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塞北的马场
史书上的洛阳,是东汉的政治中心,后在董卓之乱时被付之一炬,而因为姬溪这支小蝴蝶的缘故,一切早已变的不同,数年的战乱,洛阳虽饱经摧残,然终归没有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自雍和八年洛阳重新回到姬溪的手中后,又是一轮新的整顿治理,俨然已经焕然一新,且更加的雄伟,比之经营数年的长安尚有不如,但也相差不远。
直白的说,在此时的洛阳,姬溪就是皇帝,这里的任何人任何事姬溪都可以毫无顾忌的随意调动而不会遭到任何的反驳,因为他已经是秦王。他的府邸,自然便是王府。
姬溪很不喜欢华歆为他修建的这座秦王府,他觉得远不如长安的那座庭院住的舒服,然而,时势使然,已他秦王的身份,该有的规格一样也不能少,所以,姬溪的王府占地方圆十余里,各种宫殿设施一应俱全,是以姬溪搬进去了两个月,还是有些地方摸不清楚。
两个月中,种种事情逐渐步入了正规。在这之间,姬溪的劳累是有目共睹的,以至于短短两个月下来,姬溪整整瘦了一大圈。家人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但是谁也没有劝阻姬溪,大家都知道,姬溪要用此种方式来发些心中的怒气。大家都知道,长安的事情虽然了了,可来自刘协的疑虑甚至可以说是背叛却深深的伤了姬溪的心。
所幸,时间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抹平伤痛,随着时间的流逝,姬溪慢慢的也想通了,脸色也开始好转,慢慢恢复成了原本有说有笑的样子,只是,姬溪的目光身处却仍有那么一抹哀伤,那一抹哀伤使的姬溪的目光变得更加深邃。
这一日,王府正殿中,洛阳城内的肱股心腹齐聚一堂,有吕春,贾诩,姬渊,黄忠,张统,华歆,此外,还有一个女人,是芙儿。
芙儿本是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的,她此来,是受了高顺所托,前来洛阳询问云中城的进退。
今日所议的,便是云中之事。几个月前,姬溪本意打算攻占云中城深入塞北了,后因刘协勾结曹操夺权之事,姬溪不得已放弃了这个计划,并立刻率领大部兵马南下增援,只留给高顺五万兵马继续对云中城试压。
经过这几个月的缓冲,云中城内的袁熙和各部首领已经缓过气来,兵力再达巅峰,足有二十万大军。五万对二十万,高顺的压力可想而知。
芙儿带来了高顺的建议:练兵的目的已然达成,若想再打下去便不应以练兵为目的,而应以攻城拔寨为最终的目的,且必须要增兵,高顺要求姬溪给他增兵十万,助他深入塞北。
对此,黄忠当即响应,请为前锋。
吕春却有不同的意见:战乱方休,应保持静默,静观天下大势,贸然进取,只怕会打草惊蛇,生出其他的变故,是以吕春建议只应固守,不可冒进。
贾诩说应该观察曹魏的动静,因为眼下的曹魏也正在对塞北虎视眈眈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为。与吕春的出发点不同,但也是建议观望。
姬溪有些徘徊不定,看向沉默不语的芙儿,可有可无的问:“芙儿,你觉得呢?”
芙儿的话令姬溪为之深思,令其他人倍感敬佩。
芙儿:“奴婢想问,经此番大变后,王上与曹魏的联盟是否依然奏效?”
姬溪:“曹操已经遣使来赔罪,说自己是被猪油蒙了心,他娘的,这家伙比我还不要脸。不过嘛,合则两利,我没有拒绝的理由。”
芙儿:“既然结盟,那么,谁为主,谁为从?”
此一问,姬溪陷入了沉思,只能说:“我之国力与曹魏不相上下,稍有所长并不足为判,这主从倒真不好分辨。”
芙儿:“不然,奴婢认为,王上无论天时地利人和都处于曹魏之上,当为结盟之主。”
姬溪诧异的问:“此言何意?”
芙儿:“王上封王之前存在诸多掣肘,现今无所顾忌,此为天时;中原一马平川,无险可守,而关中乃天选之地,易守难攻,此乃地利;数年来,中原战火纷飞,曹袁之战的隐患尚未全然解决,而关中数年来虽饱经沧桑,然根基从未动摇,此乃人和。”
这话说的面面俱到,有理有据,可似乎并不足以证明什么,因为站在旁观着的角度上,此三者架在一起再不足以在对曹魏的战争中取胜。是以姬溪疑惑的看着芙儿,等着她继续解释。
芙儿便继续说:“有此天时地利人和,须当勇猛精进,何以裹足不前?”
贾诩:“塞北之地不管是于我还是于曹魏,都没有甚大的用处,攻占塞北之后,必然会加重我国的负担,此一点你可想过?”
芙儿:“请诸公暂时抛却我国之利益,换个角度想想,但就塞北而言,是我等更需要呢,还是曹魏更需要呢?”
在做的,姬溪,吕春,贾诩三人,都是一点就通的角色,闻言,三人立刻嗅出了个中的玄机,良久,姬溪叹道:“呵呵,确实是我等鼠目寸光啦,文封,文和,可服气啊。”
吕春浅笑,没有言语却对着芙儿抱拳一拜。贾诩呵呵笑道:“错生女儿身啊。”
华歆不是这方面的人才,也对这些事情不怎么感兴趣,几个武将却非常感兴趣,只是他们却全然不明白芙儿的话中到底有什么玄机,最后还是贾诩给出了解释:塞北于姬溪而言,确实是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但对曹魏而言,却是志在必得之地,无他,中原地势平坦,不论是征伐还是固守,曹操都需要大量的战马,大量的好马,而塞北,正是天然的马场。姬溪虽然也需要战马,但一来并不急迫,二来有正身在西域的徐庶每年向关中补充。所以,塞北对姬溪无足轻重,对曹操却势在必得。若曹操控制了塞北,自此在军事上再无掣肘,实力更上一层楼,而若姬溪控制了塞北,那么便可以在于曹操的结盟中占据绝大的主动权。
把这个主动权掌握在手中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为此就算付出很大的代价都是值得的,所以,众人当场便意见达成一致,攻占云中城,深入塞北,不求一统,但要控制住塞北的马场,将主动权牢牢的掌握在自家手中。
直白的说,在此时的洛阳,姬溪就是皇帝,这里的任何人任何事姬溪都可以毫无顾忌的随意调动而不会遭到任何的反驳,因为他已经是秦王。他的府邸,自然便是王府。
姬溪很不喜欢华歆为他修建的这座秦王府,他觉得远不如长安的那座庭院住的舒服,然而,时势使然,已他秦王的身份,该有的规格一样也不能少,所以,姬溪的王府占地方圆十余里,各种宫殿设施一应俱全,是以姬溪搬进去了两个月,还是有些地方摸不清楚。
两个月中,种种事情逐渐步入了正规。在这之间,姬溪的劳累是有目共睹的,以至于短短两个月下来,姬溪整整瘦了一大圈。家人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但是谁也没有劝阻姬溪,大家都知道,姬溪要用此种方式来发些心中的怒气。大家都知道,长安的事情虽然了了,可来自刘协的疑虑甚至可以说是背叛却深深的伤了姬溪的心。
所幸,时间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抹平伤痛,随着时间的流逝,姬溪慢慢的也想通了,脸色也开始好转,慢慢恢复成了原本有说有笑的样子,只是,姬溪的目光身处却仍有那么一抹哀伤,那一抹哀伤使的姬溪的目光变得更加深邃。
这一日,王府正殿中,洛阳城内的肱股心腹齐聚一堂,有吕春,贾诩,姬渊,黄忠,张统,华歆,此外,还有一个女人,是芙儿。
芙儿本是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的,她此来,是受了高顺所托,前来洛阳询问云中城的进退。
今日所议的,便是云中之事。几个月前,姬溪本意打算攻占云中城深入塞北了,后因刘协勾结曹操夺权之事,姬溪不得已放弃了这个计划,并立刻率领大部兵马南下增援,只留给高顺五万兵马继续对云中城试压。
经过这几个月的缓冲,云中城内的袁熙和各部首领已经缓过气来,兵力再达巅峰,足有二十万大军。五万对二十万,高顺的压力可想而知。
芙儿带来了高顺的建议:练兵的目的已然达成,若想再打下去便不应以练兵为目的,而应以攻城拔寨为最终的目的,且必须要增兵,高顺要求姬溪给他增兵十万,助他深入塞北。
对此,黄忠当即响应,请为前锋。
吕春却有不同的意见:战乱方休,应保持静默,静观天下大势,贸然进取,只怕会打草惊蛇,生出其他的变故,是以吕春建议只应固守,不可冒进。
贾诩说应该观察曹魏的动静,因为眼下的曹魏也正在对塞北虎视眈眈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为。与吕春的出发点不同,但也是建议观望。
姬溪有些徘徊不定,看向沉默不语的芙儿,可有可无的问:“芙儿,你觉得呢?”
芙儿的话令姬溪为之深思,令其他人倍感敬佩。
芙儿:“奴婢想问,经此番大变后,王上与曹魏的联盟是否依然奏效?”
姬溪:“曹操已经遣使来赔罪,说自己是被猪油蒙了心,他娘的,这家伙比我还不要脸。不过嘛,合则两利,我没有拒绝的理由。”
芙儿:“既然结盟,那么,谁为主,谁为从?”
此一问,姬溪陷入了沉思,只能说:“我之国力与曹魏不相上下,稍有所长并不足为判,这主从倒真不好分辨。”
芙儿:“不然,奴婢认为,王上无论天时地利人和都处于曹魏之上,当为结盟之主。”
姬溪诧异的问:“此言何意?”
芙儿:“王上封王之前存在诸多掣肘,现今无所顾忌,此为天时;中原一马平川,无险可守,而关中乃天选之地,易守难攻,此乃地利;数年来,中原战火纷飞,曹袁之战的隐患尚未全然解决,而关中数年来虽饱经沧桑,然根基从未动摇,此乃人和。”
这话说的面面俱到,有理有据,可似乎并不足以证明什么,因为站在旁观着的角度上,此三者架在一起再不足以在对曹魏的战争中取胜。是以姬溪疑惑的看着芙儿,等着她继续解释。
芙儿便继续说:“有此天时地利人和,须当勇猛精进,何以裹足不前?”
贾诩:“塞北之地不管是于我还是于曹魏,都没有甚大的用处,攻占塞北之后,必然会加重我国的负担,此一点你可想过?”
芙儿:“请诸公暂时抛却我国之利益,换个角度想想,但就塞北而言,是我等更需要呢,还是曹魏更需要呢?”
在做的,姬溪,吕春,贾诩三人,都是一点就通的角色,闻言,三人立刻嗅出了个中的玄机,良久,姬溪叹道:“呵呵,确实是我等鼠目寸光啦,文封,文和,可服气啊。”
吕春浅笑,没有言语却对着芙儿抱拳一拜。贾诩呵呵笑道:“错生女儿身啊。”
华歆不是这方面的人才,也对这些事情不怎么感兴趣,几个武将却非常感兴趣,只是他们却全然不明白芙儿的话中到底有什么玄机,最后还是贾诩给出了解释:塞北于姬溪而言,确实是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但对曹魏而言,却是志在必得之地,无他,中原地势平坦,不论是征伐还是固守,曹操都需要大量的战马,大量的好马,而塞北,正是天然的马场。姬溪虽然也需要战马,但一来并不急迫,二来有正身在西域的徐庶每年向关中补充。所以,塞北对姬溪无足轻重,对曹操却势在必得。若曹操控制了塞北,自此在军事上再无掣肘,实力更上一层楼,而若姬溪控制了塞北,那么便可以在于曹操的结盟中占据绝大的主动权。
把这个主动权掌握在手中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为此就算付出很大的代价都是值得的,所以,众人当场便意见达成一致,攻占云中城,深入塞北,不求一统,但要控制住塞北的马场,将主动权牢牢的掌握在自家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