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四章 余波难平
两天后,曹丞相又设下家宴,请江岳小聚。
曹丕、曹彰和曹冲,三位公子在席中作陪。
曹冲代表他的嫡母卞夫人,向江岳敬酒,感谢他的救命之恩。
曹冲的生母环夫人,特意来到席间,也向江岳敬了一杯酒。
曹丕是嫡长子(不算去世的曹昂),已经成年,经常跟随曹操一起赴宴,江岳以前就见过他。
曹冲是当事人,这种场合当然也应该出席。
曹彰本来不用来,可是他对大名鼎鼎的江砍头非常仰慕,特意去向卞夫人告求,才得到了和偶像一起吃饭的机会——他今年只有十七岁,平生的志向就是“好为将”,所以把骁勇无敌的江砍头视为偶像,如果不是曹丞相在场,在饭桌上早就拉着江岳问东问西了。
这场家宴后不久,曹丞相下令,在许昌城中拨出一座宅第,作为修云亭侯的侯府。
江岳的修云亭侯府位于许昌北城,三进的院子还带一个不小的跨院,再加一个后花园,前门临大路,后门接小巷,俨然已经有了几分侯门深似海的意思,住下十几个人没有任何问题,曹丞相还非常贴心的在宅子里配齐了下人和婢女,衣食住行都有人伺候。
于是乎,江岳和同伴们兴高采烈的搬出寅宾馆,住进修缮一新的修云亭侯府。
许都乃是天子脚下,这样一座宅子价值巨万,规制不亚于很多的名臣宿将,江岳为此特意找了个机会,向曹丞相当面致谢。
“一所宅子罢了,有什么可谢的。”曹丞相浑不在意,笑道:“江君乃是本相的一字师,这所宅子全当谢师礼好了。”
“嗯……喏!”江岳表情扭曲,已然无力吐槽。
曹丞相拿无聊当有趣,强行给江岳扣上一顶“一字师”的帽子,还反复的一再提起,江岳虽然出了一回风头,但是也被架在火上烤了起来,滋味并不好受。
曹丞相的老师,哪怕是一字师,是那么容易做的吗?
事实上,江岳被曹丞相称为一字师的故事,这几天早已传遍许都,毁誉参半。
识货的文官名士不得不承认,江岳这个“归”字的确改得好,仅仅一字之差,全诗的气度凭空高了几分,有一种画龙点睛的效果。
更难得的是,江岳据说最近才开始攻读《论语》《春秋》之类的典籍,却能很快的活学活用,根据场合准确的引用典故,比宴席上众多的饱学之士反应更为机敏。
武将们大多数都是牛嚼牡丹的粗人,对“天下同心”和“天下归心”的差别没什么感觉,曹丞相既然说这个字改得好,那肯定就是改得好,江岳提起刀来能砍头,拿起笔来能改诗,给武将们大大挣了一回面子。
普通的黔首百姓属于吃瓜群众,倒是觉得很有意思,在这个小故事里,曹丞相雅量过人,江岳才思敏捷,两人合作完成了一首好诗,堪称是一桩充满趣味的风雅事,另外杀人如麻的江砍头竟然懂诗,也被百姓们津津乐道,引为奇谈。
任何焦点人物都是有粉有黑,江岳也不例外。
有人说曹丞相的原诗更好,江岳的修改是画蛇添足。
也有人说江岳是附庸风雅,哗众取宠。
还有人说江岳是溜须拍马,故意迎合曹丞相。
更有人说江岳是居心叵测,对大汉王朝有不臣之心,置曹丞相于不忠不义之地。
汉献帝听说这件事后,在后宫里大发雷霆,砸坏了一架价值昂贵的白玉屏风,并且痛骂江岳为“奸贼”。
忠于汉献帝的汉官们也都同仇敌忾,朝野之间,突然掀起一股抨击江岳的巨大声浪。
曹丞相虽然很久以前就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大面上仍然遵从君臣之礼,在汉献帝面前并不是太过跋扈,可是在这首《短歌行》里,曹丞相却毫不掩饰的吐露了他的雄心壮志,那些忠于汉室的汉官无不为之惊骇莫名,俨然末日将至,他们不敢直接攻击曹丞相,就把矛头对准了江岳这个所谓的“一字师”。
江岳无意中,充当了曹丞相和汉献帝相互较量的一枚棋子,推上了风口浪尖。
汉官们越是攻击江岳,曹丞相就越是夸奖江岳,围绕《短歌行》诗中的一字之差,两方的名士骚客又展开激烈的争论。
忠于汉室的那些汉官们纷纷表示,“天下同心”才符合曹丞相的身份,才符合这首诗的意境,“周公吐哺”指的是汉献帝,曹丞相也是“天下同心”的一员,他之所以渴求人才,呼唤人才,都是为了振兴汉室。
曹丞相旗下的文臣立刻反驳,曹丞相乃是力挽狂澜的大汉第一名相,功比张良,贤过萧何,完全当得起“周公吐哺”的比喻,天下为之归心,才充分说明了曹丞相的威望和贡献,江岳身为一员只是粗通文墨的武将,尚且能够想到用“天下归心”来形容曹丞相,更充分说明了曹丞相已经得到了三军将士的拥戴。
到底是“天下同心”,还是“天下归心”,这里面的差别太大了。
天下同心,还留着一块遮羞布,大家装装糊涂,这件事也就过去了。
天下归心,分明就是一首反诗,汉官们再不反击,曹丞相还会得寸进尺,继续侵夺汉献帝的皇权。
随着争论的不断升级,汉官的重量级人物孔融终于出马,特意做了好大一篇文章,从《论语》到《汉乐府》,引经据典,洋洋洒洒,最后得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江岳是一个不学无术之辈,对《论语》的理解非常肤浅,他贸然改动曹丞相的《短歌行》,属于典型的用典有误,曲解了曹丞相的本意。
孔融的这篇文章一出,许都的舆论风气为之一变。
孔融当年曾是一方诸侯,现在则是朝廷九卿之一,打仗和做官的本事稀松平常,文章学问却傲视天下,是公认的当世大儒,他既然说江岳用典有误,那就肯定用典有误。
一时间,对江岳的批评声骤然高涨,一个黄巾出身的粗鲁武夫,竟然也学世家名士去舞文弄墨,当然是东施效颦,错漏百出——很多打酱油的无关路人都被孔融的名气影响,把江岳当成了不学无术的小丑。
风头不对啊!
曹丞相立刻召集司马懿、陈琳这两个著名的笔杆子,让他们写文章为江岳站台,驳倒孔融。
司马懿和陈琳却连连摇头,孔融的这篇文章的确精彩,引经据典详实周密,而且占据了大义名分的制高点,想要驳倒他谈何容易,除非公然撕破脸皮,坦然承认曹丞相就是心怀异志,准备对汉献帝取而代之,“天下归心”才能站得住脚。
这样子当然不行。
曹丞相虽然早有不臣之心,但是内忧外患之中,取代汉献帝的时机还远未成熟,曹丞相更希望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逐步上位,而不是立刻和汉献帝撕破脸。
https:///book/40700/
曹丕、曹彰和曹冲,三位公子在席中作陪。
曹冲代表他的嫡母卞夫人,向江岳敬酒,感谢他的救命之恩。
曹冲的生母环夫人,特意来到席间,也向江岳敬了一杯酒。
曹丕是嫡长子(不算去世的曹昂),已经成年,经常跟随曹操一起赴宴,江岳以前就见过他。
曹冲是当事人,这种场合当然也应该出席。
曹彰本来不用来,可是他对大名鼎鼎的江砍头非常仰慕,特意去向卞夫人告求,才得到了和偶像一起吃饭的机会——他今年只有十七岁,平生的志向就是“好为将”,所以把骁勇无敌的江砍头视为偶像,如果不是曹丞相在场,在饭桌上早就拉着江岳问东问西了。
这场家宴后不久,曹丞相下令,在许昌城中拨出一座宅第,作为修云亭侯的侯府。
江岳的修云亭侯府位于许昌北城,三进的院子还带一个不小的跨院,再加一个后花园,前门临大路,后门接小巷,俨然已经有了几分侯门深似海的意思,住下十几个人没有任何问题,曹丞相还非常贴心的在宅子里配齐了下人和婢女,衣食住行都有人伺候。
于是乎,江岳和同伴们兴高采烈的搬出寅宾馆,住进修缮一新的修云亭侯府。
许都乃是天子脚下,这样一座宅子价值巨万,规制不亚于很多的名臣宿将,江岳为此特意找了个机会,向曹丞相当面致谢。
“一所宅子罢了,有什么可谢的。”曹丞相浑不在意,笑道:“江君乃是本相的一字师,这所宅子全当谢师礼好了。”
“嗯……喏!”江岳表情扭曲,已然无力吐槽。
曹丞相拿无聊当有趣,强行给江岳扣上一顶“一字师”的帽子,还反复的一再提起,江岳虽然出了一回风头,但是也被架在火上烤了起来,滋味并不好受。
曹丞相的老师,哪怕是一字师,是那么容易做的吗?
事实上,江岳被曹丞相称为一字师的故事,这几天早已传遍许都,毁誉参半。
识货的文官名士不得不承认,江岳这个“归”字的确改得好,仅仅一字之差,全诗的气度凭空高了几分,有一种画龙点睛的效果。
更难得的是,江岳据说最近才开始攻读《论语》《春秋》之类的典籍,却能很快的活学活用,根据场合准确的引用典故,比宴席上众多的饱学之士反应更为机敏。
武将们大多数都是牛嚼牡丹的粗人,对“天下同心”和“天下归心”的差别没什么感觉,曹丞相既然说这个字改得好,那肯定就是改得好,江岳提起刀来能砍头,拿起笔来能改诗,给武将们大大挣了一回面子。
普通的黔首百姓属于吃瓜群众,倒是觉得很有意思,在这个小故事里,曹丞相雅量过人,江岳才思敏捷,两人合作完成了一首好诗,堪称是一桩充满趣味的风雅事,另外杀人如麻的江砍头竟然懂诗,也被百姓们津津乐道,引为奇谈。
任何焦点人物都是有粉有黑,江岳也不例外。
有人说曹丞相的原诗更好,江岳的修改是画蛇添足。
也有人说江岳是附庸风雅,哗众取宠。
还有人说江岳是溜须拍马,故意迎合曹丞相。
更有人说江岳是居心叵测,对大汉王朝有不臣之心,置曹丞相于不忠不义之地。
汉献帝听说这件事后,在后宫里大发雷霆,砸坏了一架价值昂贵的白玉屏风,并且痛骂江岳为“奸贼”。
忠于汉献帝的汉官们也都同仇敌忾,朝野之间,突然掀起一股抨击江岳的巨大声浪。
曹丞相虽然很久以前就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大面上仍然遵从君臣之礼,在汉献帝面前并不是太过跋扈,可是在这首《短歌行》里,曹丞相却毫不掩饰的吐露了他的雄心壮志,那些忠于汉室的汉官无不为之惊骇莫名,俨然末日将至,他们不敢直接攻击曹丞相,就把矛头对准了江岳这个所谓的“一字师”。
江岳无意中,充当了曹丞相和汉献帝相互较量的一枚棋子,推上了风口浪尖。
汉官们越是攻击江岳,曹丞相就越是夸奖江岳,围绕《短歌行》诗中的一字之差,两方的名士骚客又展开激烈的争论。
忠于汉室的那些汉官们纷纷表示,“天下同心”才符合曹丞相的身份,才符合这首诗的意境,“周公吐哺”指的是汉献帝,曹丞相也是“天下同心”的一员,他之所以渴求人才,呼唤人才,都是为了振兴汉室。
曹丞相旗下的文臣立刻反驳,曹丞相乃是力挽狂澜的大汉第一名相,功比张良,贤过萧何,完全当得起“周公吐哺”的比喻,天下为之归心,才充分说明了曹丞相的威望和贡献,江岳身为一员只是粗通文墨的武将,尚且能够想到用“天下归心”来形容曹丞相,更充分说明了曹丞相已经得到了三军将士的拥戴。
到底是“天下同心”,还是“天下归心”,这里面的差别太大了。
天下同心,还留着一块遮羞布,大家装装糊涂,这件事也就过去了。
天下归心,分明就是一首反诗,汉官们再不反击,曹丞相还会得寸进尺,继续侵夺汉献帝的皇权。
随着争论的不断升级,汉官的重量级人物孔融终于出马,特意做了好大一篇文章,从《论语》到《汉乐府》,引经据典,洋洋洒洒,最后得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江岳是一个不学无术之辈,对《论语》的理解非常肤浅,他贸然改动曹丞相的《短歌行》,属于典型的用典有误,曲解了曹丞相的本意。
孔融的这篇文章一出,许都的舆论风气为之一变。
孔融当年曾是一方诸侯,现在则是朝廷九卿之一,打仗和做官的本事稀松平常,文章学问却傲视天下,是公认的当世大儒,他既然说江岳用典有误,那就肯定用典有误。
一时间,对江岳的批评声骤然高涨,一个黄巾出身的粗鲁武夫,竟然也学世家名士去舞文弄墨,当然是东施效颦,错漏百出——很多打酱油的无关路人都被孔融的名气影响,把江岳当成了不学无术的小丑。
风头不对啊!
曹丞相立刻召集司马懿、陈琳这两个著名的笔杆子,让他们写文章为江岳站台,驳倒孔融。
司马懿和陈琳却连连摇头,孔融的这篇文章的确精彩,引经据典详实周密,而且占据了大义名分的制高点,想要驳倒他谈何容易,除非公然撕破脸皮,坦然承认曹丞相就是心怀异志,准备对汉献帝取而代之,“天下归心”才能站得住脚。
这样子当然不行。
曹丞相虽然早有不臣之心,但是内忧外患之中,取代汉献帝的时机还远未成熟,曹丞相更希望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逐步上位,而不是立刻和汉献帝撕破脸。
https:///book/4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