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5,女儿早立(上)
老大爷误会他们也就算了,怎么连医生也觉得那姑娘是他女朋友呢。而且那医生说话的语气跟老大爷如出一辙,全都是在叮嘱李修缘不要辜负了这么好的姑娘。
李修缘只觉得自己的头上落了一千只喜鹊,叽叽喳喳简直不要太吵了。但人家说的还真有道理,自己又没办法当面反驳。
听医生说李修缘挂完点滴就可以走了,她这才算松了口气。小吃店里早就忙得不可开交了,她必须马上赶回去帮忙。在李修缘还没说出感谢的时候,姑娘就跟他打了声招呼然后一溜烟跑了。
三瓶点滴打了两个半小时,李修缘都快急疯了。同样快急疯的还有大和尚,先前李修缘跟他说好的,换了一个城市就会跟他发张照片。李修缘离开梁郡市的时候跟他发了一条信息,可这都已经过去两天时间了,他依然没有收到新的信息。
幸亏李修缘第一时间给大和尚打了电话,不然他真有可能从灵山跑出来找李修缘。
说归说闹归闹,李修缘从小无父无母,不管大和尚对他有多严厉,他对李修缘始终是天下第一好。
打完点滴到住院部,李修缘这才知道,那姑娘已经帮他垫付了医药费。在医院待了两天,几盒药三瓶点滴加上一些检查,竟然花费了一千多快。
钱对李修缘而言不是问题,但对于一个小吃店服务员而言,一千多快恐怕就是她一个月的工资了。
李修缘没有那姑娘的联系方式,甚至不记得自己晕倒在什么地方的小吃店门口了。他很努力的回忆,想要记起那个曾经晕倒的小吃店。最后一无所获,只能最笨的方法一家一家的找。
李修缘的记忆力特别强,他只要走到小吃店的门口,就能判定当初自己是不是在这地方晕倒的。
从上午找到下午,李修缘终于找到了那家小吃店。站在小吃店的门口,李修缘看到了正在里面忙碌的马尾辫姑娘。
“小雅,你被那小子去医院,是不是又帮他垫付医药费了?”
“妈,我没有。”
“还说没有,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你太善良了,你怎么就知道那小子不是骗子呢。你说没有,那我给你买衣服的钱呢?”
“妈,我,我把钱丢了。”
“行了吧,孩子,虽然你不是我生的,但你是我养大的。知女莫若母,你这孩子从小就不会撒谎,真以为你妈我看不出来呢?”
“妈,我先去忙了。”
“回来,闺女,妈不是在心疼钱,妈是怕你被人给骗了。”
“知道啦,妈!”
站在小吃店外,李修缘听到了母女俩的谈话。
姑娘的妈妈坐在柜台后面,小吃店里坐满了来吃饭的客人。姑娘笑着跑进厨房,然后把客人点的饭菜端了出来。
她似乎认识每一个人,在上菜的时候跟每一个人都能聊上几句。
“张叔,今天来的挺早呀,我婶子最近还好吧?”
“好好好,你婶子最近好多了,就是有点儿想你这丫头了,说是让我替她问问,你啥时候有空再去我家做客呀?”
“张叔,等我忙完这几天的,我一定再去看看我婶儿。”
“李阿姨,您儿子最近回来看您了吗?”
“回来啦,回来啦。自从上次你帮我打完那个电话以后,这小子每个月都回来一趟。这不,上一次还带女朋友一起回来了。连喜糖我都准备好了,今天出门太急我给忘了,等下次姨把喜糖给你拿来。”
“阿姨,吃不吃喜糖都行,只要您开心就好。”
“要说你这闺女就是懂事儿,要不是我那儿子早有女朋友了,我一准让你做我儿媳妇。”
“阿姨,您说什么呐。”
“瞧瞧瞧瞧,阿姨就是跟你开个玩笑,你怎么还脸红了呢。”
“哈哈哈哈……”
小吃店里爆发出阵阵哄笑,就连坐在柜台后面的女人也忍不住笑出了声。厨房里正在忙碌的男人探了探头,跟坐在柜台里的女人相视一笑,继续回去忙他的事儿了。
李修缘选了一个靠门的位置坐下,跟他同坐一桌的正是刚才跟姑娘开玩笑的李阿姨。要了一碗胡辣汤和几个包子,李修缘趁机跟李阿姨聊了起来。
从李阿姨的口中,李修缘大概了解了马尾辫姑娘的情况。
姑娘叫张雅,这家小吃店是她父母开的,确切的说是她的养父母开的。她的养父养母都是残疾人,养母坐着轮椅,养父拄着拐。他们都很少提起张雅小时候的事儿,据说张雅是他们在公园的河边捡来的。
张雅在这一片的人缘极好,在没有张雅之前,她的养父母已经在这儿开了好几年小吃店了。生意一直不怎么好,一直处于半关门的状态。
自从有了张雅以后,这家小吃店的生意突然就好起来了。那会儿张雅跟养母一起坐在轮椅上,后来坐着轮椅的养母推着坐在婴儿车里的张雅。
再后来张雅一天天长大,从蹒跚学步开始就懂得心疼人,从来不会跑出小吃店。三岁半就会帮父母做家务了,四岁半就跟个小大人儿一样,端着装有包子的盘子给客人送上桌。
此时在这家店里吃饭的,全都是这家店的老主顾,最少的也在这儿吃了三四年了,最长的那位都已经在这儿吃了小二十年了。可以说他们都是看着张雅长大的,在他们眼里张雅就跟自己的孩子没有两样。
小吃店起早贪黑挣的就是个辛苦钱,张雅父母的身体不好,所以很多事儿都需要张雅帮忙。这孩子从来不觉得苦,六岁就开始跟父母一起起早,在客人最少的时候把功课做完,周六周日从来不会出去玩儿,因为那两天店里会更忙一些。
大家是看着张雅长大的,从一个乖巧懂事的小丫头,长成现在这个亭亭玉帝的大姑娘。要说老天爷是绝对公平的,虽然张雅从小被父母遗弃,但她很幸运有这样一对疼她的养父母。虽然她的生活环境很差,但她每天都过的很开心。
学习从未让养父母操过心,即便大部分业余时间都用在帮店里干活了,但张雅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李修缘只觉得自己的头上落了一千只喜鹊,叽叽喳喳简直不要太吵了。但人家说的还真有道理,自己又没办法当面反驳。
听医生说李修缘挂完点滴就可以走了,她这才算松了口气。小吃店里早就忙得不可开交了,她必须马上赶回去帮忙。在李修缘还没说出感谢的时候,姑娘就跟他打了声招呼然后一溜烟跑了。
三瓶点滴打了两个半小时,李修缘都快急疯了。同样快急疯的还有大和尚,先前李修缘跟他说好的,换了一个城市就会跟他发张照片。李修缘离开梁郡市的时候跟他发了一条信息,可这都已经过去两天时间了,他依然没有收到新的信息。
幸亏李修缘第一时间给大和尚打了电话,不然他真有可能从灵山跑出来找李修缘。
说归说闹归闹,李修缘从小无父无母,不管大和尚对他有多严厉,他对李修缘始终是天下第一好。
打完点滴到住院部,李修缘这才知道,那姑娘已经帮他垫付了医药费。在医院待了两天,几盒药三瓶点滴加上一些检查,竟然花费了一千多快。
钱对李修缘而言不是问题,但对于一个小吃店服务员而言,一千多快恐怕就是她一个月的工资了。
李修缘没有那姑娘的联系方式,甚至不记得自己晕倒在什么地方的小吃店门口了。他很努力的回忆,想要记起那个曾经晕倒的小吃店。最后一无所获,只能最笨的方法一家一家的找。
李修缘的记忆力特别强,他只要走到小吃店的门口,就能判定当初自己是不是在这地方晕倒的。
从上午找到下午,李修缘终于找到了那家小吃店。站在小吃店的门口,李修缘看到了正在里面忙碌的马尾辫姑娘。
“小雅,你被那小子去医院,是不是又帮他垫付医药费了?”
“妈,我没有。”
“还说没有,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你太善良了,你怎么就知道那小子不是骗子呢。你说没有,那我给你买衣服的钱呢?”
“妈,我,我把钱丢了。”
“行了吧,孩子,虽然你不是我生的,但你是我养大的。知女莫若母,你这孩子从小就不会撒谎,真以为你妈我看不出来呢?”
“妈,我先去忙了。”
“回来,闺女,妈不是在心疼钱,妈是怕你被人给骗了。”
“知道啦,妈!”
站在小吃店外,李修缘听到了母女俩的谈话。
姑娘的妈妈坐在柜台后面,小吃店里坐满了来吃饭的客人。姑娘笑着跑进厨房,然后把客人点的饭菜端了出来。
她似乎认识每一个人,在上菜的时候跟每一个人都能聊上几句。
“张叔,今天来的挺早呀,我婶子最近还好吧?”
“好好好,你婶子最近好多了,就是有点儿想你这丫头了,说是让我替她问问,你啥时候有空再去我家做客呀?”
“张叔,等我忙完这几天的,我一定再去看看我婶儿。”
“李阿姨,您儿子最近回来看您了吗?”
“回来啦,回来啦。自从上次你帮我打完那个电话以后,这小子每个月都回来一趟。这不,上一次还带女朋友一起回来了。连喜糖我都准备好了,今天出门太急我给忘了,等下次姨把喜糖给你拿来。”
“阿姨,吃不吃喜糖都行,只要您开心就好。”
“要说你这闺女就是懂事儿,要不是我那儿子早有女朋友了,我一准让你做我儿媳妇。”
“阿姨,您说什么呐。”
“瞧瞧瞧瞧,阿姨就是跟你开个玩笑,你怎么还脸红了呢。”
“哈哈哈哈……”
小吃店里爆发出阵阵哄笑,就连坐在柜台后面的女人也忍不住笑出了声。厨房里正在忙碌的男人探了探头,跟坐在柜台里的女人相视一笑,继续回去忙他的事儿了。
李修缘选了一个靠门的位置坐下,跟他同坐一桌的正是刚才跟姑娘开玩笑的李阿姨。要了一碗胡辣汤和几个包子,李修缘趁机跟李阿姨聊了起来。
从李阿姨的口中,李修缘大概了解了马尾辫姑娘的情况。
姑娘叫张雅,这家小吃店是她父母开的,确切的说是她的养父母开的。她的养父养母都是残疾人,养母坐着轮椅,养父拄着拐。他们都很少提起张雅小时候的事儿,据说张雅是他们在公园的河边捡来的。
张雅在这一片的人缘极好,在没有张雅之前,她的养父母已经在这儿开了好几年小吃店了。生意一直不怎么好,一直处于半关门的状态。
自从有了张雅以后,这家小吃店的生意突然就好起来了。那会儿张雅跟养母一起坐在轮椅上,后来坐着轮椅的养母推着坐在婴儿车里的张雅。
再后来张雅一天天长大,从蹒跚学步开始就懂得心疼人,从来不会跑出小吃店。三岁半就会帮父母做家务了,四岁半就跟个小大人儿一样,端着装有包子的盘子给客人送上桌。
此时在这家店里吃饭的,全都是这家店的老主顾,最少的也在这儿吃了三四年了,最长的那位都已经在这儿吃了小二十年了。可以说他们都是看着张雅长大的,在他们眼里张雅就跟自己的孩子没有两样。
小吃店起早贪黑挣的就是个辛苦钱,张雅父母的身体不好,所以很多事儿都需要张雅帮忙。这孩子从来不觉得苦,六岁就开始跟父母一起起早,在客人最少的时候把功课做完,周六周日从来不会出去玩儿,因为那两天店里会更忙一些。
大家是看着张雅长大的,从一个乖巧懂事的小丫头,长成现在这个亭亭玉帝的大姑娘。要说老天爷是绝对公平的,虽然张雅从小被父母遗弃,但她很幸运有这样一对疼她的养父母。虽然她的生活环境很差,但她每天都过的很开心。
学习从未让养父母操过心,即便大部分业余时间都用在帮店里干活了,但张雅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