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5,一别九年
赵政派人给赵丹和赵灵儿捎去一封信,然后把这边的情况说了一下,然后让夏玉房跟李霓裳去赵国投奔赵丹。
赵丹是赵国公主,有她在夏玉房跟李霓裳就不会有事。不过话说回来,赵政已经很久没有跟人家联系了,这一联系就是求人帮忙。不过好在赵丹并不在意,看到信的赵灵儿差点儿来找赵政。
虽然已经跟赵政分开好几年了,赵灵儿始终对赵政念念不忘。每个月她都会给赵政送来几封信,信的内容不尽相同,但是所要表达的意思几乎一样。
赵灵儿一直在跟赵政商量,希望以后可以去秦国跟赵政作伴。如果赵政是平头百姓,这么做倒没什么。
关键是赵政乃秦国国君,而赵灵儿可是赵国公主。一个赵丹还不够乱,现在又加一个赵灵儿。如果这事儿被传扬出去,恐怕赵国的面子就让她俩给丢尽了。
当然还有一个问题,一直都是赵政不得不考虑的。秦国终有一天要一统天下,这也一直是所有老秦人的夙愿。
如果赵政有一天真这么做,又该如何去面对赵丹和赵灵儿呢。他们可都是赵国公主,如果倒是赵政灭了赵国,她们难道会不恨赵政么。
有时候恨比爱给人带来的伤害更大,而仇恨可以让人丧失理智。如果将来真有那么一天,赵政自己能不能撑得住都是回事儿。
普通百姓到了二十岁行冠礼,赵政则是因为吕不韦的一句话,然后行冠礼的时间往后推迟了两年时间。
十三岁离开秦国,二十二岁返回秦国。
九年不仅是单数的最大值,而且也是赵政人生最丰富多彩的九年。每天都跟不同的人打交道,在不同的人身上学到不同的优点。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赵政已经不再是九年前的那个毛头小子,由内到外赵政已经彻底变了。
先说言行举止方面,以前的赵政说话很冲。现在的他绝对不会这样,他不会跟任何人吵,更不会跟任何人发生冲突。
因为那些都是最不明智的选择,也是一个人在情绪失控后的表现。
情绪最能体现一个人有多少内涵,愤怒时不发火,跌倒时不抱怨,伤心时不自弃,高兴时不膨胀。
很少有人能够做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尤其是像赵政这般的年轻人。但赵政做到了,为此他还专门找地方训练自己。
去酒楼给人当小二,为的就是可以拥有一个强大的心脏。不管客人是不是无理取闹,他都必须在第一时间给人道歉。不用管是不是他的错,没有人会关心这个问题。
同事会很喜欢看热闹,老板会很担心他的生意,趾高气昂的客官会发飙,而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搞定这一切。
菜盘子扣你脸上了别动手,笑着把脸洗干净了继续干活。
面汤倒你脑门上了别激动,笑着把头洗干净了继续干活。
有人扇你耳光了不要还手,对方扇你左脸那你就笑着把右脸也伸过去让他扇。
不是所有人都能经受得住苦难,但一旦有人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人将来的成就一定不可限量。
赵政从来不会多说一个字,尤其是在那大半年的承受力训练的时候。他每天都在抓狂中度过,想他堂堂一国之君,被人如此这般对待却不能发火。
他必须做到不管遇到什么事儿都面不改色,那怕有人捅他一刀,那怕有人当众辱骂他。那怕有人把所有恶毒的话全都用在他的身上,他也必须要做到面不改色,而且还要做到心如止水。
愤怒会让人失去理智,所以赵政必须用这种方法来控制愤怒。虽然他这些年没在咸阳,但是咸阳城所发生的一举一动他都清楚。
比如吕不韦的那些破事儿,还有他的母后赵姬。这或许不能把责任全都推到一个女人身上,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保持清醒的人是少之又少。毕竟一个是自己的生母,一个是从小传授自己治国安邦之道的老师。
三人行必有吾师,所以赵政从来都没拜过师。他从不单独推崇一家学说,自然也不拘泥于一家学说。
集众家所长,汇百川之水,达天地之师。
赵政孤身一人返回秦国,两位车夫均以被他派出去送信去了。如此长路当然有人担心,不过担心赵政的人已经先他一步去了赵国。
李霓裳死活都不肯走,甚至还使出了女人的杀手锏,一哭二闹三上吊。只可惜这招对如今的赵政没用,用赵政的话讲,就算她死也要死在赵国。虽然直到他是为自己好,但听到这话的李霓裳还是有点儿伤心。
夏玉房倒是特别懂事,根本就没用赵政劝说,她便主动提出赶赴赵国。毕竟她从小就在赵国长大,而且她还曾有过一个未完成的心愿。只是她不知道,当初那个向她许下承诺的小子还记不记得。
很久以前,小女孩护着小男孩,面对一群流浪狗毫不退缩。不是因为她不害怕,而是因为身后的小男孩被吓的一直哭。
经过一场恶战,流浪狗被路过的路人赶走。小女孩受了伤,小男孩也挂了彩。小女孩的伤势跟流浪狗恶斗的时候留下的,而小男孩的伤是为了救小女孩留下的。
一个笨笨的小男孩,一个傻傻的小女孩。在他们返回小破屋的途中,小男孩小心翼翼的托着小女孩的胳膊。然后他红着眼向小女孩发誓,以后他一定会保护小女孩的,而且他以后一定要娶小女孩为妻。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女孩和小男孩渐渐长大了。但是小女孩却失去了小男孩,因为小男孩被人带走了,她知道那个地方,却根本没有去那个地方的能力。
往事不堪回首,走的再急有时也应当回头看看。夏玉房在临走前跟赵政聊了很久,如果不是她亲口告诉赵政,赵政根本就没有想到,原来是他当初的一个承诺支撑着夏玉房。她看好赵政,深信他将来一定能够出人头地。
路上遇到一对母女,赵政便将马车送给了她们。目盲的老妇人,失聪的小女孩。母女俩早已流浪多年,遇上赵政之前她们才被人打了一顿。
老妇人几天没吃东西了,小女孩偷了几个馒头回来给老妇人。最后被卖馒头的抓了个现行,之后是无数扁担落在她俩身上。
赵政把马车送给她俩,然后只身去了她俩来时的方向。途中经过一家馒头铺,赵政看到了老妇人口中的那个大胖子。
赵政只出了三拳两脚,三拳全都砸在那人的身上,两脚踹翻了他的桌椅。那人似乎在当地很有势力,一会儿的功夫就喊来一大帮人。只可惜他还是慢了一步,人到齐时赵政早就跑没影了。
刚离开秦国时,若是让赵政遇到这种问题,他一定会把那人打成废人。若是在不解气,就直接让人把他剁了喂狗。
可这会儿不太一样了,这会儿他已经长大了,变成熟了。知道很多事情是不能直接解决的,还有很多事情是改变不了的。
比如那个老妇人,非要将失聪的小女孩推给赵政。赵政当然知道老妇人想干什么,但是他不认为这么做是明智之举。
前路如何连他自己都不清楚,如果身边再带着一个小姑娘。哦,对了,其实这姑娘哪儿都不小。个头不小眼睛不小,甚至连那个啥也不算小。其实她笑起来特别好看,在老妇人将她推给赵政的时候,她也在极力向赵政证明,好像是在说她能够听见也能说话,只不过是嗓子出了问题说不出来而已。
形势所迫留她不得,所以赵政最后还是让女孩跟老妇人走了。
赵丹是赵国公主,有她在夏玉房跟李霓裳就不会有事。不过话说回来,赵政已经很久没有跟人家联系了,这一联系就是求人帮忙。不过好在赵丹并不在意,看到信的赵灵儿差点儿来找赵政。
虽然已经跟赵政分开好几年了,赵灵儿始终对赵政念念不忘。每个月她都会给赵政送来几封信,信的内容不尽相同,但是所要表达的意思几乎一样。
赵灵儿一直在跟赵政商量,希望以后可以去秦国跟赵政作伴。如果赵政是平头百姓,这么做倒没什么。
关键是赵政乃秦国国君,而赵灵儿可是赵国公主。一个赵丹还不够乱,现在又加一个赵灵儿。如果这事儿被传扬出去,恐怕赵国的面子就让她俩给丢尽了。
当然还有一个问题,一直都是赵政不得不考虑的。秦国终有一天要一统天下,这也一直是所有老秦人的夙愿。
如果赵政有一天真这么做,又该如何去面对赵丹和赵灵儿呢。他们可都是赵国公主,如果倒是赵政灭了赵国,她们难道会不恨赵政么。
有时候恨比爱给人带来的伤害更大,而仇恨可以让人丧失理智。如果将来真有那么一天,赵政自己能不能撑得住都是回事儿。
普通百姓到了二十岁行冠礼,赵政则是因为吕不韦的一句话,然后行冠礼的时间往后推迟了两年时间。
十三岁离开秦国,二十二岁返回秦国。
九年不仅是单数的最大值,而且也是赵政人生最丰富多彩的九年。每天都跟不同的人打交道,在不同的人身上学到不同的优点。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赵政已经不再是九年前的那个毛头小子,由内到外赵政已经彻底变了。
先说言行举止方面,以前的赵政说话很冲。现在的他绝对不会这样,他不会跟任何人吵,更不会跟任何人发生冲突。
因为那些都是最不明智的选择,也是一个人在情绪失控后的表现。
情绪最能体现一个人有多少内涵,愤怒时不发火,跌倒时不抱怨,伤心时不自弃,高兴时不膨胀。
很少有人能够做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尤其是像赵政这般的年轻人。但赵政做到了,为此他还专门找地方训练自己。
去酒楼给人当小二,为的就是可以拥有一个强大的心脏。不管客人是不是无理取闹,他都必须在第一时间给人道歉。不用管是不是他的错,没有人会关心这个问题。
同事会很喜欢看热闹,老板会很担心他的生意,趾高气昂的客官会发飙,而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搞定这一切。
菜盘子扣你脸上了别动手,笑着把脸洗干净了继续干活。
面汤倒你脑门上了别激动,笑着把头洗干净了继续干活。
有人扇你耳光了不要还手,对方扇你左脸那你就笑着把右脸也伸过去让他扇。
不是所有人都能经受得住苦难,但一旦有人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人将来的成就一定不可限量。
赵政从来不会多说一个字,尤其是在那大半年的承受力训练的时候。他每天都在抓狂中度过,想他堂堂一国之君,被人如此这般对待却不能发火。
他必须做到不管遇到什么事儿都面不改色,那怕有人捅他一刀,那怕有人当众辱骂他。那怕有人把所有恶毒的话全都用在他的身上,他也必须要做到面不改色,而且还要做到心如止水。
愤怒会让人失去理智,所以赵政必须用这种方法来控制愤怒。虽然他这些年没在咸阳,但是咸阳城所发生的一举一动他都清楚。
比如吕不韦的那些破事儿,还有他的母后赵姬。这或许不能把责任全都推到一个女人身上,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保持清醒的人是少之又少。毕竟一个是自己的生母,一个是从小传授自己治国安邦之道的老师。
三人行必有吾师,所以赵政从来都没拜过师。他从不单独推崇一家学说,自然也不拘泥于一家学说。
集众家所长,汇百川之水,达天地之师。
赵政孤身一人返回秦国,两位车夫均以被他派出去送信去了。如此长路当然有人担心,不过担心赵政的人已经先他一步去了赵国。
李霓裳死活都不肯走,甚至还使出了女人的杀手锏,一哭二闹三上吊。只可惜这招对如今的赵政没用,用赵政的话讲,就算她死也要死在赵国。虽然直到他是为自己好,但听到这话的李霓裳还是有点儿伤心。
夏玉房倒是特别懂事,根本就没用赵政劝说,她便主动提出赶赴赵国。毕竟她从小就在赵国长大,而且她还曾有过一个未完成的心愿。只是她不知道,当初那个向她许下承诺的小子还记不记得。
很久以前,小女孩护着小男孩,面对一群流浪狗毫不退缩。不是因为她不害怕,而是因为身后的小男孩被吓的一直哭。
经过一场恶战,流浪狗被路过的路人赶走。小女孩受了伤,小男孩也挂了彩。小女孩的伤势跟流浪狗恶斗的时候留下的,而小男孩的伤是为了救小女孩留下的。
一个笨笨的小男孩,一个傻傻的小女孩。在他们返回小破屋的途中,小男孩小心翼翼的托着小女孩的胳膊。然后他红着眼向小女孩发誓,以后他一定会保护小女孩的,而且他以后一定要娶小女孩为妻。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女孩和小男孩渐渐长大了。但是小女孩却失去了小男孩,因为小男孩被人带走了,她知道那个地方,却根本没有去那个地方的能力。
往事不堪回首,走的再急有时也应当回头看看。夏玉房在临走前跟赵政聊了很久,如果不是她亲口告诉赵政,赵政根本就没有想到,原来是他当初的一个承诺支撑着夏玉房。她看好赵政,深信他将来一定能够出人头地。
路上遇到一对母女,赵政便将马车送给了她们。目盲的老妇人,失聪的小女孩。母女俩早已流浪多年,遇上赵政之前她们才被人打了一顿。
老妇人几天没吃东西了,小女孩偷了几个馒头回来给老妇人。最后被卖馒头的抓了个现行,之后是无数扁担落在她俩身上。
赵政把马车送给她俩,然后只身去了她俩来时的方向。途中经过一家馒头铺,赵政看到了老妇人口中的那个大胖子。
赵政只出了三拳两脚,三拳全都砸在那人的身上,两脚踹翻了他的桌椅。那人似乎在当地很有势力,一会儿的功夫就喊来一大帮人。只可惜他还是慢了一步,人到齐时赵政早就跑没影了。
刚离开秦国时,若是让赵政遇到这种问题,他一定会把那人打成废人。若是在不解气,就直接让人把他剁了喂狗。
可这会儿不太一样了,这会儿他已经长大了,变成熟了。知道很多事情是不能直接解决的,还有很多事情是改变不了的。
比如那个老妇人,非要将失聪的小女孩推给赵政。赵政当然知道老妇人想干什么,但是他不认为这么做是明智之举。
前路如何连他自己都不清楚,如果身边再带着一个小姑娘。哦,对了,其实这姑娘哪儿都不小。个头不小眼睛不小,甚至连那个啥也不算小。其实她笑起来特别好看,在老妇人将她推给赵政的时候,她也在极力向赵政证明,好像是在说她能够听见也能说话,只不过是嗓子出了问题说不出来而已。
形势所迫留她不得,所以赵政最后还是让女孩跟老妇人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