广场任然挤得水泄不通。许多来得晚一些的汴梁民众连大门都挤不进去。头疼不已的汴梁府尹只好加大了衙役的人数维持现场的秩序,并把精明的汴梁城小贩统统赶出门外,并向门外不满的民众保证找几个嗓门大的说书人实时把里面的情况告之,这才安抚住这些被养刁了的天子脚下之民。也算是古代的实况转播了。
现在笑得最开心的应该是金陵林家了吧。太学讲学广场正中搭建这一个高台,数尺高台之上三面都是架空的棚子,以木为支柱,上面是用来遮光的油布。正面设有六个席位,自然是此次比试做为评委的位置。六把胡椅,一条长几,平几之上除了笔墨纸张之外林家还贴心准备了时令水果与酸浆,两个角落还站着胸口处绣着硕大的金陵林家四字金线的小厮,随时恭候着评委的召唤,以供不时所需。
此次比试经过两国评委共同议定,只能上场十人参加比试。关于人数两国评委还热烈的吵了一架,南唐本来想要是十四人的名额,更多他们也不介意,反正南唐有的是专于此道的人才。
而北赵是有苦无处言,压根就找不到这个叫赢鼎的人,连排兵布阵都不知道怎么商量,可又绕不开这个南唐指定的主。为此太学祭酒李老爷子还专门找上了上书房,希望皇帝能帮上一把查查这个赢鼎的底,只收到皇帝赵奢面
色古怪的苦笑。最后还是比他年轻不了几岁的老太监怀恩向他保证这赢鼎确实有才,有那几分把握,李老大人才怀着满腹的疑问气咻咻走了,当场没给皇帝好脸色看。
李老自己心底没数,只好把人数往少的压,最终定为十人,七人主力三人替补。自己暗地里准备了十人以防万一,万一那赢鼎不来应约也不能输了场面,至于想靠这十人赢下比试,祭酒自己都知道毫无希望,能赢个一项都是佛祖保佑了,只不过是在坚持他北赵最后的底线而已。
高台右边设席有十,有椅无案。背后有杆黄底黑字唐旗立于迎风飞舞,亦有一样的小厮束手而立等待召唤。十张椅子上已经坐满了身穿南唐学子服饰的比试者。年纪各异,有刚刚及冠的小子也有面有长须可称老夫的壮年。或闭目养神,或含笑观望,或抱壶自饮,或持棋不语,亦有人临风挥手,凭空而书,亦有人窃窃私语突然高声而吟,到博得阵阵喝彩。南唐这十人到是卖相极佳,各有风流。不弱南唐文学祖地之名。
对比这下,左边的声势完全没得比,十张椅子之上只有一人。面容雄阔,环眼豹须,若不是一身文士衫说是宰猪屠狗之辈怕也有不少人相信。正是那赵铭新认的兄长燕烈在此。此时的燕烈心情极其不好,感觉自己有被小兄弟给坑了,说什么兄长先行,小弟随后就到,结果自己块坐了小半个时辰还没见到那兄弟的影子。空空的十个位置就坐着自己一个人,弄得自己就像被别人参观的异兽一般,十分别扭不自在。只好板着脸应着南唐那边不善的眼色狠狠的瞪了回去。
说起南唐这帮酸儒,他们西燕的怨气更大。北赵好歹给个荒芜之地的评论,荒芜是荒芜,总还有几根草。他们西燕呢?南唐文人根本就不作评论!好像眼里就没有西燕这个国家。一说起西燕,满眼就是哪里不是只有蹲在地上放羊的羊倌吗?有人识字?就这感觉。所以本来块出北赵的燕烈听到消息立马回赶,一来是为了撑撑小兄弟的场,二来也有心底怨气的成分。
可闹到现在,燕烈怕是给自己兄弟的怨气更大些。
“时辰快至,北赵就派此一人参加吗?”南唐太学祭酒含笑望着自己的老冤家,满脸揶揄。平时作为两国最高学府的掌舵人,平时隔空嘴炮到是打了不少,偏偏这老家伙学问扎实得没话说。嘲讽一下北赵的学问基础还行,辩经问道这老家伙完全不输于自己,斗得自己没脾气。今日终于能当面嘲讽一下这个老不死的,也不枉自己千里迢迢不顾身体走上这北赵一遭。
北赵祭酒心情可愉悦不起来,面带苦色却恶狠狠回瞪他旁边的老者。看来怀恩那老糊涂信誓旦旦的保证就是个放屁。真没浪费自己准备的保险,还是用到那成色比起南唐要逊上一层的十人。赢是指望不上了,可连比试都不敢比试这才是北赵文坛的灾难!
正当老先生苦着脸想让台下准备的十人上场之时,台下却响起一声清脆而霸烈的声音:“对付你南唐这土鸡瓦狗,我与兄长而人足矣!何需劳动我北赵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