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太后的夙愿
看着画像,太后想起了多年前的恩怨情仇,悲痛、愤怒、眼泪悬在眼眶里,又渐渐的恢复过来,缓了好大会儿,她才转头看向皇帝,用她那红却坚定的眼睛看着皇帝,认真的问道“这画中人是何人?”
画中人,与当年的妹妹一般模样。
霍家满门折损,后来因霍家女成了太后,霍家外孙成了皇帝,霍家平反,皇帝为圆太后夙愿,从霍家往上追述早几代就散出去的霍家人当中,找了个霍家子,将其过继过来,延继了霍明阳这一脉的香火。
可是,那过继过来的霍家人,出身低微,之前与霍家并无来往,更无感情,自然不会记得霍家二小姐霍思媛。
霍家本家无人记挂,除了自己,太后实在想不出,还有谁,会知道妹妹当年的姿容。
太后也是大家闺秀出身,琴棋书画样样拿手,看的出,皇帝拿来的这幅画,着墨与纸张都属新近之物,既然如此,那定是新近刚话的。
没人记挂,自然没人追忆,没人追忆,又怎会有人画二十年前的人物。
除非,这画中人不是霍思媛。
太后紧紧盯着皇帝,她相信,这女子定是与妹妹有什么关系。
皇帝垂了垂眼眸,微微凝着眉头,缓缓说道“母后,这女子名唤林福儿。是于太子师多年前离朝后,收养的孤女。”
皇帝知道,这情况一旦告诉太后,必会惹的太后情绪大动。
可是霍家满门问罪的事,一直存在太后心里,这么多年,她老人家时时记挂在心里,听侍候太后的人来报,前几日恰逢霍家满门的忌日,太后又在佛前诵读了一宿的经文。
太后还不足半百,鬓间已经白斑斑,长此以往,身子会越来越差。
这些,都是皇帝不愿看到的。
再过几日便是年节,太后不会拘着六宫欢庆佳节,但她自己,却只会在朝拜时出席,大部分时间,都会避讳着这些、好像全世界都特高兴的场景。
皇帝知道,太后的心结始终没有解开。
毕竟,霍相被陷害,累及满门,与他受到先帝器重、威胁到太子权位,太子一党才暗下下手,有直接关系。
皇帝的思虑分毫不差,太后这些年一直在自责,她一直在想,若是当年她不进宫、若是她的儿子不那么优秀,或许就不会引来太子的报复,霍家也不会遭遇那般灭顶之灾。
因为自责,时时想着母族被灭杀的事,便看不得眼前有太过喜庆的景象。
皇帝是太后的亲儿子,看着母亲那般模样,他的心里又怎会好受?那日见到林福儿的真容时,他也非常震惊,恍惚以为,见到了姨母。
因为这,皇帝允了太子,让林福儿留在东宫。
这阵子他派人去嘉兰学府追查林福儿的底细,期盼着能证实林福儿与姨母有血脉相连的关系,但这天底下,容貌相似的人多了去了,像、又能说明什么呢?
那个平安府的什么县主,不也与姨母几分相似么?
查了一通,只查到林福儿是个孤女,竟好似林福儿是凭空冒出来的一般,这结果,皇帝非常失望,不过转念一想,未必是坏事。
没有结果不也是好结果么。
他可以给林福儿安排个身份,让她以姨母后辈的身份,出现在太后身边。
只要能解了太后的心结,平白给林福儿一些尊容,又有何关系?
当然,有关林福儿的底细,他会再查,谁也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查不到定是被人抹了去,细致的追查着,定能找到因由,找到林福儿的出身。
不过,这需要一个过程,年节前肯定不能够了。
“孤女?”太后闻言眼仁微动,随即身子微微前探,凝重道“这女子在何处?带她过来,哀家想见见她。”
皇帝点点头,缓缓道“此女子习了一身武艺,颇为狭义,儿子将她放在了东宫,由她教导珏儿武艺,是个有担当的巾帼女子。”
太后闻言,连连点头,好像那侠肝义胆的女子就是自己的至亲一般。
皇帝看的出,太后从心底已经接受林福儿。
随即道“儿子这便命人传她过来。”话音落下,正要唤人,太后却突然抬手挡下,道“不急,不急,明日哀家去东宫走走,往日都是珏儿来给哀家请安,哀家也去东宫走动走动。”
说着话,伸手轻轻沾了沾脸颊,又抹了抹鬓间及间,那样子瞧着竟像是有些慌乱。
皇帝见太后如此模样,心中对林福儿的身份安排,更加确定。
“母后,时间不早,您早些歇着,儿子这就去安排。”皇帝起身离开,太后盯着铺展开的画像,一双手细细的在上抚摸着,隔着画像像是看到了多年前的妹妹、看到了多年前还未出嫁时、承欢爹娘膝下时的光景。
她明明在笑,眼睛里却冒着眼泪花。
“太后,掌灯了,您早些歇着,养足了精神明日再去。”索青为太后添了些茶水,缓声劝道,多年来一直跟随太后身边,自然知道,太后时时心里挂着事。
像此刻这般,泪眼婆娑的时候很多,但从未像今日这般,眼泪断了线、却又哭又笑,太后身子不好,太医早就说过,太后不易大喜大悲,要保持平常心,方可安泰。
如此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的,当真让人担心。
“对对,养足了精神,再去、再去……”太后说着话,扶着索青的手,站起了身,走了两步,又停下,指着偏殿道“索青,扶哀家过去,咱们挑件衣裳出来。”
话毕,由着索青搀扶,自己也紧着往前走,边走边念叨“那孩子来自乡野,穿的太周正了,那孩子怕是会拘谨,不能吓着那孩子。”
这话说的,把跟在边上的索青几人惊的不轻。
紧接着又听太后道“不能如此急切,万一、万一……”万一错认了,岂不是对母家不敬,让爹娘、妹妹泉下寒心?太后兀自摇着头,嘴里碎碎念着、嘀咕着。
。
画中人,与当年的妹妹一般模样。
霍家满门折损,后来因霍家女成了太后,霍家外孙成了皇帝,霍家平反,皇帝为圆太后夙愿,从霍家往上追述早几代就散出去的霍家人当中,找了个霍家子,将其过继过来,延继了霍明阳这一脉的香火。
可是,那过继过来的霍家人,出身低微,之前与霍家并无来往,更无感情,自然不会记得霍家二小姐霍思媛。
霍家本家无人记挂,除了自己,太后实在想不出,还有谁,会知道妹妹当年的姿容。
太后也是大家闺秀出身,琴棋书画样样拿手,看的出,皇帝拿来的这幅画,着墨与纸张都属新近之物,既然如此,那定是新近刚话的。
没人记挂,自然没人追忆,没人追忆,又怎会有人画二十年前的人物。
除非,这画中人不是霍思媛。
太后紧紧盯着皇帝,她相信,这女子定是与妹妹有什么关系。
皇帝垂了垂眼眸,微微凝着眉头,缓缓说道“母后,这女子名唤林福儿。是于太子师多年前离朝后,收养的孤女。”
皇帝知道,这情况一旦告诉太后,必会惹的太后情绪大动。
可是霍家满门问罪的事,一直存在太后心里,这么多年,她老人家时时记挂在心里,听侍候太后的人来报,前几日恰逢霍家满门的忌日,太后又在佛前诵读了一宿的经文。
太后还不足半百,鬓间已经白斑斑,长此以往,身子会越来越差。
这些,都是皇帝不愿看到的。
再过几日便是年节,太后不会拘着六宫欢庆佳节,但她自己,却只会在朝拜时出席,大部分时间,都会避讳着这些、好像全世界都特高兴的场景。
皇帝知道,太后的心结始终没有解开。
毕竟,霍相被陷害,累及满门,与他受到先帝器重、威胁到太子权位,太子一党才暗下下手,有直接关系。
皇帝的思虑分毫不差,太后这些年一直在自责,她一直在想,若是当年她不进宫、若是她的儿子不那么优秀,或许就不会引来太子的报复,霍家也不会遭遇那般灭顶之灾。
因为自责,时时想着母族被灭杀的事,便看不得眼前有太过喜庆的景象。
皇帝是太后的亲儿子,看着母亲那般模样,他的心里又怎会好受?那日见到林福儿的真容时,他也非常震惊,恍惚以为,见到了姨母。
因为这,皇帝允了太子,让林福儿留在东宫。
这阵子他派人去嘉兰学府追查林福儿的底细,期盼着能证实林福儿与姨母有血脉相连的关系,但这天底下,容貌相似的人多了去了,像、又能说明什么呢?
那个平安府的什么县主,不也与姨母几分相似么?
查了一通,只查到林福儿是个孤女,竟好似林福儿是凭空冒出来的一般,这结果,皇帝非常失望,不过转念一想,未必是坏事。
没有结果不也是好结果么。
他可以给林福儿安排个身份,让她以姨母后辈的身份,出现在太后身边。
只要能解了太后的心结,平白给林福儿一些尊容,又有何关系?
当然,有关林福儿的底细,他会再查,谁也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查不到定是被人抹了去,细致的追查着,定能找到因由,找到林福儿的出身。
不过,这需要一个过程,年节前肯定不能够了。
“孤女?”太后闻言眼仁微动,随即身子微微前探,凝重道“这女子在何处?带她过来,哀家想见见她。”
皇帝点点头,缓缓道“此女子习了一身武艺,颇为狭义,儿子将她放在了东宫,由她教导珏儿武艺,是个有担当的巾帼女子。”
太后闻言,连连点头,好像那侠肝义胆的女子就是自己的至亲一般。
皇帝看的出,太后从心底已经接受林福儿。
随即道“儿子这便命人传她过来。”话音落下,正要唤人,太后却突然抬手挡下,道“不急,不急,明日哀家去东宫走走,往日都是珏儿来给哀家请安,哀家也去东宫走动走动。”
说着话,伸手轻轻沾了沾脸颊,又抹了抹鬓间及间,那样子瞧着竟像是有些慌乱。
皇帝见太后如此模样,心中对林福儿的身份安排,更加确定。
“母后,时间不早,您早些歇着,儿子这就去安排。”皇帝起身离开,太后盯着铺展开的画像,一双手细细的在上抚摸着,隔着画像像是看到了多年前的妹妹、看到了多年前还未出嫁时、承欢爹娘膝下时的光景。
她明明在笑,眼睛里却冒着眼泪花。
“太后,掌灯了,您早些歇着,养足了精神明日再去。”索青为太后添了些茶水,缓声劝道,多年来一直跟随太后身边,自然知道,太后时时心里挂着事。
像此刻这般,泪眼婆娑的时候很多,但从未像今日这般,眼泪断了线、却又哭又笑,太后身子不好,太医早就说过,太后不易大喜大悲,要保持平常心,方可安泰。
如此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的,当真让人担心。
“对对,养足了精神,再去、再去……”太后说着话,扶着索青的手,站起了身,走了两步,又停下,指着偏殿道“索青,扶哀家过去,咱们挑件衣裳出来。”
话毕,由着索青搀扶,自己也紧着往前走,边走边念叨“那孩子来自乡野,穿的太周正了,那孩子怕是会拘谨,不能吓着那孩子。”
这话说的,把跟在边上的索青几人惊的不轻。
紧接着又听太后道“不能如此急切,万一、万一……”万一错认了,岂不是对母家不敬,让爹娘、妹妹泉下寒心?太后兀自摇着头,嘴里碎碎念着、嘀咕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