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节 恶客临
抵达寿州,刘玬和尉迟燕姗以及白木兰都要好好观察一下这个在这几年间一下子崛起的商埠城市。
论名声,之前寿州是不及庐州的,更不用说扬州了,论口岸位置,它也不及地处泗水和淮水交汇的楚州以及运河和淮水交汇的泗州,但是它却能在这么短时间里迅速崛起,其中有很大程度是因为江烽控制了寿州,并将这里作为了他的根据地。
当然寿州能发展起来,也还有一些其他原因。
比如寿州有芍陂,历来就是淮南粮仓,而江烽控制了寿州之后又成功的复活了寿州窑,使得寿州黄瓷驰名中外,远销中原和西域,再加上光浍二州南部的制茶业也在江烽的竭力鼓励下发展起来,光浍寿这一片以寿州作为商埠的产销体系便得到了完善,并迅速繁荣起来。
三女首先就参观了寿春城外的河港码头,这里是肥水和淮水交汇处,随着发展,已经日益形成了几片专营的码头区。
比如紧邻淮水港阔水深的码头就是寿州最重要集散物资——粮食的专用码头,这一片陆陆续续就有十余艘船正在装货,看得出来都还是往年的陈粮。
码头上有专门的驰道供马车、牛车来往,而滑轮吊装正在灵活的将数十袋粮食一次性的从码头上放到船上,而船上的力夫只需要调整好方位将一袋袋粮食堆砌好就行了,再无复有往日那种背负或者扛着一袋袋粮食沿着船板上船的情形。
当然这种装卸只适用于大姓粮船,中小型粮船仍然要用传统人力方式来装卸。
很多来自芍陂四周的粮食产区的小船便沿着肥水将零散的粮食运到寿春在进行重新装船,通过大型粮船沿着淮水——运河输往北方,这已经成为目前寿春最重要的一个吞吐功能。
同样的情形还有一个小一些的瓷器装卸码头,这里要比粮食码头小得多,但是仍然保持着很稳定的一船接一船的装卸进度,但是这里的装卸就要缓慢且精细得多,轻拿轻放小心易碎在这里就成了规矩。
即便是这样三女都粗略的估算了一下,寿州窑的产能已经达到了相当可观的地步,否则根本支应不起这样一船接一船的瓷器外运,这还没有算通过陆路运走的。
另外就是一处铁料码头,来自徐州的铁料在这里大量下货,这里的繁忙程度不亚于那边的粮食码头,力夫们嘿着嘿着的把一车车熟铁、精钢以及各色锻冶打造出来的铧犁、镰刀、铁锅、菜刀、柴刀、马蹄铁、马镫以及武器从船上卸下,按照登记分别运走。
一个上午,给三女带来的印象极其深刻,尤其是刘玬和白木兰冲击更大。
白木兰一直在计算着像寿州这样一座城市每天吞吐的货物量,她觉得也许寿州一天进出的货物就足以满足族人一个月甚至三个月的需求,尤其是看到那源源不断的粮食和瓷器输出,更是让她羡慕得碧眸差点儿就变红眼了,这些瓷器卖到吐谷浑那边会是一个什么价格,她很清楚。
刘玬却是关注的整个寿春城的运转体系。
毫无疑问,在寿春已经有了一个相当规范却运行良好的商业体系。
造船业主造出了船,卖给运输商人,运输商人承接来自粮食贸易商或者铁料贸易商疑惑盐商的货物,从徐州,扬州,或者芍陂、肥水沿岸将货物运来或者运出,同样码头上的力夫行会组织起力夫们承接装卸,而税吏们则早早在码头上按照税率计算税金,收入库中。
在看不到的地方,士绅地主们或者自耕农们种出的粮食被粮商收购,获得的银钱这通过穿行于城乡间的小贩获得他们需要的日常用品,间或也会到集镇甚至县城里去买一些难得的在他们心目中属于高消费品的东西,改善一下生活。
商业体系把整个寿州城内城外的所有人连接了起来,让一切井然有序,当然这背后肯定还会有看不见的黑暗,那会用其他一些规则来调整。
问题在于这种蓬勃的发展似乎还没有看到尽头,仍然处于方兴未艾的势头上。
光浍寿的粮食、茶叶产量还在不断增长,殷城、盛唐、霍山等县丘陵区中的茶山被不断的开垦出来,甚至吸引了许多北地流民前往山中去烧荒垦殖,同样寿州窑也还在扩建,培养出更多的合格工人,可以承担起更多的窑炉来烧制更多的瓷器。
这一切都是因为寿州现在基本上处于整个徐州大总管府的正中心区域,四周都有缓冲之地,同时徐州强大的武力保证了这里的绝对安全,而来自大梁的士绅商贾选择这里作为栖居地,自然也会带来大量的资金和消费,这一切都推动了以寿州为中心的淮南地区发展。
而江烽有意识的推动的体系和秩序建设,加上术法材官院层出不穷的新鲜事物出现,也使得寿州很快就成了新商品的云集地。
比如四轮马车。
在寿州生产制造四轮马车的车坊已经达到了四家,这四家都已经和大总管府签署了保密协议,对于车辆的一些关键部件制造进行保密,确保制造技术不外泄。
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寿州的造船业上,规模更大的造船厂在出现,而载货量更大,操纵更方便的船只也在不断涌现,这都得益于术法材官院的一些技术更新和推广。
白木兰完全被这一路行来的所见所谓给震撼住了,中原的繁盛程度远远超出她的想象,而商业文明带来的冲击力一样让她这个在草原上长大的女孩子充满了憧憬,这样的繁华景象,何时能在自己的故乡出现?
尉迟燕姗和刘玬的感受也是复杂的,这种混合了多种心境的感觉让她们很多时候都只能保持沉默,因为她们不知道该如何来面对这一切,尤其是这一切和她们日后的生活都息息相关。
***************
江烽没有在寿州逗留太久,形势也不允许他在寿州多呆,他还去了一趟浍州,抽出时间来视察了浍州术法材官院,这是一个姿态,以示对术法一脉的重视。
然后便迅疾直奔楚州。
在楚州他出席了地方官府和士绅望族们联合举办的宴会,安抚了楚州士绅一番,让他们放下心来。
“前面就是高邮了。”
大船稳稳的在运河上行进。
随着楚扬二州形势稳定下来,运河迅速恢复了畅通,尤其是在樊良湖和白马湖水匪反正招安之后,整个运河的通畅情况更好。
没有了水匪的威胁,寻常船只和小船队也可以安全的来往于楚州和扬州之前,甚至可以直接从扬州过楚州向更上面的泗州、宿州、宋州。
事实上虽然沙陀人控制了汴州,但是整个运河水道还是畅通的,甚至比大梁控制的时候更为宽松,从淮水一线物资可以轻松的运抵汴梁,而沿路的税率基本上也沿袭了当年大梁的规矩。
在江烽看来,沙陀人气势已经开始向着大梁的方向在迈进,李存厚正有意识的要把一个游牧政权转化为一个农耕政权。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其实也是一个去胡化和汉化的过程,逐渐的接受汉人文明,沙陀人是真正在入夏则夏。
对于这一点江烽是很赞赏的,李存厚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
要想在中原立住脚,原来在草原上那一套行不通,事实上在河东那边也早就废除了草原上那一套,只不过进入中原河洛之地,这种进化的力度还需要更大一些。
不过赞赏归赞赏,江烽可不会给沙陀人那么多时间,如果给李存厚十年八年时间来慢慢汉化,也许还真的要被他在中原站稳脚跟,江烽不可能给他那么多时间。
就算是胡人要汉化,那也应该在自己手中来完成,无论是党项人还是沙陀人亦或是契丹人,都应当如此。
这个重任,他义不容辞,也当仁不让。
运河风光越是往南,越是能显现出柔美的一面。
从运河两边连绵的薮泽和灌溉水渠就能看得出来,越是往南,水道纵横的密度就越大,各种船只穿行如梭,而靠水而生的百姓更是把这条水道的用出去发挥到了淋漓尽致。
“郡王,过了高邮,可就离江都不远了?”
尉迟燕姗是北人,乘船最初还有些不太适应,晕船,但是随着时间一长,也慢慢适应了,她也是第一次踏足楚扬,尤其是扬州,名声在外,烟花三月下扬州,没有人能不被吸引。
“嗯,半日可到。”江烽笑了笑,“今晚就可以夜宿扬州,领略一下扬州的风情。扬州虽然还属于江北,但实际上基本上和江南无异了,不过楚扬二州方入我手,扬州士绅也许还满腹怨气,未必欢迎我这个恶客呢。”
说到这里,江烽就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对于这样的恶客,他还是很乐意当一回的。
他来这里本来也就没有想要讨好谁,而是要让这些扬州士绅认清形势,来讨好自己。
论名声,之前寿州是不及庐州的,更不用说扬州了,论口岸位置,它也不及地处泗水和淮水交汇的楚州以及运河和淮水交汇的泗州,但是它却能在这么短时间里迅速崛起,其中有很大程度是因为江烽控制了寿州,并将这里作为了他的根据地。
当然寿州能发展起来,也还有一些其他原因。
比如寿州有芍陂,历来就是淮南粮仓,而江烽控制了寿州之后又成功的复活了寿州窑,使得寿州黄瓷驰名中外,远销中原和西域,再加上光浍二州南部的制茶业也在江烽的竭力鼓励下发展起来,光浍寿这一片以寿州作为商埠的产销体系便得到了完善,并迅速繁荣起来。
三女首先就参观了寿春城外的河港码头,这里是肥水和淮水交汇处,随着发展,已经日益形成了几片专营的码头区。
比如紧邻淮水港阔水深的码头就是寿州最重要集散物资——粮食的专用码头,这一片陆陆续续就有十余艘船正在装货,看得出来都还是往年的陈粮。
码头上有专门的驰道供马车、牛车来往,而滑轮吊装正在灵活的将数十袋粮食一次性的从码头上放到船上,而船上的力夫只需要调整好方位将一袋袋粮食堆砌好就行了,再无复有往日那种背负或者扛着一袋袋粮食沿着船板上船的情形。
当然这种装卸只适用于大姓粮船,中小型粮船仍然要用传统人力方式来装卸。
很多来自芍陂四周的粮食产区的小船便沿着肥水将零散的粮食运到寿春在进行重新装船,通过大型粮船沿着淮水——运河输往北方,这已经成为目前寿春最重要的一个吞吐功能。
同样的情形还有一个小一些的瓷器装卸码头,这里要比粮食码头小得多,但是仍然保持着很稳定的一船接一船的装卸进度,但是这里的装卸就要缓慢且精细得多,轻拿轻放小心易碎在这里就成了规矩。
即便是这样三女都粗略的估算了一下,寿州窑的产能已经达到了相当可观的地步,否则根本支应不起这样一船接一船的瓷器外运,这还没有算通过陆路运走的。
另外就是一处铁料码头,来自徐州的铁料在这里大量下货,这里的繁忙程度不亚于那边的粮食码头,力夫们嘿着嘿着的把一车车熟铁、精钢以及各色锻冶打造出来的铧犁、镰刀、铁锅、菜刀、柴刀、马蹄铁、马镫以及武器从船上卸下,按照登记分别运走。
一个上午,给三女带来的印象极其深刻,尤其是刘玬和白木兰冲击更大。
白木兰一直在计算着像寿州这样一座城市每天吞吐的货物量,她觉得也许寿州一天进出的货物就足以满足族人一个月甚至三个月的需求,尤其是看到那源源不断的粮食和瓷器输出,更是让她羡慕得碧眸差点儿就变红眼了,这些瓷器卖到吐谷浑那边会是一个什么价格,她很清楚。
刘玬却是关注的整个寿春城的运转体系。
毫无疑问,在寿春已经有了一个相当规范却运行良好的商业体系。
造船业主造出了船,卖给运输商人,运输商人承接来自粮食贸易商或者铁料贸易商疑惑盐商的货物,从徐州,扬州,或者芍陂、肥水沿岸将货物运来或者运出,同样码头上的力夫行会组织起力夫们承接装卸,而税吏们则早早在码头上按照税率计算税金,收入库中。
在看不到的地方,士绅地主们或者自耕农们种出的粮食被粮商收购,获得的银钱这通过穿行于城乡间的小贩获得他们需要的日常用品,间或也会到集镇甚至县城里去买一些难得的在他们心目中属于高消费品的东西,改善一下生活。
商业体系把整个寿州城内城外的所有人连接了起来,让一切井然有序,当然这背后肯定还会有看不见的黑暗,那会用其他一些规则来调整。
问题在于这种蓬勃的发展似乎还没有看到尽头,仍然处于方兴未艾的势头上。
光浍寿的粮食、茶叶产量还在不断增长,殷城、盛唐、霍山等县丘陵区中的茶山被不断的开垦出来,甚至吸引了许多北地流民前往山中去烧荒垦殖,同样寿州窑也还在扩建,培养出更多的合格工人,可以承担起更多的窑炉来烧制更多的瓷器。
这一切都是因为寿州现在基本上处于整个徐州大总管府的正中心区域,四周都有缓冲之地,同时徐州强大的武力保证了这里的绝对安全,而来自大梁的士绅商贾选择这里作为栖居地,自然也会带来大量的资金和消费,这一切都推动了以寿州为中心的淮南地区发展。
而江烽有意识的推动的体系和秩序建设,加上术法材官院层出不穷的新鲜事物出现,也使得寿州很快就成了新商品的云集地。
比如四轮马车。
在寿州生产制造四轮马车的车坊已经达到了四家,这四家都已经和大总管府签署了保密协议,对于车辆的一些关键部件制造进行保密,确保制造技术不外泄。
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寿州的造船业上,规模更大的造船厂在出现,而载货量更大,操纵更方便的船只也在不断涌现,这都得益于术法材官院的一些技术更新和推广。
白木兰完全被这一路行来的所见所谓给震撼住了,中原的繁盛程度远远超出她的想象,而商业文明带来的冲击力一样让她这个在草原上长大的女孩子充满了憧憬,这样的繁华景象,何时能在自己的故乡出现?
尉迟燕姗和刘玬的感受也是复杂的,这种混合了多种心境的感觉让她们很多时候都只能保持沉默,因为她们不知道该如何来面对这一切,尤其是这一切和她们日后的生活都息息相关。
***************
江烽没有在寿州逗留太久,形势也不允许他在寿州多呆,他还去了一趟浍州,抽出时间来视察了浍州术法材官院,这是一个姿态,以示对术法一脉的重视。
然后便迅疾直奔楚州。
在楚州他出席了地方官府和士绅望族们联合举办的宴会,安抚了楚州士绅一番,让他们放下心来。
“前面就是高邮了。”
大船稳稳的在运河上行进。
随着楚扬二州形势稳定下来,运河迅速恢复了畅通,尤其是在樊良湖和白马湖水匪反正招安之后,整个运河的通畅情况更好。
没有了水匪的威胁,寻常船只和小船队也可以安全的来往于楚州和扬州之前,甚至可以直接从扬州过楚州向更上面的泗州、宿州、宋州。
事实上虽然沙陀人控制了汴州,但是整个运河水道还是畅通的,甚至比大梁控制的时候更为宽松,从淮水一线物资可以轻松的运抵汴梁,而沿路的税率基本上也沿袭了当年大梁的规矩。
在江烽看来,沙陀人气势已经开始向着大梁的方向在迈进,李存厚正有意识的要把一个游牧政权转化为一个农耕政权。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其实也是一个去胡化和汉化的过程,逐渐的接受汉人文明,沙陀人是真正在入夏则夏。
对于这一点江烽是很赞赏的,李存厚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
要想在中原立住脚,原来在草原上那一套行不通,事实上在河东那边也早就废除了草原上那一套,只不过进入中原河洛之地,这种进化的力度还需要更大一些。
不过赞赏归赞赏,江烽可不会给沙陀人那么多时间,如果给李存厚十年八年时间来慢慢汉化,也许还真的要被他在中原站稳脚跟,江烽不可能给他那么多时间。
就算是胡人要汉化,那也应该在自己手中来完成,无论是党项人还是沙陀人亦或是契丹人,都应当如此。
这个重任,他义不容辞,也当仁不让。
运河风光越是往南,越是能显现出柔美的一面。
从运河两边连绵的薮泽和灌溉水渠就能看得出来,越是往南,水道纵横的密度就越大,各种船只穿行如梭,而靠水而生的百姓更是把这条水道的用出去发挥到了淋漓尽致。
“郡王,过了高邮,可就离江都不远了?”
尉迟燕姗是北人,乘船最初还有些不太适应,晕船,但是随着时间一长,也慢慢适应了,她也是第一次踏足楚扬,尤其是扬州,名声在外,烟花三月下扬州,没有人能不被吸引。
“嗯,半日可到。”江烽笑了笑,“今晚就可以夜宿扬州,领略一下扬州的风情。扬州虽然还属于江北,但实际上基本上和江南无异了,不过楚扬二州方入我手,扬州士绅也许还满腹怨气,未必欢迎我这个恶客呢。”
说到这里,江烽就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对于这样的恶客,他还是很乐意当一回的。
他来这里本来也就没有想要讨好谁,而是要让这些扬州士绅认清形势,来讨好自己。