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校门外的麻辣烫
在头脑已经被十年前案子中那些含糊的细枝末节折磨的大脑当机的我们两人下楼去了不远处街角的麻辣烫店。这里的位置不算很好,离大学城和市中心都有一些距离。但是这些看上去不太方便的因素却没有阻挡住这家小店的热闹。临近饭点,这家麻辣烫的小馆子已经来了不少客人,看来生意还像原来一样热闹。这倒使我放下心来,看来这里的老板没有换,煮出来的味道应该还是和原来一样好吃。看着店里面熙熙攘攘的样子,我不由得想起了留在饭摊的大叔,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会不会又在犯懒给食客们穿烤串。
“等过几天学生们开学了,这里会更加热闹。”我这样对博简说道。我和博简拿着篮子挑选各自要的菜,这店里的店员我全都觉得面生,我不禁为这十年的时间感到些许唏嘘。将手里的菜拿给店员称重后,店员递过来一个盖着小花印章的卡片,告诉我们下回来的时候可以继续带着这种简易的积分卡片,凑满是个印章的时候可以减免30元的饭费。
我边说着谢谢便收下了卡片:“没想到想在这里也玩起了积分兑换的游戏。”坐在座位上,我反复翻看着手里看上去有些幼稚可爱的卡片。博简坐在我对面没有说话,我知道他害怕自己的声音又成为这件麻辣烫店里的焦点,被别人当作动物园里的猴子一样围观。
很快店员帮我们煮好了麻辣烫。果真如我之前猜测的那般,这家的味道还是同十年前一样好吃,汤底还是是用整只鸡的鸡汤熬制,喝起来很香,味道却很清淡。食材也是当天的蔬菜和手作的鱼丸、肉丸,味道绝对新鲜。店内的墙上贴着关于麻辣烫起源地的照片——一张俯瞰的牛华镇航拍,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条贯穿了镇子的川流不息的岷江。
这是现在的岷江,现代而繁华但是在一百年前,甚至更早的时候,这条河的流域附近,甚至是整个长江的三峡地区,曾有过另一番景象——一群纤夫正跟着号子努力地将货船拉出水流湍急的浅滩流域。那时候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这是李白曾经对于巴蜀之地行运艰难的描写。三峡地区的地形在历史上一直以闭塞闻名,群山环抱,行走于陆路要很长时间,而且从山道运输大的货物更是异常困难。所以李白当时还在诗里描写山之难登,说道‘猿揉欲度愁攀岩’。要想尽快将大型的货物运送到其他地方,三峡地区的人们不得不借助长江的力量选择走出路。但是同样,长江三峡流域布满了急流,险滩和暗礁,在没有机械船只的年代,只能凭借江岸上的劳动力——纤夫进行牵引,帮助船只度过危险区域。
虽然纤夫承担起了维持当时三峡地区经济运转的重任,是交通运输和贸易的重要载,但是他们并没有得到与之相应的报酬,在繁重的生存压力下,他们靠着微薄的收入支撑着已交老小的生活,和打八岔并没有什么两样。但是打八岔的还可以在茶馆里要上一碗烂肉面,但是这些常年在江边苦作的纤夫们想要吃饭就只能靠自己才行。一天的劳作后,纤夫们已经没有了为一顿饭而大费周章的力气,他们只需要简单易行的菜来充饥。江边最少不了的就是一块又一块的石头,将这些石头随意堆积累成一个简易的石灶,烧上随处都能见到的树枝,在上面支起瓦罐,再往瓦罐里舀上几瓢子湍流不息的江水,江水烧开就可以在里面放上挖回来的野菜或者从挑着担子的小商人那里买来的蔬菜和花椒大料之后,涮熟了就可以充饥。涮熟的菜不仅可以充饥,瓦罐里花椒大料也有祛湿的效果,这对于常年泡在江水里工作的纤夫来说是再适合不过的了。
麻辣烫店里的那张岷江航拍的照片下面就写着这一段故事。
不过之所以选择将牛华镇的航拍作为镇店照片的原因,也有可能是为了证明自己的麻辣烫更正宗吧。我这样想着的时候,不自觉地笑了出来。博简听到我在笑,便有些好奇地盯着我看。他的鼻子微微浸出了一些汗珠,看来是这家的麻辣烫对他来说是在是太辣了一些。果然,在他抬头看我后不久,他有不停地用纸巾擦着汗。
“很辣吧?”我一边问他一边小口吃着碗里还是有些烫口的涮菠菜,“没办法啦,这里之前的老板是地道的四川人,是非常爱吃辣的,以前我来他们家吃饭的时候从来不敢点辣的,微辣都不行,他家的剁椒小米辣实在是太可怕了。”
说着的时候我想起了第一次在这里吃饭的时候,吃得满头大汗、面红耳赤的样子:“我以前可是在他们家领教过我的同学们吃辣的本事呢。面不改色的吃掉面前红彤彤的麻辣烫,全然没有像我一样怂怂地不停再用纸巾擦汗。”
博简虽然不说话,但是还是用大拇指比了一个赞,不知道是在赞叹这家麻辣谈的味道好吃,还是在佩服我那些极能吃辣的同学。
不过即使是不擅长吃辣的我,在第一次吃过这里煮的麻辣烫后,也会时不常地尝试着微辣口味的麻辣烫,当然会在点微辣口味的时候多放一些鹌鹑蛋,辣到不行的时候用煮熟的鹌鹑蛋调节嘴里的辣味,这里的味道就是有这种神奇的力量,让从不敢吃辣的人依旧对那一碗煮的红彤彤的辣汤涮菜勾出馋虫,抱有期待。虽然没有去四川五通桥这个地方吃地道的麻辣烫,但是来自这里的老板却依旧让我尝到了来自他家乡最地道的美味。
我曾在这里上学的时候听和我一同来吃的朋友和店里的老板娘攀谈过,试图想要套出美味的秘方,但是老板娘只说在她和老公的家乡,他们两个煮出来的味道也就只能被评价为一般。而我只当这是老板娘的自谦。
“我们是陪着孩子来上学的。”那时候老板娘在没什么客人的时候和我们聊天时这样告诉我们,“想在孩子上学的地方找点事情做,一开始就只能刷刷盘子,后来这里原来的老板不想干了,我们就盘下了这家店。说来也不怕让你们觉得笑话,这个地方做菜的味道我们两个吃不惯,就想着孩子和她那些差不多都是来自我们四川的同学一定也觉得没有合胃口的菜,我们就干脆管家里和朋友借了钱在这里开个小店,改善一下孩子们的伙食。本来我们是还做其他的菜的,但是无奈我们两个做饭都不好吃,只有麻辣烫还算受欢迎,后来我们干脆就只煮麻辣烫了。”
“可是麻辣烫真的很好吃。”那时候和我一同来的朋友由衷地赞叹道,“您这个有点一招鲜吃遍天的意思呢。”
但是老板娘却只是摇摇头:“别说吃遍天了,我连我们家乡都没办法立足呢。我煮麻辣烫的手艺要是回到家乡开店可是要破产的。要知道我家乡可是麻辣烫的故乡。”那时候老板娘看着墙上的照片,说话间语气里是满满的自豪,“从我们那里挑扁担经营的老爷子发现麻辣烫的做法开始,我们那里几乎每个人随便往罐子里丢些东西就能煮出好吃的麻辣烫。我们这里出来的人,出去打工赚些钱就能盘个店面做这个,都能赚钱。你看像我和我老公这样做饭不好吃的,都可以受欢迎,就可想而知我家乡的味道该有多好。以后你们有机会,欢迎去阿姨的家乡玩,我们那里的麻辣烫和豆腐脑都是这天下有名的好吃。我们的豆腐脑可是实打实地会放上牛肉,还有粉面、大豆菜和豆花,比你们平常吃的豆腐脑不知道要丰富多少倍,分量也足,吃完了就不用在吃别的勃勃了,管饱价格也便宜的不得了。”
老板娘说起家乡的时候就停不下来,后来又和我们说了很多当地好吃的东西,包括用牛肉丝、牛肉松和牛肉做的‘三牛’蛋烘糕和各式各样的卤味凉菜,更不要说,现在已经火到全国各地的钵钵鸡和烤鱼了。我以前不常和老板娘聊天,所以能记住的也就只有这些美味的食物。但是仅仅这些,也足够我每每回想起来就馋的要命。
现在老板娘不在店里,那时候热热闹闹的氛围也就随之不见了,我和博简讲了那时候发生的事情,博简一边吃一边听着,表情也随着我的描述生动起来。
麻辣烫的味道慢慢变温,这里的麻辣烫最神奇的地方除了汤头外就是涮菜的时候,菜的口感并不会因为烫煮而变得软烂,店里煮出来的蔬菜依旧是保持着原装,口感是绵软的,却不会因为汤水的烫煮变烂。但是真正对味的好要说是老板娘家住的汤头,实在是过分的好吃。
快毕业的时候,那位非常爱吃麻辣烫的同学最后一次去到店里,老板娘给她免了单,还递给了她一张写着汤底调料的纸条。老板娘说虽然用到的调料都写给了她,但是放的向后顺序和煮的时长都是要自己把控的。
其实老板娘煮麻辣烫的汤头里并没有放什么奇珍异果,也不过是一些豆豉,晒干的朝天椒和大红袍,花椒、老姜、蒜片、料酒、食盐一类外面随时都能买到的调味料,唯一比较特别的就是老板娘会在汤头里面加一些醪糟,所以每回我们去吃老板娘家煮的蚂螂唐都会觉得比别家味道更加清爽一些。老板娘还特地在那张给同学的留言中提醒同学要用新鲜的鸡肉或者骨头来煮汤。
看到那个写着调料的纸条时,我们才知道为什么阿姨煮的麻辣烫会那么好吃。阿姨在纸条上写着用鸡粉会让汤头变得油腻,虽然会方便,但是味道没有真正的肌肉或者骨头煮出来的新鲜好吃。阿姨的字写的很认真,一笔一划的好像是担心同学看不清。
那天我们去店里的时候时间已经不早了,宿舍楼里没有剩下多少同学了,我们碰巧在水房遇到,便放弃了那泡面凑合一晚的想法,决定去麻辣烫店吃我们两个的散伙饭。同学拉着我的手走进店里的时候,老板娘突然就对同学露出了很亲切的笑容:“我还以为你不不再来了,以为这个东西就再也送不出去了。”说着,老板娘拿出了一张字条放到同学手中,“你管我要这个配方要了四年,你要毕业了,我觉得还是遂了你的心愿好了。以后想吃麻辣烫了,就按照纸上写的自己煮,看看能不能比阿姨煮的还要好吃。”
同学感激的收下了,小心翼翼地翻到了书包的夹层里。那天我和同学在店里做到了很晚,我们两个不舍的离开这个待了四年的地方,初来乍到的陌生早已变成了对这里的人情物的眷恋。我们坐在店里面,就好像这样就可以不用对这个熟悉有亲切的地方说再见。最终,店里的客人们都走光的时候,老板娘主动和我们打了招呼,她送了我们两个一人一**冰可乐。
“阿姨以后就可能再也看不见你这个女娃娃了,想着就觉得挺可惜的。虽然阿姨煮的这个麻辣烫也算不上好吃,但是看在你这么爱吃的份上,阿姨就把配方写下来了,以后想吃的时候就自己煮煮,权当是阿姨给你的毕业礼物。阿姨不是不愿意和你说这麻辣烫是怎么煮的,是因为阿姨其实也不会煮,所有这些都是小的时候看街里街坊的煮麻辣烫偷着学来的,所以味道也没有人家天天琢磨的那么专业,也就不好意思在你面前卖弄。这麻辣烫不需要什么手艺,加多少的调料是每个人按照自己的喜好来的,不用拘泥于八角要放多少个,花椒要放多少两,你就凭着自己的喜好来就好。”那天阿姨说完这句话就去收拾桌子准备打烊了,我们两个和老板娘道别,走出小店大门的时候,同学的眼泪滑了一脸。那一刻,她为了不让我挺到她吸鼻子的声音,她用力地打开了一听可乐,可乐拉环发出的嘭的轻响,就好像毕业晚会那天校外夜空炸开的烟花一样。
同学的大学生活随着这一碗麻辣烫和一听冰可乐彻底地结束了。
“等过几天学生们开学了,这里会更加热闹。”我这样对博简说道。我和博简拿着篮子挑选各自要的菜,这店里的店员我全都觉得面生,我不禁为这十年的时间感到些许唏嘘。将手里的菜拿给店员称重后,店员递过来一个盖着小花印章的卡片,告诉我们下回来的时候可以继续带着这种简易的积分卡片,凑满是个印章的时候可以减免30元的饭费。
我边说着谢谢便收下了卡片:“没想到想在这里也玩起了积分兑换的游戏。”坐在座位上,我反复翻看着手里看上去有些幼稚可爱的卡片。博简坐在我对面没有说话,我知道他害怕自己的声音又成为这件麻辣烫店里的焦点,被别人当作动物园里的猴子一样围观。
很快店员帮我们煮好了麻辣烫。果真如我之前猜测的那般,这家的味道还是同十年前一样好吃,汤底还是是用整只鸡的鸡汤熬制,喝起来很香,味道却很清淡。食材也是当天的蔬菜和手作的鱼丸、肉丸,味道绝对新鲜。店内的墙上贴着关于麻辣烫起源地的照片——一张俯瞰的牛华镇航拍,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条贯穿了镇子的川流不息的岷江。
这是现在的岷江,现代而繁华但是在一百年前,甚至更早的时候,这条河的流域附近,甚至是整个长江的三峡地区,曾有过另一番景象——一群纤夫正跟着号子努力地将货船拉出水流湍急的浅滩流域。那时候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这是李白曾经对于巴蜀之地行运艰难的描写。三峡地区的地形在历史上一直以闭塞闻名,群山环抱,行走于陆路要很长时间,而且从山道运输大的货物更是异常困难。所以李白当时还在诗里描写山之难登,说道‘猿揉欲度愁攀岩’。要想尽快将大型的货物运送到其他地方,三峡地区的人们不得不借助长江的力量选择走出路。但是同样,长江三峡流域布满了急流,险滩和暗礁,在没有机械船只的年代,只能凭借江岸上的劳动力——纤夫进行牵引,帮助船只度过危险区域。
虽然纤夫承担起了维持当时三峡地区经济运转的重任,是交通运输和贸易的重要载,但是他们并没有得到与之相应的报酬,在繁重的生存压力下,他们靠着微薄的收入支撑着已交老小的生活,和打八岔并没有什么两样。但是打八岔的还可以在茶馆里要上一碗烂肉面,但是这些常年在江边苦作的纤夫们想要吃饭就只能靠自己才行。一天的劳作后,纤夫们已经没有了为一顿饭而大费周章的力气,他们只需要简单易行的菜来充饥。江边最少不了的就是一块又一块的石头,将这些石头随意堆积累成一个简易的石灶,烧上随处都能见到的树枝,在上面支起瓦罐,再往瓦罐里舀上几瓢子湍流不息的江水,江水烧开就可以在里面放上挖回来的野菜或者从挑着担子的小商人那里买来的蔬菜和花椒大料之后,涮熟了就可以充饥。涮熟的菜不仅可以充饥,瓦罐里花椒大料也有祛湿的效果,这对于常年泡在江水里工作的纤夫来说是再适合不过的了。
麻辣烫店里的那张岷江航拍的照片下面就写着这一段故事。
不过之所以选择将牛华镇的航拍作为镇店照片的原因,也有可能是为了证明自己的麻辣烫更正宗吧。我这样想着的时候,不自觉地笑了出来。博简听到我在笑,便有些好奇地盯着我看。他的鼻子微微浸出了一些汗珠,看来是这家的麻辣烫对他来说是在是太辣了一些。果然,在他抬头看我后不久,他有不停地用纸巾擦着汗。
“很辣吧?”我一边问他一边小口吃着碗里还是有些烫口的涮菠菜,“没办法啦,这里之前的老板是地道的四川人,是非常爱吃辣的,以前我来他们家吃饭的时候从来不敢点辣的,微辣都不行,他家的剁椒小米辣实在是太可怕了。”
说着的时候我想起了第一次在这里吃饭的时候,吃得满头大汗、面红耳赤的样子:“我以前可是在他们家领教过我的同学们吃辣的本事呢。面不改色的吃掉面前红彤彤的麻辣烫,全然没有像我一样怂怂地不停再用纸巾擦汗。”
博简虽然不说话,但是还是用大拇指比了一个赞,不知道是在赞叹这家麻辣谈的味道好吃,还是在佩服我那些极能吃辣的同学。
不过即使是不擅长吃辣的我,在第一次吃过这里煮的麻辣烫后,也会时不常地尝试着微辣口味的麻辣烫,当然会在点微辣口味的时候多放一些鹌鹑蛋,辣到不行的时候用煮熟的鹌鹑蛋调节嘴里的辣味,这里的味道就是有这种神奇的力量,让从不敢吃辣的人依旧对那一碗煮的红彤彤的辣汤涮菜勾出馋虫,抱有期待。虽然没有去四川五通桥这个地方吃地道的麻辣烫,但是来自这里的老板却依旧让我尝到了来自他家乡最地道的美味。
我曾在这里上学的时候听和我一同来吃的朋友和店里的老板娘攀谈过,试图想要套出美味的秘方,但是老板娘只说在她和老公的家乡,他们两个煮出来的味道也就只能被评价为一般。而我只当这是老板娘的自谦。
“我们是陪着孩子来上学的。”那时候老板娘在没什么客人的时候和我们聊天时这样告诉我们,“想在孩子上学的地方找点事情做,一开始就只能刷刷盘子,后来这里原来的老板不想干了,我们就盘下了这家店。说来也不怕让你们觉得笑话,这个地方做菜的味道我们两个吃不惯,就想着孩子和她那些差不多都是来自我们四川的同学一定也觉得没有合胃口的菜,我们就干脆管家里和朋友借了钱在这里开个小店,改善一下孩子们的伙食。本来我们是还做其他的菜的,但是无奈我们两个做饭都不好吃,只有麻辣烫还算受欢迎,后来我们干脆就只煮麻辣烫了。”
“可是麻辣烫真的很好吃。”那时候和我一同来的朋友由衷地赞叹道,“您这个有点一招鲜吃遍天的意思呢。”
但是老板娘却只是摇摇头:“别说吃遍天了,我连我们家乡都没办法立足呢。我煮麻辣烫的手艺要是回到家乡开店可是要破产的。要知道我家乡可是麻辣烫的故乡。”那时候老板娘看着墙上的照片,说话间语气里是满满的自豪,“从我们那里挑扁担经营的老爷子发现麻辣烫的做法开始,我们那里几乎每个人随便往罐子里丢些东西就能煮出好吃的麻辣烫。我们这里出来的人,出去打工赚些钱就能盘个店面做这个,都能赚钱。你看像我和我老公这样做饭不好吃的,都可以受欢迎,就可想而知我家乡的味道该有多好。以后你们有机会,欢迎去阿姨的家乡玩,我们那里的麻辣烫和豆腐脑都是这天下有名的好吃。我们的豆腐脑可是实打实地会放上牛肉,还有粉面、大豆菜和豆花,比你们平常吃的豆腐脑不知道要丰富多少倍,分量也足,吃完了就不用在吃别的勃勃了,管饱价格也便宜的不得了。”
老板娘说起家乡的时候就停不下来,后来又和我们说了很多当地好吃的东西,包括用牛肉丝、牛肉松和牛肉做的‘三牛’蛋烘糕和各式各样的卤味凉菜,更不要说,现在已经火到全国各地的钵钵鸡和烤鱼了。我以前不常和老板娘聊天,所以能记住的也就只有这些美味的食物。但是仅仅这些,也足够我每每回想起来就馋的要命。
现在老板娘不在店里,那时候热热闹闹的氛围也就随之不见了,我和博简讲了那时候发生的事情,博简一边吃一边听着,表情也随着我的描述生动起来。
麻辣烫的味道慢慢变温,这里的麻辣烫最神奇的地方除了汤头外就是涮菜的时候,菜的口感并不会因为烫煮而变得软烂,店里煮出来的蔬菜依旧是保持着原装,口感是绵软的,却不会因为汤水的烫煮变烂。但是真正对味的好要说是老板娘家住的汤头,实在是过分的好吃。
快毕业的时候,那位非常爱吃麻辣烫的同学最后一次去到店里,老板娘给她免了单,还递给了她一张写着汤底调料的纸条。老板娘说虽然用到的调料都写给了她,但是放的向后顺序和煮的时长都是要自己把控的。
其实老板娘煮麻辣烫的汤头里并没有放什么奇珍异果,也不过是一些豆豉,晒干的朝天椒和大红袍,花椒、老姜、蒜片、料酒、食盐一类外面随时都能买到的调味料,唯一比较特别的就是老板娘会在汤头里面加一些醪糟,所以每回我们去吃老板娘家煮的蚂螂唐都会觉得比别家味道更加清爽一些。老板娘还特地在那张给同学的留言中提醒同学要用新鲜的鸡肉或者骨头来煮汤。
看到那个写着调料的纸条时,我们才知道为什么阿姨煮的麻辣烫会那么好吃。阿姨在纸条上写着用鸡粉会让汤头变得油腻,虽然会方便,但是味道没有真正的肌肉或者骨头煮出来的新鲜好吃。阿姨的字写的很认真,一笔一划的好像是担心同学看不清。
那天我们去店里的时候时间已经不早了,宿舍楼里没有剩下多少同学了,我们碰巧在水房遇到,便放弃了那泡面凑合一晚的想法,决定去麻辣烫店吃我们两个的散伙饭。同学拉着我的手走进店里的时候,老板娘突然就对同学露出了很亲切的笑容:“我还以为你不不再来了,以为这个东西就再也送不出去了。”说着,老板娘拿出了一张字条放到同学手中,“你管我要这个配方要了四年,你要毕业了,我觉得还是遂了你的心愿好了。以后想吃麻辣烫了,就按照纸上写的自己煮,看看能不能比阿姨煮的还要好吃。”
同学感激的收下了,小心翼翼地翻到了书包的夹层里。那天我和同学在店里做到了很晚,我们两个不舍的离开这个待了四年的地方,初来乍到的陌生早已变成了对这里的人情物的眷恋。我们坐在店里面,就好像这样就可以不用对这个熟悉有亲切的地方说再见。最终,店里的客人们都走光的时候,老板娘主动和我们打了招呼,她送了我们两个一人一**冰可乐。
“阿姨以后就可能再也看不见你这个女娃娃了,想着就觉得挺可惜的。虽然阿姨煮的这个麻辣烫也算不上好吃,但是看在你这么爱吃的份上,阿姨就把配方写下来了,以后想吃的时候就自己煮煮,权当是阿姨给你的毕业礼物。阿姨不是不愿意和你说这麻辣烫是怎么煮的,是因为阿姨其实也不会煮,所有这些都是小的时候看街里街坊的煮麻辣烫偷着学来的,所以味道也没有人家天天琢磨的那么专业,也就不好意思在你面前卖弄。这麻辣烫不需要什么手艺,加多少的调料是每个人按照自己的喜好来的,不用拘泥于八角要放多少个,花椒要放多少两,你就凭着自己的喜好来就好。”那天阿姨说完这句话就去收拾桌子准备打烊了,我们两个和老板娘道别,走出小店大门的时候,同学的眼泪滑了一脸。那一刻,她为了不让我挺到她吸鼻子的声音,她用力地打开了一听可乐,可乐拉环发出的嘭的轻响,就好像毕业晚会那天校外夜空炸开的烟花一样。
同学的大学生活随着这一碗麻辣烫和一听冰可乐彻底地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