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该杀的人舍不得杀
郭嘉不是没想过先控制住姬蔓四人以此要挟姬昀,只是,当他想到这一点却将之付诸行动的时候,他却骤然发现,不知什么时候,许昌实际上的掌控权竟全落到姬昀的手上了。要想捉回姬蔓四人,唯一的可能性竟是攻打许昌。
当知道这一点后,郭嘉喟然长叹,知道此局再也无解,自己败了,败的非常彻底,此时他唯一能做的,便是立刻舍弃洛阳,向豫州进兵,以求将损失降到最小。
至于洛阳,既然姬昀想要,那便送给姬昀吧。
不送给姬昀又有什么办法呢。姬昀不会向要许昌,更不会想要青、兖、豫三洲,可周瑜却全都想要啊,要是郭嘉选择和姬昀起冲突,那么便是周瑜坐收渔翁之利,将被其不费吹灰之力的攻占大量的土地,这是郭嘉所不能允许的。两权相害取其轻,郭嘉别无他法。
诚如姬昀所预料的那样,姬昀并不想要许昌,其实不是不想要,而是没能力要,时局发展到这个地步,已经是姬昀能够掌控的极限了,此时最应该做的收拢战果,将既得利益紧紧的抓在手中,迟则生变。
是以到了许昌之后,姬昀不敢多做耽搁。第一件事,将姬蔓四人接到了自己的中军。姬昀的中军,乃是以三郎等天机阁成员为骨干,余者全是当初安风津一役中收拢的俘虏,共约三千人,这三千人,可以算是姬昀的亲卫兵马,对姬昀的忠诚度还是有的。
第二件事,收集许昌城内的物资。姬昀还是很讲究的,他并没有扰民,更没有劫掠,他只是将曹府和许昌城的府库一股脑的搬空了而已。
第三件事情,摆平甚至是劝降荀彧和荀攸。这许昌城内,号称能人异士众多,但姬昀真正能看得上眼的,除了曹操外,便只有郭嘉、程昱、荀攸、荀彧四人。眼下,荀彧和荀攸被姬昀控于掌中,姬昀当然想在走之前劝降他们二人,然而,却遭到了二人的抵死相扛。
其实,最先发现姬昀有鬼的是荀攸。当姬昀初步掌握了许昌的所有权的时候,荀攸却察觉了。他第一时间做出了反应,做的反应也正确,那就是暗中派人去知会曹操。然而,姬昀却对此早有预料,他知道一只待在许昌的荀攸能察觉,所以便一直暗中派人监视他,当荀攸有动作的时候,姬昀便当机立断的软禁了荀攸,令其无法再有作为。
第二个反应过来的还不是郭嘉,而是和姬昀近在咫尺的荀彧。荀彧在和荀攸失去了联系没多久便察觉到了诡异。而后,荀彧果断的发动了兵变,然而,他的计划却被姬昀无情的粉碎。姬昀不动声色间将荀彧和诸将隔离开来,令其有口不能言。
对荀攸和荀彧的软禁,都是姬昀在暗中进行的,军中诸将都不知道,他们虽然疑惑于好久未见到此二人,但慑于姬昀如日中天的气势和鬼斧神工的智谋,谁都没有相问,只认为这是姬昀和荀彧二人有什么不合罢了。
然而,再迟钝的人在退入许昌城内之后也明白过来了,姬昀绝对是要投敌。于是,数位对曹操忠心无二的将领联合起来领兵向姬昀要人,他们加起来有三万兵马,而姬昀却也有三万兵马,姬昀的兵马那里来的呢,是从徐州来的。
徐州新降不久,其对曹操的忠心自然了了,姬昀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对徐州来的诸位降将暗中进行威逼利诱,获得了他们的效忠,他们加起来,也有三万兵马。
这本就是预料中的事情,所以,对于两军的对峙姬昀丝毫不意外。他气定神闲的派人请出了荀彧和荀攸。开始对他们劝降。
姬昀说:“两位先生,我原名姬昀,相比二位都已经猜到了吧。”
荀彧说:“元状好计谋,我等甘拜下风。你若要杀我叔侄二人,尽可动手。”
这就是荀彧的风度,他说这话的时候,就像是在陈述一件事实而没有丝毫的个人情感,这个人,早已脱离了对生死的恐惧。
姬昀叹道:“昀对连我给先生素来敬重,怎能忍心杀害。有一请,请两位先生斟酌。”
荀攸接口说:“曹公于我叔侄二人有知遇之恩,我等死则死也,绝不违背大义,元状不必多费唇舌了。”
姬昀本准备了大量的说辞,可此时却突然间说不出来了,所以,他沉默,沉默着陷入了两难,在杀与不杀之间纠结着。
荀彧和荀攸淡然的等待着,等待着姬昀的抉择,等待着自己的生死。
良久,姬昀叹了口气说:“两位先生均有经天纬地之才,昀何忍杀之。唉,罢了,两位先生请回吧。”
姬昀确实心软了,荀彧是个敦厚的长者,荀攸是个正直的君子,姬昀不忍杀之,虽然明知道留下这两人等于是给曹操留下了两座宝藏,可姬昀仍是不愿为之。
听了姬昀的话,荀彧和荀攸郑重的看了姬昀一眼,而后不约而同的俯身一拜,这一拜,拜的是姬昀的不杀之恩,同时,也随着这一拜,他们将忘记姬昀的不杀之恩,因为他们没有求姬昀不杀他们。
在姬昀的注视中,二人步法稳健的走回了己方的军中。诸将随即请战,然而,荀彧和荀攸却不约而同的摇了摇头,强硬的否决了诸将的请战要求。
荀攸作为本地最高长官,断然下令:“传令,即刻整军,入驻荣阳。”
荣阳,毗邻虎牢关,乃洛阳以东的一座军事要塞。
诸将问:“何不先杀姬昀小贼?”
荀攸解释说:“杀姬昀,如何杀?此时我等若与姬昀纠缠,且不说胜败难料。便是胜了,也绝难将姬昀留在许昌,许昌往西,几乎可以说是一路坦途,唯一的一道屏障荣阳也只有八千兵马,姬昀若想逃过荣阳易如反掌。且,我料定南阳贾诩已经领兵西进,洛阳朝不保夕,我等的主要任务是保住荣阳,以待主公回师。此时若站,必与姬昀胶着,荣阳不保也。”
有将问:“我等若西进,姬昀在后追杀怎么办?”
当知道这一点后,郭嘉喟然长叹,知道此局再也无解,自己败了,败的非常彻底,此时他唯一能做的,便是立刻舍弃洛阳,向豫州进兵,以求将损失降到最小。
至于洛阳,既然姬昀想要,那便送给姬昀吧。
不送给姬昀又有什么办法呢。姬昀不会向要许昌,更不会想要青、兖、豫三洲,可周瑜却全都想要啊,要是郭嘉选择和姬昀起冲突,那么便是周瑜坐收渔翁之利,将被其不费吹灰之力的攻占大量的土地,这是郭嘉所不能允许的。两权相害取其轻,郭嘉别无他法。
诚如姬昀所预料的那样,姬昀并不想要许昌,其实不是不想要,而是没能力要,时局发展到这个地步,已经是姬昀能够掌控的极限了,此时最应该做的收拢战果,将既得利益紧紧的抓在手中,迟则生变。
是以到了许昌之后,姬昀不敢多做耽搁。第一件事,将姬蔓四人接到了自己的中军。姬昀的中军,乃是以三郎等天机阁成员为骨干,余者全是当初安风津一役中收拢的俘虏,共约三千人,这三千人,可以算是姬昀的亲卫兵马,对姬昀的忠诚度还是有的。
第二件事,收集许昌城内的物资。姬昀还是很讲究的,他并没有扰民,更没有劫掠,他只是将曹府和许昌城的府库一股脑的搬空了而已。
第三件事情,摆平甚至是劝降荀彧和荀攸。这许昌城内,号称能人异士众多,但姬昀真正能看得上眼的,除了曹操外,便只有郭嘉、程昱、荀攸、荀彧四人。眼下,荀彧和荀攸被姬昀控于掌中,姬昀当然想在走之前劝降他们二人,然而,却遭到了二人的抵死相扛。
其实,最先发现姬昀有鬼的是荀攸。当姬昀初步掌握了许昌的所有权的时候,荀攸却察觉了。他第一时间做出了反应,做的反应也正确,那就是暗中派人去知会曹操。然而,姬昀却对此早有预料,他知道一只待在许昌的荀攸能察觉,所以便一直暗中派人监视他,当荀攸有动作的时候,姬昀便当机立断的软禁了荀攸,令其无法再有作为。
第二个反应过来的还不是郭嘉,而是和姬昀近在咫尺的荀彧。荀彧在和荀攸失去了联系没多久便察觉到了诡异。而后,荀彧果断的发动了兵变,然而,他的计划却被姬昀无情的粉碎。姬昀不动声色间将荀彧和诸将隔离开来,令其有口不能言。
对荀攸和荀彧的软禁,都是姬昀在暗中进行的,军中诸将都不知道,他们虽然疑惑于好久未见到此二人,但慑于姬昀如日中天的气势和鬼斧神工的智谋,谁都没有相问,只认为这是姬昀和荀彧二人有什么不合罢了。
然而,再迟钝的人在退入许昌城内之后也明白过来了,姬昀绝对是要投敌。于是,数位对曹操忠心无二的将领联合起来领兵向姬昀要人,他们加起来有三万兵马,而姬昀却也有三万兵马,姬昀的兵马那里来的呢,是从徐州来的。
徐州新降不久,其对曹操的忠心自然了了,姬昀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对徐州来的诸位降将暗中进行威逼利诱,获得了他们的效忠,他们加起来,也有三万兵马。
这本就是预料中的事情,所以,对于两军的对峙姬昀丝毫不意外。他气定神闲的派人请出了荀彧和荀攸。开始对他们劝降。
姬昀说:“两位先生,我原名姬昀,相比二位都已经猜到了吧。”
荀彧说:“元状好计谋,我等甘拜下风。你若要杀我叔侄二人,尽可动手。”
这就是荀彧的风度,他说这话的时候,就像是在陈述一件事实而没有丝毫的个人情感,这个人,早已脱离了对生死的恐惧。
姬昀叹道:“昀对连我给先生素来敬重,怎能忍心杀害。有一请,请两位先生斟酌。”
荀攸接口说:“曹公于我叔侄二人有知遇之恩,我等死则死也,绝不违背大义,元状不必多费唇舌了。”
姬昀本准备了大量的说辞,可此时却突然间说不出来了,所以,他沉默,沉默着陷入了两难,在杀与不杀之间纠结着。
荀彧和荀攸淡然的等待着,等待着姬昀的抉择,等待着自己的生死。
良久,姬昀叹了口气说:“两位先生均有经天纬地之才,昀何忍杀之。唉,罢了,两位先生请回吧。”
姬昀确实心软了,荀彧是个敦厚的长者,荀攸是个正直的君子,姬昀不忍杀之,虽然明知道留下这两人等于是给曹操留下了两座宝藏,可姬昀仍是不愿为之。
听了姬昀的话,荀彧和荀攸郑重的看了姬昀一眼,而后不约而同的俯身一拜,这一拜,拜的是姬昀的不杀之恩,同时,也随着这一拜,他们将忘记姬昀的不杀之恩,因为他们没有求姬昀不杀他们。
在姬昀的注视中,二人步法稳健的走回了己方的军中。诸将随即请战,然而,荀彧和荀攸却不约而同的摇了摇头,强硬的否决了诸将的请战要求。
荀攸作为本地最高长官,断然下令:“传令,即刻整军,入驻荣阳。”
荣阳,毗邻虎牢关,乃洛阳以东的一座军事要塞。
诸将问:“何不先杀姬昀小贼?”
荀攸解释说:“杀姬昀,如何杀?此时我等若与姬昀纠缠,且不说胜败难料。便是胜了,也绝难将姬昀留在许昌,许昌往西,几乎可以说是一路坦途,唯一的一道屏障荣阳也只有八千兵马,姬昀若想逃过荣阳易如反掌。且,我料定南阳贾诩已经领兵西进,洛阳朝不保夕,我等的主要任务是保住荣阳,以待主公回师。此时若站,必与姬昀胶着,荣阳不保也。”
有将问:“我等若西进,姬昀在后追杀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