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自贬为武夫还是不行
常理来说,姬溪作为末学,就算不出城迎接郑玄,在人家搬到同一条街之后,怎么也应该登门拜访。可姬溪却似乎根本就没有这个意识,他对新搬来的两个邻居视而不见,莫说拜访,便是当头迎上,姬溪也只是默然的擦肩而过,将二人当作毫无交集的普通人。
姬溪此举,无疑是极为失礼的,但姬溪却不得不这么做。这是个尊师重道的时代,姬溪终归太过年轻,若他主动前去拜访,那便相当于自己承认了自己末学后进的身份,如此一来,若是郑玄和许昭拿出大义来指摘他,他是没有还口的余地的。而不主动前去拜访,便相当于向所有人清晰的传达了一个讯号,他姬溪不屑与尔等文人为伍,他姬溪是将军,也只是将军。
不得不说,姬溪的做法虽会被无数人诟病,但却没有人敢站出来指摘他,因为他确实是个将军,一个世间屈指可数的将军,他已经将自己自贬为武夫,谁还能指摘他不尊师重道呢?
于是,姬溪从根本上杜绝了郑玄和许昭拿经义大道向他施压的可能性。
姬溪本想着,自己已经与文人们划清界限了,那么不管郑玄和许昭来长安的目的究竟为何?都不再可能有针对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却不成想,许昭似乎并没有死心,竟送来请柬,邀姬溪明日晚间至许宅参加诗会。
长安城的太平已经持续了六年,百姓们的生活好了,连带着奢靡之风渐起,在姬溪看来,这诗会就是奢靡的表现,一个个才子佳人附庸风雅,不是奢靡又是什么呢?不过,似乎也只有姬溪是这么认为的,大多数人对这所谓的诗会极为的推崇。
黄四娘和崔琰更是经常混迹于内,连带着姬蔓也慢慢的喜欢参加,还有吕春,他经常被邀请去主持诗会,而只要他确实得空,几乎很少推脱。姬溪曾笑话吕春说长安城内的诗会都是吕春推动起来的。
既然身边的人都喜欢且热衷,且此举也确实没有什么弊端,于是姬溪便默认了这种风气的蔓延,曾经还想着也可以去一些诗会卖弄卖弄,谁承想数年来姬府接到的请柬不少,可没有一张是姬溪的,几乎全是姬蔓的,偶尔还会邀请貂蝉和吕浅,甚至姬月都被几个贵妇人邀请过几次,而姬溪却一次没有,根本就没人请他。
初始时,姬溪恨的牙都痒痒,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是以面对手中这张突如其来的请柬时,姬溪却不习惯起来。
以前,他想去却没人请,现在,他自贬身价沦为武夫,且与人人划清界限的意思表达的十分明显,在这个当口,却偏偏有人来请了,这便由不得姬溪不小心谨慎的对待。
去或是不去,姬溪徘徊良久,最终决定以不变应万变,选择不去。然而当夜张统的回报却让姬溪改变了注意。
据张统探查得知,此次诗会的声势之浩大堪称绝无仅有,邀请的人几乎囊括了长安城内所有的名家大儒,且这些平日里深居简出的人大多表示会欣然赴约,若仅此而已,姬溪还不会太过在意,但当姬溪听到张统说许昭放言欢迎长安城内所有的应考士子们都可以前往许宅参加诗会的时候,姬溪开始慎重起来了。
搞出这么大的阵仗,许昭到底想干什么,仅仅是以诗会友这么简单吗?可能吗?
要知道,许昭所要举办的是一场数千人的盛宴,这数千人又大多是附庸风雅之人,他们所用之物具皆要是精品,这场诗会注定将耗资巨大。
空耗如此大的财力物力,只是为了以诗会友?打死姬溪都不相信。
那许昭是为了什么呢?
名声?不对,他的名声已经极大了,不需要用这样的方式来稳固。
广结善缘?也不对,太多的士子崇拜他,他的话在士子们的心中本就分量极重,再者,这巨大的耗费分散到数千人身上就不多了,凭这些钱财远不足以让那些心高气傲的士子们死心塌地。
姬溪想到了一种可能。许昭有可能想造势,想利用这数千士子引导一些舆论的走向,达到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
他最终的目的姬溪无法知晓,无法知晓便无法防备,除非强行制止诗会的进行,可眼下的长安早已群情热切,想要制止显然不再可行。
于是,姬溪只能选择见招拆招,走一步看一步,这诗会是必须去了。
主意既定,多想无益,让张统离去,姬溪便躺到床上睡了过去,
一夜无话,第二日的早朝,刘协追问了关于诗会的一些事情,并饶有兴趣的说今晚也会去凑凑热闹。
对此,姬溪不置可否。散朝之后,姬溪没有去兵部也没有回家,而是折道到了高顺的住处。
自去岁高顺在郿城活剐的孙夏并屠杀了进十万贼兵后,这一年多来一直以戴罪之身隐居长安,姬溪数次想要重新启用他,可一来高顺并不主动,二来也没有太过合适的时机,所以便一直搁置着。
昨夜打定主意赴那诗会之后,姬溪便想着要找几个帮手,思来想去,如今身在长安的,姬溪能信得过的还有能力帮自己这个忙的,除了吕春之外竟然只有芙儿,而吕春因为置身事内,难免有所疏漏,如此一来,姬溪便只剩下芙儿这一个选择了。
是以早朝刚下,姬溪便直接来了高宅。
高顺虽是戴罪之身,可有姬溪在,日子过的倒是富贵且舒适,住的宅子也挺大。
进了宅子,一眼便看见高顺正在院中练武,数月不见,他的精神状态好了很多,看起来武艺也有所精进。
姬溪自伤好后也很长时间没怎么练武了,如今见高顺练的忘我,他也兴起,于是,执剑跃入场中,与高顺交上了手。
若在战场之上,两军阵前,姬溪应该不是高顺的对手,但若论平地论剑,技艺相较,姬溪还是很有自信的,时至今日,也只有三山和三水能在武艺上完胜他,余者如姬渊,想要胜过姬溪也要破费一番周折,而高顺,显然不是姬溪的对手。
姬溪此举,无疑是极为失礼的,但姬溪却不得不这么做。这是个尊师重道的时代,姬溪终归太过年轻,若他主动前去拜访,那便相当于自己承认了自己末学后进的身份,如此一来,若是郑玄和许昭拿出大义来指摘他,他是没有还口的余地的。而不主动前去拜访,便相当于向所有人清晰的传达了一个讯号,他姬溪不屑与尔等文人为伍,他姬溪是将军,也只是将军。
不得不说,姬溪的做法虽会被无数人诟病,但却没有人敢站出来指摘他,因为他确实是个将军,一个世间屈指可数的将军,他已经将自己自贬为武夫,谁还能指摘他不尊师重道呢?
于是,姬溪从根本上杜绝了郑玄和许昭拿经义大道向他施压的可能性。
姬溪本想着,自己已经与文人们划清界限了,那么不管郑玄和许昭来长安的目的究竟为何?都不再可能有针对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却不成想,许昭似乎并没有死心,竟送来请柬,邀姬溪明日晚间至许宅参加诗会。
长安城的太平已经持续了六年,百姓们的生活好了,连带着奢靡之风渐起,在姬溪看来,这诗会就是奢靡的表现,一个个才子佳人附庸风雅,不是奢靡又是什么呢?不过,似乎也只有姬溪是这么认为的,大多数人对这所谓的诗会极为的推崇。
黄四娘和崔琰更是经常混迹于内,连带着姬蔓也慢慢的喜欢参加,还有吕春,他经常被邀请去主持诗会,而只要他确实得空,几乎很少推脱。姬溪曾笑话吕春说长安城内的诗会都是吕春推动起来的。
既然身边的人都喜欢且热衷,且此举也确实没有什么弊端,于是姬溪便默认了这种风气的蔓延,曾经还想着也可以去一些诗会卖弄卖弄,谁承想数年来姬府接到的请柬不少,可没有一张是姬溪的,几乎全是姬蔓的,偶尔还会邀请貂蝉和吕浅,甚至姬月都被几个贵妇人邀请过几次,而姬溪却一次没有,根本就没人请他。
初始时,姬溪恨的牙都痒痒,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是以面对手中这张突如其来的请柬时,姬溪却不习惯起来。
以前,他想去却没人请,现在,他自贬身价沦为武夫,且与人人划清界限的意思表达的十分明显,在这个当口,却偏偏有人来请了,这便由不得姬溪不小心谨慎的对待。
去或是不去,姬溪徘徊良久,最终决定以不变应万变,选择不去。然而当夜张统的回报却让姬溪改变了注意。
据张统探查得知,此次诗会的声势之浩大堪称绝无仅有,邀请的人几乎囊括了长安城内所有的名家大儒,且这些平日里深居简出的人大多表示会欣然赴约,若仅此而已,姬溪还不会太过在意,但当姬溪听到张统说许昭放言欢迎长安城内所有的应考士子们都可以前往许宅参加诗会的时候,姬溪开始慎重起来了。
搞出这么大的阵仗,许昭到底想干什么,仅仅是以诗会友这么简单吗?可能吗?
要知道,许昭所要举办的是一场数千人的盛宴,这数千人又大多是附庸风雅之人,他们所用之物具皆要是精品,这场诗会注定将耗资巨大。
空耗如此大的财力物力,只是为了以诗会友?打死姬溪都不相信。
那许昭是为了什么呢?
名声?不对,他的名声已经极大了,不需要用这样的方式来稳固。
广结善缘?也不对,太多的士子崇拜他,他的话在士子们的心中本就分量极重,再者,这巨大的耗费分散到数千人身上就不多了,凭这些钱财远不足以让那些心高气傲的士子们死心塌地。
姬溪想到了一种可能。许昭有可能想造势,想利用这数千士子引导一些舆论的走向,达到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
他最终的目的姬溪无法知晓,无法知晓便无法防备,除非强行制止诗会的进行,可眼下的长安早已群情热切,想要制止显然不再可行。
于是,姬溪只能选择见招拆招,走一步看一步,这诗会是必须去了。
主意既定,多想无益,让张统离去,姬溪便躺到床上睡了过去,
一夜无话,第二日的早朝,刘协追问了关于诗会的一些事情,并饶有兴趣的说今晚也会去凑凑热闹。
对此,姬溪不置可否。散朝之后,姬溪没有去兵部也没有回家,而是折道到了高顺的住处。
自去岁高顺在郿城活剐的孙夏并屠杀了进十万贼兵后,这一年多来一直以戴罪之身隐居长安,姬溪数次想要重新启用他,可一来高顺并不主动,二来也没有太过合适的时机,所以便一直搁置着。
昨夜打定主意赴那诗会之后,姬溪便想着要找几个帮手,思来想去,如今身在长安的,姬溪能信得过的还有能力帮自己这个忙的,除了吕春之外竟然只有芙儿,而吕春因为置身事内,难免有所疏漏,如此一来,姬溪便只剩下芙儿这一个选择了。
是以早朝刚下,姬溪便直接来了高宅。
高顺虽是戴罪之身,可有姬溪在,日子过的倒是富贵且舒适,住的宅子也挺大。
进了宅子,一眼便看见高顺正在院中练武,数月不见,他的精神状态好了很多,看起来武艺也有所精进。
姬溪自伤好后也很长时间没怎么练武了,如今见高顺练的忘我,他也兴起,于是,执剑跃入场中,与高顺交上了手。
若在战场之上,两军阵前,姬溪应该不是高顺的对手,但若论平地论剑,技艺相较,姬溪还是很有自信的,时至今日,也只有三山和三水能在武艺上完胜他,余者如姬渊,想要胜过姬溪也要破费一番周折,而高顺,显然不是姬溪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